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 小巷深处教学目标1、 在默读基础上,细读课文中具体表现“瞎眼养母”深沉无私挚爱养女的片段,理解作品运用典型生活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2、 略读课文,感受“我”对母亲的情感变化,理解课文以人物情感变化为线索结构作品的写法。3、 品读文章,尤其是后三段,深入体悟作品带给每一位读者的人生启示。说明:本文作者林莉,1972年生于湖北嘉鱼。出生不久便被抛弃,被一盲女所收养,生活十分窘迫。后来考上了县中,不久后开始了文学创作。小巷深处便是她的代表作。这篇纪实性的散文,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在追述往事中,集中表现善良无私的“瞎眼养母”对养女的挚爱深情。作品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语言浅显感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理清文章情脉,整体把握作品基础上,品味赏析,披文入情,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作者),体悟作品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读出自己)。在诵读中,感受散文形散神聚,感情强烈,语言富有表现力的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在读的基础上,圈划、品读文中通过细节刻画人物、表现母爱的关键词句,感受人间至爱亲情。2、 难点:文章中“小巷”、“又光又亮的竹棒”的形象在文中的作用。说明:教学重点的确立,希望达到的目的主要是:一、理解“细小处落笔,诗意盎然”的散文笔法。本文通过一位最平凡的母亲的一串琐碎的生活细节刻画人物,抒写一段情思。二、感受作品对家庭亲情的理解、体悟,这是“爱在人间”单元主题的一个重要部分。三、培养学生朗读、圈划批注等语文学习习惯。通过对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的体认,通过点评揣摩关键词句,多多磨炼学生的感受力、想像力、理解力、悟性。确立这样的教学难点是由散文的一个特点决定的。散文通常既可以写名士凡人的一些片段事迹、社会风云的一角,也可以写自然风物。有人说散文姓“散”, “散”就是散淡散漫、自由灵活。这些描写是抒情的起点或依托,是情思遐想得以飞动飘扬的缘由,是作者由小见大、悟出真挚感情、深刻哲理的基础。文章中“小巷”、“又光又亮的竹棒”正是寄托作者情思的形象。这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需要教师点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介绍作者,导入新课本文作者林莉,1972年生于湖北嘉鱼。出生不久便被抛弃,被一盲女所收养,生活十分窘迫。后来考上了县中,不久后开始了文学创作。小巷深处便是她的代表作。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小巷深处”,走进一对平凡却又特殊的母女的生活,去体验她们的情感世界和感悟亲情的真谛。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不需要学生查资料做更多了解。教师的简单介绍既可以引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也可以为学生理解作品思想情感提供帮助。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要求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掌握有关字词(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叩击、瘦瘪、炫耀、揶揄、哽咽、蹒跚、斑驳、憧憬),并思考: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注意掌握教师提示的字词。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1)盲女收养弃婴,并在她身上倾注了全部的母爱。(2)女儿长大后嫌弃养母,但最终悔悟。默读课文是理解文章的基础。借助工具书和课后注释积累词语是学习语文良好习惯之一;概括文章内容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细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1、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文中的母亲爱女儿,有哪些令我们感动的细节?(顺序可以颠倒)2、提示圈划关键词句。3、 小结、点拨。本文通过一位最平凡的母亲的一串琐碎的生活细节刻画,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颂之情。是“细小处落笔,诗意盎然”的散文笔法。学生概括重要细节、圈划关键词句,并作交流。倾囊安家:第三段,“拆”、“搬”、“所有的积蓄”、“真正拥有一个家”改变性格:第四段“骂”、“从未泼过”苦心经营:第六段“雕像”、“古铜”、“最毒”、“血汗”以我为傲:第八段“珍藏”、“广告宣传”默默守候:第二十六、二十七段“倚”、“央”、“摸”、“交”1、 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2、 通过词句的揣摩,感受作品思想感情。3、 理解作品运用典型生活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略读全文,理解课文的结构方法1、 请同学略读课文,提问:“我”对母亲的感情变化有哪几个阶段?2、 提示圈划关键词句。3、 小结、点拨。“我”对母亲的情感变化,是文章的情脉。课文以人物情感变化为线索,把生活琐事联系起来结构作品的写法,是散文写作中的常见写法。满足、自豪:第五段“代替”、“搀”,第九段“倚”、“吃” 厌恶、自卑:第十段“我”是弃婴,母亲是瞎子“不同一般”, “不再”、“泡” 淡忘、隔绝:第十五段 感动、悔悟:第二十九段“虚荣”、“无知” 1、通过词句的揣摩,感受作品思想感情。2、理解作品以人物思想情感为线索结构文章的写法。精读赏析1、可以对最后三段做示范朗读。2、提问:文章中“小巷”、“又光又亮的竹棒”的形象有何含义?学习难点,教师可在学生讨论交流、发表意见的基础上点拨。1、熟读最后三段,有感情朗读。2、联系全文,讨论交流:文章中“小巷”、“又光又亮的竹棒”的形象有何含义,有何作用?(1)“小巷”形象贯穿全文,是母亲花尽所有积蓄,苦心经营的母女俩相依为命的家,小巷深处有母亲,有爱,是“我”的感情寄托。(2)“又光又亮的竹棒”是瞎眼母亲的行动依靠,也是她的生活支柱,精神支柱,情感支柱,是母女感情起伏变化的见证,是“我”成长的见证。 1、 对文本关键处,做重点品读。2、文章中“小巷”、“又光又亮的竹棒”是寄托作者情思的形象。这是文本重要内容,而又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需要教师点拨。评价体验提问:你对文中的女儿怎么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开放的问题。学生可以借此深入体悟作品带给自己的人生启示。阅读文学作品,要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作者,还要体悟作品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读出自己。布置作业制作一张贺卡,作为母亲节或三八妇女节送给母亲的礼物。为此请你献上一句话。示例: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长长的列车。这是语言实践,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时,学习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思路点拨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学习建议,但学习的顺序可以倒过来进行。导入课文后先读最后三段,提问:1、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中“回来”是什么意思? “我”对母亲的思想感情经历过怎样变化的? 2、请找出文中几处表现母爱的细节描写,体会这样写的作用。3、感悟体验。用100字左右的短文,自选角度,谈谈读了本文之后的心得。这不失为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电脑式微波炉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影院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子烟与抽气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子临床试验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玉米剥壳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专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教育大数据分析中的伦理与隐私问题探讨
- 消防中级培训课件下载
- 企业园区内的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方案
- 教育心理学在职业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 闽教版(2024)三年级英语下册全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案
- YS/T 3045-2022埋管滴淋堆浸提金技术规范
- 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厂生产管理制度流程
- 《弟子规之信篇》课件
- 电力设施的定期检查与维修记录管理
- 四升五数学暑假思维训练题90道
- 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GD-003-2025
- 新能源车辆充电桩建设和运营合同
- 苏教版三年级英语单词表
- 2025年极兔速递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