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二套).doc_第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二套).doc_第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二套).doc_第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二套).doc_第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二套).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二套)目录: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二- 1 - / 7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半学期教学工作结束了.为了查找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成绩,现将本次考试进行分析.本次试卷题型多样,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覆盖面较广.试卷紧扣语文训练的三大板块:基础知识、阅读、作文,对五年级的学生的知识、能力、书写习惯进行考察.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一、考试基本情况参考人数8人,人均得分77分,及格8人,及格率约为100%,优秀人数5人,优秀率为62.5%.二、试卷分析第一题 看拼音 写词语(10分).本题学生最高得10分,最低得8分,可以看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还可以,字词积累比较熟练.第二题一锤定音(2分).本题学生都得2分,这一题虽然比较迷惑,但从学生掌握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还不错.第三题 比一比 再组词(4分).本题学生最高得4分,此题学生的答题效果还不错.第四题 选词填空(4分).本题学生最高得6分,最低得4分,只有个别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第五题 按要求写句子(4分).本题学生最高得4分,最低得3分,其中(仿写句子)有个别学生出错.第六题 根据句子内容判断说明方法(5分).本题学生最高得5分,最低得4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掌握的较好,失分较少.第七题 根据提示写出本学期积累的句子(5分).本题学生最高得5分,最低得4分,整体做题效果不错,学生对于课本知识掌握得还很好.第八题 阅读大检阅(19分)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学生做题较好,课外阅读中学生失分较多.第九题 作文(30分).学生在作文这一块失分的学生较多,学生作文篇幅不到;句子写不完整,图快,图省事;作文空洞,无内容可写;作文没有中心等.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语文基本功有待加强从试卷答题中可以看出:字、词、句基本功不够到位,病句修改练习失分较多,句式变换不会,缩句、扩句不会,对要背诵的语段部分学生不能准确记忆.学生写字不规范,作文很多人叙述空洞2、阅读积累方面班内的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基本是空白.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强,缺乏对一篇文章整体意思的把握能力,对部分含义深刻句子不能准确领会,特别是语言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欠缺,缺乏从文字中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3、习作方面个别学生习作审题不清,选材新颖的不多,不善于从生活中选取真实、鲜活的事例,所选事例不够具体生动,思路不够开阔,部分学生习作内容空洞,能把一件事情完整、具体清楚表达的能力较弱.文中出现错字、错句情况严重.反映出学生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学生的试卷书写不够工整、卷面不够整洁.四、今后教学的几点措施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并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从本次检测中,我很明显地感觉到,基础知识对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性.试卷中从字音、字型、字义考察学生,设计了多样的题型:形近字、多音字、近反义词检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考查的字、词都是本册教材学生必须掌握的,但学生的失分较多.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重视字、词的过关.期中试卷中,字、词类的题目只要学生平时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和组词的训练.作业设计更科学、合理,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2、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答卷情况分析,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虽然本次试卷的阅读题并不难,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但学生失分还是较多,经分析原因如下:教师一节课中不能很好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没有找中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教师讲解过多,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由于教师讲解过多,学生阅读与思考的时间不足,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还课堂给学生,引导自渎自悟,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获得个性化的体会.今后的阅读教学中要还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3、注重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积累,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试卷情况看,课内的积累,课外的拓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语文教学必须采取语言积累和语文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4、提高课堂效率,上好每一节课.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家庭情况,做到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然于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对学生的管理.与家长沟通,做好后进生的转差工作,使以后的教学迈上新台阶.5、争取家长支持,搞好校外延伸教育家校结合主要是通过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有问题的防微杜渐,有进步的及时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千方百计、家校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家校结合还要进行广泛的学生家访、话访活动,通过家访、话访,达到增进师生感情、家庭与教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的目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落脚点,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必须要坚持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职责.今后,我将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对学生的要求更严,我将继续发扬优点,努力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使学生考出满意的成绩.4 / 7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二一、请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注意书写规范.(5分)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dng zh ji hn pi h pn f gun jn ho di shng y m hu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6分)潜(qin qin)伏 一见倾(qng qng)心 碧波万顷(qng qng)蓓蕾(pi bi) 晶莹剔(t t)透 几(j j)乎衣襟(jn jn) 情不自禁(jn jn) 惶(hung hung)恐己亥(hi hi) 回澜(ln ln)阁 旅行(l l)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浸:泡;使渗透.液体渗入或渗出.逐渐.1.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2. 衣服让汗浸湿了.( )印:图章.痕迹.彼此符合.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留下痕迹3.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4. 妹妹在沙滩上留下了自己的小脚印.( )5. “首因效应”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他人的第一印象.( )6. 他的话印证了我的猜想.( )、五、按要求写成语.(9分)1.来源于神话故事: 、 、 2.来源于寓言故事: 、 、 3.来源于历史: 、 、 六、按要求写句子.(5分)1.母爱是一棵大树,为我洒下绿荫.(仿写句子) 2.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缩句) 3.这是一篇相当糟糕的文章.(换成反问句) 4.那些质朴的篇章只有几百上千字.那些质朴的篇章往往是我心动神移.(请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 5.这是一艘最大的我国制造的远洋货轮.(修改病句) 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1.盛年不重来, .2.将相和讲述了 、 和 三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 的蔺相如.3.红日初升, .河出伏流, .4.九州生气 ,万马齐暗究可哀.其中“万马齐暗”比喻 .5.搭石的作者借 、 来赞扬家乡人们 的精神.6.在冀中的地道战一文中,作者是按 、 、 的顺序来具体介绍任丘的地道的.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课内阅读(8分)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 眼泪, 海力布的名字, 老人, 孩子, 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过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ho ho),接着就是倾(qng qng)盆大雨.半夜里,只听一声震声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mi m)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表示动作的词语.3. 用“ ”标出选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4. 当洪水退去,乡亲们重返故里.他们相用海力布化作的石头为他雕刻一个纪念碑.如果请你撰写碑文,你想写些什么? (二)课外阅读(11分)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4万公斤重的鲸,有17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4万公斤重的鲸,有17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4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宽阔)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 适合)了海洋的生活.1. 从文中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打“”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捕获( ) 目前( ) 3.第2自然段主要讲了鲸的( )过程,它的生活环境由( )浅海( ) .为适应环境,鲸的( )和( )慢慢变成鳍,( )退化,最后成了鱼的样子. 4.通过第2自然段中的 等词语可以看出鲸的进化过程是漫长的.5.鲸是哺乳动物,变成现在的鱼的样子,是由于( ) A、生活习惯的变化 B、环境变化 C、形体变化6.鲸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鲸”被称为“鲸鱼”的原因是 ;鲸与鱼类的最大区别是 .7.写一写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1)不少人见过象,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有16万千克重,最小的也有2000千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