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家》(语文版).doc_第1页
【教学设计】《家》(语文版).doc_第2页
【教学设计】《家》(语文版).doc_第3页
【教学设计】《家》(语文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教学设计城关二中 杨老师 教材分析家是当代作家周国平写的一篇议论性散文。这是一篇充满哲学思考的散文,作者从人们熟悉的事物入手,用三个比喻句作为小标题构成递进关系,从三个层面上对“家”进行了哲学认识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看法,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学习本文,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家”的温暖,探求“家”的真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当代作家周国平:并能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提高阅读水平。【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不断地设疑解疑过程中,理解作者对家的三个比喻及其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对“家”有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爱家爱亲人的人类情感,学会珍惜家庭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比喻句的含义,探求“家”的真谛;理解作者关于家的哲学思考。【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极具哲理性的语言特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放音乐我想有个家) 每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的心中总会有一些莫名的感动,我知道我的感动是对家的感受的共鸣。我不知道同学会对于家是怎样的感受,能谈谈吗?(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我们一起去看看作家周国平对家的感悟。二、作者介绍。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88年底以前的作品续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周国平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三、字词积累。1、给下列字注音: 袅(nio) 馨(xn) 憩(q)曳(y) 2、解释下列词语: 琐屑:琐碎。 憩:休息。 冥想:深沉的思索和想象。 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举目无亲:指人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多用于形容流浪异乡的人。四、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把人生比作什么?作者认为“家”是什么?它带给人们怎样的感受?2.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1)引子有什么作用?(2)作者是如何将家与船联系起来的?(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探究作者对家的认识理解过程)2.师生共同明确:(1)引子的作用:起统领作用。两个比喻将人的一生所经历的时间比喻成“岁月之河”;将“人生奋斗的过程”比喻成“一种漂流”,从而引出下文的议论。(2)作者首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写起:在南方水乡荡舟时,见迎面而来的渔船上炊烟袅袅,饭香扑鼻,孩童的嬉笑飘出船舱,荡在水面上水上人家的温馨、安乐,让自然是“家”了。所以作者“恍然悟到,船是渔民的家。”引出结论:家是一只船。由“渔民的家”引向了“漂泊者的家”。对于漂泊的人生来说,家是一只船。(4)作者的写作方式:先叙写情境,写出自己的感觉、感受,引领读者一步步从感觉到思考,由形象感受到理性认识,一切顺其自然。(即先叙后议再抒情)3.请学生朗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对“家”的感悟。4.运用对第一部分的探究方式,按小组学习,探究“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永远的岸”两个部分。主要探究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及语言表达效果。 五、课文探究1.剖析重点句子。(1)家是一只船。 这句话来自于引子中“人生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漂过岁月之河”,这是作者用一个比喻句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基本观点。家是本体,船是喻体。这个比喻是后面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港湾,家是岸,都是由家是船生发出去的。(2)家是温暖的港湾。 这个比喻句是上一个比喻句的深入,又是下一个比喻句的出发点。本体是家,喻体是港湾。对于在岁月之河中漂泊的人来说,家是船;对于航行在人生河道上的船而言,港湾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家就是为船提供停泊、休憩、躲避风浪的港湾。(3)家是永远的岸。 本体是家,喻体是岸。这个比喻是“家是温暖的港湾”的深化,是三个比喻所传达的思想的完成,在逻辑上既是对前两个比喻的升华。表达了家不仅是港湾,从人生的起始到终结来看,家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人生世界的起步之岸,也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4)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它确实是的。 本文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散文。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话题提出的引子。(5)过渡句:那么,家是什么呢? 设问句,引起下文作者对家的三个层次的认识和思考。(6)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影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这是尼采对女人的讥评。引用尼采的话既引出了话题,又把对家的思考引向深入,借以讨论对家的看法,也使作者的阐述更丰满、更充分、更具说服力。2.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又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细读课文,说说这几种比喻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把人生比作漂流,是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是后边几个比喻的基础。“家是一只船”的前提是“人生是一种漂流”,这个比喻是后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港湾,家是岸,是由家是船生发出去的。3.三个比喻蕴涵了作者对家的什么情感?明确:对家的赞美、依恋及对天下人的祝福。4.引用故事、名言等方法,在表达上的好处是什么?明确: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使内容易于理解,议论更为深刻。六、拓展延伸。 每个人对家都有自己特殊的感受,你心中的家是怎样的呢?请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表达你对家的感受。七、课堂小结。 “家”是人们很熟悉的名词,以此为题的文章也有很多,而且各有千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