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建筑赏析 第3.4讲_第1页
经典建筑赏析 第3.4讲_第2页
经典建筑赏析 第3.4讲_第3页
经典建筑赏析 第3.4讲_第4页
经典建筑赏析 第3.4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外名建筑赏析 主讲人 张艳玲Email liomoon 国外名建筑赏析 阿尔瓦 阿尔托 第三讲世界著名建筑师作品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阿尔瓦 阿尔托 风格特点 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 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 适应人的精神要求 阿尔托的创作范围广泛 从区域规划 城市规划到市政中心设计 从民用建筑到工业建筑 从室内装修到家具和灯具以及日用工艺品的设计 无所不包 阿尔瓦 阿尔托做设计通常是在不使用任何工具的情况下进行随意的勾勒 因此 在保证功能性关系和细节问题的前提下 无论在不规则的形状上还是在结构上 他所设计的作品都表现出其创造性和随意性 他使用不同的材料 并采用综合的结构 同时还充分了解现场的场地特征 然后对每项建筑项目进行完美的设计 阿尔托采用大量重叠的手法开辟了更大的空间 并将窗户的衔接 外界的景物通过一种光滑的曲线形式连接起来 以达到动感十足的目的 阿尔托经常在他的设计中采用这种设计方式 他认为这种设计可以达到人神共性的目的 而且可以留出更大的空间 当然 他也非常关注人性的特征 国外名建筑赏析 阿尔托使用诸如木材 砖块 石头 铜以及大理石等天然资源 同时也利用自然光线进行自然的衔接 风格实在而且连贯 鉴于他对土地的轮廓 光线的角度和方向的敏感性 因此他需要自然环境和与自然环境相通的社会环境之间直接的联系 并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 他们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考察 自然资源的使用以及对景观和植被环境的利用等 在建筑设计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自然 阳光 树木以及空气等都在自然与人类和谐与平衡之间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阿尔瓦 阿尔托和勒 柯布西耶的观点相反 阿尔托认为自然不是机器 不应该为建筑的模式服务 这种观点与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的不谋而合 同时他还强调 建筑不应该脱离自然和人类本身 而是应该遵从于人类的发展 这样会使自然与人类更加接近 他说 标准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房屋都一模一样 而主要是作为一种生产灵活体系的手段 以适应各种家庭对不同房屋的需求 适应不同地形 不同朝向 不同景色等等 他所设计的建筑平面灵活 使用方便 结构构件巧妙地化为精致的装饰 建筑造型娴雅 空间处理自由活泼且有动势 使人感到空间不仅是简单地流通 而且在不断延伸 增长和变化 阿尔托热爱自然 他设计的建筑总是尽量利用自然地形 融合优美景色 风格纯朴 国外名建筑赏析 他的建筑三个阶段 1 第一个阶段 1923 1944年的 第一个白色时期 这一时期 阿尔托受到当时盛行的现代主义思潮及柯布西耶的影响 作品外形多采用简洁的线条 以白色为主色调 阿尔托把现代建筑的基本观念引入芬兰当地的风土人情中 形成了带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芬兰现代建筑 代表作 193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芬兰馆 维普里市立图书馆 1930 1935 图尔库报社办公楼 1928 1919 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 1929 