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人的着装与饮食.docx_第1页
浅谈美国人的着装与饮食.docx_第2页
浅谈美国人的着装与饮食.docx_第3页
浅谈美国人的着装与饮食.docx_第4页
浅谈美国人的着装与饮食.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美国人的着装与饮食虽说人性共通,但人种之间有差别,也是一点不假。这个差别不光体现在文化历史上,也体现在基本的生活方式上。在美国读书生活的中国人,可能大都有这个体会,就是不管和美国人能多么友好,真能够住在一起,共享一个屋檐,还是不多。这主要还是生活方式不一样,住在一起有太多的不太方便之故。1.美国人的穿着美国人的穿着不说都知道,非常随便。牛仔衣牛仔裤是很普及的。每年有流行的样式和色彩,不过美国人总的来说更讲究自己的个性喜爱,追逐流行时尚的风气远不及东方人。虽然说美国人普遍不讲究穿着时髦,但工薪阶层的人还是讲究dress up (打扮得体)的。一周五天对女士们来说,一般要一天一换。男士们我还不太清楚,不记得谁每天穿着不一样的,但代表公司形象的紧要人物还是要穿着讲究。 Dress up 一般是在一些正式和重要场合(如某些工作,工作 面试 ,婚礼,葬礼或教堂聚会等等)。有些公司和商店会直接规定dress code(“穿着要领”)。在dress up的时候,牛仔裤就一般要被抛弃了。美国的时装普遍“价廉物美”:很多名牌和中国现在的价钱相比并不贵,但质量绝对过关。遇到像“黑色星期五”和 圣诞节 之后的淡季,商店打折,名牌时装可以便宜到几十美元。大约是现在中国有钱人越来越多了,很多大陆来旅游的都对“廉价”的名牌货非常吃惊。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在性感魅力上,西方人和中国的传统不一样,“露”基本上是女性的权利,男性讲究“封闭”。露肩露腰,是夏天女士们表现自己的“通用技巧”,但男士们,不管再热,都得至少穿上衬衫。记得中国人以前一到夏天晚上歇凉,男性很多自然地都裸露上身,这在美国就成了很不雅观的事。即使在家里,男性也很少赤裸上身。不但不随便裸露上身,连穿背心都会是对人的不尊重的穿着。这样看来,西方文化比较鼓励女性的自然性感,对男性多要求庄重。如果有男性对自己的身体太暴露的情况,通常会被人误解成同性恋。说道打扮,不得不提美国人的头发。美国人(尤其女人)非常注意化妆。不梳妆打扮一番不会出来见人的(我很少见到不化妆的女人)。在化妆的整套程序中,头式可以说是最重要。美国人头发有各种颜色,但还是很多女人要按自己的喜好而染色。总之,美国人穿着我个人很欣赏:不时髦,实惠,很精神。2.美国人的饮食美国的饮食,和中国人非常不一样。甜,生,冷,高蛋白,让不少中国人的“爱国胃”受尽苦头。我刚来美国,一进超市就买了一个类似中国那种花生糖的糖棍,放在嘴里爵了两口就赶快吐了,太甜!甜得令人窒息!我一辈子没有吃过那么甜的东西!从此我在美国几乎不碰甜食。美国超市里产品丰富,让人眼花缭乱。但蔬菜的品种似乎还是不及中国,尤其不及本人的家乡四川。美国的蔬菜普遍就像高大的西方人,什么都比中国的大一号。最普及的蔬菜就是“生菜”(lettuce)。生菜有好几种,形状和色彩稍微有些差别,味道大同小异。生菜是美国人的蔬菜之王,是从来不会加工烹调的“名副其实”的生菜:一定是生吃。以前给一个美国朋友推荐我“自创”的豆腐鱼汤,最后就是把生菜扔进汤里。这美国人高呼“不可”:你简直活活糟蹋了这么新鲜的绿菜!除了生菜以外,番茄,芹菜,蘑菇也是很普及的蔬菜。由于蔬菜多生吃,那就免不了“冷”。餐厅买的沙拉都是从冰箱里直接拿出来的。肉类也很丰富,美国人喜吃高蛋白的肉类。鸡肉最“贱”,比蔬菜还便宜,铺天盖地到处都是。牛排,鸡和海鲜,可能是最普及的肉类食品。美国人普遍不喜欢吃猪肉,羊肉更在其次。