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核算PPT课件_第1页
-国民收入核算PPT课件_第2页
-国民收入核算PPT课件_第3页
-国民收入核算PPT课件_第4页
-国民收入核算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宏观经济学 讲授 熊吉峰 2 第十章 教材十三章 国民收入核算 NationalIncomeAccounting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概论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第四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3 宏观经济学产生的现实背景 在凯恩斯之前 历代的经济学家诸如重商主义者 重农学派和以亚当 斯密 李嘉图 马歇尔为代表的古典学派 都研究过宏观经济问题 1 重商主义者 所关心的问题可以说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 他们崇尚政府 认为如果不靠政府的干预 整个经济也许不能充分利用其潜力 他们极力主张 政府应当支配国内和国际的贸易 并强有力地控制货币的供应 2 重农学派 讨论的问题也是宏观多于微观 重农学派认为 物质财富不是通过交换过程创造的 而是来源于农业或者自然界 著名的魁奈经济表把整个经济分成三个部门 农民 土地和非农业部门 这种分析方法给后人以极大的启示 3 亚当 斯密 竭力反对重商主义者的观点 他认为 整个社会由于竞争而受一只 看不见的手 的调节 起着政府干预所起不到的作用 因此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在宏观经济上似乎没有严重的任务 在当时 亚当 斯密力主政府要 廉洁 和减少干预 由于受他的思想影响 后人大多把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注意力从宏观转到了微观 4 4 萨伊教条 西方经济学家继承了亚当 斯密的观点 发展了经济学的微观方面 他们始终认为宏观经济决不会发生严重的问题 此论点以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供应自身创造需求最为著名 几乎他们都信奉 萨伊法则 在他们看来 竞争的资本主义是最能有益于社会的 背景资料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 资本主义世界及发生了空前的经济危机 西方国家一片混乱 百业萧条 物价猛跌 工厂倒闭 人心恐慌 局势动荡 至今 西方的人们谈论起那次危机还心有余悸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 弗里德曼说 1929年中开始的那次经济萧条 对美国来说 是一次空前规模的灾难 在1933年 经济降到最低点之前 以美元计算的国民收入减少了一半 总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 失业人数上升到劳动力总人数的25 的空前水平 5 凯恩斯 凯恩斯生平 1883 1946 一战期间 凯恩斯被招到财政部帮助制定战时财政计划 在那儿 他大胆而智慧的独特思维使他很快成为核心人物 战后他代表英国财政部参加了在凡尔赛召开的和会 凡尔赛和会成为凯恩斯一生的转折点 他极力劝说协约国对侵略成性的德国采取较少的惩罚 写下了 和平的经济后果 1919 在这篇文章中 凯恩斯认为德国永远不会遵从条约中苛刻的经济条款 而且邪恶的德国会对欧洲持续的稳定造成威胁 还可能发动另一场战争 1936年他发表了它的成名作 就业 利息和货币理论 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6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概论一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从整个社会角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7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总量分析方法 研究能反映整个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 变动及其影响 又称总量经济学 8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是最基本的总量 其他总量基本上都于国民收入的水平及其变动相关 9 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微观经济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 注意 合成谬误 FallacyofComposition 微观经济学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宏观经济学 10 在精彩的足球赛中 球迷们为了看的更清楚而站起来 可是当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的时候 大家都没有看得更清楚 为了增加收入 农民辛勤劳作 老天也作美 风调雨顺 但如果所有农民都辛勤劳作 农业将获得全面丰收 谷多而贱 谷贱伤农 结果农民收入反而减少 经济不景气 个人理性的选择是减少消费 增加储蓄 但这会引起有效需求不足 加剧经济不景气 使个人处境变得更坏 企业理性的选择是减员 但这也会引起有效需求不足 加剧经济不景气 使公司和企业处境变得更坏 11 二 宏观经济基本问题 物价与通货膨胀问题 包括通货紧缩问题 就业与失业问题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问题 12 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指标体系一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国内生产总值 GrossDomesticProduct GDP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物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教材P424 13 假定一件上衣从生产到消费者最终使用共要经过5个阶段 种棉 纺纱 织布 制衣 销售 棉花价值 15美元 假定它都是当年新生产的价值 棉花纺成纱 20美元 纺织厂生产的价值是5美元 即增值5美元纱织成布售价 30美元 织布厂生产的价值是10美元 即增值10美元布制成成衣 45美元 制衣厂生产的价值是15美元 即增值15美元售衣商卖给消费者 50美元 售衣商增值5美元5个阶段中 价值增值为 15 5 10 15 5 50美元 14 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 FinalProducts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 IntermediateProducts 用于再出售以供生产其它产品使用的产品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 只计算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而不能计算过去生产的在这一时期内销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15 GDP 1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2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 3 GDP是一定时期内 往往为一年 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 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 6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务劳动 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 16 买卖股票 证券经纪人的佣金 政府转移支付 如社会保障的支付 旧货的买卖 旧货商卖出价高于买入价的差额 妻子从事家务劳动 保姆从事家务劳动 下列项目是否应当计入GDP 为什么 17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NominalGDP 以现期价格 CurrentPrice 或可变价格 VariablePrice 