1933 玛丽亚别墅 1938 1939 山尼拉工业建筑和工人住宅区 1936 1939 2 第二个阶段 1945 1953年的 红色时期 或者叫 赛尚时期 这是阿尔托的成熟期 这时候他的建筑多采用天然的建筑材料 特别是红砖的使用 这是由于芬兰战后经济资源的缺乏 不得不充分利用当地的天然资源 国外名建筑赏析 代表作 珊纳特赛罗市中心 伊玛特拉规划 奥坦尼米校园规划 拉皮区域规划等一些战后重建工作 3 1953 1976年的 第二个白色时期 由于经济复苏 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发展 这时期的作品又回到了早期纯理性的白色风格 稳重 干净 空间却是变化多端 进一步表现出流动感 功能与外形并重 大师的成熟设计思想展露无余 这个时期的建筑外表朴实 却符合芬兰当时当地的特点 也反映了现代主义精神 其中许多建筑群都与环境融为一体 它的尺度 组合 目标 手法都是人情化的表现 创造了一个真实又独特的世界 也是一个有机的自然的世界 好像建筑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好像建筑就是我们的一部分 著名的例子是 中芬兰博物馆 伏克赛涅斯卡教堂 卡雷别墅 沃尔夫斯堡文化教区中心 不来梅高层公寓大楼 亚琛剧院 芬兰理工大学建筑群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学牛会大楼 里奥拉教区中心 赫尔辛基芬兰音乐厅 阿尔托博物馆等 国外名建筑赏析 1 帕米欧疗养院的设计中标 使阿尔瓦成为了国际建筑大师 在设计中 阿尔托把柯布西耶和格罗皮乌斯的激进与荷兰建筑师约翰尼斯 达克的思想结合起来 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设计风格 这位标准的功能主义者在设计中使光 空气以及阳光都尽量符合治疗肺结核病人的需要 阿尔托总是把 小人物 的利益作为衡量建筑的标准 在设计中每一个细部处理都是从环境与生活出发 尊重医生的意见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同时结合自己在医院的亲身体验 因此他在设计著名的帕米欧椅时没有按照工业生产的标准或者审美的要求 而是从如何使病人的呼吸更顺畅更舒服的角度设定椅子的弯曲程度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整个建筑依地势起伏铺开 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平面大致成长条状由通廊连接 各条之间不相互平行 表现出功能和自由结合的风格 最前排是病房 共七层 朝南略偏东 可容纳290张床位 每间病房住两人 公共走廊则朝北 东端是日光室和治疗区 朝向正南与主楼成一定角度 主楼屋顶是平屋顶 一部分作为花房 第二排建筑高四层 为了不受前排的光线遮挡 不与主楼平行 其一层为行政区 二三层为医务院 四层是餐厅和文娱阅览室 第三排是单层 设有厨房 锅炉房 备餐间和仓库等 整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线条简洁 长条玻璃窗重复排列 形成干净简洁的韵律 最底层采用黑色花岗岩 和白色墙面形成强烈对比 阳台的玫瑰色栏板使得建筑简洁的线条充满跳跃的动感 室内采用淡雅的色彩 细节充分考虑到病人的起居需要 而不是单纯追求理想化和抽象化的造型模式 大大扩展了功能主义的含义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阿尔托如此描述帕米欧疗养院 建造这座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作为治疗的工具 治疗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有一个完全安静和平的环境 房间的设计完全考虑到病人的感受 顶棚的颜色温馨 布置灯光照明时 避免病人在卧床时产生眩目 在顶棚上设置暖气 自然风通过高窗进入室内 水从水龙头里流出时没有噪声 确保不会影响到隔壁 国外名建筑赏析 2 市政中心是 红色时期 最重要的作品 城镇中心包括市政厅 商店 宿舍 以及附近的剧院体育场 