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铅锌矿企业控制效果评价-资料附件.docx_第1页
XXXXX铅锌矿企业控制效果评价-资料附件.docx_第2页
XXXXX铅锌矿企业控制效果评价-资料附件.docx_第3页
XXXXX铅锌矿企业控制效果评价-资料附件.docx_第4页
XXXXX铅锌矿企业控制效果评价-资料附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X铅锌矿采选工程XXX万t/a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资料性附件)XXXXXXXXXXXX年XXX月声 明XXXXXXXXX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在为XXXXXXXXX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检测服务过程中,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出具的XXXXXXXXX铅锌矿采选工程XX万t/a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承担法律责任。此报告未经我公司书面批准,再次复印无效。法人代表: XXXXXXXXX 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X铅锌采选工程XXt/a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报告编号:XXXXXXXXX 项目负责人: 姓名资质证书号签名报告书编写人:姓名资质证书号专业分工签名报告书审核人:姓名技术职称资质证书号签名报告书批准人:姓名技术职称资质证书号签名报告书签发人:姓名职务签名 签发日期:XXX年XXX月X日XXXXXXXXXXXXXXXXXX铅锌采选工程XXt/a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报告编号:XXXXXXXXX 目 录1 评价依据11.1 法律、法规11.2 评价依据的技术规范和标准31.3 评价依据的基础技术资料42 评价目的、范围、内容及方法52.1 评价目的52.2 评价范围52.3 评价内容52.4 评价方法53 评价程序和质量控制63.1 评价程序63.2 质量控制84 职业卫生调查分析104.1 建设项目概况104.2 总体布局调查与分析194.3 设备布局调查与分析234.4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分析284.5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分析494.6 应急救援设施调查与分析594.7 个体防护用品调查与分析644.8 建筑卫生学调查与分析684.9 辅助用室调查与分析714.10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分析734.11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调查与分析865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害性分析896 其他资料附件936.1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936.2 评价委托书1016.3项目相关批复文件1026.4营业执照1066.5采矿许可证1076.6现场调查及采样检测图1096.7职业卫生培训1126.8职业卫生领导小组红头文件1146.9个人防护用品1166.10职业病防护设施1186.11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图1206.12职业病危害告知书1216.13井下报警装置1276.14警示标识及告知牌1286.15工伤保险缴费单1316.16个人防护用品发放记录表1326.17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报告1346.18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资质证书1366.19应急救援设施1396.20日常监测设备1406.21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记录1426.22井下避难疏散撤离示意图144检测报告148企业整改情况162XXXXXXXXX1 评价依据1.1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第48号主席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第73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第13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第69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第105号国务院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第493号国务院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第376号国务院令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第586号国务院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2013第101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6第88号总局令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2第47号总局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2第48号总局令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2第49号总局令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7第90号总局令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737号)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国办发2016100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69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认真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安健201210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安健201289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安健201338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非煤矿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578号卫生部关于发布的通知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卫生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卫法监发2003142号国家