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表达交流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教案.doc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表达交流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教案.doc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表达交流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教案.doc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表达交流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教案.doc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表达交流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表达与交流”部分的第四个专题,也是必修模块中最后一个写作专题。“有创新”在高中语文写作中属于发展等级,具体内容为: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本课可以说是在较高层面上对学生的一次思维训练,通过“立意新”、“题材新”、“形式新”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开启创新思维之门。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经过必修1至必修5近20个专题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基本的表达方式;经过一系列的写法指导和写作训练后,大部分学生学习“写得新颖”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几乎所有的学生也对自己的作文充满突破的期待,创造性的思维无疑是可以打开思路、突破学生写作瓶颈的好途径。但对于长期接受过多作文格式训练的学生以及基础较差、本来就视写作为畏途的学生来说,“有创新”则可能成了他们难以企及的高度,“立意新”是他们学习的难点。三设计思想“高中语文新课标实施建议”中要求: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本课教学设计用四篇分别在形式、立意方面有创新的文章或优秀作文为范文引导学生,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后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学环节的科学设置逐步引导学生大胆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尝试运用符合自己学情的个性化创新方法进行写作。本课的教学过程为:范文读议(自主学习)方法梳理(合作学习)课堂练习(学以致用)。预习作业为:1,阅读课本“话题探讨”和“写作借鉴”部分,了解作文创新包括的三个方面和具体要求;2,阅读四篇范文,思考每篇文章有何新颖之处。(范文材料附后)四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作文创新的思路和途径,能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灵活运用。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培养积极开拓的精神。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立意创新的方法。难点:突破思维定势以达到立意新颖。六教学过程设计1情景引入:在上新课之前,我们来做个思维小游戏,请同学们要快速反应、马上回答:有一位又聋又哑的人,想买几个钉子,来到一个五金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食指立在柜台,右手握拳做敲击状。售货员见状,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晃了晃原来立着的那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要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么做?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盲人会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有极少数学生明白:其实盲人想买剪刀,只需开口说:“我买剪刀”就可以了!从上面的小游戏可以看出,我们很多人往往受到定式思维的影响。因为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我们的思维常常陷入困境,变得局促狭隘而没有创造力。创新,要有意识地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展示投影,明确方法)2检查预习:我们通过预习在课本中了解了作文的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在于立意新、题材新、形式新3启发思考:创新,就是有新颖之处、有个性,它超越了别人也超越了以往的自我,它意味着青春和活力,哪个年轻人不愿意尝试呢?但是,在同学们尝试创新的写作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一些困难吧,是哪些问题呢?