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陈涉世家》(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陈涉世家》(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陈涉世家》(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 涉 世 家 -司 马 迁第 一 课 时【学习目标】1、 我能读准字音、句读,自行疏通课文,流利地朗诵。2、我能掌握第一段中的文言常用实词及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3、我能了解对比衬托的手法。4、我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第一段。【学习重点】熟练翻译并掌握对比衬托的手法。【知识链接】1、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生于公元前145年,10岁时随父到长安,从名儒孔安国学习,20岁时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名山大川,采访逸闻轶事,考察古迹,搜集了丰富的史料。元丰三年继父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事务。他遍阅皇家史馆藏书、档案。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42岁,动手编写史记。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改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述,终于完成皇帝巨著史记。司马迁大概死于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享年约60岁。 2史记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篇,约526500字。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自主学习 。(在预习时结合课本独立完成该部分内容)1、读准下列字音。(教师课上明确) 阳夏( )辍耕( ) 垄上( ) 怅恨( ) 苟富贵( )无相忘( )嗟乎( )鸿鹄( ) 闾左( ) 谪戍( ) 当行( )度已失期( )数谏故( )为天下唱( )乃行卜( ) 陈胜王( ) 罾( ) 烹食( ) 间令( )篝火( )忿恚( ) 笞( ) 蕲( )将兵( )徇( )柘( )谯( ) 六七百乘( ) 被坚执锐( )社稷( )2、翻译下列加点字。(教师课上明确)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尝试翻译以上文段,如有不会的可查阅工具书。(翻译时,先读原句,再翻译字词,最后翻译整句话的意思。)二、合作探究第一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形成共识,记录讨论成果及存在的困惑,组长推荐学生回答。比一比哪组最厉害。)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选段的主要内容。2.这一段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3.“苟富贵,无相忘。”反应了陈胜怎样的心理?4.本段叙述了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有什么作用?【课堂小结】【课堂检测】1、必做题:通假字:“苟富贵,无相忘。” 通 文言句式:“陈胜者,阳城人也。” 翻译句子:“苟富贵,无相忘。”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