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视非线性编辑整理资料:主要研究(了解):传统的电视电影制作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的发展沿革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工作过程、性能特点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分类和系统网络第一章:传统的电影电视制作系统1电视的诞生:1895年12月28日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记住人物:法国卢米埃尔兄弟2电视的诞生:“电视之父”是英国人约翰 洛吉 贝尔德;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电视节目的开播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的成立。3电视编辑的产生:磁带录像机的发明改变了电视的发展磁带的剪辑方法基于磁带的线性编辑 传统的编辑制作:物理剪辑,电子剪辑,时码剪辑第二章:非线性编辑的发展沿革非线性编辑发展的三个阶段:基于胶片磁带的物理剪辑的机械阶段;基于盒式磁带编辑的电子阶段;基于数字视频技术的数字阶段第三章: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在这章中,我们需要掌握线编与非编的比较,非编的缺点即是非编的优点)1线性编辑(linear):按照时间顺序从头到尾进行编辑的节目制作方式,它依托的时间性为主轴的线性系统。2线性编辑的缺点:素材不能做到随机存取,难以进行节目的修改;信号复制劣化严重;录像机磨损严重;系统构成复杂3非线性编辑的特征:在编辑方式上很能够很容易的改变镜头的顺序,而这些改动并不影响已经编辑过的素材;素材的选择上能够做到随机存取4非编的载体特点:依靠计算机的存储(硬件要求)5非编的类型:机械非线性编辑,电子非线性编辑,数字非线性编辑,通常我们所说的非编指的是数字非线性编辑。第四章:非线性编辑的特点与性能1非线性编辑的三大特点:信号处理数字化;编辑方式的非线性;素材随机存取(了解)信号处理数字化:将视频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全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以数字计算机为基础,使用编辑制作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的优点:数字信号在存储、复制和传输过程中不易受干扰,不容易产生失真;存储的视频信号能高质量的长期保存和多次重复等,都不会引起图像质量下降,从而克服了传统模拟编辑的致命弱点(了解)素材随机存取化:以硬盘为记录载体,视音频素材是以文件的形式记录在硬盘上或者光盘的数据文件,可以达到存取的随意性。2完美的视音频接口:主要有串行数字接口SDI(才用4:2:2的格式,质量较高);压缩串行数字接口CSDI(才用MPEG-II格式);串行数字接口IEEE-1394;数字音频接口AES/EBU;控制接口3质量、容量、压缩比三者之间的关系:压缩比越大,质量越低,容量越大第五章:数字视频基础1视频信号(Video)制式:PAL/NTSC/SECAM声音的正常模式:D/K电影:24格/秒 PAL:25F/s NTSC:30F/s2彩色电视的基本原理:三基色原理(R/G/B)3彩色电视信号编码:YUV-(Y亮色信号、R-Y红色色差信号、B-Y蓝色色差信号)4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根据人眼的视觉短暂停留效应,只要画面的更换频率大于20赫兹,在视觉上就会有画面连续运动的印象,抗闪烁频率45.8赫兹。扫描与逐行扫描:电视系统扫描的规律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进行隔行扫描:将一帧画面分成两场来进行扫描,缺点:扫描频率提高逐行扫描的画面质量高于隔行扫描的画面,但逐行扫描的功率大5模拟视频的缺点:磁带磨损、电磁信号干扰、质量下降6视频数字化原理:采样、量化和编码数字视频采样:用RGB三基色表示的图像转化为YUV表示的图像,使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分开,用分量的方式采样。一般有三种格式即4:4:4(无损压缩)、4:2:2(亮度不变,色差减半)、4:1:1(图画满足基本需要)三种格式的质量逐一递减。其中亮度信号必须饱满即为4。7数字视频发展简史:数字视频的发展与PC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通过的视频格式有Quicktime出品的MOV(视频)和Video for windows出品的AVI(微软最基本的模式)。8压缩的原理:压缩基本上通过消除信息中的冗余成分来减少数据量,从而达到重新编码来完成的。一般有图像压缩编码和空间冗余编码(帧内压缩)9时间冗余编码(帧间压缩),即抽帧效果,画面质量低于空间冗余编码,但是通常能够获得较高的压缩比10压缩编码标准:JPEG(才用4:2:2格式)静态图像压缩编码标准:单独将每帧画面进行压缩,主要用于静态图像,优势是可以独立代表每张,如果格式一致可以将其合成,最大压缩比是25:1,图像质量变化不大。MPEG静态图像压缩编码标准:利用时间与空间的相关性最大量的去除画面之间的冗余。