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生话灸疗》PPT课件_第1页
《秋冬养生话灸疗》PPT课件_第2页
《秋冬养生话灸疗》PPT课件_第3页
《秋冬养生话灸疗》PPT课件_第4页
《秋冬养生话灸疗》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冬养生 细话灸疗 原则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秋冬养阴因人制宜 秋季养生 秋季 指阴历七月至九月 从立秋至立冬前 包括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六个节气 火烧七月半 八月木樨蒸 立秋早晚凉 秋分以后的深秋 才是典型的秋凉时节 秋风送爽 云淡天高 气候干燥 晚秋则初霜降临 气候转冷 秋季如何保养体内的阴气呢 关键是要防燥护阴 中医学认为 燥为秋季的主气 称为 秋燥 其气清肃 其性干燥 肺主皮毛 起居调养 秋季 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 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说 秋三月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春悟秋冻 饮食调养 酸味收敛补肺 辛味发散泻肺 秋天宜收不宜散 秋燥易伤津液 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佳 饮膳正要 说 秋气燥 宜食麻以润其燥 禁寒饮 瞿仙神隐书 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 以滋阴润燥 总之 秋季时节 可适当食用如梨 苹果 芝麻 糯米 梗米 蜂蜜 批把 菠萝 乳品等柔润食物 以益胃生津 有益于健康 预防秋燥除适当多服一些维生素外 还应服用宣肺化痰 滋阴益气的中药 如人参 沙参 西洋参 百合 杏仁 川贝等 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冬季养生 冬三月 指阴历十月至十二月 从立冬至立春前 包括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六个节气 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 冬季养生之道 应着眼于一个 藏 字 冬三月草木凋零 冷冻虫伏 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 人体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 祖国医学认为 人体能量和热量的总来源在于肾 就是人们常说的 火力 火力 旺 反映肾脏机能强 生命力也强 反之 生命力弱 寒为阴邪 常伤人阳气 阳气虚 寒邪伤阳后 人体阳气虚弱 体内生理机能受到抑制 就会产生一派寒象 常见的情况有 恶寒怕冷 脘腹冷痛 脉象异常 疼痛 精神调养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有 冬三月 此为闭藏 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 意思是欲求精神安静 必须控制情志活动 做到如同对待他人隐私那样秘而不宣 如同获得了珍宝那样满足 如是 则 无扰乎阳 养精蓄锐 有利于来春的阳气萌生 起居调养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所说 冬三月 此为闭藏 水冰地圻 无扰乎阳 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 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 使气亟 j 夺 此冬气之应 养藏之道也 俗话说 