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道教育--2013年北京物资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1页
秉道教育--2013年北京物资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2页
秉道教育--2013年北京物资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3页
秉道教育--2013年北京物资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4页
秉道教育--2013年北京物资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专业-最专注-最权威硕博考试辅导品牌 保研-考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 2013年北京物资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北京物资学院是一所北京市属的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以经济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主干,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普通高等院校。1980年建校,先后隶属于国家物资总局、物资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10月划归北京市管理。学校位于北京市朝阳北路东段,通州国际新城核心区域,地处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源头,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宜人。校园占地近600亩,建筑面积19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齐全。学校建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室、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北京市现代物流研究基地、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物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是学习和科研的良好场所。1993年,学校开办了国内高校第一个期货专业;1994年,开办国内高校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2010年,开办国内高校第一个采购管理专业。目前,学校设有经济学院、物流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共6个学院,另设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学校目前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留学( 生等各类在校生近8000人,其中本科生5902人,硕士研究生530人。学校现有教职工近700人。其中专任教师437人,教授44人,副教授15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8.15%,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3.94%;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2人,北京市师德标兵2人,北京市优秀辅导员7人。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来,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市级精品课程4门;市级精品教材2部,市级精品立项教材6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市级本科优秀教学团队5个;本科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100余项;北京市2008年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2008年5月,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学校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产业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企业管理、劳动经济学、物流工程、工商管理、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学、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学;3个北京市品牌专业: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我校在物流管理、流通经济、金融期货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具有较强的实力和办学特色。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利用地处北京,与国家级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联系密切的优势,聘请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证监会以及银行、证券公司等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导师,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校所设的专业与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高新科技产业、金融机构、大型国企以及科研院所。古韵今风相辉映,文脉相承育新人。如今,北京物资学院秉承厚德博学、笃行日新的办学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正努力建设首都乃至全国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物流理论研究中心、物流政策与决策咨询中心和首都物流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向着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跨越式发展之路而大步迈进。一、接收推荐免试生欢迎国内重点大学获得母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事宜。(2013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具体办法) 。二、报考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学术型硕士:(1)020204金融学(2)020205产业经济学专业设有二个研究方向:流通经济研究、产业经济理论研究。(3)020206国际贸易学(4)020207劳动经济学专业设有二个研究方向:劳动关系、社会保障。(5)020208统计学(6)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7)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8)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科)设有一个研究方向:商品质量分析与检测(9)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管理学科)设有七个研究方向: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信息管理与系统、物流信息工程、运筹与控制、质量管理工程、物流工程。(10)120201会计学(11)120202企业管理专业设有五个研究方向: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12)120203旅游管理(13)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型硕士:(14)085240物流工程(15)125100工商管理三、报考条件(一)一般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但只能报考自筹经费硕士生;(4)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者报考研究生需要符合国家有关要求。(5)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 年龄不超过40周岁,报考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可适当放宽;5.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6. 我校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生。免试生推荐办法由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推荐免试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1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二)报考“工商管理硕士”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6)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7)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8)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三)报考手续1.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2.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的方式。摄像地点由各省市招办指定,北京地区报考我校的考生请选择“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作为报考点(包括现场确认信息),报考点代码:1131。请选择北京物资学院作为招生单位,招生单位代码:10037。3. 我校只接收统考考生(含推荐免试生),不接收单考考生。4. 报名费: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5. 报名时间及方式按国家统一规定,报名地点由各省市招办指定。四、初试与复试初试与复试日期按国家规定执行。初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一志愿考生初试合格者按我校网上复试安排参加复试,未参加复试可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复试科目包括专业课、英语口语和听力、面试及体格检查等。复试时须提交本科课程学习成绩登记表(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学历与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应届毕业生于入学前补交)。(说明:调剂复试遵照复试方案执行,调剂考生需服从学校学科专业需求,培养方式由学校确定)。五、报考的相关规定(一)报考费用:考生的报考费、体检费,以及往返路费和食宿费由本人自理(含复试费)。(二)学习期限:脱产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硕士学制为二年半。学习期满,按国家规定双向选择自主就业。(三)录取类别: 统考考生录取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录取标准,德、智、体、美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1、计划内非定向:培养费由国家负担,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2、计划外自筹资金:培养费由本人负担,毕业后按国家有关就业政策执行。六、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初试)。七、联系方式:学校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富河大街1号 邮政编码:101149研招办E-Mail:联系电话:(010)89534461,联系人:高老师本说明若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由学校研招办负责解释。秉道教育(),保研,考研,考博,专业,专注,权威,全国性著名硕博考试辅导机构,总部设立于北京,致力于提供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