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血生化检查ppt课件_第1页
临床常用血生化检查ppt课件_第2页
临床常用血生化检查ppt课件_第3页
临床常用血生化检查ppt课件_第4页
临床常用血生化检查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室检查 临床常用血生化检查 血清钾 钠 氯化物测定 标本采集方法抽取空腹血3ml 单项测定时为2ml 不抗凝切勿混入抗凝剂及杂质测定前避免引起电解质改变的因素 如大量饮水 剧烈运动 服用利尿剂等参考值血清钾 成人 4 1 5 6mmol L儿童 3 4 4 7mmol L血清钠 135 145mmol L血清氯化物 98 106mmol L 血清钾 概述人体每日约需2 3g钾 主要由食物提供 维持钾的体内平衡的机制有胰岛素 醛固酮 酸碱平衡缺氧等因素 一般在肾功能正常时 可以排出大量的钾 只有肾功能受损时 摄入过多的钾 才能造成钾潴留 但当严重腹泻时 有大量钾从大便中丢失 造成缺钾现象 血清钾 临床意义血清钾增高 血清钾 5 6mmol L为高钾血症 体内钾排出减少 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低醛固酮血症及应用氨苯喋啶 去氧安体舒通等都可造成钾的排出量减少而引起钾的升高 钾摄入量过多 高钾饮食 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 细胞内钾外移 溶血 挤压伤 组织缺氧 胰岛素缺乏 毛地黄中毒 血清钾 临床意义血清钾降低 血清钾 3 5mmol L为低钾血症 体内钾排出过多 通过胃肠道丢失钾过多 如呕吐腹泻 胃肠引流 尿内排出的钾过多 如醛固酮增多症 服用利尿剂 钾摄入量不足 长期低钾饮食或禁食后补钾不足 酒精中毒 细胞外钾内移 碱中毒 胰岛素过量 心功能不全 肾性水肿 血清钠 概述正常情况下 体内钠的摄入量与排出量应保持平衡 钠主要经肾脏由尿排出 临床上发生的电解质异常 通常都包括钠失调 血浆钠浓度只反映细胞外液钠离子与水的平衡 所以应随病情变化随时测定 血清钠 临床意义血清钠增高 血清钠 145mmol L为高钠血症临床上少见 多由缺少水分所致 因此伴有脱水症状 水丢失过多 严重脱水 大量出汗 烧伤 糖尿病性多尿 长期呕吐 腹泻 水摄入不足 血清钠降低 血清钠 135mmol L为低钠血症 钠丢失过多 水潴留 稀释性低钠 血清氯化物 临床意义血清氯化物增高 106mmol L为高氯血症 摄入过多 长期高盐饮食 静脉输入过多NS 排出减少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的肾功能不全 尿路梗阻 心力衰竭 过度换气 呼碱血清氯化物降低 98mmol L为低氯血症 排出过多 严重呕吐 腹泻 胃肠造瘘或引流 摄入不足 长期饥饿 神经性厌食 无盐饮食 血清钙 磷测定 标本采集方法抽取空腹血3ml 单项测定时为2ml 不抗凝切勿混入抗凝剂及杂质测定前避免引起电解质改变的因素 如大量饮水 剧烈运动 服用利尿剂等参考值血清钙 2 25 2 75mmol L血清磷 成人 0 97 1 61mmol L儿童 1 29 1 94mmol L 血清钙 血液中的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清中 含量很少 仅为人体内钙含量的0 1 但却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 参与凝血 降低神经 肌肉的兴奋性 维持心肌节律等 临床意义血清钙增高 2 75mmol L为高钙血症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维生素D过多症 多发性骨髓瘤等 血清钙降低 2 25mmol L为低钙血症 血清钙降低 临床上是很多见的 表现为手足搐搦 见于下列疾病 1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 血钙可降至1 75mmol L 5mg dL 以下 血磷可升高 2 佝偻病与软骨病 体内维生素D缺乏 使钙吸收障碍 导致钙 磷都偏者 3 慢性肾炎尿毒症 严重肝炎时 见血钙降低 4 长期低钙饮食或吸收不良 在严重乳糜泻时 食物中的钙与未吸收的脂肪酸结合生成钙皂 排出体外而造成低血钙 5 新生儿低血钙症 可引起惊厥 血清无机磷 概述血磷系指血清中无机磷酸盐中所含的磷 体内大部分磷是以磷酸钙的形式存在于骨骼中的 少部分构成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如磷脂 核苷酸等 而血清中的无机磷酸盐只占极少部分 它构成血液的缓冲系统 人体所需的磷主要由食物供给 在小肠上段补吸收 经肾脏和肠排泄 肾小管又对磷的排泄起控制作用 临床意义 血清无机磷升高 1 61mmol L血清无机磷降低 0 97mmol L 血清无机磷升高 1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 从肾脏排出的磷减少而导致血磷升高 2 慢性肾炎晚期 无尿或少尿时 磷的排泄障碍而使血磷升高 3 维生素D摄取过多 促进小肠对钙 磷的吸收 使血清钙 磷升高 4 多发性骨髓瘤及骨折愈合期血磷也会增高 血清无机磷降低 1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尿磷排泄量增加而使血清磷降低 2 肾小管变性病变 如范可尼综合症 肾小管重吸收磷功能障碍 3 佝偻病或软骨病时 伴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 肾脏排磷增加 4 长期腹泻或吸收不良 使血磷的来源减少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标本采集方法采血前2 3天尽可能少食含脂类食物空腹血2ml 不抗凝分离血清参考值成人 2 86 5 98mmol L儿童 3 12 5 2mmol L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概述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 肝脏是合成和贮存的主要器官 