卫生计生委等4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592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职业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1156号关于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甘安监安健201420号甘肃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甘安监协调2008134号甘肃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甘政办发2013172号甘肃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甘肃省人民政府令2016127号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通知甘安监安健2016206号陇南市2016年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实施意见陇市安委办发201615号1.2 评价依据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10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AQT/8010-201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ZW-JB-2014-003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AQT8008-201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192.4-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189.3-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9部分:手传振动GBZ/T189.9-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T189.6-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铅及其化合物GBZ/T160.1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锌及其化合物GBZ/T160.2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钠及其化合物GBZ/T160.1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160.2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160.2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化物GBZ/T160.33-2004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GB/T29510-2013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2008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1.3 评价依据的基础技术资料1、XXXXXXXXX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2017年7月2、XXXXXXXXX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咨询合同书2017年7月3、XXXXXXXXX矿区南矿带、北矿带铅锌矿采矿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4、XXXXXXXXX铅锌矿选矿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5、XXXXXXXXX职业卫生制度6、企业提供的其他资料第 6 页 共 168 页XXXXXXXXX2 评价目的、范围、内容及方法2.1 评价目的本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在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针对本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为本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和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2.2 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包括XXXX铅锌矿采选工程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建设内容,以及项目建设施工过程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包括铅锌矿采矿工程、选矿工程以及配套的热力系统、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自动化系统、报警连锁系统、信息系统等内容。2.3 评价内容本次评价将对本项目的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辅助用室、个体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2.4 评价方法本次评价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析结果,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并对企业制定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等。3 评价程序和质量控制3.1 评价程序本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程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编制及评审阶段。准备阶段:我公司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后,首先与其签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服务合同书。职业卫生评价部组成评价组,确定报告书编写人员,向建设单位收集初步设计资料(含职业卫生专篇)、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及有关技术资料等,在认真研究本项目技术资料和有关的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进行工程分析、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要点等。实施阶段:评价组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确定评价因子并编制检测方案,依据检测方案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评价组通过对现场调查资料、检测结果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质控组对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内审,并提出书面审核意见。