寒从脚起 脚离心脏最远 血液供应少且慢 足部受寒邪 势必影响内脏 可引致胃脘痛 腹泻 行经腹痛 月经不调 阳痿 腰腿痛等病症 尤其是脚还与上呼吸道粘膜之间的神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旦脚部受凉 会引起粘膜的毛细血管收缩 造成血流量减少 抗病能力下降 从而引致上呼吸道感染 无扰乎阳 衣着过多过厚 室温过高 则腠理开泄 阳气不得潜藏 寒邪亦易于入侵 素问 金匮真言论 说 夫精者身之本也 故藏于精者 春不病温 冬季节制房事 养藏保精 对于预防春季温病 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调养 冬季饮食对正常人来说 应当遵循 秋冬养阴 无扰乎阳 的原则 既不宜生冷 也不宜燥热 具体地说 在冬季为了保阴潜阳 宜食谷类 羊肉 鳖 龟 木耳等食品 宜食热饮食 以保护阳气 由于冬季重于养 藏 故在此时进补是最好的时机 适当服用平补肾气 温养血脉的药物 运动调养 冬天动一动 少闹一场病 冬天懒一懒 多喝药一碗 这句民谚 是以说明冬季锻炼的重要性 冬日虽寒 仍要持之以恒进行自身锻炼 但要避免在大风 大寒 大雪 雾露中锻炼 特殊穴取穴运用 什么叫特定穴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穴中具有某种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名称的腧穴 因分布 特性和作用的不同 特定穴各有不同含义和命名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范围较广 在选穴配伍上也有一定的特点 一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五输穴是十二经穴中井 荥 输 经 合5类腧穴的简称 这些腧穴均分布在四肢肘 膝以下的部位 其分布特点是以四肢末端依次按井 荥 输 经 合的次序向肘 膝部位排列 每经5穴 十二经共有60穴 灵枢 九针十二原 所载 所出为井 所溜为荥 所注为输 所行为经 所入为合 经脉之气的流注运行与自然界水之流动相似 即由小到大 由浅入深 流注于江河 汇聚于海洋 用以说明经气在流注运行中所过部位的浅深不同 其具有的作用也不同 五输穴不仅分属于十二经脉 而且具有自身的五行属性 五输穴五行属性按 阴井木 阳井金 的阴阳五行学说归类 1 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 五输穴是十二经脉之气出入之所 具有治疗十二经脉 五脏六腑病变的作用 故在全身腧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在古代文献中对五输穴主治作用的记载不尽相同 灵枢 邪气藏府病形 灵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难经 六十八难 阳经五输穴表经脉名称井 金 荥 水 输 木 经 火 合 土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足阳明胃经历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足大阳膀胱经至阴足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阴经五输穴表经脉名称井 木 荥 火 输 土 经 金 合 水 手大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子午流注针法 按时取穴以提高疗效 五输穴疗法 井穴多用于各种急症急救 荥穴多用于各种实热病证 输穴多用于肢节痠痛及五脏病 经穴多用于气喘咳嗽 合穴多用于治疗六腑疾患 虚者补其母 实者泻其子 五输穴按五行属性以生我者为母 我生者为子的原则进行选穴 即虚证选用母穴 实证选用子穴 二 原 络穴 原络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 