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北京市通州区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北京市通州区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_第3页
北京市通州区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_第4页
北京市通州区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通州区2018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8年4月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8题。材料一地名如人名,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又一代人息息相关。地名,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千百年的情感传承,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其实就是那个地方的符号,是那个地方所有人情感所系的标志。即便远在他乡,人们也永远不会忘记故乡名字。我们常说珍爱乡愁、寻找乡愁,这乡愁,就融在地名中。曾听某省的民政厅干部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兵到了台湾一直没能回到大陆,身体不好不能回到家乡,就让孩子回来寻根,找他生活过的地方。孩子归来,根据地名按图索骥,却难以找到,原来这个地名早已消失。最后,找到民政厅,翻阅档案,才找到原来的地名。这位老先生写信来感谢民政厅同志,并说:“你们经济发展得很好,建设也很好,但是地名不要改。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地名,我们回家的路。说得多好!地名,在海内外华人眼里,在所有寻找乡愁的人们心中,就是一条回家的路。即便不在这里出生,那也是祖辈的根,后代依旧将心底的那份乡愁,与那个遥远的地名联在一起。地名的替换与取消,显然需要慎之又慎。尤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早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史书、碑刻、文学经典之中。如果轻率地将之更名,多少文化信息会被消解。陕西汉中的勉县,是武侯墓和武侯祠所在地,因汉水称作沔水,历史上曾叫沔县。上世纪50年代初,因考虑到“沔”字不好写,便改为“勉”。汉水流至湖北,一个县叫沔阳,和沔县的“沔”是一个字。前些年改名叫仙桃市。远远近近的人,都熟悉沔阳三蒸、沔阳花鼓戏,可如今,一个“仙桃”,令“沔阳”失去了多少历史内涵。说到襄阳,会想到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想到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说到荆州,会想到“大意失荆州”;说到衡阳,会想到范仲淹的“衡阳雁去无留意”;说到徽州,会想到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试想,如果将“襄樊”“荆沙”“黄山”在诗句中予以替换,今人与后人的感受,又该如何?幸好衡阳、洛阳等地名依然安在,不然,多少经典诗词,将从此失去地名带来的历史内涵和美感。慎重更换地名,其实就在于对地名有情感。这种情感,是个人的,是家族的,更是地方的、民族的。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与丰富,才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尊。在更换地名之际,我们需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任何一个地名,都是在悠久历史中形成。“邯郸”这个地名,延续两三千年,不是依旧与人们同在吗?当然,不是所有地名都必须恢复旧名称,但像“徽州”这样重要的历史地名,不妨考虑恢复。毕竟,没有“徽”,哪来“安徽”?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无疑给了我们一次新的契机。通过普查,来一番梳理,让中国的地名更具有历史沿袭性、更富有传统文化特色,让新起的地名更能体现中文之美,更有丰富内涵。当然,这需要各地政府,有勇气面对过去。珍爱地名,回家的路,再远,也很近。(取材于李辉的相关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人们珍爱乡愁,寻找乡愁、将地名融在了乡愁中、永远都不会忘记。B.历史悠久的地名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史书和文学经典中。C.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与丰富,才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自尊。D.地方政府更改地名不需要面对过去,能体现中文之美、有内涵即可。2.下列对材料一中有关常识的理解,不确的一项是( )(2分)A.