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的防治和护理_第1页
皮肤病的防治和护理_第2页
皮肤病的防治和护理_第3页
皮肤病的防治和护理_第4页
皮肤病的防治和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 皮肤病的防治和护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教学目标,掌握:常用外用药的用药原则熟悉:常用外用药的类型及作用 常用内用药的类型及作用,处理原则, 内用药物疗法, 外用药物疗法, 物理疗法, 手术治疗,内用药物(全身治疗),1、抗组胺药,(1)H1受体阻断剂,(2)H2受体阻断剂,2、皮质类固醇激素,3、其他内用药物,H1受体阻断剂,药物机理: 与组胺竞争H1受体,使组胺不能与相应受体结合,以达到收缩血管、减少渗出、减轻炎症、解除平滑肌痉挛等作用。,副作用: 能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嗜睡、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等。 有抗胆碱能作用而出现口干、鼻塞、瞳孔散大。 内脏毒性。,H2受体阻断剂,药物机理: 与H2受体结合,拮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胃酸分泌增多。,常用的药物有: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用于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等。,H2受体阻断剂,皮质类固醇激素,主要作用:抗炎、抗细胞毒、抗过敏、抗休克免疫抑制等。,副作用: 长期、大量运用,易导致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满月脸和水牛背、感染、血压升高、合并出血及穿孔、加重糖尿病、精神障碍等。,皮质类固醇激素,主要适用于: 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伴喉头水肿,重症药症、重症多形性红斑、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关节型银屑病及天疱疮等疾病。,足量的剂量控制病情,然后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减量或停药。短期应用者可快速减量或停药;长期用药者应缓慢减量,后予以适当的维持量治疗。长期应用维持量治疗者,现主张采用隔日疗法,即将2天的总量隔日晨8时一次服用,副作用小。,皮质类固醇激素,使用原则:,其他药物,1、抗生素(青霉素)2、抗真菌药3、抗病毒药4、免疫抑制药5、免疫调节药6、封闭疗法7、其他皮肤科常用药(氯喹、维A酸、钙剂、),外用药物,1、剂型,2、性能,3、使用要点,溶液 酊剂 粉剂 洗剂 油剂,外用药物的剂型,乳剂 软膏 糊剂 气雾剂,外用药物的性能,清洁剂 保护剂 止痒剂,抗菌剂 杀虫剂 抗真菌剂,收敛剂 腐蚀剂 角质促成剂,角质松解剂 抗变态反应药物,外用药物治疗原则,剂型选择:,不同的皮损选择不同的药物型:急性皮炎有糜烂、渗液多者选用溶液清洗、湿敷。亚急性皮炎有少量渗液选用湿敷或糊剂。亚急性或慢性皮炎无明显渗出选用软膏、乳剂。急性皮炎,皮损为红斑、丘疹、无渗液,选用粉剂、洗剂。,药物选择: 根据病因、病理变化和自觉症状等选用合适的药物。 化脓性皮肤病抗生素 真菌性皮肤病抗真菌 病毒性皮肤病抗病毒 变态反应性性皮肤病抗过敏,注意事项,浓度适宜,一般从低到高;性质从温和到强烈;范围从小到大,不超过体表1/3。,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用于皮肤薄弱 处如乳房下部、面部、婴幼儿皮 肤。,告知患者用药方法、范围及次数,“涂药不见药”,多种搽药使用注意交叉反应,分时断交替使用。,注意用药反应,一旦发生反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做出处理。,物理治疗, 电疗法 光疗法:红外线、紫外线 激光治疗、光化学治疗 冷冻治疗 水疗法,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瘙痒护理消毒隔离用药护理,一、一般护理,冷热湿敷法,二、方法: 用4-6层纱布制成湿敷垫,将其浸透药液后,用无菌镊子取出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度,稍后敷贴于患处。每次30-60分钟,每日3-6次,预防感冒或烫伤。,一、目的:(湿敷药物不同则作用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