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葛里景区导游词.doc_第1页
永安葛里景区导游词.doc_第2页
永安葛里景区导游词.doc_第3页
永安葛里景区导游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安葛里景区导游词一、游前语、各位团友,早上好。今天我们去的这片美丽的景区,名叫葛里风景区。它位于栟榈山左侧桃源洞对面,总面积约为11.1平方公里,游路全长7000米。它主要分为两大片:前半部是修竹湾,因古时修竹遍布而得名,景观是以种类较多的竹子和摩崖石刻为主体;后半部为葛里,是以千姿百态、壮观优美的山形为主。整片景区的共同特点是幽古、高雅、清静、优美。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此处的风景区,目前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生态状况生物链。植物群落以常绿阔叶林、灌木丛和草本植物为主,及少量针叶林。大家待会在领略山光、水色、鸟语、溪影的同时,就能领略到其中一些珍稀的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及其他名贵植物,如果有幸还可以看到低空盘旋的苍鹰、草旁频频回首的山鹿、山间跳跃的松鼠、以及树间嬉戏的飞鼠。我们将在清风摇弋、清泉叮咚中悠闲度过今日的生态游。二、游中语乾坤清气: 现在我们乘船逆水而上,看到前面有一处峭立的赤色岩石,抬头仰望,会看到刻在岩壁上的“乾坤清气”四个大字,每字大小2.2*1.8米,是明代永安知县李如鸿的手笔。在字的边上还有李如鸿题的诗词一首:“洞口门常闭,高山荡白云,惟有千古意,夜月照江滨”。千年铁树: 我们的游船到了码头,上岸可以看见一棵有百年历史的四川苏铁。这棵苏铁是景区千年铁树的分枝,俗名称为“凤尾铁”,以其叶的“凤尾”而得名。一点红: 大家可以看到路边生长的青草。可别小看了这些青草,它是我国珍贵的中草药之一,名叫一点红,又名叶下红。它生长于山坡及公路旁的湿地上,因花的前部有一点红而得名。它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乌蕨: 乌蕨是蕨类植物,又名合花草、雪仙草。它是清热利湿、去淤止血的好药,特别是烫伤、烧伤,用乌蕨叶捣烂敷在伤处即可以痊愈,是难得的烫伤良药。连壁: 这里是“连壁”我们可以看见它是由两个石壁相连,中间通小径。吾不饮: 过了“连壁”石门,边上还有一口小井,井边刻者“吾不饮”三个字。这一石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在古代“吾”字可解释为“我”或“无”,在这里“吾不饮”是源自孔子的典故。相传孔子有一次出外巡游,因行走了几百里,口渴得厉害,见不远处有一口井,就兴高采烈地冲到井旁,正当他要痛饮的时候,却发现井边有“盗泉”二字,于是孔子曰:“君子不饮盗泉之水”,随后飘然而去。这是正人君子的风范,后来世人群起而学之,故留下了今天这口“吾不饮”井。另一种解释就是“无不饮”也就是这口井水甘甜可口,.到此的游人无不饮一口井水,以便沾些井水的灵气。但是很遗憾地告诉大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质的变化,这口井已干涸了,想品尝也不可能了。群玉谷: 请看岩石上有赏竹山人的题词“群玉谷”。这里有不计其数、错落有致的石头,像玉一样不规则地散落在山谷边,潺潺的小溪水顺着山谷飞溅而下,多像“大珠小珠落玉盘”啊!竹石清晤: 岩石上刻着“竹石清晤”。到了这边,大家是否生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生”的意境。千年铁树: 又是一棵千年铁树。这棵铁树已是千世同堂,周围的小铁树都是它的子孙。栟榈树: 请看,这棵|栟榈树老态龙钟。