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案_第1页
《短歌行》教案_第2页
《短歌行》教案_第3页
《短歌行》教案_第4页
《短歌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短歌行教案曹操短歌行中表达的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下面是整理的短歌行教案,以供大家阅读。短歌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背诵本诗歌。2过程与方法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2教学难点短歌行中,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教学方法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卷首词在历史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21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曹操应该是三国时代留下了浓重一笔的人物,请同学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曹操老师总结,并启发他们去联系我们学过他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还有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祢衡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其实小说戏剧不一定能全面反映曹操的性格,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也许不像小说戏剧当中所描写的那样奸诈、阴险、嫉妒。二、解题1作者简介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政治家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曾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实行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21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他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联想起新中国开国领袖的浪淘沙北戴河中“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这词句说明曹操的内修文德外治武训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文如其人”,通过一个人的作品去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才是比较可靠的方法,短歌行是最能体现曹操诗歌思想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这节课我们就试着通过短歌行去了解曹操2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长矛唱短歌行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21实写照,哪位同学先自告奋勇朗读一下这首诗呢请一学生朗读完后首先肯定她的优点如声音洪亮,有激情,普通话很标准大家再一起来听听磁带,听完后我会请同学起来回答朗读带读出的声音给你什么感受和刚才这位同学读的一样吗你觉得怎么读这首诗歌会更好明确要把那种苍劲雄健,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诗歌要多读才能体会出它的内在深韵,我们全班一起来朗读一下短歌行三分析诗歌1齐读诗歌2同学对照注释,疏通诗意。三分钟3分节解读诗歌诗歌按照意思来分可分为四小节,每二行一小节,主要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来鉴赏。4鉴赏第一节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小节,读的过程中思考本节曹操在对酒当歌之际,有着怎样的情绪,并请这位同学试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这情绪。明确情绪“忧”这位同学读得很有激情,当读到“对酒当歌”时大家有没有联想起以前学过的一些有涉及酒这个字的诗词同学思考,集体发言请大家说说作者喝酒时发出的是怎样的感慨明确人生几何也就是人生短暂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21作者忧愁的是什么呢明确原文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忧愁的是人生苦短作者形容人生苦短的时候用了什么修辞明确比喻把人生比作朝露这个比喻的好处是什么明确比喻的好处是形象生动赏析自古以来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大有人在曹操开头也发出了时光短促,人生几何的感慨但我们读过全传,就会感到,作者发此感慨,是因为他感到年纪已高,时日见浅,而眼下大业未成,匡扶济世之才又极为难得,是紧迫感,焦灼感使他这样,实际上曹操又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第一节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忧”字,“忧”到需要用酒来消解。“忧”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忧”。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忧,是隐含的是积极昂扬的精神。所以作者才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来来,举杯邀明月,与尔同销万古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就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21用他的名字来作酒的代称5鉴赏剩下三节齐读余下三节,思考作者在其中写了什么内容,或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从诗歌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明确对贤才的渴望。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可以看出。这些句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明确引用典故这种引用典故表达技巧的目的是什么,好处又是什么呢大家可以边看注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文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大意是爱人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吗嗣,意为继续音,声问嗣音,继续相问,即保持联系之意这里只用了前两句,后两句作者改为”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意为,只为你等贤才的缘故,我沉思吟咏至今这一改动,由思慕情人变作思慕贤才,因求之不得而日夜沉吟,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挚自然”曹操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地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雅”是宫廷乐曲歌辞,小雅鹿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21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这句意思是“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青苹。我有高贵宾客,吹笙鼓瑟使宾朋欢悦。”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良才若来投奔我,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请位同学分析一下文中其它有引用典故的句子课文的注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势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注解“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美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周公说他在洗头发的时候曾几次把头发湿漉漉地卷起来,吃饭时曾几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惟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这几句气势是宏大的,意义是深远的表现出一种王者的霸气,根据我们刚才对使用典故句子的分析请同学们总结引用典故的的好处是什么请同学回答应用典故嘛,看这个典,我们会想到古典,典雅,作者引用的是诗歌,诗歌应该有什么特点有文采,而且作者引用的诗歌的虽然只有经典的一两句,但却给读者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就增加了短歌行的内涵容量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21引用典故的好处是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增加诗歌内涵容量同学就文中不懂的句子相互讨论一分钟,老师给予点拨。明确课文第三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也表现曹操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说这种话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招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满为患”呢大家说会不会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本句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铺垫的作用。“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四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所以曹操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来访久别重逢,欢饮畅谈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21第四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是自然环境描写。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刘备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文官武将,月近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同时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可理解为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也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邦无定土,士无定主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侍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徬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没有丝毫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而象这样一种情味,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最后四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表达作者思贤若渴的心情和对人才的尊重6比兴手法诗歌采用一连串的比兴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如明明如月,以明月不可掇停,比喻得不到贤才的忧思不可断绝乌鹊南飞中以乌鹊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诗末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21山不厌高等句子以山高海深比招纳人才的阔大胸怀,又以虚心对待贤才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象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招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曹操作为一代英雄,有着统一天下的壮志,在本首诗歌当中作者开头就提出了人生短暂这个话题,正是因为人生的短暂,所以作者想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作出一番事业,这也是他在观沧海、龟虽寿中所说的观点。