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 战国 西汉 宋 明 明清之际 孔子学说奠定基础 孟子 荀子继承发展 董仲舒创立新儒学 程朱理学阳明心学 批判 继承 儒学创立 观点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 经济的反映 第4课宋明理学 知识整合 有序识记 知识整合 史论结合 研析高考 练出高分 唐宋 理学是一种以 理 或 天理 为核心 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 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实质是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专制统治 道 佛 儒 根本 理学的含义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2 基本流派 知识整合 有序识记 知识整合 史论结合 研析高考 练出高分 格物致知 致良知 知识整合 有序识记 知识整合 史论结合 研析高考 练出高分 都属于理学 继承孔孟 仁 礼 的思想 承认 理 的存在 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会 维护专制统治 理是外在的 独立于人的存在 理是内在的心 格物致知 内心反省 发明本心 克服私欲 致良知 史论结合 重点深化 基准考点二 主题二 主题一 主题三 主题五 主题四 归纳综合 三 宋明理学的影响 1 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 对我国政治生活 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 品德 讲求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积极向上 发奋立志 社会责任 注重气节等民族性格 3 压抑人性 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 用以维系专制统治 压抑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产生了消极影响 尊卑等级观念 重男轻女的观念 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2010广东高考文综 1 左图是 三教图 局部 图中 左为孔子 中为释迦摩尼 右为老子 对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的评述 正确的有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 道教迅速传播 影响儒学的统治地位 唐宋时期 三教合一 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互相吸纳渗透 唐宋时期儒学体系的丰富 更新深受佛 道哲学的影响A B C D A 2010广东高考文综 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A 孟子的 仁政 B 董仲舒的 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 心学 D 顾炎武的 经世致用 C 2011广东高考文综 虎溪三笑 讲的是儒者陶渊明 道士陆修静 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 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 却在唐宋诗歌 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当时A 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 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 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A 15 红楼梦 中 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 什么 诗经 古文 一概不用虚应故事 只是先把 四书 一气讲明背熟 是最要紧的 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 四书 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 诗经 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 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 红楼梦 取材于现实 反映宋代生活 A 2014年高考 广东卷 文综历史试题 思想史占8分 材料一朱熹说 所谓天理 复是何物 仁 义 礼 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岂不是天理 朱熹说 天理人欲 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 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 遏人欲而存天理 结合材料一 谈谈你对朱熹思想主张的理解 天理 在社会上就是儒家伦理道德 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存天理 灭人欲 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2 朱熹 一事不穷 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3 王守仁 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回答 2 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 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程 朱 主张 格物致知 既通过实践 学习明事理 陆王 主张 发明本心 致良知 即通过自我反思 奋发立志以明理 请思考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的意思是什么 王守仁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材料一 良知良能 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 满街人都是圣人 请思考 王守仁认为怎样可以成为圣人 谁可以成为圣人 他的这种说法对人们的道德修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材料二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 由此他认识到 破山贼易 破心中贼难 只要有良知就可成为圣人 愚夫愚妇也可成为圣人 增强自我修养的信心 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致良知 在山中的那些贼寇容易击败 而在心中的邪恶却很难克服 研析高考 探究命题 真题研析 D 真题研析 例2 例3 例1 拓展训练一 单项选择1 魏晋南北朝时 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A 统治者反对儒学B 佛教 道教迅速传播C 佛教占统治地位D 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 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 A 禅宗B 理学C 心学D 道学3 存天理 灭人欲 这里的 天理 主要指 A 儒家道德伦理B 自然规律C 人的良知D 上天的意志 B B A 2 儒家思想道两宋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理学阶段 理学的代表人物北宋 二程 南宋朱熹的共同主张是A 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B 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服务C 君主制是天下之大害D 天理 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3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反映的思想核心是A 存天理 灭人欲B 格物致知C 致良知D 发明本心 D A 4 儒王守仁的思想与下列思想家的思想具有一致性的是 孟子 荀子 陆九渊 朱熹A B C D 5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本质区别在于A 哲学派别B 义利观C 对 理 的认识D 对政府的态度 D C 4 下列宋明理学家中 提倡 去人欲 存天理 观念的是A 朱熹B 程颢C 周敦颐D 王守仁5 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 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来的A 儒家学说B 道家学说C 宋明理学D 佛教6 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 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 A 学问要求是尚实 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 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 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 要勤于读书研究 努力用功 A C C 08年广东单科 5 清风吹动旗幡 一人说是风动 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 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 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 孔子B 程颢C 朱熹D 王阳明 D 2009江苏历史卷 3 某思想家强调孝 悌 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 这位思想家是A 孔子B 董仲舒C 朱熹D 王阳明 D 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 朱熹说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 地得之而为地 凡生于天地之间者 又各得之以为性 其张之为三纲 其纪之为五常 盖皆此理之流行 无所适而不在 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 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其影响至深至巨 应该看到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 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性 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材料二体现了朱熹的什么思想 理学塑造了中华民族哪些积极向上的民族性格 不少于3个 体现了朱熹的理学思想 即三纲五常 以此规范人们的道德规范 3分 发奋立志 社会责任 注重气节等 关键是积极向上 3分 2009上海历史卷 31 2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 孔子的中国 其实 在中国历史上 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 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 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问题 1 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分 2 儒家思想在汉 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7分 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汉代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大一统 三纲五常 主张罢黜百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航空业务岗位航空发展战略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安全可信计算-第3篇-洞察及研究
- 高密市施工合同范本(3篇)
- 安徽省自考试题及答案
- 9 我心中的“110”(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金融借款抵押担保及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监理合同
- 城市地下管线维修服务合同范本
- 环保旅游活动安全责任协议
- 跨境电商合作入股合同范本
- 商科专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24h药房温湿度记录表
- 药食同源培训教材课件
- 《战略的本质》读书分享
-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课件
- 材料化学纳米材料市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
- 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角度谈初中物理教学课件
- 安全学原理第2版-ppt课件(完整版)
- DB32-T 3751-2020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标准-(高清现行)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最新版(示范文本)(GF—2021—0201)
- 苹果电脑的发展史ppt课件
- 北京中考英语词汇表1600词汇+词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