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未有天才之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预习、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作者思路。2、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强化自我学习能力。3、透过文字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犀利深刻,幽默风趣,以及比喻论证手法的运用。2、透过文字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背景资料本文是鲁迅先生于1924年1月1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上的演说词。其演讲的中心,是针对当时文坛上一些空喊缺乏天才,实际做法却在时时扼杀天才、戕害天才的怪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作者在这篇文章借谈天才这个话题,实际批判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理,是一种排外闭塞的民族性格。文章一开头提出了社会呼唤天才的话题,但从第二段,文章开始转向如何产生天才这一问题,他提出了天才需要一定的土壤这一论点,指出中国并非没有天才,而更多的是社会对天才的扼杀:一是整理国故,一是崇拜创作,这样的社会是无法产生天才的,而此外的恶意的批评也用自己的笔扼杀了少年天才。文章提出了“必先有泥土,才可能产生天才”的观点,呼吁大家甘做泥土,为天才的培育做点基础性工作。在当时,这一观点的提出无疑是催人警醒、启人深思的。因为它从根本上揭示出文艺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当时文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二、字音辨识1、单音字排斥(ch) 寒噤(jn) 遭殃(yn)嫩苗(nn) 幼稚(zh) 耻辱(r)戕贼(qin) 花卉(hu) 天赋(f)2、多音字为似三、互动探究,文脉探究1、怎样理解这篇演讲的开场白? 【提示】这篇演讲的开场白一是体现鲁迅自谦的精神,二是暗示演讲的内容不同众论。2、鲁迅认为文艺界强烈要求天才产生可以证明哪两件事?第2段在演讲中具有怎样的作用?【提示】一是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天才,二是大家对于现在的艺术厌薄。鲁迅先生用这一段文字引出自己的观点:“不但天才,还有使天才得以生长的民众”现在都没有。为下文的议论作好铺垫。3、作者对“恶意的批评”持怎样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提示】作者认为“恶意的批评”就是对新生事物的扼杀,天才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培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恶意的批评”剥夺了天才产生的土壤。4、这篇演讲词的结构是怎样的?试作简要分析。【提示】本篇演讲词的结构是比较典型的演讲结构法: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中间进行具体论证,结尾发出倡导。具体而言,开头几句是客套话,第23段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中国目前的现状来说,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产生的民众。天才需要民众,正如花木应该有好的泥土,拿破仑也应有好士兵一样。第49段是论证部分,演讲者条分缕析,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扼杀与阻碍天才产生的种种现象,如“整理国故”“崇拜创作”“恶意的批评”等,论述了做“泥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1012段是演讲者发出的倡导,希望大家都能甘做“泥土”,为天才的产生做一点贡献。这样的结构方式简洁明晰,逻辑严密,有助于在短短的听讲时间内,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5、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犀利深刻,幽默风趣,这得益于比喻论证手法的运用,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提示】在演讲中,演讲者注意运用多种论证手法。特别是比喻论证的广泛运用,增添了演说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如用“拿破仑与士兵”“泥土与花木”的例子说明天才需要民众,用“新旧马褂”的例子说明继承文化遗产与创新的关系,用“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说明天才也有幼稚。四、拓展延伸,文本拓展从以下话题中选择一个,发表你的有关见解,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减压与施压(2)理智与情感(3)美与时尚(4)经典名著与流行作品【点拨】这几组论题大都呈现为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需要仔细分析、把握,在此基础上,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地揭示出它们关系的实质。论述的角度可以多侧面、多层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文研究方法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洞察及研究
- 公司股份转让协议15篇
- 浮标集群协同观测-洞察及研究
- 担保服务成本控制-洞察及研究
- 交通安全课观后感合集15篇
- 风险导向的经纪服务提供与绩效优化-洞察及研究
- 睾丸积水表观遗传代谢调控-洞察及研究
- 单细胞转录组变异分析-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中国木柄安装锤数据监测报告
- 2025江苏苏州市港航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节点评审管理办法
- 来华留学生管理办法
- GJB2489A2023航空机载设备履历本及产品合格证编制要求
- 屠宰加工人员职业技能模拟试卷含答案
- 无烟世界健康共享课件
- 心力衰竭健康教育
- 锂电池实验室管理办法
- 学堂在线 新闻摄影 期末考试答案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核心素养展示
- 患者出院健康指导
- 校本研修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