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卷.doc_第1页
北京八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卷.doc_第2页
北京八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卷.doc_第3页
北京八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卷.doc_第4页
北京八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考场号 -密封线-北京市八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初一 语文 制卷人 路雪莲 审卷人 李琼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18分)1、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憧憬chng 裨益b 浏览li 潜移默化qinB、挑剔t 腼腆tin 载重zi 锱铢必较jio C、反刍ch 摒弃bng 依偎wi 茅塞顿开s D、瑕疵c 翕动x 踌躇ch 白驹过隙x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绚丽 寂寞 时髦 历历在目B、萤火虫 际遇 迷离 走投无路 C、安祥 浓郁 意境 眼花缭乱 D、浪漫 骷髅 稚气 油然而生 3、成语填空(每空0.5分,共4分)( )来攘往 记忆( )( ) 一视( )( ) 其貌不( ) 罪( )( )首 指手 ( )脚 邪( )鬼( ) 念念有 (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是:( )(2分)A、如果人类不注意保护坏境,将来会遭遇灭顶之灾,这绝非危言耸听。B、作为财会人员,他做事非常细心,经手的钱款锱铢必较。C、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D、他讲话,咬文嚼字,太拘束了。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安恩和奶牛约翰尼斯 延森丹麦B、幼时记趣沈复明朝C、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D、十五夜望月王建唐朝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2分)A. 由于医院收费与百姓生活关系紧密,按照有关规定,物价部门将于本月27 日举行价格听证会,听取各方广泛的意见。B. 明年6月,到故宫博物院游玩的游客,可以通过遥控器,从任何方位、欣赏故宫中的全视角的稀世珍品。C. 每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贡献的人。D. 如何迅速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中学教学普遍关心的问题。7、默写。(每空0.5分,共4分)乡书何处达, 。 不应有恨,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十五夜望月中“ , 。”一联写出中秋月夜的寂静、凄清。水调歌头中表现作者积极乐观、旷达胸怀的句子是“ , “。二、名著阅读:8、根据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相关情节,填空。汤姆上学去,看见教室里女生那边只有_旁边有个空位子,他想让老师罚自己坐到这个姑娘的身边,所以故意老老实实地对老师说出了他迟到的原因。 汤姆与_一起 时,看见_把医生杀害了,这个杀人者却把罪行嫁祸给了波特。三、阅读、理解、感悟(共37分)文言文阅读(共14分)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9、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明察秋毫 ( ) 项为之强 ( ) 私拟作群鹤舞空( ) 常蹲其身 ( ) 10、翻译句子(4分)故时有物外之趣。_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_阅读理解11、文章中哪个词语能概括文章内容?文章写了“我”儿时的哪几件趣事?简要概括。(4分)_12、作者在文中所写的“昆虫”司空见惯、平凡至极,却写得意兴盎然、充满生机,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分)_-小说阅读(共11分)让儿子独立一回 凌鼎年儿子真是争气,以全县高考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被上海某著名大学录取。史工程师比当年自己考取大学还要高兴得多,满脸的阳光,满脸的春色。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传统。这些年来,儿子他妈真是费尽了心血。儿子读一年级,她也读一年级,年年这样陪着读陪着复习。如今儿子是如愿以偿考取了大学,他妈却病倒了。病床上的她念念不忘的是儿子开学在即,自己将不能亲自送儿子去大学,这叫她如何放心得下?她坚持叫丈夫无论如何要把儿子送到大学,安顿好了再回来。史工程师更放心不下妻子,与妻子商量说:“让儿子独立一回吧?”“不行!没娶媳妇总是孩子。哪能让儿子一个人去大学。再说这孩子你也知道,他能行吗?”妻子的担心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儿子长这么大了,没买过一回菜,没烧过一顿饭,没洗过一件衣,没拖过一次地,就连床也都是他妈铺的。自小到现在,从未单独出过一回门,就像鸡雏似的从未离开过母鸡翅膀的保护。而现在,猛一下就叫儿子一个人去经风雨见世面,她一百个放心不下。史工程师开导妻说:儿子是去上海读大学,又不是去非洲探险去神农架考察野人,不会有什么事的。想当年,我十七八岁时不去大串联吗,家里谁跟我去了?你在儿子年纪时,不是报名去了黄海边的建设兵团,你爹妈送你到了海边?没有吧。常言道,到啥山,砍啥柴。让儿子独立一回有好处几乎是磨破了嘴皮子,好说歹说,妻才十分勉强十分不愿意地不再持反对意见,但她拖了一句:“就是我同意,儿子也不会同意的,人家父母都送,他父母不送,多没面子”简直是出乎意外,儿子很平静地说:“早该让我独立了。”儿子去大学前一天,史工程师关照了又关照,诸如碰到意外情况立即找警察,安顿好后,先打电话回来,再写封详细的信儿子去了三天,没有电话,儿子去了七天,依然没有音信。史工程师夫妇急了。妻子要史工程师无论如何亲自去一趟学校。正当史工程师准备去上海时,儿子的信来了。