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律常识 最近读了一些近体诗,感觉其中音律甚美,今终吾一日,总结了其中一些诗律常识,故成此篇。本文力求通俗易懂,抓住重点。文中所有重点皆用红色字体表示,方便读者查看学习。本文从诗歌的平仄、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近体诗的分类以及近体诗的对仗四个方面对近体诗进行了大致的总结,希望能够为对诗歌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些帮助。同时也恳请各位能够对文中可能出现的疏漏或者错误批评指正。 一:四声与平仄1、四声我们这里所说的四声是中古汉语中的平、上、去、入四种声调。这是根据发音的长短、语调等来划分的,解释如下: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如下: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2、平仄 平仄,是四声在文学应用上的归类,也是近体诗、词、曲等韵文最重要的格律要求,能够构成韵文音律的抑扬顿挫。“平”指中古四声中的平声,“仄”指上、去、入三声。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二:近体诗与古体诗 近体诗又叫格律诗,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指发端于南北朝齐、梁时期,形成于李唐初年,成熟于唐朝中期的有严谨格律的诗歌。汉魏六朝诗一般是古诗,包括五言诗、七言诗和乐府。古诗的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限制,不讲究平仄和对仗。唐代以后,即近体诗产生以后,也任然按照古诗的写法作诗的,这种诗就称为古体诗,也叫古风。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具体如下:1、近体诗的句数固定,律师都是八句,绝句都是四句,而古体诗则没有长短要求。2、近体诗押韵严格,具体可以分为,a:只压平声韵;b:不能换韵,必须一韵到底;c:不能出韵,即韵脚字只能用同韵部的字;d:二、四、六、八句的末句必须入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而古体诗则没有这些要求。3、近体诗的平、仄要求严格,必须讲求“粘”,“对”、“坳”、“救”,严禁出现孤平和三声调。而古体诗也不讲究这些。4、近体诗的对仗要求也严格,如律师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长律除首尾两联外,其他各联都要对仗。古体诗则很随便。三:近体诗的分类与平仄近体诗按照句有定数的格律要求,或四句两韵成诗,或八句四韵成诗,或十句五韵以上成诗(首句入韵不计)。四句称为绝句(按照格律而作的律绝,不包括形式自由的古绝。),八句称为律诗,十句以上为排律。以上各种形式的诗歌都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近体诗以律诗最为重要,不论五律,七律,都由八句构成,分为四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叫尾联。每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每首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律诗的平仄实际上就是近体诗的平仄,绝句和排律的平仄只是律诗平仄句式的省减和增益。对律诗而言,平仄是其最重要的格律条件,平仄不合,便是格律不合。故而,将着重介绍有关平仄的规则。“粘”、“对”是律诗平仄格式的重要特点。“粘”是粘联相同的意思,指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必须平仄必须保持一致。若不一致,则为“失粘”。“对”是对立的意思,之每联内的的出句和对句的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互对立。不相对就叫“失对”。“失粘”和“失对”都是诗家大忌。律诗的平仄,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各有四种基本句式。五言律诗为:A:仄仄平平仄 B:平平仄仄平C:平平平仄仄 D:仄仄仄平平七言律诗的句式就是在这四种句式之间加上两个相反的平字或仄字: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把这些句式按照“粘”、“对”规则和押韵规则组合搭配,就调成了五律和七律各自的四种平仄格式。“仄起仄收”式: 五律平仄声调谱 渡荆门送别李白A:仄仄(起)平平仄(收)出句 渡远荆门外,B:平平(对)仄仄平(韵)对句 来从楚国游。C:平平(粘)平仄仄 出句 山随平野尽,D:仄仄(对)仄平平(韵)对句 江入大海流。A:仄仄(粘)平平仄 出句 月下飞天镜,B:平平(对)仄仄平(韵)对句 云生结海楼。C:平平(粘)平仄仄 出句 仍怜故乡水,D:仄仄(对)仄平平(韵)对句 万里送行舟。 七律平仄声调谱 阁别杜甫 C:仄仄平平平仄仄 岁暮阴阳催景短,D:平平仄仄仄平平 天涯霜雪霁寒宵。A:平平仄仄平平仄 五更鼓角声悲壮,B: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峡星河影摇动。C:仄仄平平平仄仄 野哭千家闻战伐,D:平平仄仄仄平平 夷歌数处起渔樵。A:平平仄仄平平仄 卧龙跃马终入土,B:仄仄平平仄仄平 人事音书漫寂寥。