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俭示康 教案2教学目标:1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司马光提倡节俭的社会意义。2了解本文运用典型事例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把握作者训诫的重点内容。3借鉴古人崇尚节俭的训诫,培养勤劳节俭的生活作风。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疏通文意,明确提倡节俭的社会意义。难点:对本文对比论证、例证的合理运用的分析理解。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过程:本文是自读课文,应让学生提前做好翻译,教师在课上迅速落实重点的实词虚词,在树立内容时应和议论文写作相结合,关注例证的角度、作用以及和全文主旨的关联,最后读写结合,诵读积累。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教师导入二、简介作者以及生平典例三、疏通文意,整体把握四、解读文本,分析例证或对比论证。五、拓展引申:一、导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领域里,家庭教育是一以贯之的,如魏晋时期,诸葛亮的诫子书,颜子推的颜氏家训尤为著名。到了唐太宗时,太宗受魏征直谏而受益获得启发,亲自撰写帝苑十二篇,专赐皇太子,实际上成为政治遗嘱,由此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有所作为的大家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堪称经典的家庭教育文献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希望从中受益。二、简介作者以及生平典例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家在涑水乡,人称涑水先生,晚年自号迂叟,卒谥文正,赠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典例:司马光一生的确由俭朴美德照亮的。编修资治通鉴这部巨著,一切费用由朝廷供给,但从影印的宋司马光通鉴稿发现,他所用的稿纸都是用过的废纸,他用淡墨将原字涂掉再用来写书稿,在当时像这样节俭的封建士大夫实属罕见。评价:司马光一生为世人所称著,一在人品,二在著作。他重视个人修养,恭谨谨慎。他的文章一如其人,写得实实在在,光明磊落。为文不仅有宋人“辞达”的特点,又有坦率、恳切的特点。这同他的个性、人品有密切的关系。三、疏通文意,整体把握(一)学生自读课文,梳理文意。教师巡视答疑。自读要求:通读全文,基本上能讲解词句,翻译全文;关注重点实词、虚词;把握每段的关键句。(二)聚焦题目,整体把握1当时的社会风气如何?2作者想要表明的观点是什么?每一段哪些关键句给了你提示?3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观点的?明确:奢靡成风。训“俭”。引证、例证、对比论证(三)学生深入阅读,试着圈划每一段关键句。(关注有“嘻、嗟乎、呜呼、哉、乎”语气词的议论句)明确:1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异哉?或“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2风俗颓靡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3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可追问“深谋远虑”具体指什么?)4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5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包括最后一句)四、解读文本,分析每一段的例证或对比论证。(一)分析第一段:1本段哪句话能作为本文的观点?2开头讲述了自己的身世经历中的几件事,是哪几件事?和观点有什么关联?3引用孔子的三句话有什么作用?明确:1俭为美德。2突出了自己的“以俭素为美”、不喜奢靡的特点,再摆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写就起到现身说法的作用,使晚辈读来感到亲切,容易接受。同时,也与当时“众人皆以奢靡为荣”的习俗形成鲜明对比,使论点更加突出。3引用孔子的三句话,既揭示了作者“以俭素为美”的思想基础,又是对论点的证明,说明“以俭素为美”才是正统的道德观,是传统的美德。(使论证有说服力)(二)分析第二段:问:作者怎样突出“近岁风俗尤为侈靡”?明确:司马光回忆父亲当年招待客人的情况,并且指出:“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用意是和“近日士大夫家”招待客人的情况作对比,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三)分析第三段问:本文的关键句“深谋远虑”指什么?明确: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问:本段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角度有什么不同?明确:例证(圈画人名)。第3段的例子,是同朝代、同官职的人和事,同是注重节俭的典范,从正面论证,使人受到教育。3个例子又不雷同:李文靖的例子说的是居住问题,参政鲁公的例子说的是饮食问题,张文节的例子说的是要有深谋远虑,地位变了,节俭之风不能改变。(四)分析第四段:问:作者是如何论证的?和前几段有怎样的关联?明确:引御孙的话,从道理上论证俭和侈的本质不同。这一段是在前面几段以列举事例为主的基础上,对论点作深入分析,使人从理性上受到启迪。(五)分析第五段: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圈画人名并分类。明确:有7个例子,正考父和季父子是正面的例子,后面5个是反面的例子。后5例都说明不节俭必自败的道理,但具体情况又不一样:石崇丧生,是当代就败;管仲受讥,是死后败了名声;公孙文子、何曾是祸及子孙;寇准虽因功业大,别人不好指责他的过失,却也殃及后人,“今多穷困”。这样举例就不累赘,而是看到不同的事例受到不同的教育,有新鲜感。(六)小结:问: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列举了大量事例,为什么读起来不觉累赘?明确:例子虽多,却不觉累赘,原因是:这些例子各有各的意义、作用,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观点;恰当地安排了详述、略述,采取了不同的写法和用词。五、积累拓展:(一)摘录文中具有警戒意义的语句,熟读成诵。(二)摘录与“俭”有关的名言,互相交流。(三)以“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试探究其现实意义。学生聆听预习交流自读、圈划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圈划交流分析、圈划、讨论讨论交流讨论交流讨论交流课外积累温故而知新积累文学常识以切合主题的作者事例引入,为“训俭“作铺垫。整体把握,对此文的主题、写作意图、论证方法有一个初步判断。圈划关键句是迅速把握每一段以及全文大意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训导语气。对第一段的具体分析,是为后几段的学生自己分析做示范。在学生找出大量事例的基础上追问各个事例和主旨的关联。明确事例是用来证明而不是堆砌。总结时作一强调和归纳。读写结合,特别是让学生要意识到现代社会中以及自身倡导“俭”的重要性。附:关于“俭”的名言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民生在勤,勤则不溃。左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荀况侈而惰者贫,力而俭者富。 韩非子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082.1-2025气焊设备用安全装置第1部分:阻火器
- GB/T 3295-2025陶瓷制品镜向光泽度试验方法
- 应急安全培训活动总结
- 2023山西省永济市北师大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提升测试卷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法律硕士考前冲刺练习题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3年度体育职业技能鉴定高频难、易错点题含答案详解【新】
-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与替代治疗
- 医疗机构传染病隔离区域设置与管理要求
- 虫媒传播传染病预防与护理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多方计算在智能工厂生产设备性能优化中的应用报告
- 附睾结核护理查房
- 膝关节炎中医护理
- 廉洁考试试题及答案
- 儿童飞盘教学课件
- 空调使用培训
- 电气安装工程培训课件
- 口腔科印模制取技术要点
- 2025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工程石材吊装方案(3篇)
- 混凝土销售管理制度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技能大赛(植物嫁接)赛项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