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本地优秀通讯.doc_第1页
昭通本地优秀通讯.doc_第2页
昭通本地优秀通讯.doc_第3页
昭通本地优秀通讯.doc_第4页
昭通本地优秀通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地优秀通讯1北京女孩扎根云南写年华记云南省金平县勐桥边防派出所干事陶莎莎本报通讯员 刘广雄 杨 玺 本报记者 任维东2010-11-27 03:05:05来源:光明日报 一个属于80后的北京女孩。正值花样年华的她,1999年入伍来到了远离首都的云南,在红河州边防武警支队服役;她多次放弃转业回京机会,扎根深山,默默奉献。 她叫陶莎莎,现任勐桥边防武警派出所正连职干事,武警上尉警衔。入伍11年来,她荣立三等功1次,多次荣获“优秀民警村官”、“巾帼建功标兵”、“民族团结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 “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含着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觉得这句话说出了我的心声。这里是我成长的地方,是我的第二故乡,虽然远离繁华的城镇和舒适安逸的生活,但我也从平凡中体会出伟大。”陶莎莎如是说。“扎根基层解民难” “小陶,你想做什么工作?”2008年11月,陶莎莎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毕业到金平县勐桥边防武警派出所报到,所长顾骞看着眼前瘦弱娇小的她,不免有些担心。 “我要当一名民警村官。”陶莎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又苦又累的工作。她担任桥头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后,常常是登上胶鞋就出发,风风火火干工作,让所里的男警官都由衷敬佩。 “想要开展好工作,对村里的情况不了解,自己就无从下手,也就更谈不上如何把工作做好了。”陶莎莎任桥头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摸底,她开始进村入户,挨家挨户地走访。每到一处,她都会向村民分发警民联系卡,与村民聊聊家常,及时记下群众反映的问题,以及有可能出现的治安隐患,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部门处理。“知民意、解民难、近民心”。通过一个月的走访,她对辖区住户走访了一遍,对自己辖区做到“底数清、变动明、更新快”,收集热点问题20个,向乡党委政府反映情况16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96件。变“蜗居”为“安居”一次走访中,当行至红河岸边的苦初邑村时,陶莎莎发现一所房子破烂不堪。她鼻子一酸,找到该村小组长白志华,通过了解得知,该屋主人叫刘文亮,是村里的特困户,但就是这样一个家庭,还在供养着自己的女儿上大学。陶莎莎动员刘文亮建房子,但刘文亮说:“供学生念书还供不起呢,哪有钱盖房子啊!”听到这里,陶莎莎心里很难过,当即拿出300元钱递给刘文亮说:“房子的事我们想办法帮你解决,这些钱买点年货,让孩子回来过个春节吧。”刘文亮看着眼前这位真诚的女警官,勉强答应了。几天后,陶莎莎为刘文亮家雇了一辆挖掘机,协调民政等相关部门为他家买来瓦和水泥,她又拿出1000元钱给刘文亮家买了空心砖。在村小组的帮助下,经过10多天的施工,新房子建好了。陶莎莎又为刘文亮家买了床、被褥、窗帘和凳子,还带了些米送到他家。陶莎莎还与刘文亮的女儿结成帮扶对子,长期对其进行资助直至顺利完成学业。刘文亮眼含热泪对民警们说:“做梦都没想到,女支书对我这么好。”去年9月,陶莎莎在走访时发现,大滩村民小组76岁的聋哑孤寡老人罗阿匠常年居住在一间用茅草和石棉瓦搭建的房子中,连被子都是用编织袋包裹旧棉絮做成的。回到所里后,陶莎莎向乡党委、乡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汇报困难,协调了18000元经费为罗阿匠修建了一间砖瓦房。她自己拿出1000元钱为罗阿匠购买了家具,还协调地方企业向老人捐款捐物。看到陶警官为自己做的这一切,老人激动地拉着陶莎莎的手,称赞她是个好心人。变“隔离”为“贴心”陶莎莎清楚记得第一次到大滩村时那条横在她面前的河流,本想找桥通过,一问才知道,大滩村祖祖辈辈都是淌河而过,如果发洪水就只能与世隔绝。她暗下决心:无论如何要给大滩村搭个桥。