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X-50磨主减油站工作原理及巡检注意事项讲义.doc_第1页
ATOX-50磨主减油站工作原理及巡检注意事项讲义.doc_第2页
ATOX-50磨主减油站工作原理及巡检注意事项讲义.doc_第3页
ATOX-50磨主减油站工作原理及巡检注意事项讲义.doc_第4页
ATOX-50磨主减油站工作原理及巡检注意事项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磨主减油站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讲义本次课程主要以立磨稀油站工作原理及巡检注意事项为目的,是培训稀油站工作原理及巡检注意事和应对技巧的一门课程。加强安全教育,旨在树立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员工在现场巡检情况下的技巧和处理问题能力。课程的基本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首先,我们简述稀油站工作原理以及结构;在主机启动前,先启动低压泵,当低压供油压力正常后,启动吸口联于低压管道上的高压油泵,高压油经高压单向阀送往静压轴承,当高压达一定值时,主机就可启动、低速运行或停止,主机正常后,就可以停止高压泵(低速运行除外)但低压油泵必须正常供油,低压泵从油箱吸油后经单向阀、双筒网式过滤器、冷却器后亦送往静压轴承,维护主机正常运行;若主机停机后,尚要定时由高压泵和低压泵供油,则由时间继电器进行控制其向润滑点断续供油。高、低压力的具体数值分别由系统中高低压安全阀控制。 主机正常运行时,低压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若系统压力下降到某值时,备用泵启动投入运行,达到正常压力时备用泵停止。若备用泵启动手压力仍下降到某一更低值时,就应发出报警讯号,考虑主机停车。高压柱塞泵有故障时,可由备用手动油泵供油。MLS3626稀油站主要由油箱(其内装有磁网过滤器)、低压油泵装置、高压油泵装置、双筒网片式过滤器、冷却器、手动高压油泵、管道、阀门、仪表盘及电控柜等组成。 工作时,油液由齿轮泵从油箱吸出,经单向阀、双筒网式油滤器、列管式油冷却器,被直接送到设备的润滑点。油站的最高供油压力为0.4mpa,最低供油压力为0.1mpa,根据 润滑点的要求,通过调节安全阀确定使用压力,当油站的工作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时,安全阀将自动打开,多余的油液即流回油箱。正常工作时,油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有时设备耗油量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增加时,则系统压力下降,当降到调定值时,通过压力控制器调节,备用泵自动开启,与工作泵一起工作,直到压力正常时,备用泵自动停止 。若油压继续下降到另一调定值时,则通过另一压力控制器调节,发出事故警报。 双筒网片式油滤器的一组过滤滤芯工作,一组过滤滤芯备用,在进出口处接有差压发讯器,当压差超过0.15mpa(250l/min稀油站为0.150.1mpa),人工切换,备用滤芯工作, 取出原工作滤芯,清洗或更换滤片。 油站出油口接有压力式电接点温度计,根据供油温度要求,调定最高和最低两个界限。在低温时,信号灯亮,人工开启加热器进行加热,当油温升至高点时,自动切断加热器,停止加热 ;供油口温度高时,报警并开冷却器。 250l/min稀油站,采用蒸汽加热油箱中的润滑油,仪表盘尚多一检测冷却器进出水管压差的仪表,其主要部件均另外装于基础上;而125l/min稀油站的全部部件都装在油箱上 ,为整体式结构。本高低压稀油站的工作介质黏度为N22一N320的工业润滑油。2. 技术性能型号GXYZ-2.5/16GXYZ-2.5/25GXYZ-2.5/40GXYZ-2.5/63GXYZ-2.5/100GXYZ-2.5/125参数低压系统泵装置型号LBZ-16LBZ-25LBZ-40LBZ-63LBZ-100LBZ-125流量(L/min)16254063100125供油压力(MPa)0.4供油温度()403电动机型号Y90S-4,V1Y100L1-4,V1Y112M-4,V1功率(kW)1.12.24转速(r/min)145014401440油香容积(m3)0.81.21.6高压系统泵装置型号2.5MCY14-1B流量(L/min)2.5供油压力(MPa)31.5电动机型号Y112M-6B35功率(kW)2.2转速(r/min)940过滤精度(mm)0.080.12过滤面积(m2)0.130.200.41冷却面积(m2)357冷却水耗量(m3/h)11.53.65.7911.25电加热功率(kW)343464外形尺寸(mm)149012301500162014301550/备注全部过滤器切换压差为0.15MPa稀油站一般分为两大系统,低压供油系统和高压供油系统构成。