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精品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精品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精品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精品课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精品课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世的擦肩而过。我相信,今天我能从缙云山麓旁的田家炳中学来到人杰地灵多才子的朝阳中学,一定是我和大家的缘分。尽管我们的相遇不是在浪漫的清晨,而是在看起来有点困倦的第三节课,但是我相信,只要大家真诚投入、倾心付出,我们收获的是一定是心灵撞击的感动!我更相信,聪颖活泼的你们一定会给老师带来惊喜和震撼,我们的学习和交流一定是轻松愉悦的!同学们相信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认为语文是美的载体,语文教材中有鲜活的人物,有真挚的情感,有深刻的哲理,有生动的细节,有精彩的语言,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的资源,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追寻美点、品味情感的过程。愿短短40分钟,我们能追到“美”,悟到“情” ,轻轻松松、快快乐乐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老师对同学们的几点要求,我们一起大声读出来好吗?1. 让朗朗的读书声响起来! 2. 让审美的眼光亮起来! 3.让思维的火花撞起来! 4.让真挚的情感流出来! 伴随着音乐声,播放图片,让学生感受美德熏陶。与朱元思书精品课教学设计重庆北碚田家炳中学左亚琴学习目标1、读山水之文;2、品自然之美;3、述奇异之景;4、悟自由情怀。一、激情导入1、教师导入: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 谁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谁就会醉于山水。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哪些著名的风景区?(学生回答,如北京的长城、山西的五台山、山东泰山,曲阜三孔、安徽黄山、江苏的苏州园林、上海的外滩、浙江杭州的西湖、江西庐山、四川的九寨沟等等)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也要为大家介绍一处美景。不过,先请大家猜一个诗词谜语。多媒体音频江南好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著名的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说的是什么地方的美景,你知道吗?富春江的美景。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屏显富春江风景片)学生谈感受教师补充:富春江真可谓“揽天下美景于一身”。现代的人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拍摄这样的美景,让没有到过富春江的人也能欣赏到它的美。那么一千多年前南朝时期的文人又是如何向别人介绍它的美丽的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吴均一起进与朱元思书,走进那美丽的富春江吧!(板书课题)2、明确课题、作家、作品:古文的学习有一个重要的秘诀,便是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经历和时代背景。为了便于我们体会吴均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请同学们通过大屏幕了解。吴均生平:()南朝梁文学家。字叔痒,吴兴故鄣人。家世贫贱,均好学而多俊才。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辞清拔,表现沉湎山水的生活情趣;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生平多坎坷,虽亟思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题目中“与”是“给”的意思。“书”是“书信”。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关于写作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因而不少文人以寄情山水,聊以忘忧。当时玄学盛行,很多人求仙问道,不问世事,归隐山水。作者亦是如此,寄情山水,摆脱权贵的监视,以求得心灵的安宁。关于体裁骈体文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骈体文,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讲究对仗和声律的文章,本文是骈体文。二、情景示标(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重难点;有目标才有方向。在本节课我们要达到4个学习目标(手指目标)。现在请一位同学上台为我们解读目标。(请一生上台解读目标,并用红色粉笔勾出关键词语。)解读的非常好,知道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了吧?好,让我们用积极的思维,优美的语言,精彩的展示把我们在这一课里对与朱元思书的理解和感悟都展现出来,给各位观课老师一份精彩,好吗?(生答)学习目标1、读山水之文;2、品自然之美;3、述奇异之景;4、悟自由情怀。三、展示提升 教师点拨:首先,(一)、美读山水之文、仿例读:教师引入:同学们,面对这样出色的写景美文,需要我们好好品读吟诵,就让老师打先锋,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听读时注意留心字音、节奏,初步感受流淌在文字中的作者的情感。同学们仔细听,认真品味。多媒体播放动画,师配乐古曲高山流水示范朗读。请学生评价。、美读:老师读得怎么样?由此引入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自己融进课文情境,让自己成为其中一员,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为大家有感情的读一读。1、 朗读技巧如下a.语速,应稍慢,品味意境;b.停顿,逗号、句号不一样,段落结束更长;c.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落在第四字;d.节拍,多为“22”,个别“13” “33”;还需注意一些情感的体现,发挥联想和想像,想像文中的景,体味文中的情,读出情味。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轻快) (舒缓)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惊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慨叹、平缓、轻慢)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惊叹) (轻松、欢快)教师引入:本文是一篇美文,朗读时速度宜慢,慢一些我们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美的意境。一定要以“乐山水”之心去读,吐字清晰,音韵和谐。要注意停顿,节奏要随情随景而易。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读“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我们眼前就会出现江水波浪翻滚、浪花飞溅的画面,诵读可将重音落在“箭”“奔”二字上,读时语速稍快,显出江水的急速和磅礴的气势再如,读“夹岸高山”一句,声调要略微上扬,语气也应稍稍转急,表现出负势竞上的气势;当读到“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以下几句时,可以平缓深沉的语气,以表现作者由山水景物而悟到的人生哲理这样,才能读其文,感其美,会其情。面对如许美文,不亲自品读品读,岂不遗憾?还是让同学们也来享受吧!请大家一起来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自己融进课文情境,让自己成为其中一员。教师鼓励:只要你读响亮了,就是好!只要你读得让老师感觉到你是喜欢这个句子的,就是很好!