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每一脏腑各有一个原穴 故有 十二原 之称 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 十二经脉各有一个络穴 加上任 督两脉的络穴 和脾之大络 共计为十五络穴 临床上对于脏腑之疾 可取相应的原穴治疗 络穴主要治疗表里两经的病证 三 背腧穴 募穴的临床应用 腧募穴是腧穴和募穴的合称 腧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 均位于背腰都 故又称背腧穴 募穴是脏腑之气汇集之处 均位于胸腹部 故又称腹募穴 腧为阳 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处所 募为阴 是阳病行阴的重要处所 详见表 每一脏腑均有各自的腧穴和募穴 如下表 脏肺心包心肝脾肾腧穴肺腧厥阴腧心腧肝腧脾腧肾腧募穴中府膻中巨阙期门章门京门腑胃胆膀胱大肠三焦小肠腧穴胃腧胆腧膀胱腧大肠腧三焦腧小肠腧募穴中脘日月中极天枢石门关元 腧募穴的临床应用 诊断疾病治疗疾病 1 腧 募穴单独应用 2 腧 募穴配伍应用腧 募穴的区别要点 1 腧 募穴单独应用 腧穴由于背腧穴与脏腑的特殊联系 所以在临床上最能反映五脏六腑之虚实盛衰情况 遵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 故善用针者 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 的治疗原则 背腧穴多治脏病 虚证 如肺腧可治咳嗽 喘息 脾腧治腹胀 飨泄 募穴多治腑病 实证 如胃病取中脘 胆病取日月 大肠病取天枢 膀胱病取中极等 在临床上背腧穴往往与相应募穴相配使用 称为腧募配穴法 常用来治疗相应的脏腑病证 正如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 所说 故善用针者 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 所谓从阴引阳 即属于阳腑病的病气 常出现于阴分的募穴 多用来治疗属阳的腑病 所谓从阳引阴 即五脏病 常反应于阳分的背腧穴 可用来治疗属阴的脏病 在临床上病变是复杂的 往往脏病及腑 腑病及脏 或虚实并见 寒热错杂 故腧募同用可以加强调节脏腑的功能 2 腧 募穴配伍应用 腧 募穴的区别要点 背腧穴是脏腑之气转输之处 分布在腰背部足太阳经上 根据 阴病行阳 的原则 脏病 虚证多取背腧穴 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之处 分布在胸腹部的多条经脉上 根据 阳病行阴 的原则 腑病 实证多取募穴 四 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脉交会穴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之气相交会的8个腧穴 又称交经八穴 均分布于腕踝部上下 八脉交会穴在临床的应用 既可以治疗各自所属经脉的病证 也可以治疗所相通的奇经的病证 具体的配合分法是 公孙与内关 足临泣与外关 后溪与申脉 列缺与照海 八脉交会穴明细表 1 公孙与内关 公孙属足太阴络穴 其络别走足阳明胃脉 通过胃脉 入气街中 与冲脉相通 内关属手厥阴络穴 经脉从胸走手 在胸中与阴维脉相通 根据 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的原理 内关与公孙相配在治疗上有协同作用 可用于心 肝 脾 胃病证的治疗 2 足临泣与外关 足临泣属足少阳经之输穴 通过足少阳胆经 过季胁 与带脉相通 外关属于手少阳络穴 经脉 循臑外上肩 与阳维脉相通 足临泣与外关相配 同属少阳经 有协同作用 主治肝 胆 肾 经筋和外感风邪引起的诸种病证 3 申脉与后溪 申脉属足太阳经 为阳跷脉所起之处 故与阳跷脉相通 后溪属手太阳之输穴 通过经脉 出肩解 绕肩胛 交肩上 于大椎穴处与督脉相通 申脉与后溪相配 同属太阳经 