“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出自王维的汉江临泛,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为“王孟”。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尾联。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多集于杜工部集。C.高适的“衡阳归雁几封书”与杜牧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均提及的“衡阳”有归雁峰,传说鸿雁秋季南飞至此停留。D.“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件身”出自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中国古代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有庆贺冬至的习俗。3.下列为材料一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地名与乡愁B.地名,改还是不改?C.地名文化D.地名,我们回家的路材料二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城市都改过名字,比如说开封之前叫做汴京,而南京的名字就更多了。金陵、建康、建邺、江宁、天京等等。但是却有个城市经历三千多年朝代更迭都没有改过名字,这个城市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邯郸。作为交通要地的邯郸位于河北南端,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西依太行山脉,东连华北平原,北接邢台,南毗河南安阳,素称河北省南大门。据汉书地理志所言,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曰邯山;单,是“尽”的意思。邯山的尽头,即邯单,又因为作为城廓,城名需从“邑”,所以“单”宇加“邑(阝)”,遂有邯郸之地名。邯郸历史文化悠久,这里走出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比如说赵武灵王、乐毅、曹操、赵姬、罗敷等等,另外还有许多历史故事发生在这里,比如说“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完整归赵”“负荆请罪”“黄梁美梦”“毛逐自荐”“纸上谈兵”“围魏救赵”等。今天,在邯郸古城区还保留着赵武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的丛台、学步桥、回车巷等遗迹。邯郸在战国时期是赵国的都城,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将赵都自中牟(今河南鹤壁)迁到邯郸。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经历了八代王候,延续了158年的繁华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富国强兵,赵国成为可以与秦国抗衡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都邯郸,赵公子逃亡代郡。贏政赴邯郸活埋太后一旅亲属,赵国统一天下后,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邯郸是邯郸郡的首府。楚汉相争后,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刘邦封其爱子如意为赵王,并重建邯郸宫城。这个时候邯郸有“富冠海内,天下名都”的称呼,成为当时全国五大城市之一。魏晋时期,虽然邯郸被各种不同势力相继占有,但是邯郸的名字一直保留着。隋唐宋金时期,邯郸先后归属或复辖为洺州、磁州、武安郡和紫州,这个时期的邯郸成了一个风光不再的小县城,邯郸东部的大名府却大名鼎鼎。元时,邯郸属广平路。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8年),在全国设置十三省,邯郸县属北直隶省广平府。清朝因袭明制称直隶省,邯郸县仍属广平府管辖。这个时候的邯郸依然没有改名。民国初年,邯郸县属直隶省冀南道,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邯郸直归省辖。解放战争时期撤消邯郸市,降为邯郸镇,新中国成立以后邯郸县归属于邯郸专区,1952年12月22日,邯郸镇复升为邯郸市。2017年,邯郸市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取材于网络)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成语中对邯郸特点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四通八达B.源远流长C.人杰地灵D.物阜民丰5.