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古诗两首》先学后教教学课件第一课时_第1页
三年级上《古诗两首》先学后教教学课件第一课时_第2页
三年级上《古诗两首》先学后教教学课件第一课时_第3页
三年级上《古诗两首》先学后教教学课件第一课时_第4页
三年级上《古诗两首》先学后教教学课件第一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 古诗两首 李白 701 762 唐代诗人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他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 诗仙 与杜甫齐名 合称 李杜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 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 反映人民疾苦和愿望 抒发对美好理想的渴望和追求 他的诗歌风格雄奇豪放 想象力丰富 返回 学习目标 会写 断 楚 孤 帆 4个字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默写 望天门山 通过朗读感悟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 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第一次 先学后教 初读课文 扫除生字 比一比课文字音谁读得最准确 自由朗读课文 3分钟之后咱们比赛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楚江 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 所以叫楚江 当堂检测 要求 读的同学要求声音响亮 字音准确 不添字 不漏字 注意区分平翘舌音 听的同学比谁听得认真 第二次 先学后教 理解诗意 自学指导一自读自悟诗意 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 并参考一些工具书 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天门 即天门山 安徽省当涂县的东梁山 古代又称博望山 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和称 两山对峙 像一座天设的门户 形势非常险要 天门 由此得名 楚江 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 所以叫 楚江 中断 从中间断裂开来 开 撞开 问题 天门的 中断 和楚江的 开 有什么联系 分析 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 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 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 才撞开了 天门 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 东梁山和西梁山 这句衬托出楚江水的汹涌 天门中断楚江开 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 奔流而去 碧水东流至此回 至此回 至 到 此 这儿 这里 回 旋转 指 江水 流到这里打回旋 东流的碧绿的江水 经过两山之间狭窄的通道时 激起回旋 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 突出 出 表示的是动作 在这里 天门山虽然不会动 但作者想象力非常丰富 他认为天门山有情 为迎接远方的来客 它屹立江边 开门侯客 相对出 相对着突出来 孤帆 指一只小船 日边来 从日出的方向驶来 天门山在两岸相对立的雄姿扑进眼帘 孤零零的一只小船正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飘荡而来 望天门山唐代李白天门 中断 楚江 开 碧水 东流 至此 回 两岸 青山 相对 出 孤帆 一片 日边 来 我会读 第三次 先学后教 背诵 大家读得真好 这么好的诗句 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子里去吧 提示 1 不加字 不减字 2 不重复 3 声音洪亮 第四次 先学后教 学习会写字 请认真观察 断 楚 孤 帆 注意笔顺 笔画 间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