只要读得让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由得喜欢上这个句子了,那就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好!让朗朗的读书声响起来(美读,可配乐进行)(读后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二)、品味自然之美教师引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是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炫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接着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用妙笔向朋友描绘美景的。(1) 理清课文结构-结构美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讨论: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述了富春江山水景物特征呢?为什么? (请个学生(水平稍差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自圆其说,语言完整)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奇、异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请个学生(水平较好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利用板书上的关键词句,教师注意肯定、补充)总分 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调理清楚。可以追问:为什么要先山后水?作者所处之处在船上,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可见,自然是先水后山,由近到远,符合作者的视觉角度。小结: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板书,顺水推舟,明确:总分异水奇山 (2) 研读课文,体会意境意境美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作者笔下的山川之美,可谓美不胜收。现在我们品读富春江的奇山异水,看看这水“异”在何处,山“奇”在哪里?先请看文章第二段,品味异水(品读要求: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或最有感受的一句或几句话来品读,从文中的这句话,你读出江水的什么特点?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来描绘这种特点的。(屏显:请用“我喜欢_句,它用了_手法,写出了江水的_。”句式交流。示例:我喜欢_水皆缥碧,千丈见底_句,它用了_视觉_静态 夸张_手法,写出了江水的_清澈_。)第二段写“异水”。作者是如何抓住“异”来写水的? 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提示: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 “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细石”写江水之净。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写江水之急,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夹(ji)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ng)作响;好鸟相鸣,嘤(yng)嘤成韵。蝉(chn)则千转(zhu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n)飞戾(l)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n)世务者,窥(ku)谷忘反。横柯(k)上蔽,在昼(zhu)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jin)日。教师:第三段写“奇山”。 作者是如何抓住“奇”来写山的? 请男生们为我们朗读奇山,通过昂扬顿挫的语气读出了山的奇,接着我们共同品味山之“奇”。大家用学习“异水”的方式完成“奇山”这部分的学习。有点不同是(屏显:我看到的山真,不信你看我看到的树真,不信你看我听到的声音真,不信你听我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不信你分析)提示: A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迭嶂。 B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你听到的是欢快的声音,它们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详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看似热闹非凡,以闹衬静,突出深山无人的幽静,作者远离官场的心静,船随水行,在这样的山谷中悠然远去。给人意蕴悠长之感。从对奇山的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向往自由。C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外虽然晴光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阴蔽日,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奇 ”D最后从人之所感来衬托山之雄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以热衷功名和治理政务者临山的心境侧面烘托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景 异水:“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夸张 动静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夸张、比喻 结合 奇山:形奇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视觉 声奇:(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听觉 色奇:(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视觉 感受:(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侧面烘托(3)悉心体味,明辨课文的主旨志趣美 讨论: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学生自由发言,如: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我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两句,作者赋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仅从侧面衬托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对大自然的热爱。板书:志无拘无束、任性自得 (负势争高,息心忘反) (4)体会语言艺术特色-语言辞章美 教师引入:读到现在,你觉得本文语言和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1、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骈文是一种讲究形式的文体,作者吴均是南朝知名骈文家,其代表作与朱元思书自然保持了骈文的特点。文章基本上遵循骈文的要求,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对偶句, 如“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样就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写景文字相当凝练,形象生动,有一种独特的美。(情学生找出对偶句)2、写景文字相当凝练,形象生动,有一种独特的美。赏析下列句子和加横线词语的妙处。