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教材在介绍动物、细菌、真菌后,本章介绍病毒。在学生学习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种类、结构、生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生物的结构层次”、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这是学习“病毒”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是生物。它是世界上最小的生物。二、学情分析:信息时代,学生通过媒体等渠道初步认识埃博拉、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等疾病,对病毒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病毒是怎样感染人体的,它在人体内是怎样繁殖的,它有哪些特征等,学生是知之甚少的。学生对“辩证的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了解不全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八年级的学生喜欢推理,但逻辑性不强;热情高,但耐性不足。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病毒的种类。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3.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二)能力目标:培养主动学习、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病毒发现的科学史,认同技术进步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2.关注与病毒有关的疾病。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四、教学重点:1.病毒的结构与生活。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五、教学难点:病毒的主要特征。六、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病毒的资料,教师搜集典型的病毒形态结构图片及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大量有关病毒与人类关系的资料。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法。九、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什么)落实方式(方法或手段)设计意图(为什么这样教)一、导入新课(6分钟)师: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打过的疫苗有哪些?疫苗有什么作用?是什么?生: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百白破、流行性腮腺炎、流感、甲肝、结核病(卡介苗)等疫苗。疫苗能预防相应的疾病,它是一种病毒。师:(播放埃博拉宣传片,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埃博拉病是什么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它怎么传播的?生:埃博拉病是一种转染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通过血液、体液和亲密接触、食用野生动物等传播。它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师:动植物、细菌和真菌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节课我们来探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和应用病毒,是我们熟悉的生物。病毒就在我们身边。以埃博拉宣传片开题,通过观看视频和回答问题,大家想法冲突,从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继续探索有关病毒知识的学习兴趣。二、出示目标(2分钟)1. 病毒的形态、种类及生活。2.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3.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三、自主学习(10分钟)师:请同学们默读89-92页,用笔在书上试着找一找下面问题的答案:一、病毒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二、病毒有多大?三、病毒有哪些种类,划分依据是什么?四、病毒有什么结构?五、病毒是如何繁殖的?六、病毒是如何生活的?七、病毒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并相互讨论补充。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小组间互相补充、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用以解决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进行比赛。确定一人为组长,每个小组选定1-2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统一意见后由组长代表本组在讲台上发言。小组内合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四、合作探究(12分钟)(一)、病毒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二)、病毒有多大?(三)、病毒有哪些种类,划分依据是什么?(四)、病毒有什么结构?(五)、病毒是如何繁殖的?(六)、病毒是如何生活的?(七)、病毒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课件出示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总结出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过程。由于病毒太小,所以人们对它的发现很晚,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师:请同学阅读课本89页“想一想,议一议”,回答:病毒与细胞在形态大小方面的差异,推测病毒的结构与细胞有什么不同?生: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结构得,病毒与动植物细胞不同,病毒非常微小,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约10-300纳米,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三大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根据形状的不同,病毒有杆状、球状、蝌蚪状等不同形状。(请同学观看有关病毒结构和繁殖的视频)根据视频和病毒的结构图,归纳出病毒的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又叫自我复制。认识到病毒的生命活动就是繁殖新个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病毒要是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有害:几乎所有的生物都能被病毒感染,人类80%的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比如埃博拉、SARS、禽流感、艾滋病等。课件展示图片。有利:利用减毒或无毒的病毒制成的疫苗能预防病传染病病,如:甲肝疫苗、流感疫苗、非典疫苗等。利用噬菌体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如: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地控制烧伤病人绿脓杆菌的感染。利用病毒进行转基因或基因治疗,让细小的病毒携带基因进入动植物细胞。认识到病毒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有有利的一面。教师激励学生再接再厉,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病毒发现的科学史,认同技术进步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通过回答问题,回顾以前的知识,理解病毒的大小和结构。引导学生在复习相关知识基础上进行讨论,将结果通过图示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突破难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视频观看,总结出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特点。通过观看病毒的结构和繁殖视频,使学生理解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特点。从而认识病毒的主要特征。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级生物病毒是不能独立生活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类,会对细胞造成影响和破坏。 