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屏”教学设计康桥初级中学 王小艳【设计思路】说“屏是一篇小品文,不太讲究章法,也不太注重介绍关于屏风的比较完整的知识,是作者对屏风由来已久的着迷、热爱之情,着眼于介绍屏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能。在指导学生自读时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采用分层式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A、B、C层。(A层学生情况较弱,B层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强,C层学生各个方面较突出)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感受文中浓浓的诗意和韵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积累“纳凉、帷幕、缓冲、造型、伧俗、雅俗之分、因地制宜”等词语。 2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3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唤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2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体会本文行文特点,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继往开来,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美好,感受浓浓诗意,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能力。【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屏风的知识。【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教法】导读法:创设情境结合点拨,指导,并适当复习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提供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对屏风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这样对文章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分层教学法: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所启发,有所收获。【学法】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技巧方法,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掌握知识不断提高。【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故宫博物院一文中,我们都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朱漆方台上安放着的金漆雕龙宝座所吸引。在啧啧惊叹之时,你是否注意到其背后安放着的雕龙屏,屏面上的纹饰巧夺天工,浮雕的云龙纹更增加了御座的庄重肃穆。今天,我们聚焦“屏风”,再次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超群智慧。1,回忆学过的课文中提到的“屏”,并说明其作用。(学生交流)明确: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屏的作用:遮挡视线。2,学生展示预习成果介绍作者,作品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翁。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他揉中国文史哲艺与古建园林于一炉,出版了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其说园五篇,总结了中国园林的理论。 通过故宫博物院的复习,对说明文学习的五个要素简单回顾,区别本篇文章与前面文章的不同之处。用口技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兴趣。(A组展示预习成果,其他小组评议)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或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朗读。1、教师提示一些需积累的词语。2、整体感知,谈谈你的感受。1,(1)读准字音流萤 擅长 点缀 帷幕 忒 倚(2)多音字:屏风 伧俗 屏除 寒伧(3)形近字:帷幕 纳凉维护木讷(4)把握词义:伧俗:粗俗、鄙浅。纳凉:享受凉爽。纳:享受。缓冲:使冲突缓和。雅俗之分:高雅和粗俗的区别。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播放音乐,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谈谈你的感受。(点拨):这是一篇介绍屏风知识的说明文,为我们展示了古代生活的一个侧面,语言生动,古朴。(A,B,C组共同完成)通过朗读课文再次感受小品文与前面文章的不同(再次回顾小品文知识)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自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思考一下问题。听读完后,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什么是屏?屏风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原文来解释)?明确: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屏风的特点是:“似隔非隔,在空间上起着神秘作用”“功能与美感相结合”。b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采用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明确:作者采用逻辑顺序,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 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设计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增加难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三、研读与赏析,品味感情。感受文章浓浓的诗意和韵味。1.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2.文中多处引用了古诗词,有什么好处?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小结: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是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屏风的介绍与古典诗歌的引用相得益彰,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找出关键句(分小组讨论)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课文引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古诗,起什么作用?秋夕杜 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明确:营造清雅的艺术气氛,表达作者对屏风的向往与喜爱之情。课文引用牡丹亭中的“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句子,起什么作用?明确:“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牡丹亭中 的句子,既说明了屏风的使用范围,又使语言生动有趣,增添了想象的空间。课文引用“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的句子,起什么作用?明确:“闲倚画屏”出自韦庄的归国遥“ 睡觉绿鬟风乱,画屏云雨散。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闲倚画屏”就是闲得没事干,倚着画屏相思。 “抱膝看屏山”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点出了“屏” 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的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分小组讨论,找出关键字,讨论分析。A组找关键字B组分析C组总结概括教师点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技巧方法,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掌握知识,不断提高。旨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并表述自己的看法。然后派代表表达本组意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师充分引导,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探究理解,感受浓浓的诗意。注意在品味语言的同时指导学生朗读。四、拓展延伸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说到屏,你还找到了哪些图画描绘了屏,全班交流。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南朝闺怨篇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淅落晓星沉。李商隐嫦娥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柳永迷神引 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屏风想像一下,屏风将会有怎样的用途?(学生各抒己见)拓展学生的视野,感受古诗词的无穷魅力,增强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五、总结【总结】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焕发出青春,重新大放异彩。六,随堂练习。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伧俗( )休憩( )擅长( )徒劳( )2默写杜牧秋夕一诗。答:_3牡丹亭的作者是_朝_家_的代表作。语段点将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1解释下列词语。伧俗:_。得体:_。造型:_。因地制宜:_。2概括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答:_。3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特点。答:_。七,布置作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我们每一件传统器物里都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屏风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好些小小的器物里都有一个迷人的世界。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器物能反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国人民的智慧。 (发现身边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八,板书设计 说“屏”陈从周作用分类 设置 巧教学反思:说“屏”是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为了培养同学们自主辨别说明方法的能力,在了解了本文的说明顺序和结构特点后,让同学们自主分析本文中的说明方法,发现了许多问题。本课的教学,感触颇多,以往一些一语带过的知识点,竟然发现潜藏着如此大的问题,看来小处真不可随便。这篇课文特点鲜明,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由于不少学生可能没有见到过屏风实物,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采用口技中所学“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屏的作用:遮挡视线。内容导入新课,让学生对屏有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提供一些图片,学生有了直观印象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有比较好的辅助作用。 尽管提前预习,尽管词汇不多,但是检查预习的时候有些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以后要加大对预习的检查力度。学生的快速阅读是有了,但是没有抓住稳重的重要信息,比如重点的词汇,重点的语句。这方面的训练要不断加强,不断实践。语文课不是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阅读学习的方法,以后才能学以致用,才能达到教学的效果。在课堂上阅读的时间也不够,语文课应该是书声朗朗的课堂,只有多读,学生才能品味其中的含义。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但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让学生体会到屏风这种古老艺术的魅力。以后要加强语文课堂的艺术性,最起码要优点语文味。 这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虽然有感知,有体验,但是线条比较模糊,思路并不清晰以后要增加训练情趣,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在朗读这个环节上,我采取的是教师配乐朗读而没有给学生机会去锻炼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a o e教学课件图片
- 辅机故障分析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钾肥浓缩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环保设备除甲醛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会计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文具UV固化涂装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焊工作业人员职业技能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 陶瓷机械加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焊工(高级)焊接设备操作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海南省三亚市电梯作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A预测卷(附答案)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幼儿文学课件完整版
- DB6101T3128-2022养老服务规范 助餐服务
- GB/T 21709.8-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8部分:皮内针
- 资本论第三卷讲义课件
- 离心式压缩机试车记录
- 穴位敷贴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冷却塔投标文件
- 地下室开槽引流方案
-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结题报告
- 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