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控运行化水节约用水的管理技术措施(111019年版修正)1.doc_第1页
集控运行化水节约用水的管理技术措施(111019年版修正)1.doc_第2页
集控运行化水节约用水的管理技术措施(111019年版修正)1.doc_第3页
集控运行化水节约用水的管理技术措施(111019年版修正)1.doc_第4页
集控运行化水节约用水的管理技术措施(111019年版修正)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行部管理制度节约用水管理技术措施编制:王 毅 马建军复审:支国庆批准:杨 邺北方联合电力临河热电厂一、加强机组汽水损失率监督,减少原水耗量1补水率指标体系补水率分为发电补水率、供热补水率、非发电补水率。补入热力热备、系统的这些除盐水参加了发电生产的全过程,因此又可称为生产补水率1.1发电补水率发电补水率包括锅炉、汽轮机设备、系统泄露等汽、水损失率;锅炉连续排污损失率;电厂自用汽损失率;锅炉、汽轮机启动时的汽、水排放损失率;事故、异常放水损失率等。1.2供热补水率供热补水率是指直接对外供热(汽、水),汽、水不能回收部分的补水率。1.3非发电补水率非发电补水率包括厂区外油区用汽、厂区外非发电生产直接供热、厂区外食堂、浴室等用汽的补水率。在补水率指标统计工作中,应严格按行业颁布的火电厂节约能源规定,做好补水率分项统计,以便于管理,便于分析和查找补水率升高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补水率能持久地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补水率不应包括下列生产用除盐水量:除盐水在生产工作中用完后就作为废水排放掉,而未进入锅炉、汽轮机设备参与热力系统循环的检修、生产工艺用水。外供汽、水,统计时必须从机组补水率中剔除。2补水率的影响因素2.1锅炉、汽轮机主、辅机设备,汽、水系统管路和阀门的内漏和外漏。2.2连续排污扩容器水位、二次汽回收是否正常。2.3锅炉蒸汽吹灰运行是否优化,吹灰程度最佳,汽、水损失量最少。2.4设备、系统检修后是否清理干净。2.5启动过程中化学分析、监督工作到位,水质合格是否及时回收。2.6单元机组启、停过程中放汽是否全部回收。2.7正常运行中设备系统的疏水回收利用程度。2.8外供汽疏水是否按规定回收。2.9生活、非发电直接用汽、用热是否严格控制,凝结水的回收利用程度。2.10厂房蒸汽采暖是否取消,疏水是否回收。2.11化学取样用水回收利用程度。2.12冬季供热用水回收利用程度。3.汽水品质监督3.1运行中机组汽水品质指标超过标准,化学班长、化验值班员必须及时通知当值值长安排调整,并对调整效果进行跟踪监视化验。如仍不能达到标准值,继续要求调整,必要时下达水质异常通知单,化水主管、专工跟踪检查,分析原因。3.2目前2号炉炉水硅指标仍未达到1号炉的理想状态,而连排降炉水硅效果远不及定排,反而浪费大量工质与热量,因此后夜值定排工作尤为重要。要求化验站值班员严格执行监视调整的相关制度,并由班长、专工、主管监督执行。3.3要求化验室严格执行在线监测仪表的定期检验制度。化验值班员通过与手工化验结果比对,判断在线监测仪表显示不准确时,须及时汇报班长、专工、主管,并联系化验室检验。3.4节假日之前,化水专工、主管应为化验值班员配齐与化验有关的仪器、药品。3.5如因人为原因致使汽水品质异常,造成设备腐蚀、结垢、浪费工质热量等,运行部将根据具体情况,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考核。3.6作好机组启动阶段的热力设备冷热态冲洗工作,铁含量冷态应低于1000微克/升,热态应低于200微克/升,以减少锅炉启动后的排污量,减少热能损失。3.7机组启动阶段,热态冲洗铁含量低于200微克/升时,应及时投运高混提高汽水品质,减少排污量。3.8炉内加药要保持联续加药,尽量避免炉水电导率,PH值的大辐波动,减少因炉水水质恶化而增加排污量。3.9在水汽品质较好的情况下,可减少锅炉定期排污的次数(俩天排一次)和排污量。3.10在水汽品质较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锅炉连续排污量,保持总排污量在0.3%-0.4%之间。3.11机组启动中化学监督3.11.1锅炉启动前,应检查所有采样装置、加药设备、循环冷却系统、在线仪表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所用的仪器、药品完好齐全,凝结水精处理设备具备投运条件。3.11.2联系值长开启各汽水取样一次门,给水、炉水、凝结水加药一次门。3.11.3热备用炉启动时,应检查炉水水质,若炉水浑浊或硬度5mol/L,应将炉水全部放掉。