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讲稿(大字稿).doc_第1页
文献检索讲稿(大字稿).doc_第2页
文献检索讲稿(大字稿).doc_第3页
文献检索讲稿(大字稿).doc_第4页
文献检索讲稿(大字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古典文献的检索(教材第九章)第一节 传统纸质文献的检索方法与途径传统纸质文献的检索方法与途径主要是利用索引与文摘,下面对此两种形式略作介绍。索引的定义 索引是将报刊书籍中某些重要的或有意义的信息,如书名、刊名、篇名、主题、人名、地名等分别择录出来,按一定方式编排,并注明出处,以供检索的工具。它包括四个基本要素:索引源、索引款目、编排方法和出处指引系统。索引不仅为读者提供多种文献检索途径,并能通过检索词的使用,反映某一文献的主题内容以及关于某一学科或课题的以往成果、最新观点和发展趋势。索引按所揭示的对象,可分为:1. 期刊索引 期刊索引(Periodicals Index) 期刊索引就其所涉及的文献范围可分为专刊索引和多刊索引两类。专刊索引是某种期刊的辅助检索途径,一般都伴随该期刊连续出现,或置于现刊每期之末,或单独成册出版。前一种方式最为常见。外文学术期刊几乎都有辅助索引,并多有不同周期的累积本。一些历史久远的期刊,有跨年的累积索引,可以起到回溯性期刊文献检索工具的作用。所谓多刊索引是相对于专刊索引而言,即是收录多种期刊的索引。期刊索引可按索及文献的时间分为现行索引和回溯性索引两类。现行期刊索引以当前期刊论文为收录对象,定期连续发行,并有年度累积本。最早出现的现行期刊索引是美国在1879-1927年间连续出版的包罗世界医学期刊文献的 Index Medicus(医学索引)。回溯性索引是指以某一时期期刊文献为收录范围所编制的索引。西方国家的回溯性期刊索引由美国著名的图书馆专家William F. Poole编辑。他编就的大型回溯性和综合性期刊索引Pooles Index to Periodicals Literature是查找19世纪期刊论文的最重要的工具。从索引内容的学科覆盖面来看,又有综合性期刊索引和专科性期刊索引之分。综合性索引如全国报刊索引、Readers Guide to Periodical Literature等。专科性期刊索引所索及的范围则相对地较狭,但其所涉及的文献类别较多,如图书、学位论文、会议录、报告以及专利说明书等多类文献。 2.报纸索引 (Newspaper Index) 报纸索引在其许多款目下有简明提要,因而具有文摘的作用,不仅可用于查明关于某某事件或消息的来源,也可直接用于回答什么事情发生于何时何地或始末等问题。事实上,报纸索引既是报纸内容的检索工具,同时也兼备资料性工具书的作用。鉴于报纸所载内容重复交叉的比例大,许多重大事件同时登载在多种报纸上。因此,某种报纸的索引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作为其它报纸的检索工具。目前,外文报纸索引也报道多种载体形式的文章,如News Bank Index 专门报道以缩微平片形式发行的文章,而Newspapers Online则专门报道联机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章。 3.文集索引 (Indexs to material in collections) 文集是一人或多人著述的汇编,一般限于某个作家、围绕某一主题或体裁,如诗歌集、论文集、译文集、演讲集、会议录、某著作专集或选集等。 文集以书的形式出版,在书目和目录中反映的是该文集的整体情况书名、编者、出版者、总页数等,往往不反映文集中的内容。揭示文集内容的工具是文集索引。没有文集索引,散布在成千上万书籍中的文章是很难查找的。文集索引以人文科学尤以文学类的居多,社会科学和科技的文集索引则较少。常用的外文文集索引有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元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散文和一般文献索引(Essay and General Literature Index)、哥伦比亚格兰杰世界诗歌索引(The Columbia Grangers Index to Poetry in Anthologies)、短篇小说索引(Short Story Index)、戏剧索引(Play Index)等4.书评索引 书评是研究和了解某书或某人的学术思想、政治观点或艺术风格的不可缺少的资料,是推荐图书、指导阅读的工具,也是评价和选购图书的依据之一。通过书评还可以了解书刊出版后的反映、社会效果、各学科的发展动向以及出版国当前在政治、社会、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的现状。书评往往刊载在专门的书评刊物、图书馆类杂志、各专业杂志专栏和报纸的副刊上。把分散在各处的书评收集起来并指引出处,即为书评索引。一些索引工具书往往附有书评索引,如Readers Guide to Periodical Literature。5.会议录索引 会议文献的称谓很多,如会议录,会报、议事录,会议文献汇编,学术报告集。英文常用transactions表示会议上发表的论文,用proceedings表示会议的记录和会后整理出版的会议文献。