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避灾及自救互救.doc_第1页
井下避灾及自救互救.doc_第2页
井下避灾及自救互救.doc_第3页
井下避灾及自救互救.doc_第4页
井下避灾及自救互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井下避灾常识一、矿井的避灾路线概况正常通风情况下的避灾路线:410盘区:11#层各采掘工作面11#410-1巷、14#410巷11#中部车场8#层材料斜井1045轨道大巷主、副斜井及副立井地面14#层各采掘工作面14#410-1巷、14#410巷1045轨道大巷主、副斜井及副立井地面402盘区:12#层:各采掘工作面12#402-1巷、12#402巷1045轨道大巷前窑进风井或副立井地面404盘区:12#404东各采掘工作面12#404-1巷(东)三暗材料斜井1045轨道大巷前窑进风井或副立井地面12#404西各采掘工作面12#404-1巷(西)一暗材料斜巷1045轨道大巷前窑进风井或副立井地面408盘区:各采掘工作面11#408-1巷或12#408-1巷1045轨道大巷后所沟进风井地面307盘区:12#层:各采掘工作面12#307-1巷12#307材料暗斜井马家村进风井地面412盘区: 各掘进工作面14#412进风井底412进风井地面107石门1045轨道大巷主、副斜井及副立井地面(2)井下反风情况下的的避灾路线:410盘区:各采掘工作面回风绕道11#410-2巷、14#410-2巷回风暗斜井二台村回风井地面402盘区:各采掘工作面回风绕道12#402-2巷11#402-2巷、11#402-1巷黄土坡回风井地面404盘区:各采掘工作面回风绕道12#404-2巷11#404-1回风巷10#404-2回前窑回风井地面408盘区:各采掘工作面12#408-2巷、11#408-2巷11#406-2巷后所沟回风井地面307盘区:各采掘工作面回风绕道12#307-2巷11#307-2巷马家村回风井地面412盘区: 各掘进工作面14#412西回联络巷14#412回风井地面(3)当爆炸发生在马村主扇(307盘区)区域内时:A、当爆炸地点发生在8729工作面或2731、5731巷时,按如下避灾路线撤退:处于8729面爆源进风侧的受灾人员2729巷307-1巷12#307车场107轨道马村进风井地面处于8729面爆源回风侧的受灾人员5729巷12#307、307-1巷12#307车场107轨道马村进风井地面处于2731面爆源的受灾人员2731巷307-1巷12#307车场107轨道马村进风井地面处于5731面爆源的受灾人员5731巷307-1巷12#307车场107轨道马村进风井地面B、当爆炸地点发生在12#307(或307-1)巷时,按如下避灾路线撤退:处于12#307(或307-1)巷爆源回风侧的受灾人员顺风经12#307(或307-1)巷5731、2731或5729巷回风绕道12#层307-2巷顺风沿12#层307-2巷马村回风井底1045轨道马村进风井地面处于12#307巷爆源进风侧的受灾人员12#307巷12#307暗斜井107轨道马村进风井地面处于12# 307-1巷爆源进风侧的受灾人员12# 307-1巷12#307车场12#307暗斜井107轨道马村进风井地面C、当爆炸地点发生在12#307-2巷时,处于该盘区内的工作人员按照正常通风时的避灾路线撤退。D、处于其它盘区的工作人员在灾变发生后按正常通风时的避灾路线撤退。(4)、当爆炸发生在后所沟(408盘区)主扇区域盘区内时,按如下避灾路线撤退:A、当爆炸地点发生在408盘区11#8802综采工作面或其尾巷时:处于工作面爆源进风侧的受灾人员11#、12#408-1巷408暗斜井1045轨后所沟进风井地面处于工作面爆源回风侧的受灾人员回风绕道顺风11#408-2巷11#408尾调节11#408轨道1045轨后所沟进风井地面B、当爆炸地点发生在11#、12#408掘进工作面时:处于爆源回风侧的受灾人员穿过爆炸区域该巷11#、12#408-1巷408暗斜井1045轨、408集中运输巷406斜井后所沟进风井地面处于爆源进风侧的受灾人员该巷11#、12#408-1巷406斜井408暗斜井1045轨、408集中运输巷后所沟进风井地面C、当爆炸地点发生在11#、12#408(或408-1)巷时:处于爆源进风侧各工作面的受灾人员工作面顺槽11#、12#408-1巷408暗斜井1045轨、406斜井后所沟进风井地面处于爆源回风侧各工作面的受灾人员工作面顺槽回风绕道11#、12#408-2巷11#408变电所调节408暗斜井1045轨、406斜井后所沟进风井地面D、当爆炸地点发生在11#、12#408-2巷时,处于该盘区内的工作人员按照正常通风时的避灾路线撤退。(5)、当爆炸发生在前窑主扇区域(12#层404盘区)各工作面内时,按如下避灾路线撤退:(1)404东布盘区:A、处于爆源进风侧的受灾人员12#404-1东巷三暗斜井1045轨前窑进风井或副立井B、处于爆源回风侧的受灾人员工作面风门12#404-1巷三暗暗斜井1045轨前窑进风井或副立井(2)404西部盘区当爆炸发生在12#404西部盘区巷西部延伸区域内时,按如下避灾路线撤退:处于爆源进风侧的受灾人员穿过爆炸区域12#404-1西1045轨前窑进风井或副立井地面处于爆源回风侧的受灾人员12#404-1西1045轨前窑进风井或副立井地面(6)、当爆炸发生在1045皮带巷内时,按如下避灾路线撤退:处于爆源进风侧的受灾人员1045皮带巷皮轨联络巷1045轨巷材料付斜井、副立井地面处于爆源回风侧的受灾人员1045皮带巷就近经皮轨联络巷1045轨道巷材料付斜井、副立井地面(7)、当爆炸发生在其它无人工作的通风(303)盘区内时,处于四台矿主扇区域内其它盘区的工作人员在灾变发生后按正常通风时的避灾路线撤退。