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鸟类调查 实验报告.doc_第1页
华中师范大学鸟类调查 实验报告.doc_第2页
华中师范大学鸟类调查 实验报告.doc_第3页
华中师范大学鸟类调查 实验报告.doc_第4页
华中师范大学鸟类调查 实验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鸟类调查于少珺 2014212418 涂会侠2014212408 龚静炜 2014212367摘要:2016年12月6日,在张洪茂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采用样线法对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围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种,隶属于2 目 7科 9种,其中优势种为灰喜鹊、珠颈斑鸠和麻雀。关键词:华中师范大学 鸟类 样线法1、 引言 鸟类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当地的环境监测指标。城市化对于鸟类的分布和数量有重要的影响。高校拥有较好的绿化环境,为城市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但是武汉多雾霾等恶劣的天气状况,城市PM2.5值持续超标,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引起了相关领导和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而研究城市的鸟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变化,对于环境的监测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华中师范大学的冬季鸟类进行研究,对鸟类的组成、数量和生境类型进行分析,旨在为华中师范大学积累基础资料,同时为其环境的监测提供参考。本次研究还可以提供在校学生观鸟的试点,提倡广大学生参与校园鸟类保护。2、 校园环境概况 华中师范大学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桂子山位于武汉市洪山区东湖和南湖之间,整个校区包括桂子山本部和南湖校区,占地面积约132.66万平方米,校区内有大量树林,兼有水域,植被型为常绿及落叶阔叶林,绿化覆盖率为74%,常见植被有樟树、法国梧桐、马尾松、枫杨、水杉、榆、鸡爪槭、桂、女贞、腊梅、慈竹等。校园环境优美,生境类型及植被的多样性为鸟类栖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因此桂子山鸟类种类丰富,其中鸣禽约33种,涉禽9种,猛禽2种。常见的鸟类有灰喜鹊、朱颈斑鸠、麻雀、乌鸫、大山雀、山斑鸠、白头鹎等,本次调查主要地点为华师桂子山本部,不包括南湖校区。3、调查时间与方法 2016年12月6日,在张洪茂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用样线法(也称线样带法)对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山的鸟类进行了调查。每次调查3人为1组,在调查区域内以1km/h速度行进,1名调查人员利用双筒望远镜进行观察计数,另1名调查人员记录并辅助观察。对听到和看到的鸟类予以记录,每个个体只记录一次,能够判明是飞出又飞回的鸟不进行计数。 线样带法是在大面积上进行大、中型动物熟练统计的最基本的方法。此法很少受生境条件的限制,省人力和物力,一个统计人员在短时间内可以调查相当大的区域。路线法按照预定线路行走,观察遇见的动物,记录动物出现的距离。以动物与行走路线的平均距离作为样带的宽度,将观察到的动物数除以样带宽度与路线长度的积,得出单位面积上的种群数量,乘上研究的总面积获得研究区域的动物种群数量。PA * N / XY (P-种群数量, A-研究区面积, X-调查路线的长度, Y-每侧样带的宽度, N-出现的动物数)注意事项: 样线设置,个体可见度4、调查结果调查时间:2016.12.6 调查地点:华中师范大学 样线编号:1 调查人:于少珺、涂会侠、龚静炜时间种类判定依据数量距离m生境行为习性其它备注8:17乌鸫实体217树上栖息8:18喜鹊实体157路边栖息8:20麻雀实体1107路边觅食8:20麻雀实体若干201空地上空飞翔8:22乌鸫实体2202树上栖息8:25乌鸫实体201居民空地觅食8:30鸽子实体112森林中栖息8:30乌鸫实体2301树上栖息8:35灰喜鹊实体1302森林中回巢8:38八哥实体1302森林中栖息8:40黑尾蜡嘴雀实体11302后居民空地觅食、洗澡8:45麻雀实体若干302树上栖息8:50山斑鸠叫声139:00鸽子实体5703房顶栖息9:05麻雀实体若干303上空飞翔9:15乌鸫实体1108地上排泄9:20棕背伯劳实体158树上觅食9:30鹊鸲实体1208树上栖息9:32白头鹎实体2108树上栖息9:45珠颈斑鸠叫声149:48灰喜鹊实体6304树上回巢9:50乌鸫实体2204地上觅食10:00松鸦叫声510:01丝光椋鸟叫声510:16黑脸噪鹛实体129树上嬉戏10:20麻雀实体8109地上觅食15:11山雀实体866鸣叫15:30灰喜鹊实体486栖息15:32喜鹊实体276飞翔15:34山雀实体1246栖息15:50珠颈斑鸠实体10路边觅食16:35灰喜鹊实体3207楼顶鸣叫16:50灰喜鹊实体5207楼顶鸣叫16:51鹊鸲实体107飞翔17:21麻雀实体307觅食1东区篮球场2生态园3佑铭4桂香园5图书馆6杜鹃广场7东区宿舍8西区篮球场9喷泉广场主要物种的生活习性:1. 