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物理重要考点整理:磁场的描述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_第1页
2017高考物理重要考点整理:磁场的描述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_第2页
2017高考物理重要考点整理:磁场的描述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_第3页
2017高考物理重要考点整理:磁场的描述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_第4页
2017高考物理重要考点整理:磁场的描述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2017高考物理重要考点整理磁场的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莲山课件M2017高考物理重要考点整理磁场的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考点32磁场的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考点名片考点细研究本考点命题要点1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2通电直导线及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判定和叠加;3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安培力作用下的动力学分析。其中考查到的如2016年北京高考第17题、2015年全国卷第24题、2015年江苏高考第4题、2015年重庆高考第7题、2015年全国卷第18题、2014年全国卷第15题、2014年四川高考第6题、2014年山东高考第16题、2014年浙江高考第20题、2013年上海高考第11题、2013年安徽高考第15题等。备考正能量对本考点的考查主要有由安培定则判定磁场的方向及磁场的叠加、与电磁感应结合分析导体棒在安培力作用下的运动。选择题多考查磁场的基本概念及右手定则,难度一般较小;计算题难度中等偏上或较大。预计今后高考形式依然为选择题和计算题。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9一、基础与经典1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长为L、通有电流为I的导体在某处受到的磁场力为F,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必为B由B知,B与F成正比,与IL成反比C由B知,若一小段通电导体在某处不受磁场力,则说明该处一定无磁场D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答案D解析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是客观存在的,与是否放置通电导体无关,故C错误;磁感应强度B是磁场本身的性质,公式B只是定义式,不是决定式,B错误;只有当电流I与磁感应强度垂直时B才成立,A错误。2一段通电直导线,长度为L,电流为I,放在同一个匀强磁场中,导线和磁场的相对位置有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通电导线所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情况将是A丙和丁的情况下,导线所受到的安培力都大于甲的情况B乙的情况下,导线不受力C乙、丙的情况下,导线都不受力D甲、乙、丁的情况下,导线所受安培力大小都相等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9答案B解析乙的情况下,由于I与B同向,通电导线不受安培力作用,B正确;甲、丙、丁三种情况下,L、I与B三者大小相同且方向总是相互垂直的,所以安培力的大小相同,A、C、D错误。3两圆环A、B同心放置且半径RARB,将一条形磁铁置于两环圆心处且与圆环平面垂直,如图所示,则穿过A、B两圆环的磁通量的大小关系为AABBABCAB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从定性的角度看穿过某一面的磁感线的条数可反映这个面的磁通量的大小,但正向穿过的磁感线与反向穿过的磁感线要相互消弱,由条形磁铁的磁感线的分布可知,其在内部由S极指向N极,在外部由N极指向S极,可见A圆环正反相消的更多,所以AB,即C正确。4如图,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N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O、B在M、N的连线上,O为MN的中点,C、D位于MN的中垂线上,且A、B、C、D到O点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9BA、B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C、D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A、C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答案C解析由安培定则可画出各点的磁感应强度如图,可判断出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下,不为零;A、B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选项A、B错误。C、D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选项C正确。A、C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相同都是竖直向下,选项D错误。5如图所示,一段导线ABCD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AB、BC和CD段的长度均为L,且ABCBCD135。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判断导线ABCD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1ILBB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1ILBC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1ILBD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1ILB答案A解析将导线分为三段直导线,根据左手定则分别判断出安培力的方向,根据FBIL计算出安培力的大小,再求合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9力。导线所受合力FBIL2BILSIN451BIL或导线ABCD的有效长度LAD1L,故FBILAD1BIL,故选A。6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直导线用两绝缘细线悬挂于O、O,并处于匀强磁场中。导线中通以沿X轴正方向的电流I,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且导线保持静止,则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大小可能为AZ轴正向,TANBY轴正向,CZ轴负向,TAND沿悬线向上,SIN答案BC解析当匀强磁场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时,由左手定则判断可知,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上,则BILMG,解得B,故B正确;当匀强磁场的方向沿Z轴负方向时,由左手定则判断可知,安培力沿水平方向,逆着电流方向看,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其中安培力F安BIL,则BILMGTAN,解得BTAN,故C正确。当匀强磁场方向沿Z轴正方向时,受力如图乙所示,不可能平衡,故A选项错误;当匀强磁场方向沿悬线向上时,受力如图丙所示,不可能平衡,故D选项错误。7多选图中装置可演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磁铁上下两磁极之间某一水平面内固定两条平行金属导轨,L是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的金属杆。当电磁铁线圈两端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9A、B,导轨两端E、F,分别接到两个不同的直流电源上时,L便在导轨上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接正极,B接负极,E接正极,F接负极,则L向右滑动B若A接正极,B接负极,E接负极,F接正极,则L向右滑动C若A接负极,B接正极,E接正极,F接负极,则L向左滑动D若A接负极,B接正极,E接负极,F接正极,则L向左滑动答案BD解析若A接正极,B接负极,根据安培定则,两磁极之间产生方向向上的磁场,E接正极,F接负极,用左手定则可判断L向左滑动,选项A错误、B正确;同理,若A接负极,B接正极,根据安培定则,两磁极之间产生方向向下的磁场,E接正极,F接负极,用左手定则可判断L向右滑动,选项C错误、D正确。8电视机显像管的偏转线圈示意图如图所示,某时刻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环心O处的磁场方向A向下B向上C垂直纸面向里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9D垂直纸面向外答案A解析对于左右两个螺线管,由安培定则可以确定O点磁场,如右图,所以环心O处的磁场方向向下,即A选项正确。9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通电直导线用一绝缘轻绳悬挂,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匀强磁场平行于纸面,导线处于静止状态,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安培力的大小可能等于,此时磁场的可能方向是唯一的B安培力的大小可能等于,此时磁场的可能方向是唯一的C安培力的大小可能等于MG,此时磁场的可能方向是唯一的D安培力的大小可能等于2MG,此时磁场的可能方向是唯一的答案BD解析对导体棒受力分析,受重力、安培力和细线拉力,根据平衡条件,当安培力与线垂直向上时,安培力最小,如图所示FABILMGSIN30MG,根据左手定则,磁感线方向沿悬线向上,故此时磁场方向是唯一的;再分析受力分析图,由力的三角形定则可知当MGFAMG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9时,有2解;当FAMG时,有1解;当FA0,I为电流强度,R为距导线的距离。在水平长直导线MN正下方,矩形线圈ABCD通以逆时针方向的恒定电流,被两根等长的轻质绝缘细线静止地悬挂,如图所示。开始时MN内不通电流,此时两细线内的张力均为T0。当MN通以强度为I1的电流时,两细线内的张力均减小为T1,当MN内电流强度为I2时,两细线内的张力均大于T0。1分别指出强度为I1、I2的电流的方向;2求MN分别通以强度为I1和I2的电流时,线框受到的安培力F1与F2大小之比。答案1I1的方向向左,I2的方向向右2解析1根据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且距离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