评价组按照内审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修改后交建设单位确认。建设单位对报告书内容确认后组织职业卫生专家对报告书进行评审并对现场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验收,职业卫生专家出具评审意见。评价单位依据评审意见修改报告,将修改后经专家组长确认签字的报告书及相关资料交建设单位存档。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见图3-1。图3-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图3.2 质量控制我公司经过XXX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证书编号:XXXXXXX。现场检测仪器和实验分析仪器均经过周期性计量检定合格,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采样布点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进行采样布点,按照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和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中的国家现行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分析。长途运输后采样器的校准、现场采样操作和在检测现场进行的现场分析均严格按照我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执行,无超资质范围服务。评价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从合同评审、评价方案审核、作业场所调查笔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通知单审核、评价报告书审核,在评价报告书编制的不同阶段加以有效的质量控制。现场检测人员和评价人员均经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合格证持证上岗。评价报告整个编写过程严格按照我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执行。质量控制程序图见图3-2。第 134 页 共 168 页XXXXXXXXX4 职业卫生调查分析4.1 建设项目概况4.1.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XXXX沟铅锌矿采选工程XX万t/a项目建设单位:XXXXXXXXX(以下简称“XXXX”)建设性质:新建建设规模:采选能力XX万t/a总 投 资:XXXX亿元人民币建设单位目前设有生产技术部、环保安全部、企业管理部、人力资源综合管理部、财务部、质量检测中心、法律事务部、审计部、办公室等9个职能部室和采掘公司、选业公司、机械动力公司、供销公司、后勤服务管理公司、探矿公司等6个分公司,党委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健全。公司现有员工总数883人,主要以地质、采矿、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构成,技术力量较强,经济实力雄厚。采矿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采矿工艺为主平硐混合竖井开拓方案,设计7个中段,采用充填法采矿。选矿工艺流程为一段粗碎(在井下)、半自磨+顽石破碎+球磨的碎磨流程,先铅后锌的优先浮选工艺。公司按照安全职业健康一流、环保一流的标准要求,建立采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对井下主提升、主通风、主排水和各作业面设施的运转情况、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实施实时监测监控;通讯联络系统确保井下与地面有效的通讯联络和调度指挥;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和供水施救系统实现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应急避险和应急救援,其中直升机应急救援是国内先进的快速应急救援系统。选矿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建有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中央调度指挥中心,可实现对设备运行的全过程控制。XXXX矿山救护队已被省安监局列为全省18个应急救援基地之一。公司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生态矿业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通过废石、尾矿充填采空区,实现了采矿、选矿、尾矿的综合利用,在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上突出环境保护,以科技创新推动节能减排。选矿工艺成本较低、原料利用率高,产品回收率高,“三废”排放量小。粗破设在采场地下,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尾矿库采用由兰州设计院与XXXX共同研发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立体防渗技术,超国家标准满足防渗要求。4.1.2 地理位置和采矿范围铅锌矿区位于XXXX,地理坐标:东经XXXX,北纬XXXX,地理位置详见图4-1。本次新建项目包括采矿、选矿、辅助生产设施、生活及办公区、公用配套附属设施。图4-1 本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图XXXX于XXX年取得了采矿许可证,其许可证号为 XXXXX,开采种类:铅矿、锌矿、银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采矿场面积:XXXX平方公里;生产规模:XXXX万吨/年;有效期限:XXX年XX月XX日至XXX年XX月XX日,开采深度由XXX米至XXX米标高。采矿场拐点坐标见表4-1。表4-1采矿场拐点坐标一览表点号XY1234开采深度4.1.3 自然环境概况1、气候条件该地区属于北温带温暖气候,潮湿多雨,冬短夏长,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基本气象资料如下:年平均气温: 11.9历史最高气温: 39.9历史最低气温: -12.3年平均降雨量: 770mm最大日降雨量: 138.2mm年平均降雨天数: 106天平均蒸发量: 1215mm年无霜期: 208天最大冻土深度: 50cm主导风向: NW,风频7平均风速: 1.1m/s相对湿度: 74基本地震烈度 8度图4-2 项目所在地区风玫瑰图2、 地质、地貌矿区地处XX山脉中的一个狭长下凹盆地XXX两盆地,原为古地中海的东延部分,XXX的地貌有明显的三个地质单位,南部为加里东海西褶皱带,因每一次造山和侵袭,出现一次褶皱,形成一个台阶,几经褶皱,呈现为地罍式山形。全县最低海拔704米,最高海拔2504米,均出现在这一地区,褶皱带的走向总的趋势呈东西向摆布;中部为丘陵地貌,位于徽成两盆地的中间地段,丘陵与丘陵之间,有属于流水地貌的冲积泥流沟,槽泥流堆积堆,泥流堤埂等五级微地貌;北部岩层倾向较小,坡面平缓,断层两侧相对高差较小,河谷浅切,山间开阔,河床较平,属XXX褶皱中切割中山地貌。