标准分为:MPEG视频,MPEG音频,MPEG视频与音频同步MPEG:N制式的图像大小为352*240;P制式的图像大小为720*576主要采用了运动补偿预测法和运动补偿插补法MPEG标准的特点:压缩比很高;具有可分级性;使用灵活;用途广泛11MPEG-II标准应用:DVD光盘编辑,非线性编辑,SNG卫星传输,电视节目的播出(指硬盘播出)12数字视频的压缩比与图像质量:矛盾:压缩比越高,图像质量越差解决视频压缩比和图像质量的矛盾的主要途径:一方面是采用压缩效率更高的压缩算法;另一方面是提高存储介质的性能价格比13(了解)现目前常用的数字视频格式主要有:DV格式、DCCAM格式、DVCPRO格式、Digital-S格式、Betacam-SX格式、数字Betacam格式14数字视频文件格式:AVI(高清电影)、MOV(苹果公司出的一种特别的视频格式)、RAM(real player专门播放此种视频格式)、FLI(流媒体)、FLC(流媒体)、DAT/VCD(后缀名为MPEG-I)、DVD(后缀名是MPEG-II,如果将其复制,其后缀名变为VOB)15数字格式产品:目前,广泛应用在电视领域中的数字视频格式产品主要有Betacam、Digital-S格式、Betacam-SX格式、DVCPRO格式、DCCAM格式和DV格式。 DV格式最初是为家庭消费而开发的数字视频格式,它的图像、声音信号质量也很高,例:PAL的DV采用4:2:0的采样,加入了CCD,一般来讲都带了数字接口IEEE-1394。 DCCAM格式是SONY公司在家用DV格式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专业级的数字分量标准格式。它向下兼容DV格式,而且图像质量相当于标准的Betacam-SP。 DVCPRO格式是日本松下公司在与DV兼容的基础上开发的专业级的数字分量标准格式。目前常用的有DVCPRO25和DVCPRO50两种类型。 目前的DV格式主要有三大类:DVSD(平时编辑常用)、DV25、DV50 Digital-S格式是JVC公司开发的格式,它向下兼容了S-VHS录像带。图像质量接近数字Betacam。 Betacam-SX格式是SONY公司推出的,向下兼容重放Betacam-SP录像带。 数字Betacam格式是SONY公司推出的,向下兼容Betacam-SP模拟分量格式的录像带,是当今压缩数字设备中最高档次的。第六章:非线性系统编辑的构成1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工作原理:非线性系统把录像机或由其他信号源传送来的视频、音频信号,分别经过图像压缩解压缩卡转换成数字信号即A/D转换,再经过数据压缩形成数据流存储到高速硬盘中。2一套非线性编辑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包括计算机、视音频处理卡、大容量存储器、接口系统;软件部分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3大容量数字存储载体:数字非编系统所要存储的是大量的视音频素材,数据量极大,因此需要大容量的存储载体。在目前情况下硬磁盘(即硬盘)是一种最佳的选择。硬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是具有冗余度的多重化磁盘阵列,它具有独立的机箱和供电系统,不占计算机CPU资源与计算机操作系统无关。4(了解)非线性编辑接口:数字接口有两部分组成:计算机内部存储体与系统总线的接口,以及非线性编辑系统与外部设备的接口。与外部设备的接口也包括两部分:与数字设备连接的接口及与网络连接的接口。第七章:非线性编辑工作过程1数字素材的来源:非线性编辑系统中主要有声音素材和视频素材两大类,其信号可分为模拟和数字两大模式,它的来源也可以分为直接获取和转化两大类。2数字素材的分类:数字音频:通过计算机的声效卡采集各种来自于模拟音源(模拟录音机)或数字录音源(数字录像机DAT)的声音文件,或者直接由数字音频处理软件(如Cakewalk)和电脑作曲软件生成的数字音频文件。数字音频文件的格式主要有wav文件(质量更高)、MIDI文件(单音文件)、MP3文件等。数字视频:这是最主要的素材来源,是非线性编辑的基础。以往的数字视频主要由模拟信号通过视频采集卡转化而来。动画:由计算机动画软件(如3D StudioMAX、MAYA、softimage等)生成,转换成AVI等视频格式,或组合成数字图像文件序列(如TGA系列、TIFF系列)的格式。图形:图形与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废弃物堆肥处理技术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的技术创新与政策环境适应性报告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界面设计与满意度改进报告
- 儿科监护室实习护士出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Z世代消费趋势引领新消费品牌升级研究报告
- 农业技术员专业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冬季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新疆阿克苏市农一师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 垃圾处理技术创新趋势2025:填埋气发电行业应用前景
- 三方机器人技术合作协议
- 2025年百货商场数字化门店设计与顾客体验研究报告
- 初中英语中考专题训练阅读理解-应用文篇
- 《古文观止 上下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YC/T 210.2-2006烟叶代码第2部分:烟叶形态代码
- 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 GB/T 20671.1-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
- 熵权法教学讲解课件
- 医师病理知识定期考核试题与答案
- 课堂因“融错·容错·溶措”而精彩
- 阳光晾衣房钢结构专项施工方案
- 安宁疗护服务流程
- 热分析DSC培训new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