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讲评课时16 “文言文”满分精读方案(一).doc_第1页
习题讲评课时16 “文言文”满分精读方案(一).doc_第2页
习题讲评课时16 “文言文”满分精读方案(一).doc_第3页
习题讲评课时16 “文言文”满分精读方案(一).doc_第4页
习题讲评课时16 “文言文”满分精读方案(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40分钟分值: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9分)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葺平砦 ,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胁,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节选自宋史郭浩传) 第一段1“浩手斩二骑”中的“手”,为名词作状语,解释为:_。2“从种师道进筑葺平砦”中的“从”,为动词,解释为:_。3“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此句为定语后置句,应为:_,译为:_。4“浩冒阵而前”中的“而”,为连词,表示_关系。5郭浩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这些表现了郭浩什么性格特征?答:第二段6“以种师道荐”中的“以”,为介词,译为:_。7郭浩担忧西夏会乘金人南侵之时在西边发动进攻,于是又说:“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这表现了郭浩什么思想?结果怎样?答:第三段8“浩适夜半至郡”中的“适”为副词,解释为:_。9“所将才二百人”中的“所将”是助词“所”动词,相当于名词性短语,解释为:_。10“金人遂引去”中的“引”为动词,解释为:_,此处引申为:_。11“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按”,可联系五人墓碑记中的“按诛五人”来理解,动词,解释为:_;阴,副词,解释为:_。12郭浩与吴玠两人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答:第四段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缗:读_,一千钱称一缗,同“贯”。14“朝廷嘉之”中的“嘉”为动词,解释为:_。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冒:贸然B奋力大呼,得贼乃已 已:停止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 乞:请求D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候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3分)()浩手斩二骑,以首还流矢中左胁,怒不拔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浩与吴玠大破之AB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B郭浩卓有识见,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召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C郭浩、吴玠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二人联手大败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D郭浩治政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予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译文:_(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译文:_二、(2013郑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9分)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彦回下帘不视也。又有门生盗其衣,彦回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人无知者。”彦回曰:“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此人大惧,收金而去。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帝怒曰:“卿痴不足与议事。”彦回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彦回。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彦回不能禁也。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节选自南史列传十八)第一段1“百姓咸负担而立”中的“咸”副词,可联想到兰亭集序“少长咸集”来理解,译为:_。2“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躬”,可联想到陈情表“躬亲抚养”来理解,译为:_。3“彦回下帘不视也”中的“下”为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动用法,_。4第一段通过哪几件事情赞美“褚彦回幼有清誉”?答:第二段5“时人莫之知也”,此为宾语前置句,译为:_。6本段重点表现了褚彦回什么样的品质?答:第三段7“百僚远国使”,指_。8“尝聚袁粲舍”,此为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应为:尝于袁粲舍聚,译为:_。9本段重点介绍了褚彦回哪些品质?答:第四段10“珍奇寻又叛”中的“寻”,为副词,可联想陈情表“寻蒙国恩”来理解,解释为:_。11“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这句话写出了_。12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褚彦回不能禁止_,因此受到别人讥讽。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尚:娶B莫不延首目送之 延:邀请C时人以方何平叔 方:比作、相比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 令:美好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褚彦回“有器度”的一组是(3分)()帝与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可密藏之,勿使人见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AB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褚彦回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的牛,场面喧闹混乱,褚彦回不喜欢这种场面,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B褚彦回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琴艺,得到了王彧、谢庄的高度赞扬,这说明褚彦回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C明帝在遗诏中任命褚彦回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主,但明帝更属意于褚彦回,由此可见皇帝对褚彦回很器重。D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褚彦回不能禁止,因此受到别人讥讽。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3分)译文:_(2)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4分)译文:_(3)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3分)译文:_综合评价 答 案习题讲评课时16 “文言文”满分精读方案(一)精读方案一、1.亲手2.跟随3.浩率数百精骑夺之郭浩率领几百名精锐骑兵夺取了它4.修饰5.有胆有勇,身先士卒,英勇作战,屡立战功。6因为7.表现了郭浩忠君爱国,有远见卓识。可惜皇帝惧怕得罪西夏人,影响议和,而没有答应。事情果不出郭浩所料,西夏而后迅速攻打泾原路,攻下西安州、怀德军等地。8.恰逢,正好9.所率领的人10.掉头撤退11.查究暗中12.在处理宋万年事件中,吴玠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浩不同意这一做法,两人由此产生隔阂,朝廷也没有很好地调节,结果“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13.mn14.赞赏,嘉奖原题练习1选A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或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还要注意联系课本举一反三。冒:不顾、顶着。2选D为奋勇抗击夏人,为平治乱民。3选C本题一定要把选项与原文对应的句子进行分析比较,看其中存在哪些异义与分歧。据文意可知,“后感情产生隔阂”属无中生有。4(1)我在任时就听说警事,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防。(2)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开辟耕地,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精读方案二、1.都2.亲自3.使下,放下4.时人讥笑其父,彦回甚有惭色;郡中喧扰,彦回下帘不视也;善待盗其衣的门生;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5.当时人都不知道他是谁6.不收“红包”,拒绝利诱,无论古今中外,皆属难能可贵。7.众位官僚和外国使者8.曾经在袁粲家聚会9.本段重点介绍了褚彦回仪表秀美,举止优雅,待人接物总是极有风度规范。10不久11.褚彦回分析问题客观正确12他们做奸邪贿赂之事原题练习5选B“延”,伸长。延首,伸长头颈,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样子。6选C表现褚彦回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表现褚彦回举止潇洒,有风度,符合礼仪;表现褚彦回能够和袁粲团结一致,并主张俭约。7选DD项“褚彦回不能禁止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