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邯郸的历史和文化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由于邯郸历史文化悠久,这里走出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诞生了许多历史故事。B.楚汉相争后的邯郸有“富冠海内,天下名都”的美称,是当时全国五大城市之一。C.隋唐宋金时期,邯郸只是一个衰落的小县城,而邯郸东部的大名府却名气很大。D.清朝时,原本在明朝时期隶属广平府管辖的邯郸县变成了直隶省冀南道管辖。材料三一些城市的历史街区在“旧城改造”中被荡涤一半之后,留下的只有一个地名。这地名有名无实,空泛无用、改掉便了。于是,许多地名正在成批地被从地图上抹去。我们对自己的“革命”总是这祥干净彻底。有名无实的地名这样毫无意义吗?地名决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一个特定地域的名称。城市是有生命的。地名便有了生命的意义,也就是有着和生命一样丰富和深刻的含义。如果这地方有其独有的历史与命运,地名便是这历史命运的容器,比如唐山与大地震的灾难,平型关与平型关大捷,罗马与罗马史。如果此地有个性而非凡的文化,这地名便是对这文化的命名。比如扬州和扬州画派,苏州和苏州园林,上海与海派文化,法兰克福与法兰克福学派,佛罗伦萨与整个文艺复兴运动。城市成了一种文化的属性。如果这些城市随随便便换去了名字,你说它失去的是什么?一个地方自有地名才算是真正的诞生。此前只是人的一种自然和原始的聚落。地名是城市生命的起点。此后,这些城市发生了一切一切,包括它的成败荣辱和曲折坎坷,全都无形地积淀在这看似只有几个字的地名里。这一切一切,还渐渐地在这地名里形成它独具的历史文化。只要走出这地名一步,就不再属于这独特的历史文化了。如果说地名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代号,那么这城市的生命密码就在其中。如果你崇敬这地方的文化,这地名就是一种尊称;如果你对这地方有情感,这地名就是一种深挚的爱称。比如故乡的地名。地名中又潜在一种凝聚力,亲和力,还有复杂的情感。当然,历史上地名的更换也是很多。但这些地名的改变,大多由于政治变迁,改朝换代。更改地名,总是为了表明“改天换地”,绝非从文化考虑。然而,正是出于这种无意中的惯性这个非文化的传统,使得我们对地名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缺乏认识,以致出现袁鹰先生所指出的将徽州易名为黄山这样令人遗憾的范例。徽州乃是令人神往的韵味幽雅的古城,一改为黄山市,就像变作一个新兴的都市,文脉中断,魅力不在,优势全无。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故而改名易名当慎,切勿轻率待之。无论是城名,还是街名,特别是在当今“城改”狂潮中,历史街区大片铲去,地名便成了一息尚存的历史。倘再将地名删去,历史便会彻底荡然一空。我们早晚会感到这种文化的失落,我们已经感到这种失落和茫然了!那么,谁来守住这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文化?(取材于冯骥才的地名的意义)6.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中加点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按图索骥: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B.风光不再:从前的好形势已经结束。C.大名鼎鼎:“鼎”字书写的第一笔是“|”。D.载体:“载”读作“zi”。7.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地名是对个性而非凡的文化的命名”的一项是( )(3分)A.天津与海河文化B.南京与南京大大屠杀C.曲阜与儒家学派D.雅典与奥林匹克运动8. 从以上三则材料中选择事例,说明城市保留传统地名的意义。(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贤者善人以人,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管子束缚在鲁,桓公欲相鲍叔。鲍叔曰:“吾君欲霸王,则管夷吾在彼。臣弗若也。”桓公曰:“夷吾,寡人之贼也,射我者也,不可。”鲍叔曰:“夷吾,为其君射人者也。君若得而臣之,则彼亦将为君射人。”桓公不听,强相鲍叔。固辞让,而桓公果听之。于是乎使人告鲁曰:“管夷吾,寡人之雠也,愿得之而亲加手焉。”鲁君许诺,乃使吏鞹其拳,胶其目,盛之以鸱夷,置之车中。至齐境,桓公使人以朝车迎之。祓以爟火,衅以牺猳焉,生与之如国。命有司除庙筵几,而荐之曰:“自孤之闻夷吾之言也,目益明,耳益聪,孤弗敢专,敢以告于先君。”因顾而命管子曰:“夷吾佐予!”管仲还走,再拜稽首,受令而出。管子治齐国,举事有功,桓公必先赏鲍叔,曰:“使齐国得管子者,鲍叔也。”桓公可谓知行赏矣。凡行赏欲其本也,本则过无由生矣。孙叔敖、沈尹茎相与友。叔敖游于郢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沈尹茎谓孙叔敖曰:“说义以听,方术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若子也。耦世接俗,说义调均,以适主心,子不如我也。