(8)当爆炸发生在黄土坡主扇(402盘区)区域内时:当爆炸发生在12#层402盘区内时,按如下避灾路线撤退:A、当爆炸地点发生在工作面或回风巷时:处于爆源进风侧的受灾人员工作面进风顺槽12#402-1巷前窑进风井(或1045轨道巷副立井、主副斜井)地面处于爆源回风侧的受灾人员工作面回风顺槽12#402-1前窑进风井(或1045轨副立井、主副斜井)地面B、当爆炸地点发生在掘进工作面时:处于爆源进风侧的受灾人员穿过爆炸区域该巷该巷12#402-1巷前窑进风井(或1045轨副立井、主副斜井)地面处于爆源回风侧的受灾人员该巷12#402-1巷前窑进风井(或1045轨副立井、主副斜井)地面C、当爆炸地点发生在12#402(或402-1)巷时:处于爆源进风侧各工作面的受灾人员工作面12#层402-1巷前窑进风井(或1045轨副立井、主副斜井)地面处于爆源回风侧各工作面的受灾人员工作面12#层402-1(或402)巷绕过爆炸区域前窑进风井(或1045轨副立井、主副斜井)地面处于12#402巷爆源回风侧的受灾人员逆风就近经轨皮联络巷12#402-1巷前窑进风井(或1045轨副立井、主副斜井)地面处于12#402巷爆源进风侧的受灾人员就近经轨皮联络巷12#402-1巷前窑进风井(或1045轨副立井、主副斜井)地面D、当爆炸地点发生在12#402-2巷时,处于该盘区内的工作人员按照正常通风时的避灾路线撤退。(9)、当爆炸发生在二台村主扇(410盘区)区域内时:当爆炸发生在11#层410盘区内时,按如下避灾路线撤退:A、当爆炸地点发生在工作面或回风巷时:处于爆源进风侧的受灾人员工作面进风顺槽11#410-1巷410材料斜井(1045皮带或14#41014#410-114#410轨道石门)1045轨道主副斜井、副立井地面处于爆源回风侧的受灾人员工作面回风顺槽就近到11#410-1巷410材料斜井(1045皮带或14#41014#410-114#410轨道石门)1045轨道主副斜井、副立井地面B、当爆炸地点发生在掘进工作面时:处于爆源进风侧的受灾人员穿过爆炸区域该巷11#410-1巷410材料斜井(1045皮带或14#41014#410-114#410轨道石门)1045轨道主副斜井、副立井地面处于爆源回风侧的受灾人员该巷11#410-1巷410材料斜井(1045皮带或14#41014#410-114#410轨道石门)1045轨道主副斜井、副立井地面C、当爆炸地点发生在11#410(或410-1)巷时:处于爆源进风侧各工作面的受灾人员工作面11#层410-1巷410材料斜井(1045皮带或14#41014#410-114#410轨道石门)1045轨道主副斜井、副立井地面处于爆源回风侧各工作面的受灾人员工作面回风绕道11#层410-2巷绕过爆炸区域11#层410-1巷410材料斜井(1045皮带或14#41014#410-114#410轨道石门)1045轨道主副斜井、副立井地面处于11#410巷爆源进风侧的受灾人员逆风就近经轨皮联络巷14-2#410-1巷410材料斜井(1045皮带或14#41014#410-114#410轨道石门)1045轨道主副斜井、副立井地面处于11#410巷爆源回风侧的受灾人员11#层410-2巷绕过爆炸区域11#410-1巷410材料斜井(1045皮带或14#41014#410-114#410轨道石门)1045轨道主副斜井、副立井地面D、当爆炸地点发生在11#410-2巷时,处于该盘区内的工作人员按照正常通风时的避灾路线撤退。(10)当爆炸发生在矿井主要进风区域内时:、当爆炸发生在副立井、井底车场、主副斜井时,首先应采取全矿井反风;抢险救灾人员从材料副斜井下井,对灾区进行侦察,并及时救助受灾人员;井下所有受灾人员按如下避灾路线撤退:处于井底车场内的受灾人员1045轨道材料付斜井地面处于1#变电所、主皮带斜井内的受灾人员主皮带斜井地面处于材料斜井、1045南部轨道巷内的受灾人员就近经1045南轨巷材料付斜井地面处于图表、油库、井底仓库、电车检修的受灾人员就近经1045轨道材料付斜井地面处于其它区域的工作人员在灾变发生后按反风时的避灾路线就近由回风井撤退。、当爆炸发生在1045轨道(或皮带)大巷内时,首先应采取全矿井反风;抢险救灾人员从四台矿斜井下井,对灾区进行侦察,并及时救助受灾人员;在有害气体冲淡后,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灭火;同时井下所有受灾人员按如下避灾路线撤退:处于爆炸地点进风侧的受灾人员1045轨道材料副斜井地面.处于爆炸地点下风侧的受灾人员1045轨道饶过爆炸区域1045轨道材料副斜井地面.处于主要进风巷内其它区域的工作人员在灾变发生后按正常通风时的避灾路线就近由附近回风井撤退。处于412盘区的工作人员在灾变发生后按正常的避灾路线由412进风斜井撤退。3、灾区自救互救时的注意事项现场救护:现场人员要根据现场受伤人员受伤原因和受伤情况,立即进行救治。