由于会议录汇集了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讲话和报告,成为获取科学技术信息和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来源。各种会议规模、类型、性质不同,有鉴定会、研讨会、座谈会、专题讨论会等(英文名称有congresses、conferences、conventions、seminars、symposia、workshops等),内容重叠交叉,有时也很难区分。就报道科研成果的速度而言,国际会议比全国性、地区性会议的会议录要迟缓,但成熟程度却较高。会议录的形式也很复杂,有会前预印本、论文摘要、会议期间的论文汇编等,有的会议录作为图书、论文集、丛书出版,有的则以期刊特辑、声像资料的形式发行。与其他出版物相比,会议录往往能更快地反映前沿科学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内容也较专深。有的会议录论文不再在其他出版物上刊载,一经发表,就难以获得,所以它普遍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力求及时查明,尽早获得和使用 6.引文索引上述索引所揭示的文献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的,没有直接的内在关系,但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一篇论文的观点、例证、结论和实验方法是如何产生的,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以及有哪些人研究过,就要利用论文后引用的参考文献去追溯另一批相关的文献,这样层层追踪,直至获得满意的结果。这就是引文法,其检索工作量非常大。但有了引文索引就大大便利了这种查找方式。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是二战后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的索引形式,它在编制原理、体例结构和检索方法与常规的索引颇不相同,具有独特的性能与功用,是常规索引的一种重要补充。具体体现为: 引文索引是利用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关系来检索文献的。从引文索引中查出一批所需的文献后,再利用这些文献的引文查找一批新的文献,这样不仅能获得一定数量的相关文献,还能揭示旧文献对新文献的影响,新文献对旧文献的评价,展现新旧文献在学术研究中的关系; 引文索引索及各学科的文献,因而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关系,是提供边缘学科研究成果的有效途径; 提高检索效率。只要掌握一篇被多次引用的文献,即可在很短时间内查到内容上有联系的来源文献,比常规索引更快。 根据引用频率的高低,结合其它方法,能为评价某一论文、某一期刊和某一著者的学术水平和产生的社会影响提供客观依据。引文索引主要由“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机构索引”(corporate index)、“来源索引”(source index)以及从文献名称中每次选取若干关键词经过排列法处理的“轮排主题索引”(permuterm subject index) (PSI)组成。索引的使用 要指出的是,索引和书目同为线索型检索工具,但作用不同。书目是对一种出版物作整体的描述(有人称之为宏观著录),一个条目就是把一本书或一种报刊作为一个著录单元,这种方法不能满足人们想了解更细小的知识单元的要求;而索引 可以将文献所包含的若干信息分析摘录出来,作为排检标识,这种标识可以根据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任意深度的选择和标引,从而满足更深层次、或更多途径的查找要求,也有人称之为微观检索。因此,索引是在书目广泛使用的基础上,随着对文献检索深度和广度的要求不断加大而产生的。在熟悉书目的基础上(或者将两者配合使用),就可以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当我们选择一种索引或文摘时,有必要了解它的编制方法、所收出版物的性质、条目的编排等。如下因素需要考察: 收录期刊的数量及种类,尤其是在使用者熟悉的学科领域内检查是否收入了代表性的刊物? 是否收入其它形式的文献?如图书、图书的部分内容、报告或其他资料。不少专科索引不仅收录期刊论文,也收录新书,如Library Literature;索引的作用主要有两点: 了解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学术研究,必须借鉴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如何从大量文献中查找所需要的信息,索引提供了可靠而便捷的途径。有的索引是直接将文献的内容作分解报道(如专著、百科全书的内容索引);有些索引(如报刊篇目索引)把散见于书刊中有关某学科某专题的文章加以系统整理,使同一性质的资料聚集在一起,从而起到揭示信息的作用。 