计算的GDP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RealGDP 以不变价格 FixedPrice 计算的GDP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18 中国的GDP 19 20 21 22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GrossNationalProduct GNP 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物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NP GDP 本国国民在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23 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一 支出法 支出法 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GDP 这种方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 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 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即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价值总和 24 何谓支出法 用支出法核算GDP 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 谁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呢 只要看谁是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者 用支出法计算的GDPGDP C I G X M 其中 X 出口M 进口 25 支出项目 共有4项 1 居民个人的消费支出 C 居民购买 耐用消费品 非耐用品和劳务 2 投资 I 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 包括厂房 机械设备 存货 住宅等 的支出 区别 资本物品与中间物品 中间物品在生产别的产品时全部被消耗掉了 资本物品在生产别的产品时只是被部分地消耗了 26 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 新设备 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 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净增加 固定资产总投资中被用于补偿旧资本消耗的部分 被用于重置资本设备 称为重置投资 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的剩余部分是净投资 总投资 净投资 重置投资 支出项目 27 3 政府购买支出 G 它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政府购买支出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 目的是为全社会提供 公共 服务 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主要有转移支付 公债利息等 不计入GDP 支出项目 4 净出口 NX X M 它是进口 M 与出口 X 的差额 28 29 30 二 收入法 收入法也叫做要素支付法 或者要素收入法 该方法是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来核算GDP 它是把几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各种收入 工资 地租 利息 利润 相加在一起 31 1 工资 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 2 非公司企业主的收入 如医生 律师 农民 小店铺主等的收入 3 公司税前利润 包括公司所得税 社会保险费 股东红利和未分配利润等 4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5 资本折旧 它不是要素收入 但包含在总投资中 也应计入GDP 收入项目 32 用收入法计算GDP的公式 GDP 工资 利息 利润 租金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折旧 33 34 GNP NNP NI 折旧 间接税 PI DPI 公司利润 企业所得税和社会保险 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利息收入 GDP 来自国外要素所得净额 个人所得税 C I G NX 35 国内 民 生产总值 总量 有助于了解一国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 人均国内 民 生产总值 均量 有助于了解一国的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 人均国内 民 生产总值 补充 浏览 中国统计年鉴 36 第四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一 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二 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三 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 37 居民户 厂商 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购买最终产品 简单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假定居民将全部收入用于个人消费 中间产品 38 从支出的角度 把企业库存的变动作为存货投资 则GDP 消费 投资即Y C I从收入的角度 将利润看作最终产品卖价超过工资 利息和租金的余额 则GDP 总收入 总收入的一部分用作消费 其余部分则当作储蓄 从供给方面看国民收入构成为 国民收入 工资 利息 租金 利润 消费 储蓄 即Y C S 39 2 两部门经济恒等式 由总供给 总需求得 Y C I C SI S此即两部门 储蓄 投资 恒等式 40 漏出与注入 漏出 Leakages 潜在计划支出从收入 支出流量中的撤回 如 储蓄 政府税收和进口 注入 Injections 潜在计划支出增加到收入 支出流量中去 如 投资 政府支出和出口 41 居民户 厂商 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购买最终产品 金融机构 储蓄 投资 扩大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假定居民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储蓄 42 总支出 消费 投资 C I总收入 消费 储蓄 C S恒等关系 C I C SI S 未用于购买消费品的收入 未归于消费者之手的产品 43 二 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 加进政府收支的作用 三部门指 厂商 居民户和政府 44 居民户 厂商 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购买最终产品 金融机构 储蓄 投资 政府 税收 政府购买 转移支付 税收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45 总支出 消费 投资 政府支出 C I G总收入 消费 储蓄 政府税收 C S T恒等关系 I G S T或I S T G 投资 私人储蓄 政府储蓄 46 三 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 再加上国际收支的作用 四部门指 厂商 居民户 政府和外国 47 居民户 厂商 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购买最终产品 金融机构 储蓄 投资 政府 国外 税收 转移支付 出口 进口 关税 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 税收 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48 总支出 消费 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