学生短暂思考后回答,如:没有什么材料可写,文章空洞;文章太杂乱,主题不明确;没有创意,总是很一般;形式单一,有的文体始终不敢尝试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分为立意、题材、形式三类扼要板书,然后简析:其实,你们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方面,我们今天就在立意、题材、形式这三方面寻找作文创新的方法。4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交流对四篇范文的阅读感受,评价四篇范文的创新点。5全班交流:(1)大家在阅读范文时,最容易被哪篇吸引?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形式新颖的文章就像穿了花衣服一样容易吸引人。有时我们的文章讲的是公认的道理和传统美德,思想上甚至材料上都不算新,但如果在形式上下功夫,文章也有价值,也能吸引读者。(展示投影,作为课本知识的补充:)形式新。如, 1戏剧剧本;2会议纪要(记录); 3辩论稿(或答辩词);4病历(就诊)报告; 5招生简章(启事)6.实验报告;7访谈手记(笔录) 如: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 8书信 如:给沙龙总理的一封信;9调查报告 如:关于一块香蕉皮的终极报告; 10书序(跋);11新闻 其格式为:本报讯、导语、正文、结语; 12寓言故事形式新还可以是语言不落俗套等。(2)接着,我们学习“题材新”的方法。教师介绍文章拥有钥匙:钥匙是每个人都有的,可有谁觉得它是值得珍惜的呢?有一天失去了钥匙,你才会发觉,原来拥有钥匙就是拥有一个属于你的空间啊。对于题材新颖,课本给我们什么建议?从自己独特的经历或阅读中去选取,于平淡中见新颖、于积累中求突破。还可以拓展题材范围,托物言志。(启发并展示投影,作为补充:)材料的新鲜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新的论据,新的故事,新的人物,新的景象都能打动人,给人启发。写法上如,议论文中的议论角度深刻独到或论据时新鲜活;记叙文中的记叙角度巧妙独特或选材新颖生动。(3)如果说形式新是穿上鲜艳的衣服,那么,立意新就是在衣服质地或设计风格上独具匠心了。在作文上,立意指的是文章的观点和看问题的角度。“立意新”是文章的观点或看问题的角度与众不同。比如议论文的观点新颖独特,记叙文记叙事件的角度与众不同等等。学生小组交流对其他三篇范文的认识,由学生推荐代表发言,分别评价三篇文章在立意方面的创新之处。(解说:课堂上,三篇范文评价交流的顺序因学生的回答而随机安排。教师对交流结果进行评价、点评,又适当补充一些例子,从不同的角度讲清方法。并逐步将下划线字形成板书:)箭锋上的友情:先让一学生简述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再对比这篇范文,从文章结尾那句“周瑜走上前来递给他一支箭说道:好!不愧是是卧龙先生啊!孔明盯着周瑜递过来的那支箭,愣住了”中发现创新之处,小说中周瑜心胸狭隘,在这里却变得宽容机智。学生得出结论: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大胆假设,重新创作。启发:这种大胆假设的创作方法在初中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坚持不懈:学生交流结果:这篇范文很显著的特点是它一反传统,独树一帜,提倡一种明智的坚持,辨证地分析了“坚持”与“放弃”的关系。从思维的方法上来说,是逆向思维。它的创新点在于突破传统,逆向思维。启发:这种“反弹琵琶”的创作方法可以用于在新形势新情况下重新辨证分析旧的观念,也可以秀出完全个性化的自己,如“渴望迷路”、“拒绝成熟”这样的标题就足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吸引人们的阅读兴趣了。 (4)(展示投影)课堂练习:成语翻新如: 酒香不怕巷子深酒好也怕巷子深v男儿有泪不轻弹v班门弄斧v异想天开v杞人忧天(解说:“成语翻新”能打开学生的思路,从与前人完全不同的角度来打破旧的思维定势,能很好地训练逆向思维)学生讨论,回答:v男儿有泪不轻弹(无情未必真豪杰或男人哭吧不是罪)v班门弄斧(弄斧就要在班门,要敢于挑战、不惧权威)v异想天开(创新离不开大胆想象)v杞人忧天(未雨绸缪或对我们生存空间被污染的担忧)(5)范文怀想天空的创新处在哪里?这篇文章主题相对深刻些,教师可适当点拨:作者从眼前的天空联想到文化的天空,过渡自然,在文化天空的遐想中作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缺失的忧虑。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认同求异,另辟蹊径。启发:2005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是两幅图:一幅是标准的圆形,周长小,面积大,比较稳定。一幅是带有棱角的圆形,周长大,面积小,比较多变。要求根据这两幅图自拟题目写成话题作文。一篇题为执子与通子的考场作文脱颖而出,它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异同,找到自己的创新点而成功的。当然,立意新颖的方法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在今后的写作中慢慢尝试,不断学习。6课堂练习:学习以上几种立意新颖的方法,以“习惯”为话题,构思2-3个新颖的立意。 (解说:“习惯”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高考题,这个近乎经典的命题在新的世纪仍可作为突破习惯思维的一次尝试,也是将本课“立意新”方法学以致用的最好练习。