从多种途径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索引不仅描述文献的整体特征,还可揭示文献内容中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如主题、事实、语词、字句、人名、地名、数字、年号等,能为学习和研究提供广泛、准确、系统的参考资料。2.中文索引举要参看教材P279至307提到的大量的索引类书籍中文索引旧称“备检”、“通检”、“玉键”、“引得”等。是将图书、报刊中的篇目、词句、主题以及人名、地名、书名和其他事物的名称摘录出来,注明出处或位置,按照一定方法加以编排的工具书。索引主要方便查找文献和文献内容。 查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论文资料查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资料,目前尚没有系统的回溯性索引可利用,必须通过多种索引工具进行补充。1.国学论文索引(1-5编)中华图书馆协会1929-1955年印行。该索引收录辛亥革命至1937年间全国主要报刊上刊登的论文,按总论、经类、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史学、地学、诸子、文学、科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宗教、艺术、音乐、图书馆学等顺序进行编排。初编王重民编,收录辛亥革命至1928年7月间162种报刊上的论文;续编徐绪昌编,收录1928-1930年间80余种报刊上的论文;三编刘修业编,收录1928-1933年5月192种报刊上的论文;四编刘修业编,收录1934年1月至1935年12月210种报刊上的论文;五编侯植忠编,收录1937年7月以前报刊上的论文。2.十九种影印革命期刊索引人民日报图书馆编,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该索引汇集1954年前后人民出版社影印的新青年、每周评论、共产党等19种中共早期革命报刊的全部篇目,按18大类分类编排。书前有书刊简称表,书后附作者译名索引。3.二十六种影印革命期刊索引中国革命博物馆资料室编,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本书收录1958年至1983年由人民出版社等影印出版的星期评论、少年中国、劳动界等26种革命期刊的全部篇目。全书分篇名分类索引和著译者篇名索引。篇名分类索引按学科分类编排;著译者篇名索引按姓名排列,在各姓名下列所发表的文章。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影印革命期刊索引(抗日战争时期)雍桂良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本书收录已影印的9种抗日战争时期期刊论文,按分类编排。附“抗日战争时期影印革命期刊卷期年月表”和“作者、译者索引”。除一些综合性的索引外,还可以利用一些报刊的索引:申报索引申报索引编辑委员会编,上海书店1987年起陆续出版。申报创办于1872年4月,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是解放前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申报记载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是检索中国近现代资料的主要工具。1983年起,上海书店将全套申报影印出版,分为400册。申报索引以年度为单位,逐年编制,每两年为一册。索引的主要部分是新闻资料的分类索引,分为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生活、国际等大类,类下再分小类。条目采用申报的原标题,或在辨析资料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标引。每条注明标题、著者、影印本编号、号码、版区等编号,同时附有人名索引。东方杂志总目三联书店编辑部编,1957年出版,1980年重印。东方杂志创刊于1904年3月,停刊于1948年12月,是中国近现代出版时间最长的期刊。东方杂志总目收录了该杂志的全部篇目,按卷期先后顺序编排,每条注明篇名、著译者、所在页码。除上以外,国闻周报总目(1924.8-1937.12)、新华日报索引(19947.2.28)、新中华报索引(1939.2.7-1941.5.15)、解放日报索引(1941.5-1947.3)、(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索引(1946.5.15-1948.6.14)、人民日报索引(1948年下半年、1949年本)等也可利用和参看。 查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论文资料查找新中国成立后的报刊资料主要利用: 报章杂志参考资料索引全国主要期刊重要资料索引 全国报刊索引 报刊资料索引 复印报刊资料专辑索引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题录内部资料索引 (样页)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检索工具。