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专题七第二讲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1页
第二部分专题七第二讲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2页
第二部分专题七第二讲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3页
第二部分专题七第二讲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4页
第二部分专题七第二讲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炼字 类型举例 一 炼名词 二 炼动词 三 炼形容词 四 炼叠音词 二 常见的古诗语言风格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 往往一句一词甚至一字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特征 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这种题型要求赏析时联系全诗的主旨 从遣词 造句 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 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诗歌 炼 字 主要是考查名词 动词 形容词和叠音词的炼字效果 例1 2008 安徽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 宋 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 海眼 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 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 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 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 小孤山 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 四无依傍 地势险要 是南宋军事要地 谢枋得 宋代弋阳 今属江西 人 以忠义自任 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 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 绝食而死 海眼 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简析 危似孤臣末世难 中 孤 字的妙处 答 思路分析 解答此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解释 孤 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 1 孤 在句中是指作者自己比较孤单 步骤一 2 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 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 比喻贴切 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志情怀相应 托物而言志 步骤二 3 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 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 时处末世 也要勇猛坚毅 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 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 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步骤三 例2 阅读下面的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 看 字看似平常 实际上非常传神 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请你根据上题中的三步曲 自写解析 自写答案 答 思路分析 第一步解释 看 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同意 看 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 还频频回望 每一次回望 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 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二 只一 看 字 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步骤三 一 炼字 题解题技巧解答诗歌中的 分析炼字型 题目应注意的几个的问题1 将所炼之字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 如上面的 例1 例2 都属于这方面的情况 2 从遣词 造句 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 如上面的 例1 是从比喻修辞方面去分析的 3 联系全诗的感情或主旨分析 如 例1 例2 都联系了作者抒发的感情 二 炼字 题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步骤 一 设问方式1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2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 请对 字进行赏析 4 本诗的 字 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 为什么 二 答题步骤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 如词类活用 拟人 通感 化静为动等 第二步 展开联想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诗有 诗眼 词有 词眼 这里的 诗眼 词眼 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 关键句 如李清照 醉花阴 写主人公多愁善感 顾花自怜的性格情态 结尾写道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这个 瘦 字便是全篇的词眼 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 画龙点睛 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例3 阅读下面一首诗 回答后面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有人说诗里的 凉 字是诗的诗眼 试作赏析 答 思路分析 解答此类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 分析作为诗眼的句中意 2 将诗眼延伸至全诗 分析诗眼与全诗的关系 参考答案 1 凉 字写出了江风夹杂着雨水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 或写出了秋风秋雨给人的真实感觉 2 同时也是全诗中凄凉氛围 情感的反映 该字将情景融合在一起 所以 凉 字是诗的诗眼 步骤一 二 例4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 宋 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 赖 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 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赖 依赖 凭借 豁我怀 使我开怀 振奋 豁 舒展 有人说 数峰清瘦出云来 是公认的全诗的诗眼句 特别是 清瘦 二字更是为人称道 请简要赏析 答 思路分析 1 先解释 数峰清瘦出云来 一句的意思 2 特别要点明 清瘦 二字的妙处 3 再结合全诗表现的作者的精神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 1 数峰清瘦出云来 一句意为云彩散去 数座峻峭的山峰显露出来 作者有意把 数峰清瘦出云来 这一正面写山的句子放在最后 而把自己对青山的感情和风吹雨去的环境放在前面作为铺垫 取得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 的艺术效果 此诗用 清瘦 形容嵩山 写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象 山峰峻峭 景象明朗 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追求 诗句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 物我合一 因此是该诗的诗眼句 步骤一 二 一 分析诗眼 题解题技巧1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诗眼句的意思 解释的时候用描述的方法解释 不能用直译的手法 如上面的 例3 例4 都属于这种情况 2 联系全诗的感情作答 有的诗以抒情为主 那么分析诗眼就要联系全诗的感情 如上面的 例3 即是 3 联系全诗的表现手法作答 有的诗的感情是与表现手法联系在一起的 在联系感情的时候 还要顾及表现手法 如上面的 例4 即是 另外 对于 诗眼 的鉴赏 还应注意在结构上的关键作用 二 分析诗眼 题的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步骤 一 设问方式1 这首诗的 诗眼 是什么 2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 为什么 3 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4 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 你同意吗 请说明理由 二 答题步骤第一步 明确指出作为 诗眼 的词 第二步 结合诗歌具体内容 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 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清新 有的古朴 有的绚丽多彩 有的质朴无华 有的语言明朗 有的却含蓄 鉴赏语言特色 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 色彩 境界 情味等进行赏析 例5 2008 重庆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 碧鸡漫志 评王观词是 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 新丽 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作简要分析 答 思路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解答本题应注意 新丽 是 新颖明丽 的意思 要紧扣诗句分析表现手法在本诗的运用 在解题时注意先指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修辞巧妙 用语绮丽 步骤一 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送春归 和春住 步骤二 想象别致 意蕴生动 步骤一 如 眉眼盈盈处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步骤二 新颖明丽 的语言特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浙东山水的美好 抒发出作者送别的情意 步骤三 例6 2008 北京高考 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 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 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 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 逐客已无家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 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 并作简要分析 答 注 顾炎武 明清之际著名学者 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 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 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 多次拒绝清廷征召 流亡北方 考察山川形势 志存恢复 思路分析 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 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 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 形成了沉郁 凝重的风格 参考答案 风格特征 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步骤一 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 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 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 形成了沉郁 凝重的风格 步骤二 表现了作者虽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