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大气运动规律 2011全国1第9题 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 甲地比乙地稳定B 乙地对流最旺盛C 乙地比丙地稳定D 丙地最稳定 提示 一般情况下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垂直方向 下 上 温差越大 对流运动越强 温差差越小 气流越稳定 2011全国1第10题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 空气中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读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 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 时 则正午前后A 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 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 丙地刮起东北风D 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第10题 一般情况下 空气的密度与气温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乙区域有湖泊分布 水汽较多 温度较高 则空气密度较小 空气最易上升运动 当正午时 西部地区的冷空气正好移到乙地上空 空气会强烈对流下升 产生强对流天气 此时三地的大气状况如下图所示 例1读 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及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分布状况图 完成 1 2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风向可能为西北风 b处盛行上升气流 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丙地气压高于丁处A B C D 2 若图为 该地区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M处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 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N处 城市绿化带应建在距城市中心16千米外 火电厂宜建在离城市16千米以外A B C D D C 变式题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 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B 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C 晴天正午时 热岛强度最大D 晴天时 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2 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 正确的是 A 城市绿化越好 热岛强度越高B 上午8点的峰值与人流 车流高峰期有关C 地势低洼的地区 热岛强度较小D 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1 D 2 B 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由图示可知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除了受天气变化影响外 同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晴天时 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上午8点的峰值与人流 车流高峰期有关 等压线知识 例 2011 江苏卷 图6 6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图中M地的风向是 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 2 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 气旋B 反气旋C 暖锋D 冷锋 1 C 2 D 解析 第 1 题 根据图中经纬网 可判断图示地区为北半球 图中M地的西侧为高压中心 风由高压中心吹向四周 由于M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侧 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 向右偏转成西北风 第 2 题 根据图中降水区的位置 可判断为锋面雨 图中M地风向为西北风 且风力较大 使降水区向东南方向移动 即锋面由西北侧的冷气团向东南侧的暖气团方向移动 故图示区域降水是由冷锋天气系统所致 点评 结合等压线分布图判断天气特征是近年高考考查天气变化的主要形式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掌握等压线图的判读方法和技巧 第二 明确不同天气系统与等压线关系的表现 第三 熟练掌握各个天气系统的天气特征 图6 7为 某年10月21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单位 百帕 读图完成 1 2 题 1 甲 乙 丙 丁四地中 盛行西北风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2 丁地将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A 天气晴好 气温升高 气压降低B 天气晴好 气温下降 气压升高C 出现阴雨 气温升高 气压降低D 出现阴雨 气温下降 气压升高 变式题 1 C 2 D 解析 结合图示等压线分布特征知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形成西北风 丁处于低压槽前方 受冷锋过境影响将出现阴雨 气温下降 气压升高的天气过程 探究点三气压带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 气压带 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气压带 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就北半球而言 各气压带 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 如下图所示 例3图6 9为1月与7月北半球世界主要气压场分布叠加图 读图完成 1 2 题 1 图示气压场的分布规律是 A 1月份 甲 丁 戊三个高气压场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使其在北半球只存在于海洋上B 7月份 丁 戊两个高气压场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使其在北半球只存在于海洋上C 7月份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乙气压场切断D 甲 戊两个气压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出现 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 2 气压场对世界气候的影响是 A 受高压的影响 气候一定炎热干燥B 戊东部大陆沿岸夏季炎热干燥 丁西部大陆沿岸夏季炎热多雨C 在乙气压场的影响下 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地区多对流雨D 甲 乙两个气压场势力的此消彼长影响着我国主要雨带的位置 1 C 2 B 解析 第 1 题 结合各个气压场位置和特点 可以判断甲 乙 丙 丁 戊分别为亚洲高压 亚洲低压 阿留申低压 亚速尔高压和夏威夷高压 结合气压中心的形成过程知C选项是正确的 第 2 题 冷高压控制下是寒冷干燥的 在乙气压场的影响下 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地区多锋面雨 甲 戊两个气压场势力的此消彼长影响着我国主要雨带的位置 点评 解答本题除了要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知识外 能够运用经纬网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 C 2 A 解析 第 1 题 本小题运用排除法最为简单 东亚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 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无关 第 2 题 为南亚夏季风 该季风盛行时 北半球为夏季 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 探究点三点拨 探点 气压带和风带是由于全球性大气运动而形成的 呈条带状分布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呈南北半球对称相间分布的规律 认知 从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 性质等方面认识各个气压带和风带的特点 关键 建立气压带 风带与气候的对应关系是认知其对气候影响的前提 掌握气压带 风带的性质及季节移动对判断气候特征至关重要 探究点四气候类型判断及气候特征的分析技巧 1 气候类型的判断思路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 分布及特点受特定的地理条件影响 因此 在判断气候类型时 要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入手 具体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2 气候的描述 1 分析气候特征的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类型 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描述气候要指出冬夏气温 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常用词有 炎热或凉爽 寒冷或温和 