“仄起仄收”式:(以下平仄声调均以句式序号代替)五律声调谱:DB、 CD、 AB、 CD 代表诗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七律声调谱:BD AB CD AB 代表诗有进山西村陆游“平起仄收”式: 五律声调谱:CD AB CD AB 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七律声调谱:AB CD AB CD 代表作有城上夜宴白居易“平起仄收”式: 五律声调谱:BD AB CD AB 代表作有晚晴李商隐 七律声调谱:DB CD AB CD 代表作有晚次鄂州 实际作诗中并不是所有字都符合平仄格式,古人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即在实际作诗中,七律每句的第一、三、五个字(五律为一、三)可不拘平仄,而每句的第二、四、六个字(五律为二、四)必须谨守规律。一般来说,此说基本正确可行,但严格而论,此说有并不详备,因为律诗要求避“孤平”、避“三平调”。 所谓“孤平”,是指一句中除了句尾押韵的平声字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如:“仄平仄仄平”或“仄仄仄平仄仄平”(五律和七律的B根据一三五不论而得),“孤平”为诗家大忌。所谓“三平调”,是指一句中尾句运用三个平声字。如“仄仄平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平平”(五律和七律的D根据一三五不论而得)。 另外,“二四六分明”,有时候也可以不分明。在C式律诗中,五言的第四个字或七言的第六个字常由仄为平,而后在五言的第三个字、七言的第五个字用仄字来补救,构成“平平仄平仄”或“仄仄平平仄平仄”式。这种局势在近体诗中常用,往往被看做特殊的平仄句式。 学习近体诗格律,还应该明确“拗”、“救”的概念。“拗”是远拗的意思,又称拗句,是指远拗了平仄律的句式。“救”即补救,是指律诗中某字位平仄不合,便更改本句或对句的相关字位的平仄以资补救。“拗”而能救,不为诗病。三平调无法补救,只能避免。至于补救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本句自救。具体有两种形式。为避免“孤平”,五律B式句一位拗,三位救。七律B句式三位拗,五位救。构成“仄(拗)平平(救)仄”或“仄仄仄(拗)平平(救)仄平”式。如: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杜苟鹤春宫怒)“欲”拗,“临”救。又如: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客”拗,“何”救。注意:这种拗救格式中,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必须为平声。二:对句相救。是指某联出句中拗,就在对句相当的位置救。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依句式应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因出句“不”字拗,就用对句中的第三个字“吹”补救。同理: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绿”字拗,“红”字救。“拗”、“救”是导致律诗变革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拗”、“救”使得诗律五彩缤纷,形式多样。四 :近体诗的对仗 律诗对仗,简而言之有以下几种: 1、 工对:指律诗的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反,词性相同,指称对象相类。如: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2、宽对:不严格要求指称的食物相类相关,只在句型、平仄、词性等方面形成对仗。如: 几度听鸡歌白日,亦曾骑马咏红裾。(白居易寄音协律) 3、借对:亦称“假对“,指利用一词多意现象和谐音关系而构成对仗。如: 竹枼于人既无分,句话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按:诗中的“竹枼”本是酒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SXFLXH 001-2024雷电防护工程开竣工报审服务规范
- 高中化学原电池课件
- 高三拍摄脚本课件
- 高三化学最后一课课件
- 离婚双方共同财产分割协议范本及实施要点
- 猪场租赁合同(带屠宰加工服务)完整版
- 离婚双方彩礼退还及婚后财产分配执行合同
- 离婚协议房产分割与子女教育支持专项合同
- 环保投资担保合同风险分析与责任承担条款
- 髋臼骨折课件
- 营业厅安全管理规定
- YS/T 921-2013冰铜
- GB/T 28121-2011非热封型茶叶滤纸
- 低压电气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3年廊坊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苹果栽培学完整版课件
- 沁园春长沙完美版课件
- 专升本《建筑力学》-试卷-答案
- 2020年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 自学考试国际商务谈判笔记精华
- 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与制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