在陶莎莎的多次协调下,经过上下齐心多方努力,这座爱心桥终于架好,既解决了交通难,也连起了大滩村数百村民的心。4名来自元阳县的青年农民工,在勐桥乡为潭某种植香蕉,然而潭某在卖完香蕉后却一直没有付清4人的工资。4名农民工在多方催要无果的情况下来到勐桥县法律援助工作站,请求法律援助。后来在陶莎莎及乡法律援助工作者的帮助下,终于讨回了拖欠的工资。村民们看到此事解决也非常高兴。就这样,村民们打消了最初对她这个女“村官”产生的怀疑,陶莎莎渐渐地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信赖。变“辍学”为“复学”今年春节过后,又快到开学的日子了。2月21日,陶莎莎一直资助的三名中学生韦玉美、韦玉萍、罗秀兰和她们的家长,带着几箱菠萝来到了所里,看望陶莎莎和所里的民警。韦玉萍、韦玉美、罗秀兰是大滩村的孩子,由于家庭十分困难,因此她们考上了高中却读不起,面临辍学。陶莎莎在2009年9月走访时得知情况后,自己出钱为三个孩子解决生活费,随后又取得了当地企业的支持,为孩子们提供今后直到大学的学费。就这样,这三个孩子又重新返回校园。 临行前,陶莎莎看到站在眼前的几个孩子还穿着拖鞋,衣服也有些旧了,便带着她们到商店,给每人买了一套衣服和鞋子。 上车前,韦玉萍、韦玉美、罗秀兰眼泪汪汪地拉着陶莎莎的手说:“姐姐,我们没有什么可以送您,只有好好读书,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您。”到勐桥边防派出所一年多来,陶莎莎先后为大滩村协调了10余万元的资金,帮助村里建了文化活动室、卫生路等设施,她自己就拿出了近万元钱,帮助鳏寡老人、困难家庭和自己资助的6名学生。现在,这个村已没有一名适龄儿童失学。变“混乱”为“安定”金平县勐桥乡位于红河东岸,素有“聚宝盆”美誉,与越南相望,辖区国境线长31公里,聚居着苗、瑶、傣、哈尼、彝、壮等7个民族,人口37028人。针对边境辖区治安复杂,陶莎莎组织派出所5名联防队员,每晚开展街道巡逻;开设法制宣传班,定期为群众进行法制宣传。先后在各主要街道路口设立了10个治安报警点,每个报警点布建2名治安信息员,3个乡村小学,设立了16个治安联络员,形成了以派出所民警为主、联防队员和治安信息员为辅的信息网络。去年6月12日,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停放在桥头村委会的三辆摩托车被盗。陶莎莎根据失主提供的摩托车特征,并通过对治安信息网络情况的反馈,在短短的2小时内就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帮失主追回了被盗的摩托车。一年下来,她为调解辖区群众的邻里矛盾纠纷,总行程达1250公里,走遍了18个村民小组的家家户户。在陶莎莎带领下,辖区5名来自苗、瑶、傣、壮、哈尼族的80后、90后的女青年成立了女子联防队,开展治安巡逻、法制宣传、翻译等工作。为扭转勐桥乡治安混乱的局面,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满意”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地优秀通讯2本地优秀通讯1本地优秀通讯2一群巧家农民和他们的“电影梦”在巧家县大山深处就有这样一群农民,十多年来,他们一直怀揣着同一个梦用镜头拍摄身边的故事。为了这个梦,他们有的倾家荡产,有的妻离子散。然而,一路荆棘却并没有挡住他们实现梦想的脚步。记者 刘建忠 申正勇2010年10月29日,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日子,但对于巧家、对于昭通、甚至对于整个云南来说,都是一个极不平常的日子。这一天,云南历史上第一部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香火在巧家县首次试映,当晚的巧家县城万人空巷,电影院被挤得水泄不通。随后的几天里,观众更是强烈要求反复放映该片。可,有谁想到,这部影片凝结了剧组人员的多少心血和汗水;有谁知道,这部影片背后却隐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异想天开 白日做“梦”杨林是香火的制片人,拍电影就是他最先发起的。“80后”的他同广大农村孩子一样,电影、电视是儿时的主要文化娱乐方式。1993年,10岁的杨林被鹿鼎记里面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镜头吸引住了,一句句台词和一个个动作成了他和伙伴们模仿的典范。从那时起,他就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成为银幕上的大明星。