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ppt课件.ppt_第1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ppt课件.ppt_第2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ppt课件.ppt_第3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ppt课件.ppt_第4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了解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认识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历史意义 2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即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时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就已经是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并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3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 独立的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 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 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 社会主义的因素又与非社会主义的因素存在着斗争 但是社会主义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社会主义的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 加上有利的国际形势 就决定了它将不断增长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4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 其中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所以 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 即社会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5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这样的认定 实际上是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6 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开始实行 没收官僚资本 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7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第一 经济上 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制度 其中包括 国营经济 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合作经济 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 还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国家和私人合作的资本主义经济 这些共同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8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第二 政治上 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 并在国家政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工人阶级的领导权和工人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政治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 同时也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9 第三 文化上 实行马克思主义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即民族的 科学的 大众的文化 这种文化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新民主主义社会各种社会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及其领导地位的日益强化 不仅保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而且充分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0 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1 杰克 伦敦 JackLondon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美国的现实主义作家 28岁时 他曾受雇于赫斯特新闻 报道日俄战争 得以近观一个欧洲国家被一个非欧洲国家重重击败 这是自1453年君士坦丁堡垮台后的第一次 1904年 他把一篇名为 黄祸 TheYellowPeril 的散文寄回国 预言中国人可能终有一天得到地球 三年后 他写了一部名为 空前入侵 TheUnparalleledInvasion 的科幻故事 他在这个故事中对中国的未来作了两项精确的预测 首先 他预测日本将入侵中国 但最终被驱赶出去 日本的入侵发生在1931年 杰克 伦敦死后15年 而且日本人在二战末被逐出中国 更重要的是他的第二个预言 他看到中国将在二十世纪工业化 而且她大量的 廉价的 守纪律的劳动力将再次令她恢复数千年以前的地位 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强国 他写道 中国 没有怀着征服梦 中国人不是帝皇种族 他们是 勤勉 节约 爱好和平 当西方种族争吵打斗 中国已经平静地致力于她的机器并成长 12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近代以来 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即实现国家经济的现代化这样两项根本性的历史任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 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即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而奋斗 被突出地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 13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4 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的通俗解释 主体和两翼 好比一只鸟 它要有一个主体 这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工业 它又要有一双翅膀 这就是对农业 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只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鸟的两翼丰满了 鸟的主体才能腾飞起来 即主要的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 而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 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15 一五计划 1957年底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一五 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16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标志着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 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 但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 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现代化 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17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二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当时中国之所以要着力进行和可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主要原因是 1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 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2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 发展困难 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是保证工业发展 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 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18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三 通过社会主义的改造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 这一历史过程得到了全国人民包括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 19 三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20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方面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基本任务 