除上以外,新华文摘中的“报刊文章篇目辑览”、全国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报(年度)总目录等也都可供参考。 获取报刊全文的检索工具检索报刊全文可以通过先查找馆藏报刊目录,获得刊发该文的原始刊物藏址,也可以通过一些专门的工具进行查找: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 中国期刊网3.外文索引举要 Readers Guide to periodical literature Social Sciences Index(SSI) & Humanities Index(HI) Pooles Index to Periodical Literature New York Times Index Essay and General Literature Index Index to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Proceedings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 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A & HCI) Current Contents EBSCO和联合西文期刊篇名目次数据库 其他进入我国科研和高校图书馆的国外期刊数据库UnCover、 Science Online (南京大学图书馆部分西文工具书)4.文摘文摘定义 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主要内容的短文。文摘客观、如实地反映了原文献的内容,但又比原文文字简洁。作为一种检索工具,文摘将论文或书籍中摘录出来的主要论点、数据等按一定方式编排,供读者检索和阅读。 索引和文摘的共同点都是以论文、文章、报告等为主要的报道对象,区别主要在于是以报道文献的外表特征为主还是以报道内容特征为主,在形式上就是看有无摘录或评价原文的文字材料。此外,文摘在收录范围上少有综合性的、在编排上一般按分类而不是按主题和著者、在时间上比索引报道速度慢、报道文献数量少等等,这些差异都是在考虑检索策略时要注意的。文摘类型 文摘的类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 按编写目的,可分为综合性文摘和专业性文摘。前者如新华文摘、文摘报等;后者如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 按其编写方式,可分为题录性文摘、指示性文摘和报道性文摘。题录性文摘主要著录文献的外表特征,有时作少量的说明和注释,如中国电子科技文摘、机械制造文摘等;指示性文摘,主要揭示文献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一般不涉及具体事实、结论等。如中国医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等;报道性文摘,是以原文为基础浓缩而成的摘要,包括报道原文的主题范围、基本观点、方法、推理的结果等。如管理科学文摘、分析化学文摘、国际学位论文摘要(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等。 按其出版形式,可分为期刊式文摘、附录式文摘和卡片式文摘。期刊式文摘即文摘杂志或文摘期刊,定期或不定期出版。附录式文摘即附于书刊之后或编排在书刊之中的文摘,一般多附在学术性刊物中。卡片式文摘,即将文献的题录、正文、编号等著录在卡片上。如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文摘卡片。在当今学界影响较大的所谓“人大复印资料”(分科编辑),就是他们在前者 基础上编辑出版的文摘作用 文摘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4点: 通报最新科学文献 节省阅读时间 引导检索原文 能获得因语言障碍无法得到的科学文献索引和文摘的作用是互相补充的:索引揭示的文献数量多,反映文献信息的速度快。如同样查书评资料,书评文摘(Book Review Digest)比书评索引(Book Review Index)所报道的书评要慢3个月到半年。索引告诉读者可以到哪儿去找论文资料,但没有告诉读者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否值得花时间去找,而文摘弥补了这一缺陷。文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索引”既承担了“指引”的任务(在这个意义上它是索引),又承担了揭示原文内容的任务(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原文信息的浓缩),因此文摘是一种将索引和原文融为一体的文献报道工具。 由于文摘具有上述功能,其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文献检索系统中不可忽略的检索工具。目前国内的文摘刊物主要有: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文摘卡片、资料档案。文摘举例目前,国内的文摘刊物主要有: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上海师范大学高等学校学报文摘社出版。