可开了多年照相馆的父母却把他的梦当成了玩笑话,总以教训的口吻说“你不要异想天开,白日做梦了”。?1998年,15岁的杨林初中毕业后辍学回家。在他的软磨硬泡下,父母感到了他对摄像的痴迷,心一横,就花了4000多元钱为他买了一台二手摄像机。从此,杨林白天到处拍外景,晚上回来精心编辑自己的作品。他把拍摄来的东西配上音乐,做成了MTV,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慢慢地,从百姓家婚丧嫁娶到政府部门大大小小的会议,都邀请他去摄像摄影。小小的杨林开始在巧家变得小有名气了。2003年,杨林成立了“天石”影视制作室。可时间一长,杨林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摄影技术越来越不适应业务的发展。于是,成立仅仅一年多的“天石”不得不解散,杨林踏上了去昆明的路。一年后,在外打工的杨林回到了巧家。梦想不灭的他和田宏等人再次组建了“金泉”影视制作室。并招募了一大批文艺爱好者,跳舞、唱歌、演小品,这些人个个都是好手。所以,县里要组织个什么活动,都会请他们出几个节目。2007年,他们的第一部幽默短片要孙子制作完成,亲朋好友们一看,笑得前仰后合。受到鼓励后的他们自信满满,买来了刻录机,用了将近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刻了5000多张光碟。他们想,这些碟拿到乡镇街上去卖,肯定会抢售一空。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前期宣传不到位,大家对要孙子不太了解,所以投放市场后连个水花都没溅。这次,他们血本无归,燃起的激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因为资不抵债,他们只好宣布解散“金泉”。散伙那天,几个大男人在县城寒冷的公园里抱头痛哭了一夜。2008年,杨林为后来成为香火剧组成员的夏勇拍摄婚礼,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尝到舞台滋味的他们一拍即合,凑钱在县城策划举办了一场晚会。没想到,这台歌舞晚会一下子吸引了上万观众。尽管花了2万多元钱,但是他们觉得值。他们说因为晚会赢得了广大观众,为第二年策划拍摄香火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让他们离自己的“电影梦”越来越近了。历尽波折 艰难圆“梦”观众的热情,无异于给他们打下了一针强心剂。他们下定决心要拍电影。但是,拍什么题材的电影好呢?土生土长的他们发现,在国家大力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重男轻女的传统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有些老人始终觉得要男孩才能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于是,一个“生男生女都一样”的主题突然冒出了他们的脑海,他们觉得很有必要拍一部片子来教育大家。主题确定,接下来便开始创作剧本。最初,他们把剧本起名为家,后来觉得太笼统,商量后就更名为香火。剧本中情节的设置、服装、台词,都是大家反复揣摩,数易其稿才完成的。剧本出来,他们又开始忙设备。只有一台价值一万多元的家用微型摄像机,离专业机的要求相差十万八千里。没有摇臂,没有反光板,没有轨道,就自己找材料来制作。设备准备完之后,接下来就要找演员了。当他们告诉别人准备拍电影时,却引来一阵哄笑。有人说:“你们几个都拍得成电影,金沙江水都要倒流了喽,”甚至有人还咒他们几个被电影迷得走火入魔,疯了!误解也好,嘲讽也罢,都没有吓倒他们。2009年6月,香火开始试拍。虽然,好不容易才说动家人参加演出,但他们还是把影片质量放在第一位。发现不行,就换演员,光男一号“廖老汉”就换了10多人。 “人家大导演拍红楼梦都海选演员,我们为什么不能呢?”剧组里有人提议。于是,他们开始海选演员。就这样,通过乡里人口口相传,昆明的老大娘来了,重庆的俏美女来了,四川的帅小伙也来了各地的参选演员一家伙来了200多人。但是考虑到这是一部地方方言剧,最后他们还是选用本地演员。对于外地来的演员,他们全部纳入“人才库”,打算如果以后拍戏有需要就优先选用。值得一提的是,应聘而来的巧家人马应富不但当起了导演,还说服妻子出演剧中的兄弟“媳妇”王小梅。“演员们比专业的还敬业!”马应富说。