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沈尹茎游于郢五年,荆王欲以为令尹,沈尹茎辞曰:“期思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也。”荆王于是使人以王舆迎叔敖,以为令尹,十二年而庄王霸。此沈尹茎之力也。功无大乎进贤。(取材于吕氏春秋赞能)【注】欧冶:春秋时冶工,善铸剑。鞹(ku):皮革,这里用如动词,用皮革套住。鸱(ch)夷:大的皮口袋。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舜得皋陶而舜授之 授:任用B.寡人之贼也 贼:盗贼C.衅以牺猳焉 衅:血祭D.以适主心 适:投合1O.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君若得而臣之B.则彼亦将为君射人因顾而命管子曰 荆王欲以为令尹C.于是乎使人告鲁曰D.盛之以鸱夷功无大乎进贤子何以不归耕乎11.下则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桓公不听,强相鲍叔齐桓公不听,坚持要用鲍叔为相B.再拜稽首,受令而出向桓公再拜叩头,接受了命令,而后离开了宗庙C.声问不知,修行不闻不熟知学问,不了解美德D.说以以听,方术信行陈说道理能让人听从,所持方策确实能够实行1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管子治齐国,举事有功,桓公必先赏鲍叔。凡行赏欲其本也,本则过无由生矣。1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贤明的人亲善人是根据人的仁德,一般人是根据功业,不才之人则是根据财富。B.作者认为得到圣人即可得天下,而天下的土地不止千里,所以说“岂有里数哉”。C.恒公实际不想杀管仲,告诉鲁国的话只是为保全管仲,使他免遭各国杀害而已。D.沈尹茎曾经认为孙叔敖没有治国的才干,所以就规劝他回去过耕田隐居的生活。14. 本文强调国君成就霸业的两个重要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的具体事例做简要分析。(5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8题。观雨陈与义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注】本诗写于金兵进逼长沙之际,作者客居贞牟山居。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人虽从事农耕而疲惫不堪,但是仍与山客一同端坐在轩窗前远眺。B.前江与后岭的云气连通,风起云涌时,千林万壑也送来了阵阵雨声。C.大雨的到来如翻江倒海般,而此时的竹林在这大雨中偃仰起伏不定。D.风吹云聚,云聚则山影晦暗不明;忽然又云散,云散则山角微露光明。16.“阴晴”,表明上是指天气,其实也暗指时局变幻。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3分)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B.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红)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D.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17. 纪昀评论本诗,赞赏尾联:“前六犹是常语,结二句自见身分。”该联中“洗甲兵”出自六韬:“武王伐殷,兵行之日大雨。太公曰:洗甲兵。”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5分)陈与义是杰出诗人,也工于填词。风格独具,尤近于苏轼,苏轼在定风波中写道:“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陈与义与陆游同为南宋爱国诗人,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诗中说,“ ,中原北望气如山。 ,铁马秋风大散关。”本诗因雨寄怀,杜甫的春夜喜雨也是通过描绘雨景来抒发情感的名作。其诗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一把椅子我从伍嘉思明式家县经服录中看到过一把黄花梨波浪纹围子玫瑰椅。这把玫瑰椅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波浪纹式的纤细直棂,装入椅背框与扶手下的空间,仿佛流水的曲线,让人看到自然界的无声运动。中国人把流水造在家具里,那样不动声色,又天衣无缝,更重要的是,在当时,它并不是为博物馆打造的陈列品,而是作为一件普通家具,被置放在最日常的生活空间里。几百年前的一把木椅,让我们在客厅的穿堂风里,感受到江河流淌、山川悠远,甚至可以想到大河之洲,我们文明源头的关关雎鸠。一如我的朋友徐累:在俄罗斯,被圣彼得堡宫殿里的水波形帘幕所撩动,引发了他对19世纪末浪漫主义的伤感回顾。我想这不是过度阐释,在那把木椅里,在榫卯构件的起承转合里,一定藏着中国人对宇宙秩序的浪漫构想,然后,用典型的中国式表达呈现出来所以中国没有柏拉图、黑格尔,但中国有孔子,有惠能,他们的思想,都像雾像雨又像风,让我们感受和领悟。一件家具,就是一个微缩的宇宙,或者说,是宇宙的模型。坐在一把木椅上,就是坐在这世界的中央,天地与我并立,而万物与我为一。