季刊。1983年底试刊,1984年改为双月刊。它摘录全国高等学校200多种文科学报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资料。每期收录近200篇文摘,按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艺学、历史学等学科分类编排。书后附“学术文章篇目选录”。它为读者及时推荐学术论文,传递学术信息,综述学术观点,提供学术研究材料。新华文摘新华文摘社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月刊。创刊于1979年1月。该刊选择全国主要报刊上发表的有价值的学术文章、文艺作品、科技动态等,摘要反映国内外的最新学术进展和社会发展动态。所摘录的文章,在原文后注明原刊名、题目、原字数等。该文摘按分类进行编排,设有政法、哲学、经济、历史、文学艺术、人物与回忆、文化教育、科学技术、读书与出版等栏目。该文摘根据原文的质量和重要性,以三种方式摘录。一是全文刊载,这些文章往往是近期最重要的文献;二是详细摘编,对原文稍作删减,以较多字数反映原文的内容;三是论点摘要,以简要的文字摘录原文论点,一般字数不超过400字。新华文摘对所摘录的文章严格筛选,具有较大的权威性。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上海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月刊。创刊于1980年。重要译载国外社会科学方面的论文和资料,分“专论”、“文章摘要”、“资料”“动态”等栏目。同类的还有国外社会科学快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辑。月刊。创刊于1983年。以文摘形式报道国外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文摘卡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该卡片从1978年起按学科专题编辑出版。2000年共出版14种。它们是:哲学原理,全年300张;逻辑,全年120张;伦理学,全年240张;社会学,全年280张;社会主义研究,全年300张;法学,全年560张;经济学,全年560张;财务与会计,全年160张;财政、金融,全年400张;世界经济,全年400张;教育学,全年300张;语言文字学,全年200张;文艺理论,全年480张;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全年300张。文摘卡片以简洁的语言反映原文的内容,按类进行编排。每张卡片首先注明题目、作者、原载报刊名称、时间、字数,然后是文摘正文,最后是专题类别和专题排列号、卡片发行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还出版中文报刊资料摘要光盘,它是文摘型数据库,收集哲学、法学、社会学、社会主义和经济学方面的18类专题文摘。每条文摘1000字左右。该数据库从1994年起建立,目前已有累计数据4万多条。该数据库以1张光盘形式提供,每年更新,可以旧换新。综合性的外文文摘不多,主要是新闻文摘、书评文摘和学位论文文摘,一些著名的大型文摘刊物多在经济、文学研究、历史和科技类(参见有关章节)。资料档案(Facts on file; a weekly world news digest, v.1, Oct./Nov. 1940 New York: Facts on File, Inc)查阅近期发生的国外新闻、事件、人物等,利用报纸文摘比报纸索引要方便得多,不用查找报纸原文就可以获得简明的信息。Facts on File是美国一大型的报纸摘要,据称取材于75种报刊和其他来源,周刊为活页形式(每周约16-20页),每年1卷,称Facts on File Yearbook。内容侧重美国,有关美国的内容占全部资料的三分之一以上。除美国和世界各国大事外,还收劳工、科技、文艺、体育、宗教、医疗、讣告、社会新闻等杂项。(样页)每期资料分5部分,即“世界事务”“美国事务”、“欧洲事务”、“其他国家事务”和“综合类”,各部分下又分成若干类(subject),如“财贸”“经济学”等。它的特点是及时性较好,事件发生一周后就可读到摘要。主题索引将人名、主题、地名混排,使用很方便,能迅速找到所需资料。我国图书馆多藏有年度累积本,可按时间顺序查找,亦可利用索引从主题、人名、事件等内容要项查找。缺点是整理报纸资料不注明其出处,因而无法查到原文。 另外,资料档案新闻服务社(Facts on File News Services)推出如下电子信息产品:1)在因特网上推出F,提供20年75000篇新闻全文检索服务,以及每周更新的世界新闻摘要(facts on file World News Digest);2)20 年全文光盘版世界新闻摘要(The Facts on File World News);3)问题和争议资料(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on File),由学者和专业人员提供的当今最重要的问题的背景资料;4)当今科学资料(Todays Science on File),报道科学、与要医药和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5)社论资料(Editorias on File),对重大新闻事件的评论;6)软件和光盘评论资料(Software and CD-ROM Reviews on File),提供对最新软件和信息产品的详尽的评论。