(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该句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此句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急和猛把水流的快速和水浪的奔腾情状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一个“寒”字,写出了树因高大,茂密而使树色显得暗,进而让人感到寒意,一个简单的“寒”字,却包含了这么多的意思,作者用词之精,令人赞叹。(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负、竞、轩、邈、争、指”等字,化静为动,把原本静止的山写活了,似乎仍在生长变化中,赋予它们以生命和动感。(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抒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3、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对偶,比喻,夸张,拟人),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富有生机。4、详写山,略写水,疏密有致,轻重有度。5、随地点的转移由近及远的顺序,先俯看碧水,再仰观高山。6、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烘托,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抓住景物特征,突出奇山异水。(三)、畅述奇异之景教师引入:通过品味,我们感受了文章的各种美感。这么美的景色岂能辜负?多媒体显示:“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富春江的中下游,就让我们再这里畅游一番吧。”我知道,我的第一次导游解说开始了。请写一段富春江导游词。(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自由发言说看法,依据文中的描述,兼以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完成活动内容)我们同学们,面对如诗如画的美景,你想不想来一次旅行,让这美景成为眼前的永恒?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跟随大屏幕的景色,伴随着音乐,再请一位同学作导游,带我们进入作者为我们描绘的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雄奇秀丽佳境吧。(学生导游讲述: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富春江浏览区,下面我将引领您浏览富春江沿岸的山山水水,让您饱览天下闻名的富春江美丽风光。 请看富春江的水,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这水有时又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这就是富春江天下独绝的奇水。 再看看富春江的山,山势峻峭,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迭嶂。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百鸟和鸣,知了叫个不停,猿猴啼个不住,这些欢快的声音,汇成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山外虽然晴光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谷中枝密林茂,浓荫蔽目,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这就是富春江的天下奇山 游客朋友们,置身于这样的山水之间,你有什么感觉呢?距今1600年前的大文学家吴均也曾来到富春江“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充溢了他的心胸,于是他感叹道:“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游客朋友们,你也有同感吗?欢迎您长留富春江三百年。 游客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愉快旅途结束了。祝各位一路顺风!再见!)(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四)、悟自由情怀教师引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面对如此优美的大自然作者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请找出作者感慨的话加以体会。(学生如不能理解则结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启发:本文抒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补充资料: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连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这是有特定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的。从社会根源来看,当时士林崇尚清谈、鄙弃世务,作者在这里流露的清高隐逸之情正是这种社会时尚的表现。从本人的生活经历来看,由于他出身于寒贱家庭,在异常讲究门庭的南朝时代,仕途上很不得意,便由此转向逃避现实。当然情感的抒发与文中的景物描写相得益彰,作者用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时俗作一对比,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也更加反衬出桐庐山水的惊人之美和具有一种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所以说他有这样的遭遇和经历,面对美景会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鄙视名利、厌倦官场,留恋自然,归隐山水的情感。其实在古代像吴均这样寄情山水,表达志向的人很多,请大家回忆所知道的这些人物,完成所给对联的下联。(文化内涵)吴均绝赞富春江水抒归隐之心欧阳修倾心醉翁亭唱闲置之情柳宗元细绘小石潭感凄凉之意四、小结1、看着同学们的展示,我的心也跟着同学们一起跳动着,展示着,聆听着,欣赏着,更被大家的表现感动着。通过这次的旅行,我想同学们的收获一定很多。现在,让我们带着对作者情感和语言特点的理解,带着闲适自然的感情再一次的背诵与朱元思书,诵读出让人心动之感。全班背诵.2、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辞采隽永、音节和谐,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名画,因为它不仅景物鲜明,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3、展示诗作 在昨天备课的时候,老师在书桌前,面对窗前秀美的嘉陵江,一时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小诗,不太好,我读给同学们听听 风烟俱净 读与朱元思书 遇见你我疑心自己忽然闯入了一片心胸一百许里的水路上我们始终沉默不语你望天的时候 我看到了凄迷你望山的时候 我看到了沉郁你望树的时候 我看到了孤寂你望水的时候 我却看到了 风起思莼 长啸归与于是,我笑了因为从你的眼睛里我看到了自己我不再犹豫我要静静地陪着你看一程山长水远如梦听一席鸟语花香如歌让我们的心就这样静静地 静若琉璃 净若琉璃从此后天山共色里我们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一百里很短也短不过世上千年 指间一瞬一百里很长也长不过风烟俱净你的胸怀 我的天空2014年5月18日4、欣赏(多媒体)请欣赏历代文人墨客对富春江美景的赞美。:与朱元思书再现了富春江自然之美,历来无数文人雅士也曾留下过许多吟咏富春江山水的佳句。请同学们读一读,背一背唐朝韦庄称富春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宋代苏东坡亦盛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元代吴桓赞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清代刘嗣绾亦道“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可见,富春江的确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五、作业设计请拿起你手中的笔,调动你心中的情思,把自己的家乡山水美景描绘。观察一下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