当然,教师也可先做示范,以抛砖引玉。如,某偏远山区的学生习惯了溜索上学,近些年山区发展了,重视教育的政府修建了桥、修好了路,孩子们的上学习惯也改变了,这是社会的进步引起了习惯的改变,如果选择恰当的记叙角度,这可能是一篇颇有创意的文章。 学生独立构思3-5分钟,交流,回答。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把引用新鲜有趣的故事作为论据当作立意创新,其实,这只是“题材新”;或在思维上总脱不开“我”的小圈子,缺乏创新的胆识,其实,可以大胆假设自己是古人、名人、甚至是作品中的人物;学生还有可能误把猎奇当作创新,只顾不着边际幻想,忘了对“习惯”这个主题的把握和挖掘等等。在听取学生汇报时,教师应适时点拨评价。)7小结: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因此,“立意新”最重要。按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所说,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一个人在整个人生态度上不肯有俗滥的思想感情,他的写作也不甘于俗滥。在立意新、题材新、形式新中,立意新最难也最可贵。但只要一个方面有创新,文章就有价值了。 我们需要创新,它可以在写作上为我们展现一片新天地;我们崇尚创新,它可以让我们在思想上充满活力;我们的时代呼唤创新,它推动着国家、民族走向永续发展!8作业:以“长城”为话题,在立意、题材或形式方面进行创新构思。七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以教材中的写作指导为纲要又不囿于此。在教学重点上,立意新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就着力解决这一环节,设置了两个课堂练习来进行训练。在课堂流程上,从“形式新”到“题材新”再到“立意新”,是学生认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决定的,这样安排也突出了教学重点。在教学方法上,用评点实例引入创新方法,这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学生对范文有感而发,在归纳方法时有例可依,在此基础上,教师的启发和点拨得以顺利展开。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授方法前询问学生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再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寻找解决的方法,有的放矢,让学生确实有所收益。在选例时,注意到每个例子都有一个侧重点,避免了思维方法学习的概念化。而选择“习惯”这个话题来当堂练习学生在立意方面的创新,可以说是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打破了“习惯”,本身也是一次创新。 八点 评根据教材内容,“写得新颖”主要表现在“形式新、题材新、立意新”三个方面,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立意新”。 邬文全老师的这一教学意识明确,并且贯彻于课堂具体教学之中。“表达交流”的作文指导课,不能照本宣科,不能空谈理论;也不能堆砌例子,缺乏必要的概括、提升。这个“教学设计”较好地找到了写作策略、思维方法的“依托”学生优秀作文,从感性到理性,由个体而一般,讲授与训练相结合。寻找合适、精当、典型的“依托”,并且用好这个(或几个)“依托”,将写作知识自然地融入其中,是这类作文指导课的关键。(俞发亮) 附范文 : 怀想天空我考试的地点在五楼,透过半开的窗可以看到天空,那蔚蓝又寂寞着的天空。犹记得儿时的天空。一群小朋友在芦苇荡里捉迷藏,我躲了许久也没有人发现我。于是,我便躺倒在苇荡的怀抱中,仰望无尽的天空。突然,空旷的天空中传来寂寥而又欢乐的“啊啊”声。 接着,硕大的雁阵便出现在蓝色的画板上。几十只大雁“人”字形向南方飞去,广阔的苍穹上突然上演一出绝世的舞蹈。然后,一个“雁字”,接着一个“雁字”。我呆在那里,无法动弹,直到夜幕徐降,芦苇荡的尽头响起了母亲的呼唤声。年少的我,并不知这里边有一种民族文化哀愁。后来,我在古代名篇中,读到了“雁阵惊寒”,顿时感到了一种彻骨的诗意。于是,我一次又一次仰望天空,努力寻找大雁的影子。然而,我失落了,它们越来越少,“雁阵惊寒”般的名篇也很少问世是谁偷走了“雁字”的影子?又是谁,荒芜了文化的天空,扼杀了我的诗意的哀愁?每每表现出如此忧伤时,我都会被人嗤之以鼻。他们以为我矫情作态。这些朋友,往往热衷于网络上炒作的美女,以及传贴的搞笑的动画!他们永远不会明白,自然的天空和文化的天空一旦寂寞,人们的心也会寂寞的。的确,对于如今的快餐式文化,我是落伍的。我不看武侠奇幻,不听周杰伦或是摇滚,不爱上海滩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只爱丽江的石板路和周庄的乌篷船,只爱中国人心中的文化“雁阵”你可以对我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可是,你知道,当我听到伊能静的念奴娇时,心中是怎样一种彻头彻尾的悲伤?旋律低劣且置一边,那一句“羽扇纶(ln)中”仿佛一把尖刀刺向我的耳膜!我赶紧躲开,塞上耳机,继续听我的“二泉映月”,我的“春江花月夜”。我并没有拒绝现代文明。我家中也是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我也看炒作至热的电影。但是,在现代商业文明的裂缝中,难道不能萌发一些永恒民族文化的新芽?那些缺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