文献检索的一般方法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贯穿研究的全过程。文献不仅为选题提供依据,选题以后必须围绕选题广泛地查阅文献资料,能否正确的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关系到研究的过程、质量以及能否出成果,因此必须掌握文献检索的技能。了解和掌握文献的分类及其特点,是迅速有效地查找所需信息的必要前提。 (一)文献的类型1. 按内容性质分,可分为一级文献、二级文献、三级文献:一级文献,即原始文献,是由亲自经历事件的人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材料和各种原著。如图书类的专著、研究报告、产品样本、论文、报刊、政府出版物、档案材料、会议文献等出版物和非出版物。这种文献是我们搞好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对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价值。二级文献,指对一级文献加工整理而成的系统化、条理化的文献资料。如索引、书目、文摘以及类似内容的各种数据库等。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的特点。这种文献是十分重要的检索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研究所需要的资料。三级文献,指在二级文献的基础上对一级文献进行分类后,经过加工、整理而成的带有个人观点的文献资料。如数据手册、年鉴、动态综述述评等。这类文献综合性强,具有浓缩性和参考性等特点。2. 按信息载体分,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音像型和计算机阅读型:印刷型是一种以纸为载体的出版物,如图书、报刊画册,图书,包括教科书、参考工具书、专著等,其优点是内容成熟、系统、可靠,缺点是出版周期长,内容往往陈旧。这些图书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图书目录,利用全国总书目和全国新书目以及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查阅。计算机阅读型资料是信息时代特有的信息资源,包括光盘 、新闻组、BBS、WWW等,具有信息量大、内容新、获取方便等特点。(二)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1. 查找文献的步骤即利用一般的检索工具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一般有以下步骤:(1)分析研究课题 在检索之前先要分析检索的课题,一要分析主题内容,弄清课题的关键问题所在,确定检索的学科范围;二要分析文献类型,不同类型的文献各具特色,根据自己的检索需要确定检索文献类型范围;三要确定检索的时间范围;四要分析已知的检索线索,逐步扩大。(2)确定检索工具 正确地确定检索工具,能使我们在浩瀚的文献海洋中畅游无阻,从而以最简捷的方法,迅速、准确地获得研究所需的文献信息。下面介绍几种检索工具。索引: 把文献的一些特征,如书目、篇名、作者以及文献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概念、词语等组织起来,按一定的顺序(字母或笔画)排列,供人检索。例如国内教育信息常用的索引有上海图书馆编的全国报刊索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中国小学教学论文索引,许多图书馆都建立了馆藏书查询系统,读者可以通过人名索引和关键词索引很方便地进行查询。文摘: 指论文摘要。它概括地介绍原文献的内容,简短的摘要,使人们不必看全文就可以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检索工具。如新华文摘、教育文摘、教育卡片文摘等。书目: 它是将各种图书按内容或不同学科分类所编制的目录不但可以帮助读者选购、检索图书,还可以指点读书门径,如全国总书目、中国丛书综录。参考性与资料性工具书:它的范围很广,除以上三类外,均可属此类。如辞典、百科全书、年鉴等。内容丰富,可靠性实效性强,观点新颖,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计算机和互联网: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等对文献进行查询 (3)确定检索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检索方法:1、顺序查找法:从课题研究的起始年代开始往后顺时查找,直到近期为止,这种方法查全率高,但费时。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课题的系统文献,它适用于较大课题的文献检索。