栟榈树也是本景区的景树,本景区原名栟榈风景区,既由此而来。蕉涧: 这里有一片芭蕉林,上面的岩石上刻着“蕉涧“而字。这片芭蕉在此自生自灭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每年芭蕉成熟时,方圆几里从空气中都能闻到此处芭蕉的香味,常有一些国家级保护动物到此采食芭蕉。欲碍冠: 高个子的人总感到上面这块凸石就要撞到头似的。您不妨倾目看去,凸石上刻着“欲碍冠“三字。古人刻此字是提醒大家注意,不要碰到头。钥径: 我们可以看到石壁上有一首诗,诗曰:“湾径开初钥,云霞闭有年;侧冠防俯石,舍履慕危颠。胜客呼岩末,乖童喘涧前;翠关寒水湿,欹坐亦悠然。“这是石林儒存甫所题。诗的意思是弯弯曲曲的小路,是通往重要景观的关键。这里的景物已封闭多年,不为人知。要观赏美景就必须侧着身子、低着头,以防碰着岩石;还在脱掉脚上的鞋子,小心翼翼才能爬到山顶。前头先到的客人在山顶欢呼,此时书童却还在山下小涧旁喘着气。沿青翠的小路行走,感觉山高水冷、寒气逼人,然而在此小座赏景,同样也是那么悠然自得!寒翠门: 这道门上面的“寒翠“两字,源自杜甫诗佳人中的”原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取其寒翠之意,韵味脱俗、清雅,切合此地意境。静心桥: 这座桥名“静心桥“,桥的那头并没有路。传说在此建桥的目的有二:一是静心修炼,了断红尘往事;二是风水桥,因为上面的禅顿庵前谷太深,水向下而流,因此建桥以挡风水。禅顿庵: 据饶氏空谱记载,这一片四面零散的土墙和青砖墙所围的大空地,即为原禅顿庵旧址。当时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香火旺盛,方圆数十里的村民都在此敬奉香火。香泉: 大家可听见泉水叮咚,那就是著名的“香泉”了,上有古代石刻“香泉”二字。这泉水清澈甘甜、生津止渴。相传此水尝后能留奇香,令人耳目聪慧。大家不妨一尝。扁平状洞穴: 在禅顿庵的后面,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奇特的地质洞穴。据我国著名的地址学家黄进教授考察结果,其成因是修竹湾陡崖口的砂岩层在热力风化作用下,发生片凹状风化剥落,经不断侵蚀而成为洞穴。因砂岩层较薄,所以洞穴的高度较低,最高处也不超过1.5米,深10多米、宽数米到10米左右,成扁平状。倩贞: 这边摩崖石刻上的“倩贞”二字,其意是指禅顿庵的尼姑具有亭亭玉立之美和贞洁两种形象。千级登: “千级登”镌刻于崖壁,相传古人在此拾阶而上,可以平步青云,可见此处台阶之多、台阶之高。旧时此处有许多秀才在考状元之前必在此处攀登而上,以此希望能博得好彩头,高中状元,以便平步青云。过千级登后经过一个园门,大家可以在此观赏形态各异的奇峰和一道弯曲萦回的溪水。石头城: 石头城是古人利用倾斜出的岩石在岩下建造的一个弧形城墙,大家抬头可以看见明代茶花山人书写的“石头城”三个字。由于年代久远,现今的石头城只留下一片残垣断壁,大家看到的长栏,是根据前人留下的永安饶氏家谱的图形重新修复建造的。坐在此处,大家不仅可以观赏修竹湾的全境,还可以体会到李白寻雍尊师隐居中“拨云寻古迹,倚数听清泉”的闲静幽趣!悠然见南山: “悠然见南山”摩崖石刻,不用多说,大家一定会想起陶渊明的“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大家在此处俯视,只见燕江溪流萦回如带,舟舸竞行,此种境界恍如梦中,那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心境便如行云流水般涌向心中。高山流水: 面对着“高山流水”石刻,试想在悠幽的“悠然见南山”中与朋友相邀,在此畅谈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觅知音是何等欢快的事情呀!石拱桥: 在畅谈朋友之道后,我们现在要经过一条小桥。