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_第1页
公开课--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_第2页
公开课--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_第3页
公开课--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_第4页
公开课--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 百家争鸣 和儒家的形成 一 百家争鸣 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 众多学者 思想流派 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 相互批驳 彼此融合的局面 2 原因 3 代表 九流十家 4 意义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中国文化基础 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百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1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 2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 3 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崛起 4 思想文化上学在民间 一 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 1 孔子创立儒家思想 孔子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思想家 政治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史记 孔子世家 孔子长九尺六寸 俗谓长人而异之 思考 你认为全球祭孔的原因是什么 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 巴黎宣言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头2540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曾周游列国 游说诸侯 希望大家尊守周礼 讲仁 信 重建社会秩序 孔子常常遭到诸侯冷遇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收徒讲学 孔子有弟子三千 其中著名的有 七十二贤 孔子还修订 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等书籍 统称 六经 孔子死后 其弟子将其言论编印成书 曰 论语 这成为儒家思想的基础 克己复礼为仁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1 孔子 1 核心思想 仁 爱人 体贴和关心 恕 2 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 为政 3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德政 以德治民 周礼 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名分等级制度 孔子教育思想 主要贡献在于 以 有教无类 的思想创办私学 打破了教育被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 此外 在教学方法 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方面孔子都提出许多对后世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主张 1 主观目的 缓和阶级矛盾 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2 具有进步性 A 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 促进生产发展 B 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稳定 3 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 问题1 如何看待孔子的 仁 和 德 2 孟子 孟子名轲 前372 前289 邹国人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被尊为 亚圣 其言论录为 孟子 仁政 思想 不以仁政 不能平天下 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伦理观 性善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侧隐之心 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政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3 荀子 政治思想 仁义 和 王道 以德服人 行一不义 杀一无罪 而得天下 仁者不为也 荀子 王霸 民本思想 君舟民水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 水亦覆舟 荀子 王制 伦理观上 性恶论 主张礼法 今人之性 饥而欲饱 寒而欲暖 劳而欲休 此人之情性也 今人饥 见长而不敢先食者 将有所让也 劳而不敢求息者 将有所代也 此二行者 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 然则孝子之道 礼义之文理也 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 辞让则悖于情性矣 荀子 性恶 三 道家 道家创始人 老子 老子又名老聃 姓李名耳 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著有 道德经 充满着哲理和东方智慧 道德经 1 老子及其道家思想 1 唯心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 道 认为在变幻无常的世界背后 有不变的 道 存在 道 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人要顺应 道 而生活 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 是百姓满足於原始简朴的生活 不奢求物质的享受 2 政治主张 主张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老子认为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 柔能胜刚 人若甘于柔弱 便能够不受伤害 免于痛苦 3 辩证法思想 任何事物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而且可以互相转化 2 庄子 万物是相对的 逍遥的精神自由 彼亦一是非 此亦一是非 庄周晓梦迷蝴蝶 庄子 名周 战国时代宋国蒙 今安徽省蒙城县人 著名思想家 哲学家 文学家 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 老庄 他们的哲学为 老庄哲学 四 法家 韩非子 战国时期韩国人 约生于公元前280年 死于前233年 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 韩非子 物权 实现君主集权制的途径 法 严刑峻法 刑过不避大臣 赏善不遗匹夫 术 驾驭大臣的权术 潜御众臣者也 势 君主的地位和权力 如虎豹之爪牙 依法治国 系统了法制理论 五 墨家 兼爱 非攻 尚贤 2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 克己复礼B 宽刑薄赋C 仁D 民贵君轻 C 练一练 3 认为 恻隐之心 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 这反映了孟子 A 仁政 的思想B 民本 的思想C 性本善 的思想D 致良知 的思想 C 4 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 要 仁者爱人 要 克已复礼 因而其本质思想被除数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它是A追求天下为公B崇尚秩序C主张仁政D天人感应 B 5 对孔子 仁 的思想积极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B 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C 有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