决不吃鸭肉和兔肉,因为这些属于宠物之列。当然,宠物也有贵贱之别,最受宠的狗,不要说“吃”,提都不能提及,几乎和“吃人”差不多。水果,普遍比中国的大而甜。苹果香蕉桔子西瓜葡萄等等基本都和中国的一样,尤其各种“莓”:草莓,黑莓,蓝莓等等一大堆,营养丰富,非常健康。值得“批评”的是梨子,削皮后和桃子一样的软。没法吃。美国的桃子也不怎样。当然,到了中国超市里面,中国的大部风土特产都能买到。所以在美国的中国人还是能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美国食品的价格非常低廉。我刚来时真觉得什么都便宜。一只熟烤全鸡打折时只要3美元。香蕉现在也只要50美分左右一磅(越写越形而下了哈)。不过,近两年经济下滑,开始时油价猛涨,然后渐渐地影响到食品业,现在的物价大多都比以前贵了不止一两倍。超市的食品大多数都是人工培植的多,自然食品(organic)价格都高得多。美国有个政府组织叫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专门负责检查食品和药品的安全质量。凡是上了货架的食品都一定是通过了这个组织的检查的。所以美国的食品总的来说还是很安全可靠。 再简单说说美国的餐馆。美国餐馆总的说来就是干净,安静,服务非常好。美国人吃饭一般要走几个过场:第一给你菜谱点菜,同时给你上水。点菜一般有几道不同的程序:汤,开胃菜,正餐,甜点。甜点是在正餐吃完了后才上的。估计美国人就是这样吃胖了的。麦当劳和肯德基之类在美国都不会被叫做“餐馆”,而是快餐店,是臭名昭着的廉价“垃圾食品”,中下层的人吃的最多(发胖的也多是这些人)。可能是和宗教以及汽车国的特点有关,美国是个限制喝酒的国家,各州对酒都有不同的规定,有些州超市不能卖葡萄酒,有些州到了晚上几点以后就不再卖酒了。等等。虽然如此,但美国(西方)的酒,实在花样繁多,制作复杂,调酒更是考究。各种鸡尾酒的名字也是繁杂,想象力惊人。本人不是专家,就不多作叙述。我们中国人普遍以饮食文化而自豪,觉得西方人都不如我们讲究“吃”,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也算是个误解。美国人可能在味道上不如中国人讲究,但他们也讲究一些其他的因素:干净,营养,科学。等等。说道干净,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内容。美国人的厨房,干净得和卧室有一拼。我记得我以前的一个美国朋友,家里随时都收拾得整洁无比,最令我吃惊的是她的厨房,灶台,餐具,都想刚买来的一样。由于她是单身生活,餐具大概不多,灶台上的柜子里居然装的是书!当然,能这样干净,和美国人的烹调方式关系很大。他们一般都不用很烫的油炒菜。烹饪方式多为煮,生拌。即使要煎炒,也是少油,或者冷油。顺便提一下我们中国人的烹饪,虽然驰名天下,但其“脏”的一面,仍然几乎同样“驰名”。不时听到中餐馆被卫生检查不过关的。生活中中国人住家的厨房卫生也是让美国人“瞪目”的。美国人不但讲究干净,还非常讲究餐具,决不像中国人,一把刀一双筷子“打天下”。餐具的繁多,复杂,精确,有时使厨房看上去就像科学实验室。商场里有些专门的餐具店,也是看得人头晕眼花。美国的稍有教养一些的家庭,非常注重科学饮食。这大概是因为他们非常注重外表美,决不允许自己发胖。如果说从人的外表身材就可以看得出美国人所处的阶层,兴许有点夸张,但也多半属实。美国的饮食文化还是很发达,只是不太和我们中国人的胃口。大城市的中餐馆还是有很多地道的,但在外州地区,名副其实的中餐,只有靠自己了。随着对饮食健康的重视,不少中外的营养学者都在研究各国的饮食习惯。如果把比较有代表性的中美两国人们的饮食习惯作一个对比,会得出对饮食上值得探讨的问题。其一、美国人喜欢一日多餐,每餐适量;而中国人传统习惯一日三餐,每餐食量都较 大,且现已开始有不食早餐的风气。