珠颈斑鸠 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特别是农作物种子,如稻谷、玉米、小麦、豌豆、黄豆、菜豆、油菜、芝麻、高粱、绿豆等。有时也吃蝇蛆、蜗牛、昆虫等动物性食物。通常在天亮后离开栖息树到地上觅食。离开栖息地前常鸣叫一阵。觅食活动多以早晨7-9时和下午3-5时较为活跃。珠颈斑鸠为常见的留鸟,喜在村落及农田附近活动。5-7月繁殖。用小树枝在树杈上搭建极为简单的平台巢。珠颈斑鸠有多种叫声,常为反复的“咕咕-、咕咕-”,连续而低沉。在久雨初晴时和久晴欲雨时鸣叫特别频繁。喜欢生活在开阔地及稀疏的树林中,房前屋后有它们较多的踪影,常飞到地上、旱田或小溪边觅食,生性胆小,人若靠近,则常转身以背相向。除晨昏觅食外,平时都栖息在跨空电线或树林中。晚上一般成对或单只栖息在桂花树、樟树等常绿或有较多横向干枝的树枝上。珠颈斑鸠与同属其它斑鸠一样,一般不会群居,而是单独或成对出现。它们是温驯的鸟类,但是突然的噪声会使它们惊起。它们的飞行姿势与凤头鸠类似,着陆时尾巴会上倾。2. 灰喜鹊 灰喜鹊主食动物性食物,尤其是雏鸟,亲鸟几乎完全以昆虫及幼虫喂养。灰喜鹊喜食松毛虫、避债蛾、黄刺蛾、地老虎等数十种农林害虫。繁殖期57月。 经常穿梭似地在丛林间跳上跳下或飞来飞去,飞行迅速,两翅扇动较快,但飞不多远就落下,不做长距离飞行,也不在一个地方久留,而是四处游荡。一遇惊扰,则迅速散开,然后又聚集在一起。活动和飞行时都不停地鸣叫,鸣声单调嘈杂,彼此通过叫声进行联系和维持群体的一致性。3. 麻雀 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结成大群飞向农田掠食谷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为杂食性鸟类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较强。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 ,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出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千米以内。在地面活动时双脚跳跃前进、翅短圆、不耐远飞、鸣声喧噪。 5、结果计算及分析 通过调查,共记录华中师范大学校园鸟类9种,分属2 目 7科,其中雀形目 7 种,占调查鸟类的 77.8% ,这与鸟类分类中雀形目居多相符合.校园中优势种鸟类是灰喜鹊,占59.3%;树麻雀、喜鹊和灰喜鹊常常集结成若干个10只左右数量稳定的小种群,分布于校园内,但我们组除了观察到灰喜鹊若干只聚集在一起嬉戏以外,并未发现树麻雀与喜鹊的小种群,只发现其两只在一起觅食.从鸟类居留情况来看,这9种都是留鸟,并未观察到旅鸟、候鸟等。这与桂子山处于华中地区,四季节气明显,气候温和且具有南北过渡的特征有关,可为大多数鸟类居留此地提供良好的气候条件。本次调查共调查到鸟类27 只,共9 种,其中优势种为灰喜鹊,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为0.6255 ,均匀度为0.6821 。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D:香农-威纳指数H:6、问题与讨论本次调查表明华中师范大学校园鸟类种类和数量较丰富。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学校重视校园绿化工作,校园绿化覆盖率较高,种植植物的种类较多,各种植物嫩叶,花,果实以及昆虫也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第二、环卫及排污工作成效显著,校园环境污染程度低,适宜鸟类生存;第三、师生员工整体素质高,爱鸟意识强,很好地维持了人类和鸟类的和谐共处。小结:1. 华中师范大学的常见鸟种有灰喜鹊、麻雀、乌鸫、大山雀、山斑鸠、朱颈斑鸠、白头鹎等。2. 校园建设和绿化力度,对于鸟类的安定以及繁殖都有很大的影响。3. 校园人口的增加导致垃圾增多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施工等都会影响鸟类种群数量的变化。参考文献:1沈芳,李斯滕. 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冬季鸟类调查J. 绿色科技,2014,06:127-129.2马鸣,胡宝文,梅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