XXX地形总的趋势是南北山区地势高,像盆缘;东西部、中部丘陵区地势低,像盆底,整个地形是一个东西两边敞口的盆地。本项目所在地构造上隶属于秦岭构造边缘,区内岩层表现为褶皱形态。工程区出露岩性有第四系冲洪积层,坡积,崩积碎石层,石炭系中上统下组灰岩。3、土壤XXX土壤组成分为七类十六种,分别为山地褐色土、山地掠壤土、淀土、潮土、草旬土、侵蚀性幼年耕种土、水稻土等。土种为山地碳酸褐色土、山地褐色土、山地淋溶褐色土、土地草甸褐色土、土地掠壤土,山地草甸掠壤土、河淀土、洪淀土、垫土、淀潮土、潮土、土地草甸土、红土、北方水稻土等十七个土种;山地褐色土,山地掠壤土和草甸土等三种土类,主要分布在南北山林区和部分浅山丘陵区;侵蚀性幼年耕种土,主要分布在丘陵与河谷之间的坡面。其它淀土、潮土和水稻土等土类,主要分布在河谷川区。XXX地貌类型的土壤组成大体分为风积、残积、冲积等三个类型。风积类土壤主要是黄土类,主要来源于第四系长时期风力的搬迁作用,特点是分选性强,层里不水平,富含碳酸钙;残积类土壤,主要是红土和沙粒土,由岩石就地风化而成,保留有原生母岩的特性,同时在残积母质中发育的土壤层落多含沙砾和碎石。残积土壤类主要分布在侵蚀严重的南北山区和中部部分浅山丘陵区,其中沙砾土壤类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洛河、西河、麻沿河等河流上游及永宁河中游右侧部分支流的上游;冲积类土壤,主要是由于水流的搬迁堆积而成,特点是分选好,有明显层理,主要分布在中部河谷地区。项目所在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高山草甸土、黑钙土。4、 水文5、植被XXX植物有千余种,并有不少珍贵稀有植物,如“活化石”的银杏,被誉为水果之王的中华猕猴桃,名扬江南的药用植物金银花,驰名省内外的狼牙蜜等。XXX森林覆盖率大,植被群落多样复杂,有野生植物250多种,其中不少为珍稀品种。海拔1300米以下,主要树种有侧柏、杨类、白皮松、刺槐、臭椿、泡桐、马桑、狼牙刺遍布满山和农田间隙空地。1300-2000米除人工更新栽培的油松、华山松、落叶松纯林外,天然林主要有油松、华山松、锐蓬栎、辽东栎,伴生有香椿、楸树、漆树,灌木群落多以箭竹为主。海拔2000米以上,除南部头、二、三滩自然保护区有较成片的冷杉、云杉林以外,其余各地均零星有所分布,混生种有桦类、刺楸、漆树、山核桃。此外还有许多特用以济林和木本粮油树种,如银杏、杜仲、厚朴、枇杷、棕榈、茶树、中华猕猴桃等。评价区内土壤类型主要为亚高山草甸土和黑钙土,总体而言土壤土层较厚、土壤质地和结构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酸碱度适中等特点。评价区植被覆盖率较高,覆盖度达80%左右,主要为林木和草本植物,树种以常见的松、柏为主,还包括灌木林如蔷薇、悬钩子、狼牙刺、酸枣、胡枝子、粗榧、马桑、黄栌、连翘、胡秃子、火辣等;草种有莎草、密生禾草、短柄草、野青草、狗牙根草、碱茅草、马蔺等多种。经现场调查,评价区内无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1.4 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新建框架生产厂房,采矿工程土建工程和内部装饰工程。配套生产厂房的采暖、通风、空调系统、压缩空气制备及供给系统、给排水系统、电力供给和照明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公司内外部通讯等内容。本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详见表4-3。表4-3 本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序号项目组成主要工程内容1采矿工程凿岩机30台、铲运机15台、装岩机10台、空压机4台、凿岩台车12台,颚式破碎机1台2选矿工程湿式半自磨机7.03.5m;湿式溢流型球磨机MQY5.038.0m;搅拌槽50005000m;粗、扫选浮选机KYF/XCF-70;精选浮选机KYF/XCF-24;高效浓缩机KS24J3采暖、通风、空调系统集中采暖,中央空调,设空调机房1座,选矿车间和采矿设有轴流式通风机。4给水排水处理系统在XXX上,建设一座水源泵站,压力输送至高位水池,取水量1246.36 m3/d,污水经处理之后循环使用。5电气由XXX的110kV架空线路引至矿区,架线距离约12.0km。另外,由独立于该正常主供电源的XXX35kV/10kV变电所采用单回路10kV专用架空线路引至矿区110/10kV总降压变电所10kV备用母线段,架线距离约5.0km,作为矿区一级和保安应急用电负荷的备用电源。6自动化系统-7设备维护检修系统-8通讯信息、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4.1.5 “三同时”执行情况本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未进行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在初步设计阶段未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工作。本项目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对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的要求。4.1.6 项目建设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情况XXXX铅锌矿采选工程项目于XXX年XX月XX日破土动工,承包方见表4-4。表4-4 施工安装单位一览表类别单位名称监理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施工单位装修单位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由XXXX完成(,施工方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设计,针对相应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设计、施工中采用了防尘、防毒、防噪减振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并在生产中正常使用,遵循了国家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原则。XXXXXX铅锌矿采选工程XX万吨/年项目于XXXX年XX月开始调试设备,调试过程顺利进行,未出现特殊异常情况。4.1.7工程试运行情况XXXX年XX月开始试运行,在试运行期间所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XXXX的各个生产部门运转正常、项目设计中的主要职业病防护设施以及相关防护措施基本落实到位。在工程建设期间,公司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使施工安全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安全、消防、环保、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在试运行期间各装置运行平稳,装置能耗、物耗以及装置能力等各方面都基本达到了设计指标。本项目防尘、防毒、防噪声等相关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已基本到位,目前正常运行。4.1.8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本项目建设施工期主要包括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装修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等,涉及挖方、砌筑、混凝土配置、防水处理、装修、筑路、电焊、防腐及保温等多种作业。