例如,已知某课题的起始年代,现在需要了解其发展的全过程,就可以用顺查法从最初的年代开始,逐渐向近期查找。2、回溯查找法: 这是利用某一篇论文(或专著)后面所附的参考资料为线索,跟踪追查的方法。它还可以从查到的“引文”中再追溯查找“引文”,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获得越来越多的内容相关文献。这种查找方法在检索工具不齐全,对课题不熟悉或不需做深入研究的情况下是可取的,是一种针对性更强、更直接、效率更高的文献查阅方法。但应注意要查阅权威性的标准参考源。此法的重点是放在近期文献上。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快地获得最新资料。3、循环查找法:利用现有工具书查出这一段时间内的一批文献,再利用回溯查找法,查出没有检索工具的那一段时间的文献方法。循环查找法兼有常用法和追溯法的优点,可以查得较为全面而准确的文献,是实际中采用较多的方法。对于查新工作中的文献检索,可以根据查新项目的性质和检索要求将上述检索方法融汇在一起,灵活处理。中学教师因图书检索条件有限,适合利用这种方法。4、即期积累法:为尽可能及时全面地掌握文献,除了在研究课题的前后突击查找文献外,还应注意平时的日积月累,养成经常阅读的好习惯。即从现刊中查找与自己课题有关的信息,也能够使学生懂得科学研究要把握最新的动态,及时了解别人在做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使自己少走别人已经走过的弯路,保证自己的研究处于比较领先的水平。5、计算机检索:计算机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成为当今最为理想的信息检索工具。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了最早的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信息检索也迅速发展,如今已成为广泛使用的信息检索手段。检索形式有光盘、Internet 检索等。与传统的手工检索相比,计算机检索有以下优点:检索速度快。使用计算机在课余的几秒钟内完成对几万甚至几千万的数据的处理,同样的检索如果用手工方法可能需要一个月。检索范围大。它可以同时对跨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数据做检索。检索途径多。计算机的数据库能提供十几种甚至几十种的检索工具,还可以使用逻辑的方法把他们组合起来使用,非常灵活。可以同时检索多个数据库。计算机可以把几个数据库同时打开供检索,并且可以去掉其中重复的数据。 可以立刻得到原文。由于早期的检索系统大多提供索引、文摘等二级文献,有时我们不得不再去寻找原文即一级文献。现在使用计算机全文检索系统,当场就能看到全文,并且根据需要还可以打印出来。(4)确定检索途径现在我们常用的检索途径主要有4种: 1.书名或篇名途径。是专业人员把文献的名称按照一定的排检方法组织起来后形成的检索系统。用户只要知道文献的名称,就可以查找到原始文献。2.作者途径。是专业人员把文献的作者按照一定的排检方法组织起来后形成的检索系统。它比较适合对于某一特定作者所著文献的查找。3.分类途径。是专业人员把文献的名称按照学科自身的体系组织起来的检索系统。它比较适合对某一特定学科中特定类别文献的查找。4.主题途径。这是专业人员根据文献的主题词组织起来的检索系统。由于文献主题词有一个或几个,因此这就为用户提供了较为宽阔的检索途径,尤其是使用计算机检索文献的时候,利用搜索引擎,按照主题词去查找特定的文献,其效益更加明显。获取原始文献。 按照利用检索工具查找的文献线索,获取到原始文献。建文献目录。 这是查阅文献的最后一步。把阅读参考过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叫做文献目录。文献目录一般是附在文章最后。包括:作者姓名、书刊(论文)名 、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地点、页码等。文献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形式,资料的积累有两种形式:一是笔记式,二是卡片式。笔记式即对原文进行的摘录或摘要。相比较而言,卡片式便于携带、分类,归纳、查找和使用。也可以在电脑中单独建立某一课题的资料库,将所有本课题的资料集中在一起,使用时,用查找工具(工具键中的望远镜)找出,非常方便。但要注意的是电脑中的数据库一定要有备份,备份要存在C盘以外的主机硬盘,最好用移动储存器如U盘、移动硬盘等存好并及时更新。这样万一电脑出故障,C盘中所有文件丢失,也还有备份可还原。附:摘要卡片的参考模式一、分类卡片(代码或文字) 1、主题:对所摘文字的概括 2、参考:对所摘文字的说明、评价或联想到的东西及灵感 3、摘录的内容和来源:作者、书名或篇名、出版社或报刊名、出版时间或卷期页码二、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目录的建立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引用别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注明出处,这既反映研究者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研究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别人劳动的表现。