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6 小石潭记.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6 小石潭记.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6 小石潭记.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6 小石潭记.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6 小石潭记.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正确翻译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清、去、邃等;虚词:以、为等,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学习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心情。【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忆导入 二、揭示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正确翻译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清、去、邃等;虚词:以、为等,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三、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有学生谈自己所查的关于作者的资料,教师总结补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与韩愈、刘禹锡为同朝为官,由于参加(刘禹锡也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十一月贬永州(今湖南永州)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四、题解: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历史上很多文人都热衷于寄情山水,借景抒情。其中写山水散文游记艺术最高的应该是唐朝的柳宗元了,而最能代表柳宗元风格的就是这篇小石潭记1、检查预习:出示字词注音:篁竹(hun) 卷(qun)石底 坻(ch) 为屿(y) 为嵁(kn) 参差(c)披拂 佁然(y) 俶尔(ch) 往来翕( x)忽 悄怆(qio chun) 幽邃(su) 2、听录音,出示课文(重点字词注音)3、仿读课文,模仿录音来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句子的停顿、作者的感情。4、指名读。了解学生读的情况。边读边评。5、齐读:我们来齐读一下文章,注意体会作者感情六、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注释和自己的理解,试着翻译课文。2、小组展示,全文分为五段,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讲解,并点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3、思考: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小石潭的特点:幽静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全文脉络结构图七、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翻译课文,用现代汉语写一篇介绍小石潭景色的文章。第二课时一、 导入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了解作者所写之景,学习作者写景之法,感悟作者所抒之情。在学习新课之前,先来检查上节课所学内容。1、齐读课文,重温内容。二、走进文章柳宗元不愧为文学大家,他用寥寥数笔就为我们描绘出了小石潭的独特景色,让我们也感受到了小石潭的美,我们来进一步感受它的美,体会作者的写法。1、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动词?本段写景用什么写法?明确:写了篁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翠蔓。用隔、闻、伐、取、见 等动词。移步换景。2、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各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确:潭中景物:潭水、游鱼、日光、影子。潭水清澈。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侧面描写潭水。游鱼: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动静结合、定点特写。3、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明确:抓住溪身曲折婉蜒,岸势参差不齐的特点来写。运用比喻的修辞,写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岸势像狗的牙齿一样参差不齐,形象的比喻准确的抓住景物的特征。4、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概括了小石潭幽静的特点和幽深冷寂的气氛,抒发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三、难点探究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抑郁难平,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所以这种欢乐是暂时的,一经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寓情于景。四、品读欣赏你觉得文中哪处景物描写最精彩?请说出理由。例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写出了潭水的清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动静 结合,令人赏心悦目。例2: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写潭西南的小溪,作者抓住了它的特征,运用了“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个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再现出来,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五、归纳主旨本文以生动的笔法描写了小石潭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清孤寂的心境。六、小结 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在文章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作者写景的方法(移步换景、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运用修辞、寓情于景),更让我们看到了小石潭记是一幅寂静清幽的水彩画(寓情于景的写法);也是一首抑郁哀怨的古典乐曲(抑郁寡欢的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