、如遇重伤者,如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或人工呼吸,直到病人清醒或医院、医疗组接手为止。、如遇烧伤时,对伤员撤离火灾现场,保护好烧伤创面,尽量避免污染,对利于以后的院内救治。、如遇中毒、窒息伤员,立即将中毒者从危险区运到新鲜风流中,并安置在顶板良好、无淋水和通风正常的地点。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如遇落顶等事故时,病人伤重者,如昏迷者应立即运送出井,入院检查、治疗。如遇脊柱、腰椎等骨折时,应使伤员仰卧用担架、门板等硬物将其抬出现场,入院救治;如遇一般四肢骨折时,应用夹板做简单的固定,撤离现场,入院救治;如遇开放性血气时,应用无菌料填堵伤口,并用绷带包扎,使其变闭合性,然后入院救治。、如遇水灾,伤员发生窒息等时,应把病人仰卧,排出呼吸道异物,如有循环呼吸骤停者,应立即就地抢救。(2)现场急救小分队在接到指令后要立即下井,组织进行现场急救,伤员运送小分队要携带药品、抢救器件奔赴现场或指定地点,运送和急救伤员,临床医疗小分队做好伤员的准备工作。(3)现场小分队要本着时间就是生命,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立即实施现场急救措施,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及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兰、红、黄、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志,扣系在伤员的手腕和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时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4)运送小分队在现场处于危险或伤员情况允许时,要尽快将伤病员转运,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员进行复检,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者,就地予以抢救、治疗,做必要的处理后在监护下进行转运。在转运过程中要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要合理分流伤员,及时将伤员转运到指定医院救治。遇险人员要正确自救、互救A、当掘进工作面发生小型瓦斯爆炸,支架和井巷基本未遭破坏时,在盲巷内的遇险人员在未受到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的情况下,要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按操作方法佩戴,迅速撤出盲巷到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帮助其撤出险区。对于不能行走的伤员,在靠近新鲜风流3050m范围的,要设法抬运到新风中。对距离远的重伤员,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抬运;遇到这种情况,灾区人员撤出后,要立即向调度室报告。B、当掘进工作面发生大的瓦斯爆炸,井巷遭到严重破坏,退路被阻时,遇险人员在受伤不太严重的情况下,要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出到新鲜风流中。如果巷道难以疏通,要坐在支护良好的地方,稳定情绪,等待救护队员前来抢救。对于受伤严重的伤员,也要给其佩戴好自救器静卧待救。并且要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建立临时避难硐室待救。、险区外的人员要积极进行抢救。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险区以外的现场人员,在未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更要发扬互助互爱的精神,积极进行抢救。A、立即向现场领导报告,或通过电话及其它方法向调度室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遇险人数及其他灾情。B、佩戴好自救器对距新鲜风流较近的灾区伤员进行抢救。C、阻止未佩戴自救器的人员进入灾区,防止事故扩大。(4)调度室接到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的报告后,按救灾指挥部电话顺序进行通知。矿值班人员在总(副)指挥来到之前, 会同熟悉井下通风系统的同志,同救护队、通风区长和发现灾情的人员, 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抢救灾区人员和处理灾害的措施。 (5)要判明爆炸地点、性质和规模。救护队员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