土石方施工作业存在矽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三硝基甲苯、噪声、高温、全身振动等;砌筑施工作业存在土粉尘、高温和高处作业;混凝土配制作业存在水泥粉尘、噪声和高温;钢筋加工作业存在噪声、金属粉尘、高温;防水作业存在沥青烟、煤焦油、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等有机溶剂、噪声、高温、局部振动;装修装饰作业存在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甲醛、甲苯二异氰酸酯、金属粉尘、粉尘、高温和高处作业;筑路作业存在粉尘、沥青烟、噪声、高温、全身振动;设备安装作业存在噪声、高温、工频电场、金属粉尘和高处作业;电焊作业存在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紫外辐射、高温;设备及管道防腐作业存在噪声、高温、苯、甲苯、二甲苯、汽油、沥青烟等;保温处理作业存在岩棉尘;对设备管道焊接处的完好状态使用射线探伤检测存在电离辐射危害。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特点,采取了以下职业病防护措施:1、 选择不产生或少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如不使用石棉和含有石棉的建筑材料,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或密闭隔离操作,采用湿式作业,尽量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代替高噪声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对噪声施工设备采取隔声、消声、隔振降噪等措施,尽量将噪声源与劳动者隔开。2、 配备了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3、 为施工工人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佩戴。4、 在可能产生急性健康损害的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识、紧急撤离通道和涉险区域等。为减少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及施工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施工人员健康的影响,项目经理部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责任制,项目经理为职业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施工经理为直接责任人。施工队长、班组长是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施工队、本班组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还建立了职业卫生培训和考核制度,对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建造师、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具备了与施工项目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同时项目部组织劳动者进行了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相关知识培训,确保劳动者具备必要的职业卫生知识,能够正确的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项目经理部在施工现场入口处醒目位置设置有公告栏、在施工岗位设置了警示标识和说明,使进入施工现场的相关人员知悉施工现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后果和防护措施。为施工人员配备了部分个体防护用品,建立了个人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和报废管理制度。项目监理对施工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职业卫生制度及其落实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管。4.2 总体布局调查与分析4.2.1 总体布局调查1、采矿工业场地采矿工业场地布置在选矿工业场地西北侧主平硐口附近,东回风井与主副井、西回风井、措施井、进风井由西北向东南方向一字排开,开拓方式为主、副竖井+平硐开拓。主平硐硐口位于李家沟沟脑北侧山坡,硐口标高XXXXm,场地布置有坑口机修及车修理车间、坑口木材加工间、坑口锻钎机房、空压机站、采矿10kV变电所、采矿综合仓库、采矿自备柴油发电机房、采矿办公室(含办公室、排班室、存更衣室、医务所)、采矿浴室、采场保健食堂等辅助设施。2、选矿工业场地选矿厂位于XXX,布置在生活区西侧,采用台阶式布置,根据工艺流程自上而下布置有粗矿堆场、磨矿车间、浮选车间、脱水、压滤车间、精矿仓。XXX平台布置窄轨及卸矿设施;XXXXm平台布置有粗矿堆场、顽石破碎间、磨矿车间;XXXXm平台上布置有石灰堆棚、浮选车间、实验化验室、药剂仓库及制备间;XXXm平台布置有石灰乳制备间、锌精矿浓密机、铅精矿浓密机、回水加压泵站、精矿尾矿溢流500m3蓄水池、尾矿浓密池、选厂综合仓库、选厂机电修间;XXXXm平台布置有压滤车间、精矿仓、尾矿循环水池、尾矿输送泵站、尾矿事故池;生产新水及回水池布置在主厂房东北侧,池底标高约1205m。3、辅助工业场地辅助工业场地主要包括35kV总降压变电所、机修车间、锅炉房、选厂综合仓库、碎矿、磨浮车间变配电所、脱水、尾矿输送车间变配电所、化验室等。布置时尽量靠近主要服务对象,布置紧凑,节约用地,并注意场地控制标高与服务对象相适应,场地标高在XXXXXXXm之间。锅炉房布置在场地西侧,变电所布置在场地西南侧。4、生活区和办公区生活区布置在选矿区西侧平台,主要布置有矿部办公楼、专家公寓楼、多功能活动中心、食堂、汽车库(1#、2#),占地面积约4.5727 hm2。5、废石场废石场位于主、副井口场地北侧无名沟内,库容约1353.43104m3,可满足服务期内基建、生产废石的排放要求。废石场设置挡墙及排水沟,防止降雨引发泥石流。6、尾矿库尾矿库位于选矿工业场地东侧0.80km的XXXX。7、 炸药库炸药库布置主、副井井口东侧1.0km山坡上,库存炸药量30t,布置有炸药库、起爆材料库、消防水池、警卫室,炸药库与矿区建设场地距离符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爆破安全距离,周围设有密实围墙。场地控制标高为1200m,占地约0.7817hm2。4.2.2 总体布局分析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对总平面布置方面的要求,本次评价采用检查表法对本项目总体布局进行了对照检查,检查内容详见检查表4-5。表4-5 总体布局分析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检查依据检查情况检查结果1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其工程用地应根据卫生要求,结合工业企业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场地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等合理布局。