影片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大傻”为了拍摄被摩托车撞倒的镜头,脸被蹭破了皮,留下了一个永久的伤疤;而饰演“廖老汉”的刘玉笃耳朵里、鼻子里、嘴巴里灌满了泥浆,事后,老伴为他掏了好几天才掏完,到现在他的耳朵整天还嗡嗡作响;在“王小梅”欲投江自尽的一段戏里,扮演者吴玲径直走到金沙江让水淹过胸部。马应富后来说,拍完这个镜头,他后怕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只有他才知道老婆吴玲不会游泳,当时正值汛期,就在几天前有两个外地人在江边被冲走。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廖老汉”躺在由抽水机制造的“瓢泼大雨”中几个小时,儿媳妇“赵敏”在雨中背着他差点滑下悬崖。剧组后来才知道,“赵敏”的扮演者喻国莉曾经在一年前车祸中大腿骨折,至今都还上着钢板由于只有一台摄像机,所以每一个镜头要变换角度就得重拍很多次,特别是受伤的一些镜头,许多时候演员在片场就哭了,但是因为爱好,没有一个人放弃。面对困境 如何续“梦”听说巧家人自己拍出了电影,十里八乡的人都跑来看,观众场场爆满。电影香火在巧家共上映了5场,火了。剧组一夜之间在小小的县城也火了,这群热爱电影的农民终于实现了他们的梦想。但是,他们也随之面临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困境。剧组成员夏勇告诉记者,他们所有的拍摄器材都是廉价得不能再廉价的了。为了拍摄下雨镜头,就租用两台抽水机;为了拍摄闪电,就用照相机闪光灯和电焊机发出的强光。尽管厉行节俭,但是由于拍摄工期长,人员多,最后还是花去了20多万元,这些钱都是剧组人员七拼八凑借来的,有的还贷了高利贷。拍摄时,演员加上工作人员有30多人,全部在总策划杨林家吃饭,常常一顿饭要煮好几锅。一度时期,他们连生活费都成困难了。为此,杨林的老婆也和他离婚了。眼看拍摄就要半途而废,导演马应富向别人借了四万多块钱,才得以让剧组能继续拍下去。扮演“田文子”的田宏是一个建筑小包工头。自从加入剧组后,妻子就帮他代管工地。8月的一天,妻子在去工地的途中发生了车祸,造成右腿粉碎性骨折,现在还不能行走。田宏在剧中扮演一个“二流子”角色,可生活中却是一个热心肠,剧组没钱他就慷慨解囊;演员没肉吃,他就到自家冰箱里拿。 “大傻”的扮演者唐吉原本开了一家快餐店,可加入剧组后,没时间打理,生意变得极其惨淡,最终不得不转让出去。家人不理解,还把他撵了出来租房住。香火的成功试映引来观众的好评。杨林说,电影拍完后,他们计划着拍摄下一部片子。可现在,摆在他们面前最现实的一个问题是:拍完的电影通过什么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看到。虽然,他们积极联系了有关部门,希望能够在公共渠道上放映,但是,面对漫长而艰辛的电影之路,也许,他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走 “母亲湖”靓颜难继 如果再不发动全社会加大昭通渔洞水库周边环境保护 记者 张广玉 文/图 近几年来,持续干旱致使昭通的“母亲湖”渔洞水库的蓄水量不断减少。2010年,昭通遭遇百年一遇之干旱,今年,昭通的旱情比去年还要严重。目前,渔洞水库的蓄水量仅有1.39亿立方米,约占总库容的三分之一。加之径流区地理气候恶劣、面积广、森林覆盖率低,径流区群众贫困,生产生活落后,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污染严重,所以,下大力气保护渔洞水库周边环境迫在眉睫! 渔洞水库所发挥的无与伦比的作用是她成为昭通“母亲湖”的主要原因 昭通渔洞水库1992年动工建设,1996年下闸蓄水,2000年竣工,位于金沙江流域二级支流的居乐河段,地处昭通市昭阳区境内,径流区面积709平方公里,涉及昭阳区、鲁甸县和永善县的9个乡镇34个行政村17万亩耕地28576户人家120029人口,总库容量3.64亿立方米。水库包括水利枢纽工程和配套灌溉工程两大部分,是一座以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防洪、发电、为下游梯级电站供水等多功能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被昭通人珍视为“昭鲁坝子上的一颗明珠”,“是哺育子孙后代的乳汁”。 昭通渔洞水库不仅承载着昭阳、鲁甸的灌溉用水,还承载着昭通中心城市70%的城市用水,为昭通人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洒渔河下游水能资源丰富,总落差1150m。规划按四级开发,渔洞水库是下游各梯级电站的龙头水库,对下游梯级电站补偿调节供水,对提高下游梯级电站的保证出力作用重大。 