引文注释分为页末注(脚注)、段落后注、文内注和书后注(文末注)四种。页末注是在本页文章的下端,与正文之间划一横注线,线下方的注释;段落后注或篇后注是在段或篇后编一个顺序,使用“注1”、“注2”加以注释;文内注一般用小号字体,穿插在引文后边;书后注,就是把注释安排在全书的最后。注释内容包括作者姓名、文献标题(加书名号)、书刊名称、卷数、册数、出版社名、出版日期、地点、页码。重要论文后还附有参考文献,每一个参考文献要注明作者姓名、文献标题(加书名号)、书刊名称、出版社名、出版地点、出版日期、版次。 如果是要投寄到某刊物发表的文章,一定要事先了解该刊物的文章格式,特别是注释格式。我们这块的刊物比如文史、文学评论、文献等用篇后注(或称文末注);文学遗产用脚注(页末注);文史哲用最新的文献编排方式,稍微复杂些(我们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也用这种方式),由于这种方式是出版部门规定使用的方式,是以后将要通行的方式,以下特作举例说明:论吴师道的诗学观叶志衡(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310012,浙江 杭州)内容提要:元代吴师道以理学名家而兼擅文学,在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上都有所建树。吴礼部诗话在宋元诗话中颇具特色,其内容以弘扬理学正统、昌明雅正诗风为宗旨,重在总结唐宋诗论,主张师今师心。其文或驳正旧说、纠前人之失;或以片语点评,录一时佳句;或拾遗补缺、保存当代文献。这些方面既能与前贤往说相发明,而又能自出机杼,时发精辟之论,在元人诗论中颇具代表性。关键词:元代; 吴师道;吴礼部诗话,实与景遇文章代码:由杂志社填上吴师道生活于理学渐盛的元代中期。据元史吴师道传载:吴师道,字正传,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进士。曾任高邮县丞、宁国路录事、建德县尹、国子助教、国子博士等职,以奉议大夫、礼部郎中致仕。1(P1114)故有“吴礼部”之称。所著有易诗书杂说、春秋胡传附辨、战国策校注、敬乡录、诗文集20卷吴师道诗文集二十卷原名兰阴山房类稿,四库全书称为礼部集。四库全书还收录有吴师道选注的唐宋文人集绛守居园池记、紫岩诗选等。及吴礼部诗话 吴礼部诗话在四库全书中未见收录。明代司马泰广说郛卷六十六、清代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五、卷三十一有著录。今传通行本是清代知不足斋丛书本。中华书局于1999年将鲍廷博辑知不足斋丛书合成10册影印出版,吴礼部诗话在第8册。近人丁福保收入其所辑历代诗话续编,该书上海医学书局1916年首印,中华书局于1983年重版。等。元史本传称他:“年少即善记览,工词章,才思涌溢,发为歌诗,清丽俊逸。” 1(P1114) 其实,吴师道在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上都有较高的成就。四库全书收有其诗文集20卷,称为礼部集。其诗学观主要集中在吴礼部诗话中,该书在宋元诗话中颇有特色:或驳正旧说,纠前人之失;或片语点评,录一时佳句;或拾遗补缺,保存当代文献。这些方面多能与前贤往说相发明,而又能自出机杼,时发精辟之论,一些观点颇能代表元代诗论。前人对吴师道诗学观的研究还很不够,对吴礼部诗话更未有作全面研讨者。因此,对吴师道的诗学观进行考察很有必要。吴师道的诗学观以弘扬理学正统,昌明雅正诗风为旨归。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著名理学家金履祥给予他的影响最大。金履祥与何基、王柏、许谦合称“北山四先生”,为浙东理学干城,属朱熹一脉。吴师道少时即与许谦等人师事金履祥,颇得理学真传;本传称“其学大抵务在发挥义理,而以辟异端为先务”;1(P1114)四库全书礼部集提要也说“其文多阐明义理,排斥释老,能笃守师传”。2(P1445)其视战国策为“异端杂说”,“六经之弃也。”3(P1211)其校注战国策就是深感鲍彪之注“悖义害正之甚”而奋起“存其是而正其非,庶几明事迹之实,求义理之当焉!” 3(P1211)其论豳风七月以为“天人相感之际,亦学者所当究也。” 4(卷十九国学策问四十道),其论大雅抑和小雅宾之初筵诗,盛赞卫武公年九十五仍不忘讽谏周王的精神5(P590),都是其正统诗学观的产物。而最能体现正统儒学对其诗学观影响的是吴礼部诗话中批评东汉仲长统述志诗的一段话:“仲长统述志诗,允谓奇作,其曰叛散五经,灭弃风雅者,得罪于名教甚矣。盖已开魏晋旷达之习,玄虚之风。昌黎志辟异端,而汉三贤赞,统与焉,殆未之察也。” 5(P584)笔锋所及,甚至牵涉到文起八代之衰的硕儒韩愈,其捍卫儒学正统的决心由此可知。这种以理学贯彻文学或者说将理学和文学合而为一的做法和倾向代表了吴师道所处时代的诗学主流。后人习惯用“流而为文”来概括婺学发展中的这一现象。其实,这一现象不仅限于金华学派,可以说是整个元代的学术特点。与吴师道大致同时的虞集、欧阳玄、黄溍、柳贯、吴莱、傅若金、戴良等文人都有这种倾向。参考文献:1宋濂等.元史:卷190M.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