可品茗、可读书、可闲聊、可打盹、可做梦、可发千古之幽思,唯独不能把世界从自己身上甩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家事国事,风声雨声,都在这里,入耳入梦。尽管那只是一把椅子。有人会说,明式家具并不实用。家具,首先要考虑为人所用,实用功能永远放在第一。这固然不错,但我想说,在古代中国身体从来都是听命于心的,而生活的品质首先取决于内心的品质。所以,明式家具诸如书案画案、琴桌酒桌,虽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灵魂的道场中国人的精神修炼,就在日常生活里进行。它们引导我们的精神向上,而不是让我们的屁股沉沦向下。风骨传典,风物流芳,明式家具,就这样,承载着落实于物质的文化观念与精神图腾。在当下中国,许多人都喜欢在办公室墙上挂一幅书法,上书四个大字:厚德载物。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四个字原本出自周易,意思大抵是:只有德行淳厚,才配得到物质的供养。在中国,物从来都是与德相对应、成因果。因此,物,不只是“物”本身,而是生命、是精神。中国人讲“物理”,不同于西方人讲“物理”。西方人的“物理”,纯属客观世界的规律,声光电色的运行之理。中国人的“物理”,是指“万物的道理”,“格物”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理念,就是要以天地万物的道理完善我们的精神。所以大学里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知识分子的这一系列必修课,物是最初的也是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一切思想和行为的源头。很多年前,在春风沉醉的晚上,在故宫研究院满目花开的小院子里,坐在办公室一把老旧的明式椅上,听郑珉中先生不紧不慢地讲琴之九德,谓: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面目慈祥而陶然。那时,这位故宫古琴专家已年逾九旬,历经荣辱,人却变得格外温暖和透明。将近一个世纪的沧桑风雨,居住在他的心里,通过他的古琴流泻出来,宠辱不惊。与他面容的苍老相反,他拨动琴弦的手指,暗含着岁月赋予的灵巧与力道;他内心坚守的品德,亦像一件明式家具,越擦越亮,永不蒙尘。一件家具、一张好琴,都自有它的品德所在,品德不佳之人,想必是摆弄不了。王世襄先生谈明式家具,谈到家具有“十六品”,即: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裱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型、清新。人与之相配,才称得上完美。不配,人就显得尴尬,反正家具不会尴尬。(取材于祝勇的同名散文)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即使仅仅作日常使用的那把明式黄花梨玫瑰椅也很有文化品位。B.土豪喜欢挂上一幅“厚德载物”的书法作品,是为了附庸风雅。C.儒家的知识分子修养讲“格物”,要以物的道理完善人的精神。D.中国自古就赋予物以生命、精神,都是物与德相对应、成因果。20.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撩动:拨动,拂动B.沉沦:陷入疾病之中C.淳厚:淳朴,敦厚D.陶然:闲适欢乐的样子21. 文中写了郑珉中先生讲琴,概括郑先生的形象特点,并阐释作者写郑先生的用意。(5分)22.读第2段,完成下列问题。(6分)一把直棂式波浪纹明式木椅让作者想到了什么?(3分)概括“中国式表达”的特点。(3分)23. 请对文中画线句子加以赏析。(6分)24.本文中写别的那把椅子具有丰富的内涵。下列对经典作品中物品描写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红楼梦第3问,黛玉在贾政房中所见“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半旧的弹墨椅袱”,这既可见富贵人家对居室文化的高雅追求,也表现了贾府的家道中落。B.红岩中,龙光华牺性后,狱友们发现他贴胸的衣袋里,装着一颗谁也没有见过的红色的五角星。这颗晶亮的红星是他前深藏在心里的愿望,是狱中每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仰。C.故乡中,闰土从“迅哥儿”家拣东西时特别要了一副香炉和烛台,从中可以看出闰土将生活的希望寄托于神灵,可见残酷的阶级压迫已经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D.老人与海中被桑地亚哥“用好多面粉袋子补过的旧帆”,仿佛在宣告老人永远都捕不到鱼的霉运,但他却始终没有停止行动。这张旧帆成为许多遇到困难的读者心目中的精神图腾。五、本大题共2小題,共6分。25.微写作(10分)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一把椅子里引用了孔子“为政以德”的话。论语里关于为政的条目还有许多,比如“政者正也。子师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请你从中选取一条,说明大意,并简要地谈谈你的感悟。要求:条理清晰、言之有物。