昭通褐煤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80亿吨,可露天开采,但煤电资源的开发规模又受水资源条件的制约。渔洞水库的兴建可解决煤田及火电厂的供水水源问题。 渔洞水库明年可解鲁甸县城居民生活用水之围,引水工程已完成76% 今年,云南全省的旱情都较为严重,昭通周边的曲靖、昆明已经用水告急,桑拿、洗车场都已经停止供水,限制生活用水,并且提高了水费。因为渔洞水库的存在,昭通至今没有限制用水,水价也没有上调。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正常为昭通城区供水,保证中心城市的饮水需求。尽管如此,由于水库容量越来越少,不得不暂停对下游梯级电站的供水,以保证城市用水所需。 与昭阳毗邻的鲁甸县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城市用水已经亮了“红灯”。11月29日,记者采访了鲁甸县给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路红伟,他告诉记者:“鲁甸县饮用水源来自县城附近的砚池山水库,连续三年遭遇大遇,致使水库水位下降,无法满足县城居民生活用水。原来500万方库容量,目前不到30万方,从今年9月份已经发布限水令,分片区、分时段进行供水,晚上停供,即使如此,仅有的水源最多只能保证30天的供水。”记者问:“水库无法供水后,县城用水怎么办?”路红伟说:“只能靠仅有的3口深井来维持了,另外,抓紧渔洞水库对鲁甸的供水工程建设,争取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对鲁甸县城的供水。” 记者了解到,鲁甸正在实施从渔洞水库向县城引水的工程,投资4545.4万元,工程于2010年2月开工建设,目前,工程已经完成总工程的76%。 水库上游污染对水质量构成严重威胁,垃圾成堆、污水横流 11月28日开始,昭通日报派出两名记者随渔洞水库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水库径流区及水库周边连续考察两天,行程数百公里。所到之处,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沿渔洞水库的主要水源龙树河逆流而上,一路上发现,在集镇、乡村的河流段,垃圾到处都是,挂在河中树木的根上,成了一种不忍观之的“风景”,还有的将污水直接排入河内。有的农村人喜欢在河里洗衣服,所用的洗衣粉对河水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在龙树乡境内的一段平缓处,看到水中有成片的绿藻及沤得发黑的漂浮物,近闻之,一股臭味。在龙树河的多个支流内,也是多处发现生活垃圾,有的是医药垃圾,有的河道内成了专门倒垃圾的垃圾场,垃圾堆积如小山,堵塞了河道。 渔洞水库径流区和一级保护区内的群众生产条件差,生活十分贫困,60%左右的人家没有卫生厕所,没有畜圈,人畜共住,牲畜全是放养。因此,生活污水、人畜粪便、死禽烂畜等污物直接排入抛入河道和水库里。 在采访中,昭阳区洒渔乡居乐村的一位姓何的妇女说:“大海(渔洞水库)水多的时候,能到我们的房前,猪圈、厕所的粪水直接流进大海,太脏了,我们也认得脏,但没办法呀!” 苏甲乡梨园村5组,有30多户、100多人,居住在水库的背面,从水库坐巡逻船要20多分钟才能到达,仿佛一个世外桃源,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但那里的风景并不像描述桃花源那样漂亮。我们一行刚刚离船登上岸,就看到水库库岸线内一大片空地上几匹马在悠闲的吃着草,地上,一片片的马粪特别刺眼。看到离水边1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户农家,房前,一个老太太在晒太阳,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在玩耍,一个中年妇女像是在烧猪食。我们便走了过去,正准备给他们打个招呼,感到脚下一软,坏了,我踩到“地雷”了。弯腰一看,一片枯叶下隐藏着一条黑乎乎的污水沟,我的右脚正踩在污水里。沿着污水沟身向上看,很明显,与之相连的是农户家的猪圈。在询问中,得知房主人叫雷阳强,他们的农作物就是玉米、土豆,且收成不是太好,不养猪就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养猪,粪便又没有地方处理,只好任由向山坡下流去。在他家的下面水库丰水期时,库岸线就离他家不到20米。该村民小组的组长雷天满告诉记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