市政厅包括办公室 会议室 图书馆 商店和职员宿舍 建筑平面为 方套方 方形总平面 方形内院 内院东面又是方形会议室 方形平面分为四个部分 都是两层 环绕方形内院布局 主入口在东南角 上覆盖花架 生机勃勃 西面是自由式大阶梯 上边铺满草地 阶梯把路人引入内庭 公寓在一边 其他从一层开始都是面向马路的商业区 行政文化设施面向安静的内庭 这座建筑最重要的部分是会议室 位于地势最高处 极为显眼 光线从双层木制高窗泻进室内 使得室内空间生动活泼 顶部木构架既是结构构件 也是重要的室内装饰 整个室内包括设备 家具 灯光都经过阿尔托精心设计 室外和室内的主要材料是裸露的红砖 红色的粗糙的墙体掩映在葱葱郁郁的绿色中 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即形成强烈对比又密切相融 这不仅与当时芬兰战后资源贫乏有关 也是阿尔托对意大利古镇风格的迷恋 将乡土的和古典的形式融汇到一种原始且更真实的表现形式之中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3 伏克塞涅斯卡教堂 作为阿尔托最典型的教堂作品 伏克塞涅斯卡教堂因为结合了美学要求和实际应用功能而成为一件独特的完美艺术品 国外名建筑赏析 设计草图 可以看得出来设计者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分析 建筑平面的轮廓线与周围建筑 环境相互呼应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教堂四周工业烟囱林立 为此阿尔托设计了一座别致的钟塔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 钟塔顶部分成三份 像倒插的箭上的三支翎羽 内架三口钟 与教堂内分成三个空间 祭坛上放三个十字架象征着圣父 圣子 圣灵 塔身材料为白色混凝土 其侧翼增强了钟塔的稳定性 它的构造体还成了反射板 用来加强钟声 国外名建筑赏析 墙的一部分为平面 另一部分则设计成曲面 对此阿尔法的解释是 路德教的礼拜仪式需要三个教会设施 祭坛 讲道坛 管风琴 他们在A堂中以三角形位置摆放 作为教堂最重要的教会设施 祭坛放在中间位置 讲道坛退到一边 声学要求是路德教堂最重要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因此教堂室内采用不对称布置 和讲坛对着的墙决定声音的反射效果 正确设计可以使声音以大小适中的分贝传播 这个声学墙由各种不同曲面组成 整个墙包括窗户向内倾斜 活动墙的曲形部分与它的曲面吻合 A B C A用作礼拜讲经 和B C之间用一个可活动墙隔开 打开这个隔墙它们就可以作为一个大空间 周末 B C用作教会活动 每部分的座位在300人以下 A和B大约容纳600人 三个连起来时可容纳800人 隔墙可在一组轴承珠上滑动 厚42厘米 隔音效果很好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4 沃尔夫斯堡文化中心阿尔托在1958年参加了该文化中心的设计竞赛 他为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设计一个多功能建筑 文化中心坐落在城市主广场市政厅和一座公园的中间 图书馆 一个成人教育机构和一个休闲活动中心 阿尔托在设计方案中将不同的功能有分有合地结合在一起 朝向广场的立面材料是卡拉拉大理石和黑色花岗岩 主入口面向广场 便于观众进入并将人群引入图书馆 一组双跑楼梯从入口通往二层的休息室 而观众厅设置在另一侧 光线只能够通过天窗进入 在另外一边是中心庭院 可以为各种各样的室外活动提供场所 从房间的玻璃幕墙就可以俯缆庭院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 日本著名建筑师 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他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 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开创了一套独特 崭新的建筑风格 成为当今最为活跃 