主要由两台低压齿轮泵、两台高压柱塞泵,双筒网片式过滤器、油冷却器、油箱、阀门以及一些供油管道,加上电气控制柜组成。高低压泵功率一般都是2.2KW,不过这也不是固定的,可根据主机工况需要来进行配置。低压供油系统工作压力为0.4Mpa,高压供油系统压力为31.5Mpa,可通过调节阀门来调整其压力大小。在主机启动、低速或者是停车时,采用高压系统形成一层静压油膜,并且运行一定的时间待主机运行具有动压油膜后,高压泵才停止供油,低压泵接着继续保持供油,以保证主机运行润滑的需要。稀油站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油液由齿轮泵从油箱中吸出,经单向阀、双筒网式过滤器、换热器,被直接送到设备润滑点。每台稀油站设有2台油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稀油站油泵输出油压为0.4MPa,流量为25Lh。润滑油流程:工作油泵一单向阀一过滤器一冷凝器(夏季使用)一压力继电器一主机设备润滑点一返回油箱油泵。下面谈谈影响稀油站正常工作的几个因素:压力低压最高压力为0.4Mpa,最低压力为0.12Mpa。当压力P0.45Mpa时,也会报警,但此时主机不会停车。稀油站刚开起的时候,当低压供油压力大于0.25MPa时,启动高压泵,高压泵启动十分钟后,高压出口油压达到6MPa时转由压力控制器控制主机启动,当压力达到14MPa时,主机运行速度达到正常运转速度,可停止高压泵工作,由低压供油继续工作,将润滑油运送到各个润滑点。另外有一个压力的因素是过滤器压差,当过滤器的压差0.1MPa时,有报警铃声响但主机不会停,必须由人工手动切换阀更换工作筒。油温油站在起动前,如果油温低于25C,则PLC模块会给一个信号给加热器继电器,继电器得电就自动进行加热。当油温达到38C时,又自动停止电加热器,启动低压泵投入工作。在主机正常运行中,供油出口油温下降至35C时会再自动开起电加热器,以维持油温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油质的液态性和流动性,以便于油的循环往复。当油温过高时,若达到45时,出现报警信号但主机也不会停机,这时就需要人工打开泠却器进行冷却。温位在温箱里面装有一个温位发讯器,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油浮子。它是用来检测并控制油箱里的油位情况,最高和最低油位置可由人工根据需要来设定,控制点采取开点形式,当油浮子处在最高或最低位置时,油位发讯器控制开点由于受到感应变成闭点,把信号输入到PC模块,再由它发出报警信号。假如是油位低的信号则会导致主机跳停,油位低是重故障之一。有时候油位发讯器外套管破损有裂缝,导致油浸湿发讯器会发出油位低的假信号,造成主机停车或者无法开机,也应留意这一点。高低压稀油站共有三大部分组成:高低压泵站(1)高低压泵站高低压泵站由低压润滑系统及高压系统组成低压润滑系统主要白两台立式齿轮泵装置、油箱、过滤器、冷却器、磁过滤eS、安全阀、阀门,管路等组成高压系统主要由一台高压柱塞泵装置、高压溢流阀、单向阀、高压管路等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在主机起动前,先起动低压泵当低压泵运行稳定后,再起动高压泵,高压泵的润滑油由低压管路吸入并送到动静压或滑履轴承,当压力达到一定值,使静止的轴和轴承之间楔入足够的油膜,主轴辖在压力油作用下浮起,此时即可开动主机运转,主机运转平稳后,自动停止高压泵,由低压粟供润滑油,高压系统还用于主机停机前即先将高压泵开启,压力达到一定的稳定值时,方可停主机。待主机完全停稳后,手动停止高压泵高低压泵站的低压系统设有两台齿乾泵,正常情况下,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遇有意外,低压系统压力降到低于第一压力调节器调定值时,各用油泵投入工作,保证向轴承继续供送润滑油,压力达到正常时,备用泵自动停止此时如果系统压力继续下降到第二压力控制器调定的最低压力时报警器将发出压力过低事故讯号滤油墨采用双筒网式过滤器,一筒工作,另一筒备用,当滤油压差超过0.1Mpa,人工换向,备用工作,取出工作筒中滤芯进行清洗后再装入筒内可继续使用。油箱中设有电加热器,用来加热润滑油,加热温度可进行自动控制,油温低于某一设定值时,加热器自动投入,当温度高于某一设定值,加热器自动停止。该温度的控制是由装于油箱的电接点双金属丑度计来实现的油箱上还设有液位计,可直接看到液位的高低,同时装有油位讯号29,当油位过高或过低有讯号发出冷却辱用于油温度,当供油温度高于45时,可打开冷却器进水口水阀冷却润滑油温度下降到38时关闭进水阀,使油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2)仪表本系统设置的仪表共有两只低压力控制器,一只高压电接点压力表,二只低压压力表,一只电接点双金属温度计,均装在仪表盘上两只低压压力控制器设定第一低压和第二低压,当供油压力低于第一压力时,启动备用泵工作,当供油压力低于第一低压时进行报警。