GBZ1-20105.2.1.1本项目厂区功能分区明确,办公区、辅助生产区及生产区,布局协调合理,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及场地自然条件。符合2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功能分区原则应遵循:分期建设项目宜一次整体规划,使各单体建筑均在其功能区内有序合理,避免分期建设时破坏原功能分区;行政办公用房应设置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内;产生有害物质的建筑(部位)与环境质量较高要求的有较高洁净要求的建筑(部位)应有适当的间距或分割。GBZ1-20105.2.1.3本项目在建设时已对厂区总体布局进行了整体规划。行政办公及生活用房布置在辅助设施区,卫生间、休息室等辅助用室布置在各生产车间内,采矿作业人员辅助用室设置在平硐出入口处的矿工服务楼,井下作业场所也设有卫生间和休息室;各建筑之间保持一定间距。符合3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并散发化学和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车间,宜位于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GBZ1-20105.2.1.4本项目生产区选择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及辅助生产区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厂区内车间布置可以满足依据全年最小频率风向进行平面布置的要求。符合4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可能产生严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其他设施,应将车间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在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宜设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GBZ1-20105.2.1.5本项目各车间按工艺要求,相同类型设备做到尽量集中布置并与其他车间隔开,各车间之间以及生产区与非生产区之间均设置卫生防护绿化带。产生严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化学品库集中布置在相应独立的车间内。生产车间内并且按照产生危害的类型进行设备布置,尽量使产生毒物危害、噪声危害、高温危害的车间相互分开;生产车间和生活区之间设有卫生防护绿化带。符合5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的生产车间的布置应设置与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相配套的设施及设备,并留有应急通道。GBZ1-20105.2.1.7本项目各生产车间均设置了应急通道。符合6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工作环境。GBZ1-20105.2.2.1放散有害气体的车间采用的是单层建筑。符合7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GBZ1-20105.2.2.2本项目产生噪声和振动较大的球磨机和半自磨机安装于厂房上层,但是设备已采取了有效的隔声减振措施符合8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气的各类管道不宜从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经常停留或通过的辅助用室的空中和地下通过;若需通过时,应严格密闭,并应具备抗压、耐腐蚀等性能,以防止有害气体或蒸气逸散至室内。GBZ1-20105.2.2.3本项目输送各种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汽的管道均不从中控室和休息室等辅助用室的空中和地下通过。符合9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生产车间、设备应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20105.2.1.6本项目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生产车间设置了警示标识和告知牌。符合10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排毒设备GBZ1-20105.2.1.6本项目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设备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中控室监控操作,作业人员以巡检为主;在产生粉尘、毒物的工段设有相应的除尘和通风等防护设施。符合11应结合生产工艺和毒物特性,在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工作场所,根据自动报警装置技术发展水平设计自动报警或检测装置GBZ1-20106.1.6采矿作业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属于密闭空间作业,在作业场所设有有害气体自动报警装置符合通过检查表对照分析,本项目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物料运输顺畅,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要求。4.3 设备布局调查与分析4.3.1 设备布局调查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4-6。表4-6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采矿单元1向上凿岩机YSP-45台302气腿式凿岩机YT-28台483混凝土搅拌机JZ350台34混凝土喷射机HpH6台105提升绞车2JK-2.5m*2套16铲运机XYWJ-2H台147游动绞车-台18凿井绞车JZ10/800台19凿井绞车JZ5/1000台110凿井绞车5t台111凿井绞车10t台212凿井绞车2JZ25/1300套613凿井绞车2JZ16/1000套114凿井绞车2JZ10/1000套115凿井绞车JZ16/1300套116凿井绞车JZ16/1320台617凿井绞车-台118凿井绞车JZ10/320台619带式制动矿用提升绞车JT-0.80.6台120凿岩台车K41X台1221振动放矿机DZF3.5*1.2-16/5.5台122地下运矿卡车UK-4台223电动铲运机XYWJ-1C/1m台124电机车CJY14/7GP台1225电机车CJY10/7GP台726多绳摩擦式提升机JKM-3.5*6PIII套127颚式破碎机C120台228轮胎式扒渣机-台529履带式扒渣机-台630撬毛台车QM-045台131提升机2JK-3.01.8套132提升机JK-2.01.8套133提升机JK-2.52E套134凿井稳车JZ25/1300台235振动放矿机DZF3.5*1.2-16/5.5台236振动放矿机ZZF4.31.25-15/102台337振动放矿机ZZF3.5*1.2-12/3.7(L)套238振动放矿机ZZF3.51.24-17/3.7(L)台239振动放矿机ZZF2.91.2-13/5.52台140运矿卡车12t台541运矿卡车UK-4台18选矿单元1振动给矿机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