另一方面又要求通过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以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关联而不可分离的 社会主义改造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进行 21 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第一 在中国条件下 可以走先合作化 后机械化的道路 第二 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 实行积极发展 稳步前进 逐步过渡的方针 第三 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 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 采取典型示范 逐步推广的方法 发展一批 巩固一批 第四 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第五 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 22 2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新中国成立初期 着重发展的是加工订货 经销代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开始时 主要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在这种合营企业中 公方代表已经居于领导地位 企业利润采取 四马分肥 的办法 即分为国家所得税 企业公积金 工人福利费 股金红利四个部分 企业收益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 资本家所得不足1 4 这种企业已经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全行业公私合营 这时 国家对资本家原有的生产资料进行清理估价 以核实私股股额 在合营期间 每年发给资本家5 的股息 这就叫定股定息 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 这些企业基本上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除资本家领取定息外 同国营企业已经没有原则的区别 24 和平赎买的实现 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 这是马克思 恩格斯提出的设想 十月革命后 列宁打算在俄国对 文明的资本家 采取这种做法 但俄国资产阶级不接受 中国共产党把这种设想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 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人公开表示接受这样的方案 按照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时核定的资本家所有的资产 总数为24 2亿元人民币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 资本家先后共获得人民币32 5亿元 超过了其原来所有的资产总额 资本家的所得包括 1949年至1955年间的利润13亿元 1955年至1968年的定息11亿元 高薪8 5亿元 25 到1956年底 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 与私营商业户数的82 2 实行了公私合营 26 这一年社会主义改造影片中向毛泽东报喜的北京工商界联合会主任委员乐松生是北京同仁堂的总经理 他是乐氏的第十三代传人 乐松生在1954年就申请要求公私合营 是全国工商业者中最早提出这一要求的 郭琳爽是旧上海四大百货公司之一的永安公司的总经理 1949年5月上海解放 在国外有不少企业 父亲和子女都在海外的郭琳爽拒绝离开上海 上海解放第三天 永安公司就开门营业 1956年这个春节前的一个月 这家全国最大的私营百货商场换上了公私合营的新招牌 这也是上海第一个公私合营的百货公司 在1956年的这个 春节大联欢 上出现的荣毅仁还不到40岁 1954年荣毅仁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 这一举动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 红色资本家 的称呼由此得来 1957年 41岁的荣毅仁担任了上海市副市长 从民族工业的 面粉大王 棉纱大王 到公私合营 再到后来 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2005年刚刚去世的荣毅仁可以说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一个符号 27 社会主义 成为这一年的主题词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一年同时进行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 1955年是中国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它是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性年头 所以 1956年的这部 春节大联欢 是在一个特定年代背景下制作的一部电影纪录片 此后没有继续拍摄这种春节联欢会 直到1983年 中央电视台首次正式举办春节联欢晚会 这种春节迎新的形式才被确定下来 成为陪伴我们年夜饭的一道特殊风景 28 年 月 日 当记者问到 消灭剥削 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对于你失去了什么 得到了什么 时 荣毅仁答道 对于我 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 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 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 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对于我 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 互不信任 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 而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 因为我积极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府 自愿接受改造 在工商界做了一些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工作 我受到了政府的信任和人民的尊重 得到了荣誉和地位 从物质生活上看 实际上我并没有失去什么 我还是过得很好 29 同是民族资本家的猪鬃大王古耕虞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曾有过如下想法 我读过 资本论 我完全知道解放以后 共产党绝不会再让我当垄断资本家 何况 对外贸易事关国家经济命脉 我应当设身处地地站到共产党这一边想一想 工人 农民流了那么多血 牺牲了那么多人 艰苦奋斗几十年 好不容易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难道今天我还要共产党在猪鬃贸易上来仰我古耕虞的鼻息吗 建国初期 共产党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确实还很糟 但是 靠我这点 本钱 难道就能难住共产党吗 1989年1月20日 在中信公司处以上干部会上 荣毅仁说 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一股风 就是大家不怎么热爱社会主义 不关心社会主义的发展 当然这股风有多大我不敢说 我看这问题还得讲一讲 我们国家要富强 要发展 非得靠社会主义 靠公有制不可 当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存在 但主要还是公有制 我看我是有资格说话的 我当过资本家 经历过资本主义社会 可现在信社会主义 为什么 资本主义社会有好多同志没经历过 不知道它内在的腐朽 人与人之间倾轧 尔虞我诈 什么东西都有 现在奇怪得很 我这个资本家拥护社会主义 而在社会主义 国家 长大的人 要往资本主义路上跑 1986年 荣氏家族200多海外亲属回国团圆 受到邓小平的接见 荣氏亲属散落在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荣毅仁的二哥荣尔仁一族在企业经营上成就最大 其子荣智宽是巴西环球公司总裁 在当地威望甚隆 从大资本家到新中国的副主席 荣毅仁的命运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 30 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绝对优势 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开辟了道路 1956年同1952年相比 国营经济的比重由19 1 上升到32 2 合作社经济由1 5 上升到53 4 公私合营经济由0 7 上升到7 3 个体经济由71 8 下降到7 1 资本主义经济由6 9 下降到接近于零 这表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合作经济和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公私合营经济点到了国民收入的绝大多数 31 中国胜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和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公私合营经济合计为92 9 占到了国民收入的绝大多数 这是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果 32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确立了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 33 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二 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一声场伟大的变革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改造这个涉及几亿人口的大规模社会变革 不仅避免了生产力的下降 而且使生产力有了提高 从1953年到1956年 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 6 农业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