大家可能不知道,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人行石拱桥。它的特点是不用水泥,而只用砂石干砌而成。青竹传说: 从修竹湾沿途而上,生长着形态各异的竹子。据专家考证,修竹湾内共有竹子几十种,常见的竹子有:毛竹、刚竹、董竹、慈竹、淡竹,比较罕见的有圆竹、方竹、四方竹;从叶片分还有小叶竹、大叶竹、翠竹等,真是不胜枚举。说到修竹湾的竹,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从前有一户姓饶的人家,家中只有兄弟二人。老大心地善良,忠厚老实,老二好吃懒惰,胸无大志,整天坐享其成。两兄弟靠打柴为生。有一天,老大上山打柴,忽然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呼救命,便立即向呼救的地方跑去。原来是一位老大爷从山崖上摔下来,腿断了。老大忙帮大爷包扎好伤口并将他背回家中。老二看见老大背回一个白吃白住的老头,心里很不舒服,从不答理老人。经过老大的精心照顾,老人很快恢复健康,临走时送给老大一支青竹并嘱咐:在危急的时候你需要什么就对着青竹说,“青竹,青竹,我要*”,你要什么,眼前就会出现什么,但只能提三个请求。老大半信半疑将青竹收起来。忽一日沙溪河水猛涨,淹没了许多良田、房屋。老大立即拿出青竹,对着青竹说:“青竹,青竹,我要大水快退去”!说完,河水又变得平静轻缓,良田、房屋也立刻呈现出来。此事被老二看见了,老二心里暗自高兴,心想:“这下发财了”。夜晚老二将青竹偷走,又怕老大发现,所以急匆匆地向后山跑去,跑得太急,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失手将青竹飞了出去。老二失声叫:“青竹,青竹,我要青竹”。等他站起来一看,傻眼了,眼前到处是青竹,也不知哪一枝才是他要的青竹。所以至今漫山遍野都是这种修细的青竹,从此,这里便得名修竹湾。笋立: 此处一个石锥立在路旁,造形如刚冒出的嫩笋,故名“笋立”。紫云坻: 我们来到了“紫云坻”。古人常云“紫气东来”,紫云原是富贵吉祥之气。在此经常可以看到霞光万丈,似有仙人踏云而来,令人眩目,故名为紫云坻。固中居: 固中居是一个洞穴,上面刻着“固中居”三字。在霞光万丈、浮云飘渺中,只有神仙美眷才能如此清心地到此享受吧。萱草: 这是一种成片生长的植物,名叫萱草。古人称萱草为忘忧草,据说谁有烦恼忧愁,只要采上几棵放入青水中沐浴,便可忘忧。在萱草周围,大家还可以看到白色的百合花,它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而这一属灌木类、造型优美的南天竹,是做盆景的好材料。还魂草: 还魂草,学名卷柏,又名万年松。在夏天无雨干燥季节,它会干枯,但经过雨水浇淋后,又能起死回生。说不定当年的白娘子救许仙所盗的还魂草就是这样。回音壁: 这是回音壁,大家可以向对面岩壁说些悄悄话,大山一会儿会传回来。在回音壁的前面有许多的马尾松,马尾松的周围,大家可以看见许多的梧桐树。梧桐树: 景区的梧桐树是爱情树,它是两颗共同生长,如果有一棵树死去,那么不久将有另一棵梧桐树枯萎。吕洞宾曾经题诗说“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雨”。大家不妨仔细找一找,看看哪两颗是相知相爱的梧桐,为自己的爱人系上一根爱情的红线吧。祝愿天下有情人:梧桐双待老,恩爱永相随!海金沙: 顺路可见山茶树、野苹果、沙糖籽等,其中有一种叫海金沙的,功能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可治病毒性肝炎、小儿夜啼等。马鞍山: 到了这三叉路口,一条路直通大峡谷;另一条上马鞍山后通往大峡谷。登马鞍山可以看见古代遗留的围墙,为石砌体,顺山边建造而成。据市博物馆的专家考证,这里发现的大量陶瓷碎片属宋代陶瓷,并且在永安历史上也有关于宋代铁板和尚的记载:宋代有一个云游和尚,很有名气。