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规范无人机频段 无人机发展稳步推进.doc_第1页
工信部规范无人机频段 无人机发展稳步推进.doc_第2页
工信部规范无人机频段 无人机发展稳步推进.doc_第3页
工信部规范无人机频段 无人机发展稳步推进.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瞻网资料文档工信部规范无人机频段无人机发展稳步推进4月15日工信部规定了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使用频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及我国频谱使用情况,规划840.5-845MHz、1430-1444MHz和2408-2440MHz频段用于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信部规定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使用频段,将一步推动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我国军用的无人机发展起步较早,早在1964年型无人机靶机就已经诞生,型无人机靶机也在70年代研制完成。随后,又研制出了S-100型靶机,使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达到100米/秒,这也为我军训练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除了靶机的研制我军也从1969年开始,投入无人侦察机的研制工作,1978年设计定型并于80年代装备部队的无侦5型飞机便是我军早期无人机的重要代表。1980年代开始批量使用无人机,最初主要作为防空系统的靶机和干扰诱饵等。1980年代末,由以色列进口一批“先锋”无人机,用于炮兵定位和校射侦察,数量不多,带有很强的试验性质。此外,也利用原来的高空高速靶机尝试改进成为侦察无人机。在研制之路上,我军并未止步于此,与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积极合作,开发出了多型的无人机设备。其在作战功能上紧跟美军无人机的发展,除了2002年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WZ-2000型无人侦察机引起世界轰动外,近几年也开发出了“彩虹-4号”无人机和“翼龙型”无人机,还有酷似全球鹰的“翔龙型”无人机。我军于2009年立项研发的“利剑”隐身无人攻击机完成了首飞,这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的X47B、欧洲的“神经元”后第三个拥有隐形无人攻击机的国家。图表1:中国无人机发展历程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从事无人机行业的单位有300多家,其中规模比较大企业有160家左右,形成了配套齐全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目前在研和在用的无人机型多达上百种,小型无人机技术逐步成熟,战略无人机已试飞,攻击无人机也已多次成功试射空地导弹。保守估计,中国无人机当前产值在36-40亿人民币之间。未来我国军用和民用无人机将由2013年的6.2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22.8亿美元,十年(2013-2022年)需求总额将超过134亿美元,十年复合增长15.57%。图表2: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图(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前瞻分析认为,无人机行业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一是智能化趋势。未来无人机应该是智能化的,而不仅仅只是听从人类指令而被动行动的玩具。未来战场瞬息万变,战机往往梢纵即逝,因此,一架具有主动判断能力和卓越战场感知能力的智能化无人机就能在站场上迅速取得先机,从而赢得战争胜利。以自主控制为代表的无人机智能化水平未来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采用人工智能和群体智能优化技术后,无人机/机群可远在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外自主完成自动寻的、确定攻击目标先后次序、选定适宜的打击手段、进行战术协同执行攻击等一系列战术动作。二是隐身化趋势。现代防空武器的迅速发展,对无人机的隐身性能及机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无人机的机动性能和战场生存能力,未来无人机需要朝着隐性化,微型化方向发展。特别是翼展不超过15厘米的特微型无人机,携带方面,战术灵活,可以在提高生存能力的大大增强战争侦察、渗透能力。日前,该形无人机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微星和黑寡妇为代表,展现了现代科技已使“掌上飞机”逐浙成为了现实。相信随着微电子技术,弱功率信号控制与通讯技术的继续发展,微型无人飞行器将更加成熟。三是集成化趋势。未来无人机正朝着系统集成,综合传感方向发展,增强无人机的通用性。未来无人机不将再有明显的分类,一架无人机就能完成侦察/探测/打击/评估等一体化任务。同时,针对未来一体化战争趋势,无人机数据链可以与有人战斗机迅速分享,各自分工,应对不同任务的需要。未来的无人机系统更强调高度集成化,以满足灵活多变的作战任务需求。将朝着以侦察、发射平台为基础,以导弹攻击、拦截为作战手段,以卫星实时通信、传输为信息保障,以智能指控为核心的机、弹、星、人集成化武器系统发展,真正成为立体化战场的多面手、战斗力的倍增器。为适应作战运用的变化,美军空军2025报告所列今后数十年无人机的关键需求中明确将多任务平台列作战术/战略无人机的下一个发展方向。未来的无人机系统更强调高度集成化,以满足灵活多变的作战任务需求。将朝着以侦察、发射平台为基础,以导弹攻击、拦截为作战手段,以卫星实时通信、传输为信息保障,以智能指控为核心的机、弹、星、人集成化武器系统发展,真正成为立体化战场的多面手、战斗力的倍增器。最后是民用化趋势。根据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路线图(2010-2035),无人机在军用领域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展至C3I指挥控制、空战、加油、空运等更多类型的作战任务,逐步对有人驾驶飞机形成替代。而在民用领域,随着对无人机应用价值认知程度的加深,无人机在遥感测绘、边海防、森林防火、管道巡线、警务执法等方面的应用已开始起步,并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据预测,全球民用无人机的市场需求将以年均近30%的速度快速递增。本文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