有协同作用 主治心 肝 脑和太阳经病证 4 照海与列缺 照海属足少阴经 为阴跷脉所起之处 故与阴跷脉相通 列缺属手太阴经 通过经脉 从肺系 喉咙 气管 与任脉相通 照海与列缺相配 因其联系部位基本相同 故有协同作用 主治肾 肺 肝 心 肠之诸种病 五 八会穴的内容和应用 脏 腑 气 血 筋 脉 骨 髓八者精气会聚的腧穴称八会穴 八会穴首载于 难经 四十五难 曰 经言八会者 何也 然 腑会太仓 中脘 脏会季胁 章门 筋会阳陵泉 髓会绝骨 血会膈腧 骨会大杼 脉会太渊 气会三焦外一筋宜两乳内也 热病在内者 取其会之气穴也 这八个腧穴 除了原有的功能外 与脏 腑 气 血 筋 脉 骨 髓的生理功能还有着特殊的关系 一 中脘为胃之募穴 六腑皆取禀于胃 故为腑会 二 章门为脾之募穴 五脏皆禀受于脾 故为脏会 三 阳陵泉为胆经合穴 胆与肝合 肝主筋 且位居膝下 膝为筋之腑 故为筋会 四 绝骨属胆经 胆主所生病骨 骨生髓 故为髓会 五 膈腧位居心腧之下 肝腧之上 心主血 肝藏血 故为血会 六 大杼当项后 第一胸椎棘突两旁 第一胸椎称膂骨 又名抒骨 诸骨自此擎架 联接头与肢体 故为骨会 七 太渊属肺 肺朝百脉 位于寸口 寸口为脉之大会 为中医候脉之处 故曰脉会 八 膻中位于两乳之间 内部为肺 肺主气 诸气皆属于肺 故为气会 八会穴表脏会腑会气会血会筋会脉会骨会髓会章门中脘膻中膈腧阳陵泉太渊大杼绝骨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一般各以其所关而取治 如血病取膈腧 气病取膻中 筋病取阳陵泉 脉病取大渊等 此外 难经 四十五难 又说 热病在内者 取其会之气穴也 说明这八个穴位还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热病 特别是脏腑 经脉 气血 骨髓病变而产生的内热 六 下合穴的临床应用 下合穴是指六腑合于下肢三阳经的6个腧穴 故又称 六腑下合穴 胃 胆 膀胱三腑的下合穴与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同名同位 大肠 小肠 三焦三腑的下合穴与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不同名不同位 素问 咳论篇 说 治府者 治其合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 载 合治内腑 概括了下合穴的主治功能 说明下合穴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六腑病证 如胃痛取足三里 痢疾肠痈取上巨虚 胁痛 口苦取阳陵泉 癃闭取委中等 此外 在临床上也常根据疼痛的位置选取下合穴 例如 胃合于足三里 用于以中脘为中心的胃区疼痛 大肠合于上巨虚 用于以天枢为中心的大肠腑病 小肠合于下巨虚 用于以脐为中心的疼痛 胆合于阳陵泉 用于以胁肋痛为主的疼痛 膀胱合于委中 用于膀胱区和来自膀胱的疼痛 三焦合于委阳 用于腹痛无定处 窜行无常者 背腧穴歌 一大二风三是肺 四厥五心六是督 七膈八胰九是肝 十胆十一脾接胃 腰一三焦肾腧二 气海腰三四大肠 关元在五小骶一 膀胱骶二中膂三 白环最后腧穴终 秋季保健灸疗配方 立秋 大椎 肾腧 脾腧 任脉 关元 神阙 中脘 章门 太白处暑 大椎 肾腧 心腧 神阙 关元 膻中 涌泉 合谷白露 大椎 肺腧 肾腧 脾腧 关元 神阙 足三里 中府秋分 大椎 肺腧 大肠腧 肾腧 关元 神阙 天枢 足三里 合谷寒露 大椎 肺腧 肾腧 八髎 神阙 关元 太渊 足三里霜降 大椎 脾腧 肾腧 涌泉 关元 神阙 膻中 冬季保健灸疗穴位 立冬 大椎 肾腧 京门 涌泉 神阙 关元 小雪 大椎 至阳 肾腧 心腧 涌泉 关元 神阙 膻中大雪 大椎 至阳 肾腧 心腧 涌泉 关元 神阙 膻中冬至 大椎 肾腧 脾腧 太溪 关元 神阙 中脘小寒 大椎 肾腧 心腧 神阙 关元 膻中大寒 大椎 肾腧 心腧 神阙 关元 膻中 常见问题的穴位配方 头痛 主穴 悬钟 太冲 痛点 配穴 合谷 太阴 阳陵泉 涌泉 温和灸 每穴灸15 30分钟每日1次 15次一疗程 高血压 主穴 涌泉 百会 曲池 足三里 