有一天,和尚巡游到桃源洞,见对岸景色独秀,可是河边却无桥可走、无船可渡。于是和尚好了一块铁皮,利用他的轻功过江,并在马鞍山上建房修炼,隐居于此。人们把这和尚叫“铁板和尚”。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土墙石砌体,相信为宋代所留。从马鞍山下来,我们将穿过一片森林,大家可以向远处眺望,对面山脉好象五虎上山,密密麻麻的森林好象虎背上的花斑,虎虎生威,令人不觉威势临身。马鞍背: 大家不妨坐下,向山顶方向看去。马鞍山顶像高高抬起的马头,树林如马颈上的毛,现在我们坐立之处正好为马鞍处。而其造型就和马鞍一样,两边翘,中间凹,故名马鞍背。再穿过一片树林,大家可以看见有巨大的松树、樟树。他们都已是百岁以上的“老翁”了。大嘴山: 大家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嘴形,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可见大嘴山的名称多么贴切。蕨类植物: 葛里风景区盛产蕨类植物,江南星蕨、蚌壳蕨(又名金毛狗)等是这里的特产。金毛狗根茎粗壮,被金黄色茸毛包裹,形如金毛狗头,可入药祛风除湿、补肝益肾、强腰壮骨。大峡谷: 进入大峡谷,你也许可以感受到外表荒凉的山野所蕴涵的旷野清幽。在这深谷幽林、古树相间、怪石嶙峋、野趣横生的怀抱中,定能使您忘却人间的一切烦恼。大峡谷总共可以分为三层,全程共有249级台阶,最窄处仅30公分。顺阶而上,大家可能发现前面已无路可走,但是峰回路转之际,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走马岩: 这里岩平如削,顶如平地,长约500米、宽处18米、狭处9米,中有两处凹下,岩壁多处长有还魂草,旧传有神人走马其上,故称走马岩,至今蹄迹恍惚可见。其头有突凸岩石,如馒头状,方圆约50平方米,曰降仙台。在它之上还有一亭,名叫接仙亭。传说仙人由此降下,头顶蓝天、脚踏祥云,在此尽情赏悦栟榈山美丽如画的景色。栟榈书院: 现在的栟榈书院是在原先遗址上重建的。这里地势较高,群山环抱,脚下溪流潺潺、周围草木葱茏,环境十分幽雅,依稀可感觉到当年的规模。据永安县志记载,栟榈书院建于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是永安知县郭仁为纪念南宋左正言邓肃而建的。邓肃,字志宏,号栟榈居士,永安贡川栟榈村人。邓肃在太学读书时,曾写花石诗讽谏皇帝废除劳民伤财的花石纲,因此触犯了朝中权贵,而被开除出太学,“放归”故乡。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李纲被贬至沙县任监税小官期间,邓肃要李纲同游了自己家乡的栟榈山。后来,李纲奉召回京后,力荐邓肃。南宋高宗建炎元年,李纲出任右相,邓肃为左正言谏官。后因李纲极力主张抗金,反对投降,结果只当了75天的宰相,就被罢免。邓肃不顾杀头危险,毅然再上留李纲疏,结果触怒了皇帝,被“罢免居家”。回故里后,邓肃邀李纲在栟榈山读书隐居,时间长达4年之久。李纲在栟榈书院读书期间,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咏桃源名句:“栟榈百里远沙溪,水石称为小武夷。列岫笼烟红削玉,澄潭浸月碧生漪,猿 饮水联修臂,缪木连云用老枝。天下幽奇多僻壤,真疑造化恶人知。”邓肃著有栟榈集二十卷。后来永安知县郭仁景慕李纲和邓肃的气节和为人,就在李纲和邓肃读书处倡建榈书院来纪念他们。太极洞: 这是一个典型的扁平状丹霞洞穴,是一层砂岩经热力风化作用后作凹片状剥落而成。洞深约8米,洞口宽约17米、高14米。此洞已荒废多年,至于为什么叫太极洞,至今还是个谜。但其岩顶八卦岩纹,却惟妙惟肖。观泉亭: 观泉亭只有两根柱子,另一半和岩石相连,也可以叫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