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做一名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上学生最喜欢的课,是每个教师都追求的目标,也是我所追求的目标,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努力着做一名学生最喜欢的老师。那么,如何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呢?我觉得,首先,一位老师要能够象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靠的就是他的人格魅力。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者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珍贵的教科书,大到世界观、人生观,小到一举手一投足,都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以自己的人格品质吸引学生,令学生钦佩,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已经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平时,遇到有的同学肚子不舒服,我会把他叫到跟前,帮他揉一揉;有的同学感冒了,我会用自己的脸贴近学生的额头,试一试他是否发烧;有时遇到同学值日不认真,我会拿起笤帚,和他们一起扫;有的同学进步了,我会送上一句鼓励的话语;还有,捡起学生掉在地上的铅笔,扶起不慎摔倒的同学,帮放学时匆忙穿衣服的同学拉上拉链;为在运动会上付出努力和汗水的同学奖励一个小小的笔记本我看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我想教师的人格魅力可能就是体现在这样一件件小事上。其次,是教师能够以宽广的胸怀博爱每一位学生。教师的爱如同阳光普照大地,如同雨露滋润万物,但是,爱并不意味着迁就放松,而是严而有爱,爱而从严。只要充满爱,学生们一定会喜欢。我觉得学生最关心的是教师对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愿望是受老师的关心和喜爱,当我们面对学生时,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満缺点的学生时,如果能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真诚地慷慨地去赞赏他们,就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鼓励他们奋发向上。我记得一位优秀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打着灯笼寻找学生的优点,用显微镜来观查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腔热忱地欢迎每个学生的微小进步。再次,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渊博的专业知识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还应该是一位心理学专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能够分享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以最佳的方法解决问题,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教师一味苛求学生,以猫对老鼠的姿态而自居,到头来只能使自己变成孤家寡人。在教育现实中,经常看到许多活泼好动,虽有些毛病,但浑身上下充满灵气的学生被一些“严师”训教之后,“效果”显著,这些学生变得温顺安静了,由“敢想敢说敢做”变得“叫我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让做的事不做”,或者干脆“做了也不让你知道”。有些教师把这种转变效果视为成绩,至于学生们的将来如何,他们则很少考虑。像这样,教师只是把活泼变得安静,把学生个性的东西“压榨”成共性的东西还不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教师的这种教育抑制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阻碍了学生智能的提高,扼制一代创新人才的产生。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叫巴甫里克的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是一个活泼的、好动的、好奇心强的孩子,而过了不久,他就变得沉默寡言,过分地守纪律,听话和胆小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的女老师经常愤怒和过分地严格,并把他定为“思维迟钝的儿童”广为宣传,直到小巴甫里克小学四年级毕业时也没有什么好转。到了中学以后,一位善解人意的植物学老师才把小巴甫里克的才能发挥出来,后来巴甫里克成为一位农艺师。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小巴甫里克从一入学就遇到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师,就受到公正的待遇,潜能得到开发,也许他还有可能成为巴甫洛夫式的大科学家呢。教师应当成为酷爱“绿叶事业”的典范。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优美的,但是让我做绿叶的事业吧I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教师应具有这种只要能培育出红花,就心甘情愿做一片绿叶的自我奉献精神。教师工作,既平凡,又辛苦,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要当好班主任,必须对教育事业倾注满腔的热情,又必须心甘情愿地去干。这里,一方面是“平凡”,“辛苦”,一方面又要“满腔热情”、“心甘情愿”,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是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这个精神境界是教师甘当人梯的根源所在。而这一境界是在长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实践过程中靠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得到的。知识是教师个人影响力的能源。知识贫乏,腹中空空的教师是难以使学生信眼的。学生对学识渊博,工作上精益求精,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师非常敬佩和遵从。这样的教师不仅能更好地推动班集体工作,而且有可能与学生取得更多的共同语言,促进心理沟通,使影响力得到增强,为顺利地教育学生奠定了基础。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与新知识的急剧增加形成尖锐的矛盾。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的学生,思维敏捷、接受信息面广,再加上求知欲很强。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象海绵吸水一样不断汲取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的高尚志趣和执著的追求产生于师生间的尊重、依恋、难分难舍的师生情意之中。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么一件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人都入了迷,凝神屏息,竟然连做记录也忘记了。课后,有人问这位教师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他回答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的。”这位教师把一节课备一辈子的精神,来源于他的师生情意之中。对学生疏远,抱冷淡态度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点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要想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天天不间断地读,知识就会象“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班主任平时应多读书,多思考,对不懂的问题,聪明的办法就是不耻下问,向周围的同事求教,包括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一个人一生所具有的知识大多是靠自学积累起来的。现在许多教师认为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其实“一桶水”也不够用,应该有“活水源”。而这个“活水源”的获得,要靠自学能力。教师工作由“经验型”逐步发展为“理论型”,已是时代的要求。教师生活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面临着教育方面需要解决的众多问题和矛盾,有助于确定研究和总结的课题。教师是学生的知心人,易于发现“闪光点”和掌握学生的内心世界,这点对于德育研究具有特殊的价值。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及时积累材料,经过分析研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对教师们说:“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就是不可思议的。”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小学任教时,坚持每天晚上记录教学情况,书写工作笔记,认真思考当天做过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30余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也不敷衍,曾先后对2700名学生做过详细的记录,数十年后,他仍然能说得出“最难教育的”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文献保护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制造业采购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护理安全及风险管理
- (2025年标准)抽奖活动协议书
- 制衣厂仓管面料知识培训课件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中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护理保健基本知识
-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家具设计Ⅰ》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工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导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电动汽车充电桩申请安装备案表
- NOYAH诺雅品牌介绍
- 易制毒、易制爆培训试卷及答案
- 入行论94课第1个颂词
- 华西二院妇产科进修总结
- fog-106单轴光纤陀螺仪技术协议
-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
- GB∕T 10715-2021 带传动 多楔带、联组V带及包括宽V带、六角带在内的单根V带 抗静电带的导电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 药学英语词汇汇总
- 吉利集团绩效管理创新与实践
- 超大跨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关键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