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诗经两首--关雎》.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诗经两首--关雎》.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诗经两首--关雎》.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含义及其思想感情。 2.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过程与方法: 通过形象思维、想象增加诗词积累,提高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1.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含义及其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教学难点:学习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诗歌艺术美。教学过程: 一、歌曲敖包相会导入新课二、诗经知多少(多媒体)1.学生展示自学内容2.教师与学生交流诗经重点知识三、齐读诗题,文体解读(多媒体)四、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教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听录音朗读,正音睢鸠(jji)一种水鸟。窈窕(yotio):文静美好的样子。逑(qi):配偶。荇菜(xng):一种可食的水草。寤寐(wm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2)指导整体朗读: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3)提示内容朗读: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品德好的美丽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文。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2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4学生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三、思读全诗,把握文意1学生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教师小结:这首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2.学生讨论: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恋、相思、梦幻”展开讨论交流、评价。四、品读全诗,鉴赏艺术手法1本文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 2学生讨论: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教师小结:是兴中有比,兴比自然。)五、拓展延伸,积累美句(提问学生后,教师展示)1.我国诗词表现爱情主题的作品很多,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诗词名句。2.教师多媒体展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多情自古伤离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