悬钟配穴 头痛头晕 风池 大椎 健忘失眠 神门 肾腧 肢麻 外关 温和灸 每穴灸15 20分钟 每日1 2次 15次1疗程 低血压 主穴 百会 足三里 配穴 心慌 心腧 内关 头晕易疲劳 关元 气海 直立性低血压 中脘 脾腧 肝腧温和灸 每穴灸20 30分每日1次 10 15次1疗程 感冒 主穴 大椎 肺病 风门 足三里配穴 鼻塞 迎香发热 曲池头痛 太阳 印堂咳嗽 天突温和灸 每穴灸15 30分钟每日1次 3 6次一疗程 支气管炎 主穴 大椎 肺腧 膻中 天突配穴 急性 风门 身柱慢性 膏肓 脾腧 肾腧 足三里痰多 丰隆 喘息 定喘发热 曲池温和灸 每穴灸10 20分 每日1 2次 10次1疗程 胃痛 主穴 中脘 足三里 脾腧 胃腧配穴 上腹饱胀 上脘 梁门恶心呕吐 内关大便稀溏 神阙 天枢消疫乏力 关元发热 曲池大便潜血 隐白 肝腧胃酸过多 阳陵泉 公孙 太冲 肝腧温和灸 每穴灸15 30分 每日1次 10次1疗程 阳痿 主穴 中极 八髎 三阴交 命门 肾腧配穴 失眠心悸 心腧 脾腧 神门惊悸失眠 气海 早泄 八髎 大敦不射精 曲泉 大敦 太冲 曲骨温和灸 每穴灸20 30分每日1次 10次1疗程 泌尿系感染 主穴 中极 三阴交 肾腧 膀胱腧配穴 尿道炎 太冲 照海 次寥膀胱炎 三阴交 神阙肾盂肾炎 三焦腧 次寥 足三里反复发作 气海发热 外关 合谷温和灸 每穴15 20分 急性期每日2 3次 慢性期每日1次 10次1疗程 糖尿病 主穴 关元 气海 胰腧 三焦腧 阳池 足三里 三阴交配穴 多饮 肺腧多食 中脘 足三里 胃腧多尿 命门 肾腧 中极温和灸 每穴15 20分钟 每日1 2次 10次1疗程 失眠症 主穴 百会 神门 安眠 三阴交配穴 头晕脑胀 风池 印堂心烦多梦 心腧 肾腧急燥焦虑 太冲 阳陵泉顽固失眠 涌泉 华佗夹背体质虚弱 关元易惊醒 足窍阴温和灸 每穴15 20分 每日1次 睡前施灸 5 7次1疗程 风湿性关节炎 主穴 大椎 足三里 阴陵泉 阿是穴配穴 血沉快 隔腧 阳陵泉急性期 至阳 灵台 督脉上压痛点肩关节痛 肩髃 肩髎肘关节痛 曲池 手三里 少海腕关节痛 阳池 合谷 外关髋关节痛 环跳 风市温和灸 每穴灸15 20分 每日1次 10次1疗程 前列腺炎 主穴 中极 关元 会阴 气海配穴 急性 三阴交 阳陵泉 复溜慢性 肾腧 足三里 太溪 大敦遗精 精宫 命门温和灸 每穴灸20 30分 每日1欠 10次1疗程 湿疹 主穴 1 大椎 曲池 血海 患部 2 膈腧 委中 三阴交 两组换用 配穴 剧烈刺痒 风池 阴陵泉温和灸 每穴灸15 20分 每日1次 7次1疗程 月经不调 主穴 关元 血海 三阴交配穴 月经先期 归来 中极月经后期 气海 足三里月经先后不定期 行间温和灸 每穴15 20分钟 每日1次 10次1疗程 痛经 主穴 地机 关元 三阴交配穴 疼痛按拒按 合谷 中极乳房胀痛 归来 太冲腹痛喜按 肾腧 气海温和灸 每穴15 20分钟 每日1次 10次1疗程 闭经 主穴 关元 归来 三阴交配穴 腰膝酸软 脾腧 肾腧 足三里情志抑郁 易怒 太冲 肝腧温和灸 每穴15 20分钟 每日1次 10次1疗程 崩漏 主穴 隐白 大敦 关元 三阴交配穴 血紫有块 血海 太冲身倦无力 百会 气海血虚 膈腧 脾腧腰膝腿软 肾腧 太溪温和灸 每穴灸15 20分 每日1次10次1疗程 带下病 主穴 隐白 气海 带脉配穴 白带清稀 脾腧 命门 足三里带下黄稠 阴陵泉 行间温和灸 每穴灸15 30分 每日1次 10次1疗程 不孕症 主穴 关元 肾腧 足三里 三阴交配穴 月经量少 色淡 气海 膈腧经前乳房胀痛 内关 太冲形体肥胖 丰隆 阴陵泉温和灸 每穴灸15 20分 每日1次 10次1疗程 绝经前后 主穴 肾腧 心腧 三阴交 脾腧配穴 五心烦热 太溪 然谷浮肿便溏肢冷 关元 命门温和灸 每穴灸15 20分 每日1次 10次1疗程 几款秋冬饮食药膳 秋日润肺粥 芝麻粥 芝麻50克 先将芝麻炒熟 研 压 成细末 待粳米粥煮熟后 拌入芝麻细末同食 芝麻性润滑 功擅润养 具有润肺养肝 润肠通便的作用 以之食粥 气香味美 尤适于肺燥咳嗽 习惯性便秘者食用 菊花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