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10课第一框教案.doc_第1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10课第一框教案.doc_第2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10课第一框教案.doc_第3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10课第一框教案.doc_第4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10课第一框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10课第一框教案(2008-03-15 22:31:51)标签:教案 分类:思想品德教案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十课第一框“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案设计一、从容说课第一目:“走进正义”。主要介绍什么是正义。本目先从对正义的理解入手,使得学生知道正义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的,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制度的正义性就在于它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而制定的,表现为矫正的正义、分配的正义和程序的正义。第二目:“社会发展需要正义”。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正义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先从一个活动案例的介绍分析入手,说明正义能够保障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并以相关链接的资料补充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充分体现了正义。接着从反面论述说明离开正义的制度,就不可能有公平的存在。再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现阶段我们制定的一些国家政策体现了对正义的追求,能够造福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促进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这一目就是说明正义的制度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正义对于社会制度而言极其重要。二、设计理念1.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淡化学科体系,注重学生的感受、经验、体验、学习、升华的过程,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学会“用教材教”,既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力求做到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价值冲突的辨析中澄清观点,在自主探究中提炼观点,让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帮助、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2.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八年级教学内容要从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来安排相关教学内容。这一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也逐渐加强,但受年龄的限制,是非观念还处于学习和培养阶段;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更多的是享受家人及社会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很少知道回报,付出;即使知道什么是正义,也不知道如何维护正义,做一个正义的人。因此,教学应适应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内容。三、对应课标内容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四、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正义的内涵及表现;了解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正义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正义的含义、表现、作用及正义与公平的关系)。(二)能力目标:能比较全面地概括什么是正义,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社会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正义全面的认识(含义、表现及作用)。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六、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法、讨论法等。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八、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在本课教学中,我事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作了调查:提到正义,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一些正义的言论、行为,但却很少了解正义还体现在制度上,社会发展需要正义;道德学习更应重践行。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引起学生的共鸣,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落脚点。以此作为切入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活动法、情景教学法、对比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正义感,愿意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二)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正义的课程资源。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尾山宏,日本著名律师,“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团长。这个如今连睫毛都花白的老人,作为中国战争受害者的代理律师,从1963年起参与了四十年来所有的对日诉讼案件:历时32年的“教科书诉讼案”、“山西慰安妇案”、“731人体试验案”、“南京大屠杀”、“浙江永安无差别轰炸案”、“刘连仁劳工案”、“李秀英名誉权案”,以及“遗弃化学武器及炮弹案”尾山宏等日本律师成立的“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无偿代理这些诉讼,并自行垫付一切费用,此外他们还多次自掏腰包将中国受害者接到日本东京出庭。他们大多数生活条件很一般,连车都没有。将大部分精力投注在诉讼案件上的尾山宏,只能以为企业做法律顾问养家糊口。尾山宏的举动触怒了日本国内右翼势力。许多人给他发来恐吓信,还经常在半夜里打恐吓电话但尾山宏对此不屑一顾:“他们越猖狂越表明自己心虚。”但尾山宏的举动受到了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尊重,人们称他“是一个为正义,而同那些丧失记忆的人进行抗争的斗士”,而他所代理的诉讼“不仅贡献于中国和日本,而且贡献于全人类。”他自己说:“勇于忏悔自己国家的罪行,才是真正的爱国心;一个有良心的国家应该正视历史、进行道歉、做出赔偿,而非极力否认、设法掩盖;唯此才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推荐理由他跨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站在正义的立场,用自己的大半生担负起历史的责任。他的贡献不仅在于用自己的努力修补历史的伤痕,更在于他告诉了世界,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该如何对待历史、延续未来。以正义感动中国的日本友人尾山宏律师一位73岁的日本老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追问。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跨越国界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唯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这位感动中国的日本友人就是尾山宏律师。从东京驱车三个多小时,记者来到了房总半岛的最南端白滨町。这里是日本著名的海滨观光胜地,湿润的海风吹拂着高大的棕榈树,到处呈现着一派南国风情。在海岸公路旁一座白色的高层度假公寓中,记者见到了前不久刚刚荣获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3年十大年度人物”称号的日本著名律师尾 山宏先生。这位让中国民众深深感动的73岁老人,一头白发,白眉毛下一双和善的眼睛让人感到很亲切,想像不出这样一位老人,是凭借怎样一种坚强的意志,帮助中国战争受害者与日本政府打官司的。在公寓楼的一层会客厅,尾山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尾山先生的夫人尾山高子将一杯浓浓的绿茶递到了记者的手中。去年,尾山先生从年初忙到年尾,几乎没有休息一天。不久前,老俩口在这里租借了一间公寓房,离开了喧嚣的大都市,以静养身心。说到在北京参加授奖仪式,尾山先生脸上流露出兴奋之情。“与其说让人感到高兴,倒不如说更让人感到鼓舞。这是对我个人和我们律师团全体律师的莫大支持和激励。”尾山先生统领的“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有300多名律师,是一个坚持正义的日本律师群体,成立于1994年。在以往诉讼律师团中,它也堪称是规模最大的律师团之一。尾山先生和他的同伴们正是以他们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和高尚的人格赢得了中国民众的信任和尊敬。教师:从她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蒋庆是一位保障社会正义的执法者和执行者。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学生活在正义中,那什么是正义?如何维护正义?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方面的内容。(二)讲授新课1、走进正义(板书)活动一:教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108页中的活动内容,然后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什么是正义?(1)什么是正义?(板书)学生1:正义就是受委屈了,有鸣冤申诉的地方。学生2:正义就是被欺负了有人出面主持正义。学生3:教师:只有这样,善良才不会被践踏,邪恶才不会肆虐,整个社会才不至于陷入黑暗和混乱之中。所以,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那么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学生1: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学生2:凡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坏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活动二:他们受到的对待是正义的吗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正义的制度不是为少数人利益服务的,它一定是要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的。活动准备: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活动过程:第一步:1.面对张老板和小江的困惑,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2)正义的制度是为了使多数人受益还是少数人受益?第二步: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第三步: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国家向高收入者征税,可以调节个人收入,增加国家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因而张老板受到的对待是正义的。小江通过非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必须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所以他受到的对待也是正义的。总之,无论是保障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还是法律都是正义的制度。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其正义性在于它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其正常的运行中受益,并受其约束。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那么,社会正义与社会发展、社会公平又是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这个问题。2、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板书)活动三:法律援助讨公道问题1:老金的工友为什么要帮助他?这种帮助起了什么作用?问题2:究竟是谁帮助老金一家度过了难关?问题3:案例和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师生共同总结)(1)正义与公平的关系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与竞争时,正义的制度给与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与保障;在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需要正义制度来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活动四:公正的国家政策活动过程: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11页小栏目“公正的国家政策”。2.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