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 风格特点 1 对于现代机能主义进行批判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 他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 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 安藤反机能主义 是对于具有空调和户户相对建筑的立面 他认为这种舒适建筑切割了人和自然的联系 对安藤来说 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 是一脆弱的 理性的庇护所 2 封闭 开放的都市观早期的安藤忠雄对都市一直是采取一种封闭的态度 一直采取限定于建筑物内部的动线回游手法 后期 扩大到都市空间的尺度 藉由人行的步道 街道 重新组构都市的路径 将建筑物朝向外开放 塑造出多种层次的空间 面对自然加以敞开 为桥边过往人们创造了新的公共空间 3 建筑构成三要素 国外名建筑赏析 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料 就是真材实料 这真材实料可以是如纯粹朴实的水泥 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 第二因素是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 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 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 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的物体 也常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体 最后一个因素是 自然 在这儿所指的自然并非是原始的自然 而是人所安排过的一种无序的自然或从自然中概括而来的有序的自然 人工化自然 安藤所谓的自然 并非泛指植栽化的概念 而是指被人工化的自然 或者说是建筑化的自然 建筑中的要素 1 光和风 光赋予美以戏剧性 风和雨通过他们对人体的作用给生活增添色彩 建筑是一种媒介 使人们去感受自然的存在 在他的作品中 光永远是一种把空间戏剧化的重要元素 通过将自然和光引入那些与城市环境相隔离的简单几何体中 他创造了复杂的空间 2 清水混凝土 国外名建筑赏析 与一般混凝土在材料上并沒有不同 而是在灌浆 拆除模版后 不再粉刷 或是装饰 贴砖 保留下混凝土原本的质感 直接呈现出建筑材料的真实面貌 为了追求效果 在模版上由过去的木板改良 采用先进的铜板取代过去的传统木材模版 而制造出清水混凝土施工所使用的模板就称为 清水模 这样能使拆掉模版后的混凝土表面沒有一般混凝土表面粗糙 窝麻面 夹渣 锈斑和气泡 而保有光滑而细致的材质 与柯布西耶被称为 粗野主义 的做法相对 3 力场 在一个场地中 建筑试图去控制空无 而空无同时也在控制着建筑 高速的城市化过程阻碍了建筑从自然中获得了帮助 而建筑自身是无法创造怡人的环境的 4 墙的意愿 1 如同沙漠中的堡垒 一片墙体并不仅仅是一个保护性的屏障 而且是一个精神的桥头堡 在不断变化着的城市中清晰地肯定着自身的存在 并拒绝任何社区的预先关注 国外名建筑赏析 2 也许因为墙面是平的 它诱使人们在上面涂画 然而 这种引诱应该被抵制 涂鸦的墙面被剥夺了材质的意义 在成为标记的同时 它丧失了自己的存在 3 等跨的框架结构是现代建筑的基础 它剥夺了柱子的意义 神圣的特性和韵律 这就是为什么墙体取代了柱子成为建筑主题的原因 4 一片封闭的墙体并不是仅仅是防御性的 它是入侵性的 表现着占有者在城市中居住的强烈意愿 同时 它提供了一个私密生活在内部得以展开的场所 5 一片墙体是城市逻辑和场地逻辑的相遇点 它是城市结构中最小的 也是最基本的校准器 5 纯质的层叠的风景当柱子 墙体和单个的建筑要素被置于相互联系之中时 风景逐渐开始显示出一种更高层次的建筑性品质 他的目标似乎是创造一种抽取了人性 功能性和生活方式的抽象空间 因为他的建筑首先表现为裸露的空间 