联系东汉末年的时代背景,人民生活困苦,军阀混战,国家衰微,作为一个有统一天下壮志的政治家兼诗人来说,他心忧天下,因此决定了他的诗歌风格只能是悲凉的。另外,建安时期是一个追求建功立业的时代,所以他的诗歌一方面反映社会的动乱,一方面反映报效国家或建功立业,风格苍劲雄健,情辞慷慨悲凉,有力地表现了时代特色。后人将这种鲜明的风格称作“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建安文学公元一九六年,曹操奉汉献帝移都许昌,改元“建安”,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当时文坛领袖是“三曹”曹操、曹丕P、曹植和著名的作家“七子”孔融、陈琳,王粲CN、徐干、阮瑀Y,应瑒YNG、刘桢和女作家蔡琰YN等,形成一个文学中心,建安年代并包括其后若干年的的文学创作,就称为“建安文学”7齐背诗歌,去体味悲凉慷慨的风格。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218小结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总的来说,短歌行正象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奋图强,创造绚丽辉煌的人生附板书短歌行思想内容表达技巧风格第1节对酒当歌,忧人生苦短比喻形象生动悲凉24节求贤若渴,求天下一统用典典雅耐读慷慨短歌行教案二教学目标1、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212、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教学重难点1、诗人怎样抒发自己的“忧”。2、引用诗句、妙用比喻、巧用用典故来表达感情的技巧。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的确如此,当今时代是个人才竞争的时代,那么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期,被称为“治世之能臣”的曹操又是怎样对待人才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短歌行,体会他求贤若渴的心情二、解题“短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短歌、长歌,因歌词音节的长短区分。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知人论世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21集团,又在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北征乌桓,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天,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饮马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在江上设酒置乐,款待文武众将,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年过半百的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下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天空,回到三国,与曹操对话。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营造氛围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曹操吟唱短歌行片段。鲍国安的吟唱,慷慨悲凉,扣人心弦。曹操当年是不是也是这么唱的请大家注意,短歌行这首乐曲在东汉时期是怎么个唱法已经失传了,鲍国安演唱的短歌行是现代人重新谱曲演唱的。指出版本的区别,见幻灯片。2、检查预习指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有无读错的字音。3、教师范读或播放名家诵读。学生齐读课文。4、大家已经初步熟悉了课文,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21明确忧板书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5、全诗充满了诗人的“忧思”、“忧愁”、“忧虑”,由此引发读者的思考。诗人为何而忧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忧”人生短暂、功业未就、贤才难得板书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到诗作当中去,进一步和诗人对话,看看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的“忧”的。五、分析鉴赏人生短暂1、诗人是怎样表达“人生短暂”之忧请同学们把相关的诗句大声读出来。2、前四句运用什么手法写“人生短暂”的明确比喻。朝露,太阳出来一晒就没有了,转瞬即逝。“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诗人将人生比作朝露,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人生短暂,韶光易逝。自古以来,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大有人在,如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我们也会发出“时间过得真快呀”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21感慨。3、诗人在宴请文武众将时,发出人生短暂的感慨,该如何理解他要那么多时间干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建功立业,一统天下。板书播放三国演义片段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操击吕布,败袁术,灭袁绍,征乌桓,现在又列阵长江,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此时,曹操已年过半百,统一天下的大业尚未完成,所以才会忧人生短暂。但他雄心不减,依然图谋大志。我们初中学过曹操的龟虽寿,其中有两句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意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曹操之忧,是积极进取的英雄之忧,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4、“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之酒真的能解诗人之忧吗明确当然不能。李白有诗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唐代诗人罗隐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酒即使能让人忘却忧愁,也只能是暂时忘却,而不可能从根本上除去,比如曹操忧人生短暂,杜康之酒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21并不能延长其人生。如果曹操活到现在,我会向他推荐一首歌韩磊的向天再借五百年贤才难得1、既然作者觉得人生不够用,那么他要实现一统天下的抱负,此时他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明确招揽人才。司马徽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讲的就是人才的重要性。汉高祖刘邦有张良、萧何、韩信等人才的辅佐,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也可以成为开国之君2、诗人是如何表达出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用原文回答,并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出来。3、诗人这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是直接抒发出来的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引用诗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的是你的长领襟,悠悠的是我想念你的心,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呢原写姑娘思念情人。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直接比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7/21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诗人不直接表明自己对贤才的思念和渴望,而是引用诗经的句子,向人才发出了深情的呼唤。“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主要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相处的温情。“呦呦”是鹿的叫声,说是鹿发现山野之间有它喜欢吃的苹草,就发出快乐的叫声,招呼同伴们都来享用。“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是国君的口吻。他说,我今天要宴请你们大家,不但为你们准备了美好的宴席,还准备了美好的音乐。而曹操引用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们来归附我,我也要为你们准备这样美好的宴席,好好地招待你们,共享君臣之乐。简而言之,礼遇贤士。妙用比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将贤才比作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不由得使诗人的担忧从内心当中抒发出来,绵绵不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这几句虽然是写眼前的实景,其中却有深意。清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8/21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这说明他看出了这四句是比喻,但光说“客子”未免空泛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曹操的言外之意是说,你们这些有才干的人还在犹豫什么呢你们要找一个贤明的主人,为什么不投奔到我曹孟德这儿来呢只有我这里才是你们最好的归宿巧用典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曹操表示希望尽可能多的招揽人才。他海纳贤才的诚意,其宽广的政治胸怀和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运用周公的典故,在于说明,自己会像周公那样,有宽广的胸襟,殷勤地接待贤才,希望天下贤士都来归顺自己。而这正是对“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所做的艺术的回答投奔我这个思贤若渴的明主才是最好的选择同时,也是卒章显志,诗人以周公来勉励自己,只要得到人才,我就可以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了。板书统一天下诗人委婉曲折地表明心迹。诗人引用诗经语句表明自己对贤才的仰慕和思念,妙用比喻形象生动的说明贤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21才难得,巧用典故说明自己要尽情地招揽贤才,并且像周公一样礼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