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学期一、五单元试卷.doc_第1页
初二语文上学期一、五单元试卷.doc_第2页
初二语文上学期一、五单元试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考号 初二语文上学期一、五单元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答题时间9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根据给出的上句或下句填空。(4分) 1、 ,禅房花木深。 2、云横秦岭家何在? 。 3、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莫道不消魂, ,人比黄花瘦。 二、根据提示理解课文并填空。(6分) 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对偶句是 , 。 2、别云间中表现作者宁死不屈的决心和对反清大业必胜的信念的句子 , 。 3、水调歌头中表现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 , 。 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国表现作者为国家利益而甘愿奉献的感情的句 , 。 三、运用。(2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 主人公是 。(请写全称) 第二部分 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 者为仓,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 ”左刻“ 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执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曲又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6、给加点字注音:(2分)本试题共3页第1页 矫首昂视 ( )石青糁之( )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舟首尾八分有奇( ) 高可二黍许( ) 佛印绝类弥勒( ) 珠可历历数也(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9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是: , , (3分) 10文中交代人物时,不是按着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的顺序,而是先写中间,后交代两边,为什么?(2分) 11 核舟记全文的结构方式是: (1分)12作者在说明核舟时,说明的顺序是: (2分)(二)个园 (15分)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芒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植翠竹,盖取东坡诗意:“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象一个“个”字,故名“个园”。故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道得藕荷香飘,苍翠生凉。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后山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幕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步下秋山,透过“风漏月厅”同,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13、为什么扬州的个园取名为“个园”?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2分)班级 姓名 考号 14、个园有什么特点?(1分) 15、用“”在原文中画出第四自然段的层次。(1分)16、作者在介绍个园时,用了哪些表示位置变化的词句?从中可以看出是按什么顺序写的?(3分) 17、个园“春景”、“夏山”、“秋山”、“冬景”给人的感受分别是(2分)、。18、从文中可知,黄至筠修建“个园”意图何在?(2分) 19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分别是 、 。(2分) 20、文中第四段加点字“相传”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三)太阳 (15分) 太阳在天上走的时候,常常背着一缕白云。 我小的时候,阿妈也常常驮着我。烧饭,下地,就把我摁在她的背上,像吊一扇石磨一样,不歇的背半天。听阿妈说,我小时侯个小小的,却像山上捡来的石头一样重重的,铁邦邦的。我十分好动,不是把手攥成小拳头,放进嘴里呜呜地唱,喷出口水;就是爱摆腿,那两根小竹筒一样的小腿,一摇一晃地蹬着踢着。我阿姐背不动我,常常被我的摇动晃倒。有一天,阿妈栽秧去了,阿姐背着我,就在田棚外的坡上玩儿逮蚂蚱,不小心从山坡上滚了下来,轱辘辘地滚进水田。山上的人发现及时,才把我们救了起来。从此以后,阿妈不让阿姐背我。阿妈像一匹马,把我捆到她的背上,驮着我做着屋里屋外的各种活计。太阳撑到山背上,阿妈就下地了。山路细细的,像竹篾片儿一般。阿妈用一条黑幽幽的粗布被单,把我挂在她的干瘪的胸脯上。背上却背着一只篾篓。她一边走,一边用一根筷子做成的带钩头的木棍搓棉线一,一边搓棉线一边同路上的熟人答话。山路细细的,像竹篾片儿一般。但是,阿妈不会跌跤,走步平稳。阿妈背着我,我从来不哭,手握成木棰似的小拳头,放进嘴里,呜呜地唱个不停。阿妈不禁止我唱,她静静地走山路,静静地搓线。山路长,没有阿妈搓出的棉线长。太阳下山时,阿妈回来了。那只篾楼凸出,装满了猪食叶。她背上有了重量,不得不伛着腰爬坡。所以,她把我也放到了猪食叶顶上。阿妈头上是猪食叶,猪食叶上驮着我我的头上是太阳。本试题共3页第2页(11)山路细细的,像竹篾片儿一般。(12)今天,我长高了,阿妈却变矮了,身体佝偻着,走路也一步一步,数着走一样。许多个夜晚,我细细地琢磨一个道理,那时小的,长大了;那时大的,变小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我看着山里的太阳,明白了这个又简单又不简单的道理。(13)待到秋天,山地上的庄稼都成熟了。山饱满了。山谷也饱满了。那一轮太阳,也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头,低低地,缓缓地,从秋天山谷的沟壑之间走过去。山高了,太阳变小了。(14)山里的太阳,就是这样辛劳。如果没有太阳的辛勤哺育,难道会有这样饱满的山地吗?2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摁在()攥成()凸出()沟壑()22、本文是写母亲的一篇文章。题目太阳与母亲之间有什么联系?文中太阳有什么新的含义?(2分)答:23、“山路细细的,像竹篾片儿一般。”在文中的多次出现,这是运用了和修辞方法,其作用是(3分)24、第12段“后来,我看着山里的太阳,明白了这个又简单又不简单的道理”一句中的“又简单又不简单的道理”是(2分)25、第13段划线的句子“山高了,太阳变小了”,在文中的深刻含义是(2分)26、第14段最后一句运用了修辞方法,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2分)答:27、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根据自已的理解,举例加以说明。(2分)答:第三部分 作文(40分)28、台湾作家三毛说:“家,就是有个人点着灯在等你。”夫妻之间的等望是用爱凝结成家;父母等望子女是在用爱温暖着家。家,是一只给你依靠的臂膀,是一口给你甘泉的井你对家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选材要真实,不可胡编乱造。 3、字数600字左右。附:答案供参考一、1曲径通幽处 2雪拥蓝关马不前3 人有悲欢离合4帘卷西风二、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际看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三、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6、jio sn 7、零数、余数 大约 像 清清楚楚8略9、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0、意思对即可11、总分总 12、空间顺序13、因园中遍植翠竹,竹叶形状象一个“个”字,故名“个园”14、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15、16、步入个园大门;绕过“宜雨轩”;转过“鹤亭”;步下秋山。按空间顺序来写17、相映成趣苍翠生凉讲情画意不寒而觉寒18、以示不俗19、打比方列数字20、“相传”表明所说事件的来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1、n zun t h22、将太阳比作母亲,山里的阿妈像太阳一样令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