夫妇迫不及待地打开。不料随信纸带出的是叠发票,共有:娄城至上海大巴车票一张上海出租车票一张大三元酒家餐费发票一张新华书店购书发票一张另附纸一份,上注明:付搬运费、服务费若干付冷饮费若干乖乖,不连学杂费,光这些额外开支,就两千多。看了儿子信才知道。儿子这次过了回独立瘾。他去上海时,不坐公共汽车乘豪华大巴;到了上海后,打的去学校;到了学校后,花钱请人搬行李,乃至挂蚊帐铺床他都未自己动手。为了搞好关系,他买了一箱冰淇淋,凡那天在他宿舍的,不管是同学教师,还是他们的父母、朋友,一概由他请了。第三天,他又请同宿舍的到大三元酒家聚了聚史工程师看了信和发票,不知说什么才好。他妻子看了,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她很欣慰地说:“我这儿子,是做大事的料!”史工程师没有接嘴,他大概正在为如何为儿子回信而伤脑筋呢。 选自小说集让儿子独立一回,有删改)13、请以史工程师的口吻概述这篇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不超过60字)(4分)14、结合小说对“妻子”言行的描写,具体分析“妻子”这个人物形象。(4分)15、小说围绕“儿子”独立问题来写。作者借此是想引发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你如何评价小说中“儿子”的这种独立?(3分)散文阅读(共12分) 灯笼 朱成玉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靠它来赚钱。许多人为父亲遗憾,嫌他浪费了这身手艺。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 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要算是幸福的了。家境贫寒的穷人,会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当成了好日子的火种。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连小咬儿都钻不进去的缝。 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称为长命灯。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命富贵。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节点亮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保一辈子不受穷。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可以使家里人都健健康康的,没病没灾。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 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操作。只有在灯笼腰身裱上一圈红色皱纹纸的时候,灯笼才有了灵魂。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 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地编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那些灯笼做好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利的竹条划伤的。 一年除夕,邻居拴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上定做灯笼。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我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会好了。”拴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堂堂一个五尺汉子,在父亲面前直抹眼泪。 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拴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灯笼递给拴柱,“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让你阿爸的病早日好起来。”拴柱一个劲地道谢。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 那是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父亲却说,如果拴柱的愿望可以成真,我自然愿意把自家的灯笼送给他。 那年除夕夜,我们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舍高高挂起的灯笼,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梦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 现在我才懂得,父亲在编制那些灯笼的时候,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16、本文围绕父亲与灯笼,主要叙述了三件事,请概括出其余两件事。(4分)答:(1) 父亲给人家做灯笼,一视同仁,有求必应。 (2) (3) 17、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每题3分,共6分)(1) 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 (2) 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 18、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制作灯笼很费时间和精力,段中,父亲却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这句话表明父亲根本不会靠它来赚钱。 B段中,作者介绍了灯笼的名称、制作材料及其寓意,这使文章带有浓郁的民俗色彩,并为下文写拴柱来求灯笼等情节作了铺垫。 C段中的加点词语“犹豫”“斩钉截铁”,写出了父亲内心经历了从不情愿到痛下决心的漫长挣扎过程,因为他也希望自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