凡是他所追求的是原型空间而不是抽象的空间 国外名建筑赏析 1 风之教堂 六甲山教堂 日本神户六甲山教堂 1985 1986 又名 风之教堂 教堂位于山顶 从教堂内可以俯瞰大阪湾的大海景观 出于对地形的考虑 教堂呈 凹 字形 包括正厅 钟塔 风之长廊 以及限定用地的围墙 从基地平面图来看 两个呈 凹 字的部分首尾相接 一是教堂主体 另一个功能类似于过道 根据游客的描述 风之教堂坐落于海拔800米的临海峭壁之上 穿过狭窄的楼梯 灰暗的走廊以及半日式的园林一面是矮墙 而另一面是浓密的灌木 入口前面的花园没有太多的通常的处理手法 只有草坪和边缘处的树 仍然看不到海 然后便进入 风之长廊 的入口 这个通道式的部分似乎显得相当普通 然而与主体呈30度的特征 使得沿阶而上的人 得以顺利地在运动中观察 风之长廊 的形体 通过这 第四度空间 对于建筑印象油然而生 不待堆叠穿斫 测量推度 自然涌现 随着视线的游动 感受到音乐般的节奏 把物象之美转化为意境之美的生命体悟 另一个特征 就是路线的相似 在长长的廊道尽头 风之教堂正厅的入口被设计成一个180度转向的曲折入口 这一点同样可以在上山的这条路径上找到呼应 如同反复出现的主题 一张一弛 具有轻快的韵律感 国外名建筑赏析 凹字形 在设计定点时 保持原有自然形态的考虑 国外名建筑赏析 清水混凝土与一般混凝土在材料上并没有不同 而是在灌浆 拆除模版后 不再粉刷 或是装饰 贴砖 保留下混凝土原本的质感 直接呈现出建筑材料的真实面貌 为了追求效果 在模版上由过去的木板改良 采用先进的铜板取代过去的传统木材模版 而制造出清水混凝土施工所使用的模板就称为 清水模 这样能使拆掉模版后的混凝土表面没有一般混凝土表面粗糙 窝麻面 夹渣 锈斑和气泡 而保有光滑而细致的材质 与柯布西耶被称为 粗野主义 的做法相对 国外名建筑赏析 连廊为直筒形 尽端意外地径直通向峭壁与海 而是在近尽头右侧门以一种非常隐讳的方式连接教堂主厅 大气的联通手法 用钢结构的分割模拟柱廊效果 磨砂玻璃形成的半封闭空间以及地势引起的落差 下降 拉长了时空距离 模糊了尺度感 海风贯穿而过 沁人心脾 风之教堂 由此得名 风之长廊不能简单将之定义为通道 因为它具备柱列的元素 柱廊的序列特点充分利用结构本身造成的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 使得建筑表达具有相当的叙事性 同自然互相渗透 关系和谐 但是由于磨砂玻璃的半透处理 大大削弱了光影的眩晕感 另外 安藤曾经为了避免柱子对空间单纯性的干扰而将墙做到与柱子等厚 做这样的取舍 却在另一方面戏剧般的增加了通道的纵深感 使得每前进一步都在积累一份敬畏与思考 然而风之长廊的 柱 列思想却似乎与预期效果相悖 也许大师也从未考虑作一个正真正意义上的 柱 廊 尔后对于光影的至高理解则全部倾注于 光之十字 的诞生 国外名建筑赏析 正厅与 影之十字 通过连廊 步下楼梯 右转90度 打开钢门 便进入了正厅 主体部分包含2个6 5米直径的概念球体 构成了大师心中的 纯粹空间 再转90度 便能直面圣坛 因为受地形 植被限制导致的一个180度转向的教堂入口 入口运动路线的曲折 与长廊直截了当的简洁表达形成鲜明反差 丰富了空间形式 内部空间最值得注意的是引入光线的表达方法 如果与大阪茨木教堂的 光之十字 比对 也许我们可以将六甲山的落地窗戏称为 影之十字 前者以光线从缝隙中倾泻制造神迹 后者则意欲通过分割投影达到同样的效果 很显然 影之十字 从视觉震撼的角度来讲还不够有力 关注了内外空间的渗透 但是缺乏 光之十字 的象征意图 但是从形式上来看可以推断风之教堂的正厅采光的做法是 光之十字 的雏形 从气氛上来说 相对于 影之十字 创造的自然幽静空间 光之十字 的表达太过强势 通过黑暗的内部空间的压抑作用 使目光不由自主受到光的引导 国外名建筑赏析 单纯的几何体体量 不同立方体的组合 错落有致 空间处理都没有止于单纯 而是用一些处理手法在其中产生缝隙 并引入自然因素使之成为视觉中心 光之十字 利用光线把人引入神的领域 影之十字 则通过一面大玻璃窗引入室外斜坡的绿茵来塑造空间的个性 复杂的空间序列 通过处理 从一系列视野阻隔的空间穿过后最终感觉到教堂的豁然开朗 使得一个尺度并不大的教堂也能够产生单纯体量的震撼力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2 水的教堂 1988 