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 性激紊 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 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其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指标 国内外专家推荐成人理想胆固醇值为 5 2mmol L血清胆固醇是血脂的成分之一 正常人体含胆固醇2g kg体重 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升高与动脉硬化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在防治冠心病时了解血酯的变化水平 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临床意义增高 1 胆固醇 6 2mmol L为高胆固醇血症 是导致冠心病 心肌梗塞 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度危险因素之一 2 高胆固醇饮食 糖尿病 肾病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见胆固醇升高 3 胆总管阻塞 如胆道结石 肝 胆 胰肿瘤时 总胆固醇增高伴黄疸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临床意义降低 1 严重肝脏疾患 如重症肝炎 急性肝坏死 肝硬化等 2 严重营养不良 3 严重贫血患者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清甘油三酯 TG 测定 概述甘油三酯又称三酸甘油酯 主要存在于前 脂蛋白和乳糜微粒中 直接参与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合成 也是机体贮存能量的形式 在人体当中甘油三酯处于动态平衡 血酯的含量可随膳食的改变而改变 而且变动范围很大 另外其含量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尤其是体重超过标准的中老年人往往偏高 血清甘油三酯 TG 测定 标本采集方法采血前2 3天尽可能少食含脂类食物空腹血2ml 不抗凝送检空腹时检测的主要是静脉合成的甘油三酯参考值0 22 1 21mmol L 血清甘油三酯 TG 测定 临床意义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见于1 家庭性高tg血病 家庭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2 继发性疾病常见于 糖尿病 糖原累积症 甲状腺功能不足 肾病综合征 妊娠等 3 急性胰岛炎高危状态时 tg 11 3mmol l 1000mg dl 高血压 脑血管病 冠心病 糖尿病 肥胖与高脂蛋白血症常有家庭性集聚现象 单纯的高tg血症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只有伴以高tc 高ldl c 低hdl c时才有病理意义 血清甘油三酯 TG 测定 临床意义血清甘油三脂降低原发性 脂蛋白缺乏症 甲状腺机能亢进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肝功能严重低下及吸收不良等 血糖测定 概述临床上所称的血糖专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而言 每个个体全天血糖含量随进食 活动等情况会有波动 一般在空腹时的血糖水平较为恒定 临床检测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的方法可以特异的测出真实的血糖浓度 血糖浓度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而保持相对稳定 当这些调节失去原有的相对平衡时 则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 空腹血糖 7 8mmol L 称糖尿病 WHO糖尿病血糖浓度 7 2mmol L 血糖测定 标本采集方法化验标本为静脉血 应在空腹时抽血1ml 不抗凝 参考值葡萄糖氧化酶法 邻甲苯胺法 已糖激酶法 HK 70 110mg dL 空腹血糖 3 89 6 11mmol L 强生血糖测定器 血糖测定 临床意义血糖增高 7 3mmol L 130mg dL 生理性高血糖 见于饭后1 2小时 摄入高糖食物 也可由运动 情绪紧张等因素引起 但不应超过1Ommol L 病理性高血糖 1 胰岛功能低下 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 2 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分泌增多 如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库欣综合征 垂体前叶功能亢进 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血糖测定 临床意义 3 中枢性疾病 如颅内压增高 颅内出血 重症脑炎 颅脑外伤等 血糖降低 3 9mmol L 70mg dL 血糖值低于2 8mmol L 50mg dl 可诊断为低血糖 1 生理性降低见于饥饿 妊娠 剧烈运动后 2 病理性降低 1 胰岛 细胞瘤 胰岛素分泌过多 2 降血糖药物用量过多 血糖测定 2 病理性降低 3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艾迪生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 4 长期营养不良 严重肝炎 肝硬化 糖原累积病 酒精中毒等 1 下列哪些情况可出现尿糖阳性 ABCDE A 糖尿病B 嗜铬细胞瘤C 柯兴氏综合征D 慢性肾炎E 服用大量维生素C后2 血浆葡萄糖正常参考值 A 2 9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