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渐进镜片和依视路渐进镜片 上海依视路光学有限公司市场部 1 内容 渐进镜片的基本常识依视路渐进镜片的特点渐进镜片的验配 2 渐进镜片 变焦镜片 渐进镜片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镜片 那么它到底是一种什么镜片呢 渐进镜片是依视路公司发明的用于老视矫正的特殊镜片 但并不是可以自动变化焦距的镜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镜片上下部分的曲率达到改变镜片的光度 3 渐进镜片的发展史 1959年万里路 第一代 首创 1972年万里路 第二代1988年万里路 VMD 第三代 1993年万里路 舒适型 第四代 2000年万里路 全景超视 第五代 自1959年依视路公司首次推出渐进镜片以来 渐进镜片一直在不断的完善 在被广大的用户所接受 认可的同时 亦为他们带来舒适与方便 4 渐进镜片的历史 第一代的渐进镜片Varilux1 是依视路在1959年推出的 它用一个特殊的过渡曲率设计连接看近和看远的两个区域 在设计中 它更多的注重看远和看近的视力而忽略了周边视力 因而中间距离视力跳跃明显 周边视力较差 佩戴者难以适应和接受 针对第一代渐进镜片出现的问题 依视路公司于1972年推出的第二代渐进片Varilux2 V2不仅提供了大的远 中 近视力范围 而且考虑了周边视力和运动视觉等重要因素 全新的非对称设计又使双眼视得到了最优化 镜片的总体设计表现为连续渐变的圆锥曲线段 中间距离视力明显提高 周边视力和静态及动态视力有所改进 老视患者普遍开始接受 5 渐进镜片的知识 由于渐进镜片中所使用的曲率各不相同 因此没有两种渐进片是一样的 人们对于渐进镜片处于逐步认识的阶段 目前唯一客观的评判标准是戴镜者对镜片的评价通过各种测试 人们可以了解渐进镜片的特性光度渐变图二维球镜 散光图三维球镜 散光图三维棱镜图但这些图只能帮助我们了解渐进镜片的参数 而无法决定镜片的优劣和戴镜者的感受 6 光度渐变图 该曲线表示了光度是如何沿着镜片的子午线从远用处变化到近用处的 该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镜片的光度渐变速率和渐变带长度 对镜片的整体设计有初步的了解 7 二维球镜 散光图 该图是渐进镜片上所有位置的相对球镜度和散光度的等高线图通过这些图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该种镜片的最大散光和球镜值 以及远 中和近用区域的大小及光度的分布等情况 球镜图 散光图 8 三维球镜 散光图 是二维图的延伸 更直观地显现了该镜片中所有位置的球镜 散光的相对值 其作用与二维图相似 球镜图 散光图 9 三维镜度变化率图 它是镜片上所有点的相对镜度变化率的三维图通过该图可以大致了解该镜片的 软 硬 程度 对判别戴镜者的适应性有一定的帮助 硬性 软性 10 注意 所有的参数图在镜片的设计过程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是它仅仅表示这种渐进镜片的某一特性而与配戴者的接受度没有实际的联系 因此参数图不能作为评价渐进镜片设计优劣或预言佩戴者的视觉舒适的重要依据目前唯一用于评估和比较渐进镜片镜片优劣的可信的方法是戴镜者临床对比测试的结果 11 内容 渐进镜片的基本常识依视路渐进镜片的特点渐进镜片的验配 12 依视路渐进镜片设计特点 非对称 设计 多设计 最佳过渡槽长度设计 13 非对称设计 依视路渐进镜片自第二代起 在镜片的设计中都采用了 非对称 Asymmetric 的整体设计 在渐进镜片设计中还有 旋转对称设计 Symmetric 和 不对称 De symmetric 两种整体设计 从戴镜者的角度来看 非对称设计的镜片更符合他们的视觉需求 14 非对称设计 最早的渐进镜片采用的是左右对称设计也称旋转对称设计 即镜片的右半部设计和左半部的设计基本是一样的 为了配合视近时瞳距的变化 在装配时需要作调整装配右眼镜片时需逆时针旋转10度装配左眼镜片时需顺时针旋转10度 佩戴者在看边上的物体时双眼视觉是不平衡的 但是 15 非对称设计 旋转对称设计用于装配时旋转了镜片 双眼通过镜片两侧对应点看物体时 镜片对应点的光度不一致 从而会影响双眼的融像 造成不平衡的双眼视 16 非对称设计 注意到远近瞳距不同的现象 渐进镜片的设计中又有了 不对称 设计 左右镜片采用不同的设计周边的散光多被集中在鼻侧 17 非对称设计 不对称设计由于散光集中于镜片的鼻侧 双眼通过镜片两侧对应点看物体时 镜片对应点的光度不一致 从而会影响双眼的融像 造成不平衡的双眼视 SOLA采用 18 非对称设计 成熟的设计 既考虑到远近瞳距的差异 又考虑到镜片左右对应点光度的统一 戴镜者无论是通过镜片的中心部分还是镜片的两侧看物体 双眼都获得相同的清晰度 即双眼视平衡 19 多设计 自第三代起 依视路对渐进镜片下加光的设计均采用一种名为 多设计 的设计方法多设计 随下加光度的增加 近用阅读区更靠向鼻侧 过渡槽越短 20 多设计 过了40岁以后 随着年龄的增加 人的视敏度会随之下降 阅读姿势也会不知不觉地改变 阅读姿势的变化 依视路在镜片设计中亦考虑了这一因素对戴镜者的影响 因此针对不同的老视阶段设计了不同的渐变方案 21 最佳的过渡槽长度 渐进镜片远用区与近用区位置的关系 一直是渐进镜片设计的重点 依视路把过渡槽长度定为18mm 下加光 2 00D 22 最佳的过渡槽长度 18mm长度的过渡槽是依视路公司长期研究的结果12mm处加光量达到总加光量的85 更使戴镜者方便自然地阅读 23 自然的近用视力 视近时头部垂直转动比较 更自然 24 自然的近用视力 阅读时头部垂直转动比较 更自然 25 内容 渐进镜片的基本常识依视路渐进镜片的特点渐进镜片的验配 26 验配程序 选择病人介绍产品验光镜架的选择镜架的调整测量 瞳距 瞳高 核对验配渐变镜成功的关键 