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地观点看待问题,看待病毒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我们要辩证的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五、达标检测(7分钟)教师对小组表现进行评价。多媒体打出练习题,指名回答,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检测所学,巩固提升。六、小组评价与总结反馈(6分钟)根据各小组的活动情况总结评价各小组的表现。同学总结,你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病毒的形态、分类、结构、生活、繁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对小组表现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小组间的竞争。总结一节课的内容。七、作业布置(2分钟)课本92页练习第1、2题。八、板书设计第五章 病毒一、病毒的种类:1.植物病毒2.动物病毒3.细菌病毒(噬菌体)二病毒的结构与繁殖:1.没有细胞结构,蛋白质的外壳+遗传物质2.自我复制三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害、有利。纲目式板书,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课 后 反 思病毒是一种人肉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生物,学生比较陌生。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气氛,教师首先从同学们经历的“埃博拉”入手,集中学生注意力,进而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病毒的名称或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课前收集资料,尝试回答出肝炎、禽流感、鸡瘟、口蹄疫、流感等人畜患病的疾病名称。在总结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抛出课题病毒。引导学生在独立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前后桌4名同学组成学习小组,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就课文内容提问。学习小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共同提出问题,各小组选派发言人,汇报本组提出的问题。倾听其他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1.病毒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2.病毒有多大?3.病毒有哪些种类,划分依据是什么?4.病毒有什么结构?5.病毒是如何繁殖的?6.病毒是如何生活的?7.病毒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并相互讨论补充。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小组间互相补充、总结。这些问题来源教材,只要认真阅读,再配合教师展示的课件,都能解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问题是一切发明与创新的起点。善于发现问题是科学精神的重要表现。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历史的大量实证向我们显示: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均是始于问题的发现。海森堡明确地说到:“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爱因斯坦深刻地指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引导学生分组,组内合作交流,阅读教材,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相邻小组交换问题,组内研讨分析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这节课比较成功的方面:1.过度自然:教学过程对教材的知识点的呈现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衔接。2.新旧结合: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注重与旧知识的结合。如生物的特征的回顾。3.对比分析:教学过程多处采用对比、分析、推理,特别是在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上,通过对比、推理加深学生的认识,如病毒与细胞结构的对比。由伊万诺夫斯基实验分析推理得出病毒的“小”。4.学以致用: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辩证看待病毒的作用,正确的对待埃博拉病、艾滋病人及家属。不足方面:1.探究活动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堂实验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去实践。应该做一些教具模型等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体验制作过程和理解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特点。2.应该让学生自发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想办法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学习,从中获得知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3.教学设计可以尽善尽美,板书设计不够科学;可以用情景剧病毒的发现史真实地再现,让学生表演,还可以在精彩之上,让教学更添加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内涵;如果能像平日上课那样从容自信课堂的生成性会更好,心理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这虽然有点遗憾,但心态的成熟是一个过程,经过一次次历练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也相信会更好。很感谢市教科所的专家评委老师对我的肯定和鼓励,在和专家的交流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她们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对教学的独特见解,也感觉到需要学习的还很多,希望自己能继续努力,继续进步!第五章病毒导学案一、问题1.病毒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2.病毒有多大?3.病毒有哪些种类,划分依据是什么?4.病毒有什么结构?5.病毒是如何繁殖的?6.病毒是如何生活的?7.病毒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影响?请把你组讨论的问题答案写在下面的方框里或在课本上做好标记二、练习题(一)填空题1.19世纪, 首先发现了病毒。2.病毒不能 生活,必须 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3. 根据寄生细胞的不同,病毒分为: 病毒、 病毒和 病毒。4. 病毒结构简单,由 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5. 病毒只能 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 中的遗传信息,利用 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又叫 。(二)选择题6.病毒的生活环境必须是( )A.水中 B.空气中 C.活细胞内 D.土壤中7.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又叫( )A.植物病毒 B.动物病毒C.病原体 D.噬菌体8.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质量检查月活动方案
- 见面礼仪活动策划方案
- 黄河鲤鱼活动方案
- 航空普测考试题及答案
- 贵州导游考试题及答案
- 光纤光学考试题及答案
- 股票高考试题及答案
- 工具钳工考试题及答案
- 各种注射考试题及答案
- 高职往年考试题及答案
- 医院死亡报卡培训课件
- catia考试图纸题目及答案
- pos机风险管理办法
- 2025年京东集团招聘笔试指南与面试技巧
- 起重机械定期检查与维护方案
- 2025年行业机器人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与场景分析
- 国际物流运输合同(标准版)
- 动物样品采集培训课件
- (2025年)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考核试题(+答案)
- 人工智能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 江苏省如皋市某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摸底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