位于日本北海道 面对池塘 设计将两个分别为10m方和15m见方的正方形在平面上进行了叠合 环绕它们的是一道 L 型的独立的混凝土墙 人们在这道长长的墙的外面行走是看不见水池的 只有在墙尽头的开口处转过180 参观者才第一次看到水面 在这样的视景中 人们走过一条舒缓的坡道来道四面以玻璃围合的入口 这是一个光的盒子 天穹下矗立着四个独立的十字架 玻璃衬托着蓝天使人冥思禅意 整个空间中充溢着自然的光线 使人感受到宗教礼仪的肃穆 接着 人们从这里走下一个旋转的黑暗楼梯来到教堂 水池在眼前展开 中间是一个十字架 一条简单的线分开了大地和天空 世俗和神明 教堂面向水池的玻璃面是可以整个开启的 人们可以直接与自然接触 听到树叶的沙沙声 水波的声响和鸟儿的鸣唱 天籁之声使整个场所显得更加寂静 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 人们面对着自我 背景中的景致随着时间的转逝而无常变幻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水上教堂建于1988年 施工仅五个月 是一个小型的婚礼教堂 从平面上看 教堂由两个交叠的方形组成 边长10米的小方形是入口 更衣室和服务区 大方形边长15米 为正式教堂空间 延伸至约有教堂本身20倍大的人工湖湖面上 国外名建筑赏析 L型独立墙体包围住教堂背面和一面人工湖 教堂的入口在背面 逆时针上到小方体顶上 一个五面都是玻璃的方体空间 从这里可以看到整个的人工湖及远山景色 这个玻璃方体内有四个大十字架 围成方形 谕示着世界由中心向四方展开 穿过这个玻璃方体空间 走下两层到主教堂后方 祭坛后面是一面可滑动开放的玻璃墙 呈现出一副及其唯美的风景画 一个巨大的十字架伫立在平静的湖面之上 临界于人与自然之间 天然 宁静 纯洁 震撼 似乎是只有天堂才有的平静祥和 十字架的震慑力 它的神圣和不可亵渎 仿佛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万物的起源 可以想象真心相爱的人 在这里誓守终身 不需要太多的观众 安安静静的 接受神和大自然最深的祝福 专门设计的婚礼教堂 全部由清水混凝土 玻璃 钢架材料构成 将自然引入室内 同时又是抽象的自然 是带有神的色彩的自然 一年四季景致不同 是日本女孩最向往的结婚之地 国外名建筑赏析 国外名建筑赏析 1 光之教堂 1989年落成 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住宅区的一角 是现有一个木结构教堂和牧师住宅的独立式扩建 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 风之教堂 水之教堂 光之教堂 中最为著名的一座 教堂一面墙上开了一个十字形的洞而营造了特殊的光影效果 使信徒们产生接近上帝的错觉而名垂青史 它获得了由罗马教皇颁发的二十世纪最佳教堂奖 光之教堂的魅力不在于外部 而是在里面 那就像朗香教堂一样的光影交叠所带来的震撼力 然而朗香带来的是宁静 光教堂带来的却是强烈震动 光之教堂的区位远不如前两者那般得天独厚 也没有太大的预算 但是 这丝毫没有局限了安藤忠雄的想象世界 坚实厚硬的清水混凝土绝对的围合 创造出一片黑暗空间 让进去的人瞬间感觉到与外界的隔绝 而阳光便从墙体的水平垂直交错开口里泄进来 那便是著名的 光之十字 神圣 清澈 纯净 震撼 国外名建筑赏析 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入口 只有门前一个不太显眼的门牌 进入它的主体前 必须先经过一条小小的长廊 这其实只是一个面积颇小的教堂 大约113平米 能容纳约100人 但当人置身其中 自然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神圣与庄严 随后 你会听到由自己双脚与木地板接触时所发出的声响 建筑物由一个混凝土长方体和一道与之成15度横贯的墙体构成 国外名建筑赏析 这道独立的墙把空间分割成礼拜堂和入口部分 廊道两侧为素面混凝土墙 顶部由玻璃拱与H型横梁构成 廓道前后没有墙体阻隔 新鲜空气自由地在这个空间中穿行 其末端是绿色的树木和遥远的海景 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