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三个太阳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三个太阳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三个太阳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个太阳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感受南极风光。 2、体会文本语言文字中的内涵及隐藏的情感信息。 3、从南极人身上体味民族的胆识与气概,领略崇高的南极精神,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学习流程:一、导入二、自学任务:1、读课文,熟悉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并解决生字词。2、搜集南极资料。3、找出课文中对南极风光描写的内容。检测展示: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亘古 呕心沥血 铠甲 伫立 翩跹 紧蹙眉头 粗犷 舷窗 俯瞰辨析多音字:胡子拉碴 碴子2.解释词语或根据词义写词语。-自古以来。 粗犷-形容费劲心思和精力。 凌厉 -俯视。 伫立-形容舞姿的轻盈。 审视-3.从搜集到的资料中初步了解的南极。(要求:用一句话说说你对南极的了解)我了解到南极是的地方。4.从找出能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 (提示:主人公+主要事件)二、合作任务一:感受南极 快速找出对南极风光的具体描写之处,结合具体的词语谈谈你对南极的感受。 任务二:体悟精神1. 文中的“硬”体现了她怎样的品质?(方法指导:结合女画家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读一读、品一品,谈谈你的感受。)2. 朗读第二部分关于“南极人”的内容,结合具体的词语说说你感受到他们怎样的优秀品质?3. 那么艰苦的环境,科学家们为什么要去南极?三、意蕴拓展作者黄传会谈三个太阳的创作时说:“至于到底为什么要画三个太阳,陈雅丹不说,至今还是个谜”。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替画家诠释三个太阳的含义。四、延伸练笔课下练笔:写颁奖词。女画家和南极考察队员圆满完成科考任务,载誉回来啦,你能为他们写一段颁奖词吗?(方法指导:被颁奖人的主要事迹+对其的评价与赞美 要求:内容简明扼要,感情色彩强烈)附:1.补充文体常识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新闻的结构 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是新闻必不可少的。新闻体裁分类 新闻体裁大体可分为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报告文学、新闻特写五类。 通讯的概念:是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通讯的类型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文艺通讯等。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本文三个太阳是以写人为主的文艺通讯。通讯的特点: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 ()严格的真实性; ()报道的客观性; ()较强的时间性; ()描写的形象性2、写作背景 : 1984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派出科学家赴南极考察,并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终于有了中国人的足印。1986年12月,我国第三次派出南极考察队,令人瞩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