27 选择病人 年龄年龄越小 下加光越低 越易适应屈光状态双眼垂直方向屈光参差不大于2D近视优于正视优于远视对视觉的要求看上时是否需要近用视力 飞行员 水电工人等 看下时是否需要远用视力 建筑师等 远用和近用的比例对中距离视力的需求 绘画 操作电脑等 外表的追求 28 介绍产品 通过交谈让顾客知道渐进片的存在了解顾客的需求 重点介绍产品的优点 最后向顾客说明镜片的特性镜片的两边有像差区 模糊区 存在初戴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 29 验光 远用光度近视弱矫 红绿测试红显 远视过矫 红绿测试红显 近用光度下加光一致 近用距离适当 除某些特殊情况 准确的验光是渐进镜片验配成功的关键 30 验光 屈光参差 双眼屈光度之差 在球镜度数上大于2D在有效柱镜度数上大于2D 特别是位于垂直方向时 水平轴位 下加光 ADD 一致性足矫 过矫 欠矫 31 镜架的选择 镜框的形状 保证近用视野避免选择鼻侧大斜角的镜架小瞳距避免选择大鼻桥的镜架镜框大小 深度 保证近用区和远用视野瞳高不小于22mm瞳孔上方不小于12mm其它托叶镜腿 32 镜框大小 深度 34mm 33 镜架的调整 平衡垂直倾斜度10o 15o镜眼 顶间 距离12mm 14mm符合脸形镜腿长度 34 镜架的调整 镜眼距离 垂直倾斜度 35 测量瞳距 测量单眼瞳距 PD 工具方法 36 测量单眼瞳距 PD 工具瞳距仪瞳距尺直接标记样片 37 瞳距仪 特制的仪器 使用简单且迅速准确注意事项让被测者自己手捧瞳距仪测量时尽量贴近观测孔 38 与顾客在同一高度上相对而坐 保持一臂长距离 置瞳距尺于顾客的鼻梁上置笔式手电筒在你左眼的正下方 直射顾客的右眼请顾客看你的左眼闭上你的右眼 避免平行视差 用你的左眼看顾客右眼的角膜反光点在瞳距尺上读出单眼瞳距读数在另一眼上重复同样的步骤重复测量左右眼以确定读数 瞳距尺 改良的有鼻梁槽的瞳距尺 39 直接标记样片 使用与上法相似的程序 与老视者相对而坐 持一笔式手电筒 闭上一眼来避免平行视差 用标记笔在样片上标出角膜反光点的位置置镜架于测量卡上将镜架下缘与其中的一条水平线对齐鼻架对称地置于中央斜线指标的两侧由中央的水平刻度线上读出瞳距 40 渐变镜的测量卡 41 测量瞳高 标出并确认配镜高度 瞳高仪与顾客面对面处于同一高度上请顾客以舒适的姿势向前直视请顾客看你的左眼将一笔式手电筒置于你的左眼下闭上你的右眼以避免平行视差观察顾客右眼角膜反光点在已画在样片上的垂直瞳距线上的位置在瞳距线上相对瞳孔中心的位置画一横线请顾客看你的右眼 重复以上的步骤以测量另一眼轻轻将镜架上下移动 然后让它稳定下来 再重复测量几次测量将标记好的样片放置在测量卡上测量出瞳高 42 注意事项 瞳高因人而异 43 注意事项 单眼瞳距80 不一样实际瞳距原镜小瞳距PD 58mm适当放宽1 2mm瞳高大多一致检验 44 目测检验 45 核对渐变镜 配发前核对识别隐形小刻印核实远用度数核实下加光度数核实配镜高度核对单眼瞳距 戴镜核对检查镜架配适核实配镜十字的位置检查视力擦掉墨水标记 46 渐进镜片的标记 特薄万里路全景超视特薄万里路舒适型普通万里路舒适型特薄依视路新普及型普通依视路新普及型 66III6III e e 47 验配渐变镜成功的关键 选择合适的病人和正确地介绍产品准确地测出球 柱镜屈光度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R 22625:2025 E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 Mobility integration - Physical and functional view
- 棉花纤维质量分析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浆料复卷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芳烃抽提装置操作工突发故障应对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聚氨酯弹性层施工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信息技术发展试题及答案
- 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点试题测试卷
- 银行债券笔试题库及答案
- DB33-T 1261-2021 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 人力资源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地铁轨道安全培训报道课件
- 2025年征信题库及答案
- 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一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2025年社工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
- 同城理发店转租合同范本
- 医院反诈宣传课件
- 2025年日本n4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期人教版3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2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2025乡村医生培训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智慧工业园区AI大模型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