3.11.4冷态冲洗凝结水系统、低压给水系统时,当凝结水及除氧器出口水含铁量大于1000mg/L时,应采用排放冲洗方式;当冲洗至凝结水及除氧器出口水含铁量小于1000mg/L时,可采用循环冲冼方式,使水在凝汽器与除氧器间循环。当除氧器出口水含铁量降至小于200mg/L时,冲洗结束。含铁量由值长联系实验室测定。3.11.5锅炉本体冷态冲洗时,经给水泵冲洗锅炉,值班员接到值长通知后,投入加氨和联氨设备,调节冲洗水的pH为9.09.5,联氨过剩量为50100mg/L。主要监督给水、炉水、凝结水中的含铁量和pH值。当锅炉水含铁量小于200mg/L时,冷态冲洗结束。3.11.6发电机内冷水开始循环后,取样测内冷水,若不合格通知换水至合格为止。3.11.7当给水质量符合以下标准时,才允许锅炉点火,硬度5mol/l,Fe75g/l,SiO280g/l。3.11.8汽包炉热态冲洗时,应重点冲洗大型容器:凝汽器、低加、除氧器、高加、疏水箱等,应加强排污(整炉换水)直至出水澄清无机械杂质。一般锅炉水含铁量小于200mg/L时,热态冲洗结束。3.11.9当锅炉压力0.5Mpa 时,投循环冷却系统,并冲洗采样器一次,投集中采样装置,但进入仪表的总门,低温低压针形阀,仍关闭。调节手工采样阀流量500 ml/min。3.11.10锅炉压力在0.5-1.5 Mpa时,升压过程中,根据炉水水质(外观)增加定排次数。3.11.11锅炉压力升到1.96 Mpa时,根据炉水磷酸根的含量进行炉内加药,并通知锅炉开连排,开度根据炉水的水质决定。3.11.12当锅炉压力升到9.7Mpa时,开始连续分析蒸汽样品,当蒸汽品质符合下列标准时,可通知值长冲转并汽,电导率1s/cm、铁50g/l,铜15g/l、二氧化硅60g/l、钠20g/l。3.11.13机组启动期间,应加强对凝结水的取样化验,当凝结水达到如下标准时,方可通知回收。外观:无色透明、硬度10mol/l,铁80g/l,铜30g/l,二氧化硅80g/l。3.11.14凝结水合格后,投入凝结水精处理装置,并启动凝结水加氨泵。3.11.15机组启动时应严格监督疏水质量。当高、低压加热器的疏水铁含量不大于400mg/L时,方可回收。3.11.16机组启动时,给水、蒸汽、凝结水质量应参照热力设备启动时水汽质量标准的规定执行,并网8小时内应达到正常运行标准值。3.11.17化学在线仪表的投运:启动初期,不可投入化学在线仪表,必须建立人工取样分析。当人工取样水量足够,水质合格并稳定后,可投入化学在线仪表。机组并网后必须及时投入化学在线仪表。3.11.18锅炉水压试验必须采用除盐水。整体水压试验的用水质量应满足:氯离子含量小于0.2mg/L;联氨含量为200 mg/L300mg/L;pH值为1010.5(用氨水调)。3.12机组运行中汽水损失率监督当机组补水率发生不正常升高时、机组启动初期,开展机组不明泄漏流量试验、锅炉连续排污流量试验、厂用蒸汽流量试验、吹灰器耗用汽流量试验,通过以上试验查清机组各项汽水损失,确定补水率偏高的主要原因,并相应采取了措施。3.12.1运行中,尤其是机组启动阶段,严密监视凝结水、给水含氧量,如未在正常时间达标,则必须查找原因,防止因溶氧不合格而开大排氧门导致汽水损失增加。运行机组除氧器排氧门开度控制在“半扣”左右,降低热力系统的汽水损耗;3.12.2提高补给水水质和严格控制汽水品质合格率,降低锅炉的排污量;机组运行且炉水品质合格时,锅炉排污以炉水导电率20us/m3为依据进行定排。连排调整门关闭、电动门全开,连排至定排电动门前压力表为零。3.12.3凝结水、给水系统的事故放水门、安全门、排污阀门进行测温查漏,及时将内漏的情况反映给检修部门组织处理;利用机组低负荷时段,将除氧器启动排氧门加堵板,解决了几年来启动排氧门泄漏问题。3.12.4热力系统疏放水阀门状态检查,保证热备用疏水阀门微开或通过疏水器,其它疏放水阀门全部关闭,并检查严密性。3.12.5实现凝汽器补水流量在线累计核算,以实现补水率精确核算。运行期间,每月普查以下系统阀门开度及关闭位置的阀门严密性;如遇有启停切换操作,则运行方式确定后及时检查以下系统开度及关闭位置的阀门严密性。辅汽至汽泵逆止门前后疏水 辅汽本体疏水变电站内供热蒸汽母管所有疏水 机炉侧四路供热抽汽管道及安全阀疏水1、2号机A磨暖风器手动门 精处理装置系统排放水阀门辅汽至生加、至暖风器、至油区、至暖通阀门 除氧器至定排凝结水事故放水 给水泵系统管道及泵体放水连排调整门及至定排门 除氧器启动及正常排氧门凝结水系统管道低位放水及安全门 高压给水管道放水及安全门辅汽及高低加热器安全门 热网加热器事故放水3.13汽水系统疏放水、排空门(给水泵暖泵门、泵体放水门)操作要求和设备检查的规定汽水系统疏放水、排空门(给水泵暖泵门)操作的原则为:一次门全开、二次门调整。3.13.1. 发现内漏阀门时,应重复开关阀门一次,清除密封面掩夹杂质,然后再校严阀门,以免汽水冲刷密封面;不得直接进行校严阀门操作,以免损伤阀门密封面甚至造成阀门架、门杆断裂。3.13.2. 汽水系统暖投操作时,必须保证疏放水、排空阀门一次门全开、二次门调整。投运后,关闭严密。