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 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 常用词有 多雨或少雨 湿润或干燥 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 2 分析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 北纬30 40 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南 北纬25 35 大陆东岸等 3 分析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地形 洋流等方面入手 4 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时 常要表述温差大小 光照强弱 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 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 例42010 广东卷我国甲 乙两地均位于29 N附近 读 1971 2000年甲 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可知 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 C 解析 读图知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高 乙地降水较甲地少 甲地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 雨热同期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乙地位于29 N附近 最冷月气温小于0 应位于青藏高原 最可能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点评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最主要因素 是气候特点的具体体现 也是判断气候类型的主要依据 例如本题图示提供了甲 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信息 为判断气候类型提供了依据 由此可见 我们在平时复习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落实 更应该注意思维方法的训练 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 2 四地中最符合图6 14所示气候特点的是 A B C D 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 1 D 2 D 解析 结合经纬网知图示区域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该区域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 结合图6 14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所反映的气候具有夏季温凉 冬雨较多的特点 应位于日本本州岛的西岸 受冬季风和地形影响 多地形雨 降水冬季较丰富 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四点拨 探点 气候是大气物理状况长时间的综合表现 受太阳辐射 海陆位置 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等多个气候因子的影响 认知 不同气候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现 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比较相似性和差异性 关键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是判断气候类型的常用方法 但该方法的实施前提是明确判断区域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影响气候形成的条件 专题六 教师备用习题 备选理由 等温线是反映大气物理状况的一个主要指标 也是分析气温变化的重要依据 虽然在新课标教材中对气温的分布规律没有做明确的要求 但历年试题总会有所涉及 这里选择2011年大纲全国卷的一个题组做为备选 专题六 教师备用习题 2011 全国卷 一般情况下 空气的密度与气温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 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 时 据此完成1 3题 1 此时甲 乙 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 甲地比乙地稳定B 乙地对流最旺盛C 乙地比丙地稳定D 丙地最稳定2 正午前后 A 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 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 丙地刮起东北风D 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专题六 教师备用习题 3 该区域可能位于 A 黄土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华北平原D 东南丘陵 专题六 教师备用习题 解析 1 D2 B3 D第1题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垂直运动 根据海拔高度可知三地大气位于对流层 对流层大气上部冷 下部热 以对流运动为主 上下部大气的温差越大 对流运动越旺盛 由此可知丙地最稳定 第2题 主要考查大气的运动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 8时甲地对流最旺盛 甲 乙两地相距约80千米 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 时 正午前后甲地气流将会到达乙地 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第3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 根据纵坐标海拔高度可知 该区域海拔在500米以下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海拔在1000 2000米 华北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 东南丘陵海拔在200 500米 专题六 地理生活研究 气候变化 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 背景材料 材料一包括中国在内的由14个发展中国家和8个发达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的 关于合作与发展的国际会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和第6次 京都议定书 成员国大会 坎昆会议 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 在退步的日本 迟疑的美国 不甚积极的欧盟 愤怒的小岛国家以及基础四国等多方较量后 会议最终通过了 公约 和 议定书 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专题六 地理生活研究 材料二坎昆位于尤卡坦半岛东北角 加勒比海畔 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岛 从高空俯瞰 它宛如万顷碧波中游动着的一条水蛇 这里阳光明媚 海水清澈 沙滩白色细软 是墨西哥著名旅游胜地 材料三坎昆所在区域简图 专题六 地理生活研究 命题视角 视角1 根据人类活动现象 说明 温室原理 解释全球气候变暖原因 视角2 全球变暖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视角3 重大会议所在地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尝试命题 1 分析小岛国家愤怒的原因 2 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坎昆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判断坎昆所在岛屿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原因 专题六 地理生活研究 1 小岛国家面积小 地势较低 当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时 对小岛国家危害最大 2 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 海水侵蚀作用加强 使坎昆的白沙滩被侵蚀而失去原有吸引力 同时也会淹没沿海低地 全球变暖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字项目库管理办法
- 厨房保洁柜管理办法
- 基建投融资管理办法
- 平安网格员管理办法
- 村集体车辆管理办法
- 残保金征缴管理办法
- 处方管理办法贵重药
- 北京残疾车管理办法
- 基建账资金管理办法
- 包头小饭桌管理办法
- 2025年浙江省宁波市专用通信局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劳动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行动研究
- 皮革厂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变电站钥匙管理规定
-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看拼音写词语及答案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技术参数
- 2024年不动产权变更协议书样本
- 干眼症的中医治疗
- 校园安全管理策略
- 四川省南充市第五中学校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 2024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考前十页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