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四川省广元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 送东阳马生序宋 濂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2、复述、背诵课文。3、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早日成才。教学重点:1、翻译、背诵课文。2、理解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第 一 课 时教学要点:作者、文体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教学步骤:一、导入历史上,艰难求学的故事很多,大家能举一、二例吗?如孙康映雪、王冕苦读二、作者及文体简介宋濂:字景濂,浦江人,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序,是一种文化。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听清字音,把握句读。2、学生自读,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理解文意,并指导学生积累词句。(1)字音:俟 箧 屣 媵(2)通假字:支肢 被披(3)古今异义 古:跑 古:热水走送之 持汤沃灌 今:步行 今:汤汁(4)一词多义 弗之怠(“读书”这件事) 走送之(书) 之 圣贤之道(的) 当余之从师也(取消句子独立性) 盖余之勤且艰苦也(同上一个) 无从致书以观(来) 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表修饰、不译) 以衾拥覆(用)(5)成语:德隆望尊,授疑质理3、组内讨论交流四、复述课文,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1、学生齐读2、创造性复述(1)以“宋濂的求学故事”为题。(2)合理概括其求学经历,抓住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利用想像,合理补充一些细节。3、教师根据学生表述,理清行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作者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分别叙述他的学习条件、学习态度和学习毅力,一是借书;二是求教;三是负籍远游。学生根据提示,尝试背诵课文。六、作业1、背诵课文。2、上网查找苦孩子,求学不辍,最终成才的故事。第 二 课 时教学要点:检查背诵,品读课文,美点寻踪;体验反思,组织学生讨论宋濂求学故事的时代意义。教学步骤:一、检查背诵个人背诵,集体背诵二、品读课文,审美鉴赏1、教师以记者采访的方式现场采访学生,围绕用审美的眼光看,你觉得此文美在哪里的话题,与学生交流。2、根据学生的发言为鉴赏方向,鉴赏本文的说理美、手法美、语言美。(1)借事说理,寓理于事。(2)对比手法的运用。(3)举例说明语言之美。三、深层研讨,课堂小结就“文章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为话题,展开讨论交流。学生思考,准备精彩发言。如:逆境成才,这是个亘古常新的命题。困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而坚强的意志是成功以至成才的关键。(让多个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四、作业布置1、写一篇读后感。2、查找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删节部分。附:板书 幼时借书室内拆洗书(嗜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