无疑少食多餐会比一日三餐、二餐科学,特别是不食早餐更易患胆石症。其二、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美国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要知道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均对身体不利,这值得生活日趋简单化的都市白领一族注意的。其三、中国许多家庭逢年过节时菜肴特别多,应酬也特别多。而美国人宴客或过节,从不铺张,连总统宴请外国元首也是五菜一羹,更不劝酒。其四、中国人烹调时喜欢用植物油,美国人则喜欢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植物油为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因此美国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特别高。其五、中国人的烹调往往放盐较多,而美国人做菜下盐仅为中国人的一半,有的甚至完全不放盐。摄盐太多可引发种种疾病。其六、中国人烹调时爱下味精,而美国人不下味精。味精含钠,过量摄入有损健康,特别是对幼儿的发育影响甚大。其七、中国人进食新鲜蔬菜瓜果比美国人多得多。而美国人较中国人每日摄入的蛋白质亦多得多,但肠胃功能却因体内缺少纤维素而受到影响。虽美国的医疗条件优于中国,可他们消化系统患病率及患癌率却大大超过中国。其八、中国人尤其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的居民爱食猪肝、肠、肺等动物的内脏,美国人则无此爱好。动物内脏含有大量的胆固醇,不宜多食。其九、中国人喜爱食糙米和普通面粉,美国人则偏爱精白面粉制作的面点。实际上糙米和普通面粉所含营养物质高于精白面粉,这对日益爱食精白面粉制品的中国人是一个有益的提示。其十、中国人尤其是珠三角一带的群众和美国人都有爱食刺身或煎牛扒五六成熟的习惯,但美国人十分注意刺身的海鲜和牛肉的质量和卫生条件,选取深海的无污染的为必须的条件。而中国人却注意不够。十一、美国人餐后习惯加一份甜食,而中国人餐后习惯食水果。水果当然比甜食有益,但现在中国人又往往餐后水果再加甜食,尤其是宴席上。不少营养学家认为餐前用水果比餐后有益。十二、中国人往往餐后饮一杯热茶,而美国人餐后却爱饮咖啡。茶能降低胆固醇,而咖啡却会提高血脂且刺激心脏。有营养学家指出餐后半小时左右饮用热茶将更能发挥其降低胆固醇和助消化的作用。十三、美国人已意识到被称为“红肉”的牛肉、马肉和羊肉等是导致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病因之一,亦意识到红肉的脂肪也是前列腺癌及心脏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注意到一周吃一次红肉。中国的不少报刊也多次报道过红肉的问题,但目前中国人却未能引起到足够的重视。十四、中国人普遍都喜欢豆浆、豆腐等豆制品,它不仅保持了大豆的营养,且养分更易于人体吸收,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高达92%96%,享有“植物肉”的美称。而美国人对豆腐至今没有兴趣。十五、美国人习惯于分餐制,而中国人只是“非典”时实施,过后又回到了合餐制。十六、中国人炒菜时多用大火,因而油烟多,加上多不注意厨房的通风设备;而美国人不爱用大火炝锅,且厨房通风条件相当注意。因而烹饪人员及家庭主妇中患肺癌率中国人明显高于美国人。十七、中国人尤其是广东人特别爱饮汤,且汤的烹制上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