高压电接点压力表作高压控制用,当压力达到主轴浮起压力时,给出主轴浮起信号,此时可开或关主机,当高压压力不足时,将进行报警.(3)电控柜电气控制部分原理详见电控包装袋内的原理图电气操纵控制另右说明。4、安装调试本高低压稀油站为整体式结构,安装时,平稳地放在地面上,无须地脚坚固.在油箱底部两个放油螺栓处各作深300mm,长500mm的地坑,以便安放盛油容器.本油站在制造厂出厂前己进行性能试验,故在观场安放平稳后即可连接供油管、回油管、仪表、电控柜,经试车合适后即可投入正常工作5、操作规程(1)按系统工作压力及工作油温将低压管路上的二只压力控制器的动作压力及电控箱上的温度仪表的动作温度调节到设定值的相应位置,打开稀油站相应的油、水、阀门和压力表开关。(2)将双筒网片式油滤器的换向阀手柄扳到一个过滤滤芯工作的位置上,检查列管式油冷却器夹紧螺栓是否紧固,如松动,则需紧固之。(3)根据系统要求的工作油温,先开启油用电加热器将油加热。加热期间油应处于流动状态(4)在主机工作前,先开启低压油泵,当低压泵运行稳定后。再启动高压泵,当主轴在压力油作用下浮起,此时可开动主机运转,主机运转平稳后自动停止高玉泵,由低压泵供油。在主机停机前,先将高压泵开启,压力达到一定稳定值时方可停主机(5)稀油站工作中,如因油压、油温、油位处于不正常位置对,则有相应的信号灯亮,电铃报警。先按电铃按钮解除声响,再按信号灯显示部件采取措施。(6)汕站在工作中应及时观察接于滤油器进出油口上的压力表,当压差超过01Mpa时即扳动滤油器的换向阀手柄,使备用滤芯工作,取出原工作滤芯,更换滤片。6、维护和安全技术(1)齿轮油泵和高压柱塞泵轴密封圈要经常检视,如有泄漏油现象或损坏时,应立即更换(2)列管式油冷却器必须根据水质情况,每5至10个月进行一次内部检查与清洗(3)双筒网式滤油器压差超过01Mpa时,需清洗滤芯,若滤网有抽丝、开裂等现象须更换(4)注意检视油箱内最底油位处,如发现有水,则应打开油箱下部两个螺塞将水放出常见故障及处理预报警故障(轻故障)这一类故障的特征就是有一个报警信号,但不会造成主机停车,需人工尽快采取相应有效措施消除。出现这类故障时,在电气控制柜面板上都有相应的指示灯亮并伴有报警声,KA5继电器动作,一般有以下几种:1.出口油温高报警:可检查温度控制器上显示的温度是否真的过高,再用手感受一下出油管的温度,若温度确实很高,就要进行冷却处理。如若实际温度并不高,则要进一步查看温度控制器的上限设定值是否过低。2.过滤器压差过高:可检查是否打到对应的过滤器,比如原来开低压泵是开1备2,但是由于1号泵出了问题,需转换到2号泵开,转换开关打到了开2备1,则相应的也要转换到另一个过滤器,否则油出口和入口倒转就会出现压差过高的现象。另一种情况可能是压差控制器出了问题,损坏导致不能正常检测压差。也有可能是油里的杂质较多,造成过滤器堵塞。3.油位高:先直接查看油箱上面的油位标示,油位确实过高的话,需进一步查明是什么原因造成油位过高,有可能是主机里的冷却水路管道破裂,导致大量水回流到箱体里面。若油位正常,可判断它是一个假信号,检查油位发讯器是否有问题。4.高压油压低报警:高压泵起动后压力低于下限设定值(6MPa),检查通路上的各个阀门开度是否过大,压力控制器的设定值是否正确,单向柱流阀是否已经损坏等。、造成停车故障(重故障)1.低压出口油压低:查看低压泵是否完好,或者热继电器跳闸了导致泵不能正常工作,各个阀门开度和好坏情况,压力变送器是否完好等。2.油箱油位低:从油箱体的油位标尺查看油位是否真的很低,一般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很少,油位发讯器控制有问题的可能性较大,检查它的控制点是否完好,是不是假信号。稀油站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到主机的开机,在处理稀油站的故障时,多考虑造成故障的可能因素,并一个个地去排除它,以保证主机的顺利开机。允许主机起动的信号是由KA4继电器控制,只有KA4继电器得电吸合,才表明稀油站系统正常(油温、油位、油压都符合要求),已为主机作好起动的准备。故障现象、主要原因以及排除方法:1润滑部位漏油油温过低回油不畅 开加热器;2供油量过大 调节阀门至合适;3回油管堵塞 清洗回油管;4润滑部位密封损坏 更换密封;5供油温度偏高 冷却其结垢 清洗或更换冷却器;6冷却电磁水阀不工作 检查处理电磁水阀;7冷却水路有问题 检查处理冷却水;8冷却水温偏高 更换冷却用水;9供油压力偏低 压力设定不合适重新设置压力设定;10油泵磨损 更换油泵;11溢流阀调定压力偏低 重新调定溢流阀;12电机缺相运行 更换电机;13过滤器堵塞 清洗更换过滤器;14供油压力偏高 油温过低开加热器;15供油管路堵塞 清洗供油管路;16溢流阀调定压力偏高 重新调定溢流阀;17供油及内循环阀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