操作顺序:1)开启操作:先开一次门,后开二次门;2)关闭操作:先关二次门,后关一次门。3.13.3.正常运行时需要保持热备用的系统疏放水系统,执行以下运行方式。1)、具有疏水器的系统:保持疏水器前后一次门、二次门全开,只用疏水器疏水,严禁开疏水器旁路和启动放水,当疏水器泄漏量大时,及时登录缺陷。2)、不具有疏水器的系统:保持一次门全开、二次门节流调整。3.13.4. 给水泵备用状态:暖泵门一次门全开,二次门调整;运行状态:暖泵门二次门关闭,一次门全开。3.13.5. 给水泵备用状态:泵体放水一次门全开,二次门调整;运行状态:二次门关闭,一次门全开。3.13.6. 汽水系统疏放水、排空门在全开操作前,应稍开二次门,以免进行一次门操作时导致水击造成阀门法兰、门盖呲垫。全开一次门时必须缓慢操作,直至全开。3.13.7. 说明:除高加连续排空气门以近除氧器侧为一次门外,其它一二次门划分均以介质流向为准。3.14运行人员保证正常的操作,按规定巡视设备;进行电缆沟道和室外地井检查时,应注意排水沟(排水井)排水情况,定期或排水量异常时,应采样化验以判断系统泄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联系检修人员处理并登录缺陷。3.15定期现场检查主厂房地沟排水情况,如水量异常,应组织排查以下系统设备:精处理装置放水阀门、冷却水系统排空及放水阀门、水环真空泵轴封漏水情况、水环真空泵放水阀门、给水及凝结水系统水侧安全门、闭式水箱溢流与放水阀门、凝补水箱溢流与放水情况。3.16现场检查系统设备泄漏缺陷,及时安排联系处理。3.17定期检查各压力容器安全门严密情况,如有泄漏及时安排联系处理。3.18备用循环泵的冷却水及时关闭,运行循环泵冷却水门的开度要适当,冷却水压力符合运行规程要求,避免冷却水门开度过大,造成水资源的浪费。3.19做好综合补水率的监督管理3.19.1依据设计参数,统计精处理装置树脂整个再生过程的耗水量,如统计发现耗水量异常增加,应组织分析查找原因。从高混至分离塔从阳罐至高混树脂分层及传送阴树脂再生阳树脂再生传脂混脂合计41.67098.2876.683.3.666.6353.083.19.2各专业注意监督定冷水箱、闭式水箱、厂区热网、启锅、密封油真空泵组、高温汽水采样设备用水量的监督,超过设计水量必须组织查找分析原因。附表1:机组各阶段汽水品质监督控制值启动阶段所处阶段监督项目建议控制指标备 注凝结水回收外状无色透明硬度10mol/l铁80g/l凝结水精处理正常投运,可控制小于300g/l铜30g/l二氧化硅80g/l化学冲洗机侧冲洗终点判断硬度3umol/l浊度2NTU全铁150ug/l联胺50-100ug/lPH9.2-9.6SiO280ug/l炉侧冲洗终点判断硬度1umol/l浊度2 NTU全铁200ug/l主要联胺50-100 ug/lPH9.2-9.6锅炉点火炉水全铁200 ug/lPH9.0-9.7主要磷酸根1mg/l给水硬度5mol/l氢电导率1s/cm二氧化硅80g/l铁75g/l溶解氧30g/l汽机轮冲转蒸汽二氧化硅60g/l钠20g/l氢电导率1s/cm铜 15g/l铁50g/l高、低压加热器的疏水回收疏水铁400g/L附表2:工业废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单位:(mg/L)序号项 目一级标准1PH值6-92悬浮物(SS)703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204化学需氧量(CODcr)1005石油类5附表3:废水总排口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单位:(mg/L)序号项 目一级标准1PH值6-92悬浮物(SS)703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104化学需氧量(CODcr)605石油类5附表4:中水回用水质标准序号控制项目控制范围1pH值6.58.52悬浮物(SS)(mg/L) 3浊度(NTU)54色度(度)305生化需氧量(BOD5)(mg/L)106化学需氧量(COD Cr)(mg/L)607铁(mg/L)0.38锰(mg/L)0.19氯离子(mg/L)25010二氧化硅(SiO2)5011总硬度(以CaCO3计/mg/L)45012总碱度(以CaCO3计 mg/L)35013硫酸盐(mg/L)25014氨氮(以N计 mg/L)115总磷(以P计 mg/L)116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17石油类(mg/L)11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0.519余氯(mg/L)0.0520粪大肠菌群(个/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