红岩老人与海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你从中任选一人,描述一个片段,表现所选人物的某种英雄品质,可利用书中情节,也可以依据原著适度想象。红楼梦药边城平凡的世界都写到了父爱,且作品对父爱有不同的理解与呈现。请你从贾政与宝玉、华老栓与华小栓、船总顺顺与大老二老、孙玉厚与少安少平中任选一例,写一段有关“父爱”的抒情文字。要求:依据原著,富有文采。26.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中国有一句古谚:“一犬味形,百犬吠声。”意思是,一只狗会因为见到可疑的影子而大叫,其他的狗听见声音会跟着叫起来。法国思想家侠尔泰说:“人类通常像狗,听到远处有狗吠,自己也吠叫一番。”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最近,法国回声报预测了10种即将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永远消失的事物:钥匙、传统快餐服务、离合器踏板、互联网盒子、信箱、现金、CD、燃油汽车、塑料袋、密码。请展开想象,以“当 消失之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从材料列举的10种事物中任选一种,填写到题目空白处。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通州区2018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察及评分标准1.BA项“将地名融在了乡愁中”错;C项“国家”错;D项不合文意。(2分)2.C“杜牧”错,应为“王勃。(2分)3.D依文意可知D项最恰当。(3分)4.D依文意可知D项“物阜民丰“不属于邯郸的特点。(2分)5.CA项“由于”错;B项“楚汉相争后的邯郸”错;D项“清朝时”错。(3分)6.A“比喻墨守成规办事”错。(3分)保留7.B依文意可知B项错。(3分)8.答案示例: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保留了传统地名,就留下了某一地域的历史文化。保留了邯郸、衡阳这些古老地名,就有利于传承这些地方留下的成语、诗词等历史文化,保留其特定的历史内涵。地名是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保留了传统地名,就留下了这一地域的特定文化。保留了苏州和扬州这些地名,就有利于传承苏州园林和扬州画派这些特定文化。地名是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保留了传统地名,就留下了人们对这一地域的情感。泰安等传统地名的保留,就留住了人们对东岳乃至山东的感情。【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9.B“贼”应解释为“仇敌。敌人”。(3分)10.AA项“而”都为表承接关系的连词。B项“为”“替”“给”;“做”。C项“乎”语气助词,用在句中的停顿处;用作介词,相当于“于”。D项“以”可解释为介词“用”;与“何”连用,可理解为“为什么”。3分)11.C应理解为“名声不为人所知,美德不为人了解”。(3分)12.管仲治理齐国,只要做事有功,桓公就一定先赏鲍叔。凡是行赏,应该赏赐根本,赏赐根本,过失就无从发出了。【共6分,每小题3分。大意正确即可酌情给分。】13.D“沈尹茎曾经认为孙叔敖没有治国的才干”错。(3分)14.答案示例:举荐贤才。鲍叔牙谦虚让人。(或沈尹茎了解孙叔敖,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治国人才,愿自已让出相位,竭力举荐孙叔敖)为臣者当以举贤为己任。重用贤才。齐桓公不计前嫌,宽宏大量,隆重的迎接礼节使管仲深受感动,从此他尽心辅佐齐桓公,结果齐国大治。(或楚王派人用王车把孙叔敖接来,用他做了令尹,过了十二年楚庄王成就了霸业)君王当善用贤才。【共5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贤明的人同人亲善是根据这个人的仁德,一般的人同人亲善是根据这个人的功业,不肖的人同人亲善是根据这个人的财富。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伯乐;得到十口宝剑,不如得到一个欧冶;得到千里土地,不如得到一个圣人。舜得到皋陶就用他治好了天下,汤得到伊尹就拥有了夏的民众,周文王得到吕望就征服了殷商。得到了圣人,所得土地哪里有里数的限制呢!管仲被囚禁在鲁国的时候,齐桓公想用鲍叔牙为相。鲍叔说:“您如果想成就王霸之业,那么有管夷吾在鲁国,我不如他。”桓公说:“管夷吾是杀害我的凶手,用箭射过我的人,不能用他。”鲍叔说:“夷吾是为他的君主射人的人,您如果得到他,用他为臣,他也会为您射别人。”桓公不听,坚持要用鲍叔为相。鲍叔坚辞,最后,桓公终于听从了鲍叔的意见。于是派人告诉鲁国说:“管夷吾是我的仇敌,希望能得到他,亲手把他杀死。”鲁君答应了,派官吏用皮革套住管仲的双手,用胶粘上他的眼睛,把他装在大皮口袋里,放在车上给齐国送去。到了齐国边境,齐桓公派人用朝车来迎接管仲。点起火把拔除不祥,杀了公猪举行血祭。恢复了他的自由,跟他一起回到国都。桓公命令主管官吏扫除宗庙,设置筵几,把管仲进荐给祖先,说:“我自从听了夷吾的谈论,目光越发明亮,耳朵越发灵敏。我准备用他为相,不敢擅自决定,冒昧地以此告请先君。”桓公说完,就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