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月抒感慨 赏月怀弟悟人生一、导入:(播放古乐春江花月夜,教师导入)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花好月圆人团聚”,月亮的圆缺带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在漫漫的文学长河中,文人墨客们不惜笔墨对月抒怀,留下了众多千古绝唱,既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婉约,又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豪放;既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情,又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慨。那么又逢月圆夜,宋代的大文豪苏轼有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作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宋代胡仔曾经这样评价他的作品:“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他的作品犹如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使其他花朵失去了光彩。二、复习回顾:第一课时我们一起处理了文字疏通、词句翻译等基本问题,并布置了思考题。今天我们将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继续赏析这首词作,品味优美语言,涵泳丰富情感。三、预习展示,把握文章内容,体味词人寄托的情感。1、一读课文,请同学们关注重点字音和诵读节奏。2、想象画面,读懂意境,同时梳理词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要想更深入地了解词人、词作,我们必须走进词人营造的意境中。先看看词人为我们营造了几幅画面?把酒问天、起舞弄影、辗转难眠、翘首祝愿。(投影展示四幅图片)上片一:把酒问天:赏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抓重点词语:问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这两句词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出来,同时点明词人饮酒赏月,与小序相照应。“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赏析:“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抓重点词语,读懂诗人内心的祈愿:不知这一句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小结:咏叹月亮、赞美向往上片二:起舞弄影:赏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抓重点词语:欲、恐、寒、归去既然月亮这么圆,月色这么好,词人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琼楼玉宇”寄托了词人的丰富想象,他由月亮想到月宫,又由月宫想到里面美玉雕成的楼宇,展示了东坡大胆的想象与非凡的才华。欲、恐两词连用,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而细腻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灵魂归宿。赏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抓重点词语:何似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已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小结:幻想归去矛盾重重留恋人间 获得解脱小结:咏叹月亮幻想归去矛盾重重留恋人间 获得解脱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政治上受到压制,虽然他一心报国,最终还是被贬官到密州。政治上的失意让他心情十分抑郁惆怅。“天上”、“人间” 暗指 “朝廷”、“地方”,以高处之寒隐喻自己受党争迫害的政治遭遇,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对朝廷的忠诚,朝廷虽然不是苏轼现实中的家,却是他的精神家园。(既有仕途失意后郁闷的心情,又有缺少志同道合朋友的孤单冷清;既有重新回到朝廷做官的渴望,又有对于党争激烈、难以容身的恐惧。矛盾心情)“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是说,即使离开朝廷,为官一方,也同仍然可以为国出力,同样能享受人生的许多美好。于是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上片小结:词作上阕中,词人抒发了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借助月亮叙述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集中抒发了政治感慨。把酒问月抒感慨引入:词作除了抒发词人的政治感慨以外,还寄托了哪种情感呢?联系词前小序:欢饮达旦,兼怀子由。想念七年未见的弟弟。骨肉分离下片一:辗转难眠:赏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理解重点词语、语句思考:谁是无眠之人?为何无眠?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朱阁”“绮户”,与上片“琼楼玉宇”对照。“无眠”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本句既写月光,更写月下之人。自然过渡到个人思弟之情的主题上。词人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明写对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的怨怼,实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补充背景资料:小结:思亲无眠埋怨月亮下片二:美好祝愿: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思考:词人如何排遣骨肉分离的伤痛呢?(引导学生找出直抒胸臆的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明确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感受东坡式的豁达乐观,即:在承认缺憾存在的前提下,表现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尾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体现了词人的大胸怀。)词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惟愿兄弟俩彼此珍重,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小结:豁然开朗美好祝愿 获得解脱下片小结:思亲无眠埋怨月亮豁然开朗美好祝愿 获得解脱词作下片中,词人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主要抒发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表达了美好的人生祝愿。赏月怀弟悟人生总结词人的情感变化线索:苦闷矛盾豁达祝愿本词中,词人既表达了对朝廷留恋又恐惧的矛盾心情,又表达了在逆境中的自我慰藉。既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对天下人的良好祝愿,更表现了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下片问题设置:下阕望月怀人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有:1、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未见,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怎样?苦闷、惆怅、孤独、不无忧伤2、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坦荡;面对兄弟久别,作者如何化解离别之忧?以理化情,解决了情感和理智之间的矛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达了美好的人生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明:三个问题讨论关注点:知人论世、以意会境(三)上下阕是怎样相联贯通的?艺术上有何特点?借助想象和联想。明月的光明皎洁与心灵的豁达开朗两相契合,达到情景理的交融。教师点评:苏轼真的了不起,面对政治失意,兄弟别离,中秋对月,他没有一味地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是以达观的思想排除了忧患,表现出对人生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洞彻。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确是有大胸怀!”让我们再一次富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课文。四、本词小结:全词上片对月抒怀,下片望月怀人,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更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五、拓展比较东坡式旷达:集体背诵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东坡通过对庭中澄澈透明月色的描绘,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寄情山水间以排遣愁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东坡将客观事物的道理和人间世事联系起来,获得情感共鸣,从而从大自然中得到慰藉与启迪。同时,在承认缺憾存在的前提下,表现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从而摆脱了人生苦恼。六、感悟词情,与对话东坡:被贬的苦难如重锤敲击着他的心灵,更像雕塑家塑造了他的精神世界!在人生的低谷,他完成了自己豁达乐观人生观的塑造,达到了创作的巅峰!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青春的一去不返,他积极乐观地笑吟“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更是从容洒脱地歌咏“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假如此刻你穿过时间隧道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可以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工程进度监理服务协议
- 2025公务员审计面试题及答案
- 公共行政中的包容性治理模式-洞察及研究
- 疾控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消费后纺织品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缓激肽B1受体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宣传册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有关心肺复苏教学课件
- 智能监控中心建设及维保服务合同范本
- 双方协议离婚房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书
- 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建实验室协议
- 采血错误安全教育警示
- 家政日常保洁培训
- 【初中英语】15天背完英语3500词
-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 DB11∕T 2178-2023 城市河道边坡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 GB 7300.304-2024饲料添加剂第3部分: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甘氨酸铁络合物
-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主观题答题策略+课件
- 新高考背景下202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策略讲座
- 养老机构员工宿舍管理制度
- 第4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