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人教版上册应背的文言文和诗词.doc_第1页
九年级人教版上册应背的文言文和诗词.doc_第2页
九年级人教版上册应背的文言文和诗词.doc_第3页
九年级人教版上册应背的文言文和诗词.doc_第4页
九年级人教版上册应背的文言文和诗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雪 百科名片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 沁园春雪 作者: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注释译文】词语注释 1.北国:指我国北方。 2.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3.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游和下游,犹言整条黄河。 4.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蜡做的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 6.须:等到。 7.天公:指天。 8.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白雪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9.分fn外妖娆:格外艳丽多姿。 10.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11.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 12.输:和下文的“逊”,都是差,失的意思。 13.文采:和下文的“风骚”,指的都是文学才华。这里用文学才华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风骚,原为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也可指诗经和楚辞。 14.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天所骄纵宠爱的人。汉时匈奴自称。后来也泛称强盛的少数名族或其首领。 15.唐宗宋祖: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16.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的蒙古征服者。 17.射雕:史记李广传称匈奴善射者为“射雕者”。 有用射雕来称赞人武艺高强。雕,一种凶猛的鸟,飞得又快又高,不易射中。 18.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 俱:都。 19.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无产阶级革命者等。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1思。 译文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眺望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河水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连绵的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一样蜿蜒游走,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似乎想要与苍天比试一下高低。等到天晴的时候,再看红日照耀下的白雪,格外的娇艳美好。 祖国的山川是这样的壮丽,令古往今来无数的英雄豪杰为此倾倒。只可惜像秦始皇汉武帝这样勇武的帝王,却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天之骄子成吉思汗,却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而轻视了思想文化的建立)。而这些都已经过去了,真正能够建功立业的人,还要看现在的人们(暗指无产革命阶级将超越历代英雄的信心)。前出师表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 )罚臧(zng)否(p),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yu)之、费祎(y)、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补阙(qu)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竭驽(n)钝,攘(r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译文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然而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大概是追念先帝对大家的特殊恩遇,想要报答在陛下身上啊。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不恰当的话,以至于堵塞了忠臣劝谏的道路。 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不同。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志向思虑忠贞纯正的人,所以先帝才选拔来给予陛下。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应当征询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施行。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成效。 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说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好的坏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的做法,没有不痛心和遗憾的。侍中郭攸之、费,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以死报国的忠臣,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地处偏远,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的没有成效,从而损害先帝的明察。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装备充足,应当勉励三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心于陛下的职责的事。至于考虑事情是否可行采取适当措施,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的任务交给我,如果不能成功,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告慰先帝的神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用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追念先帝遗愿,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面对着奏章眼泪滴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词语意思(1)先帝:指刘备。因刘备此时已死,故称先帝。创:开创,创立。 业:统一中国的大业。未半:没有完成一半。(未:没有) (2)中道:犹言半路。崩殂(c):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3)今:现在。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今四川省一带,这里指蜀汉政权。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无,民生凋敝。三分:天下分为孙权,曹操,刘备三大势力。 (4)此:这。诚:的确,实在。之:的。秋:时期,尤指不好的时候。 (5)然:然而。侍卫之臣:宫廷里守卫(您)的臣子.侍,侍奉。卫,护卫。懈:松懈,懈怠。于:在。内:皇宫中。 (6)忘身:舍身忘死。 (7)盖:连词,表推断原因。(可以翻译为,大概,原来是。)追:追念殊遇:优待,厚遇。 (8)诚:的确,确实 宜,应该。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与下文“塞”相对。 (9)光:发扬光大。遗德:留下的美德。 (10)恢弘:发扬扩大。恢,大。弘,大,宽。这里是动词,也做“恢宏”。 (11)妄自菲薄:随便看轻自己。妄,过分。菲薄,微薄,轻视有志之士,有抱负的文臣武将。气,志气。之,的 (12)引喻失义:讲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喻:比如. 义:适宜、恰当 违背大义。以,以至,从而。塞,阻塞。谏,劝谏。路,言路。俱,通“具”全。 (13)宫:指皇宫。府:指朝廷(老版书、易中天品三国中解释为“相府”)。 (14)陟(zh):提升。罚:惩罚。臧(zng):好。否(p):坏。臧否(p):善恶。这里作为动词,意:奖励好的惩罚坏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只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不同。 (15)异同:偏义词,偏义于异。 (16)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作奸,做了奸邪的事情。科,科条,法令。及,以及。为,做。 (17)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应交给主管官吏,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刑,罚。 (18)昭:显示,表明。平:公平,明:严明。理:治。 (19)偏私:偏袒,有私心。 (20)内外异法: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内外:指朝廷内外。异法:刑赏之法不同。这几句话,据三国志 蜀志 董允传可能是指刘禅偏袒宦官黄皓讲的。 (21)侍中、侍郎:都是官名,皇帝的亲臣。郭攸之:南阳人,当时任刘禅的侍中。费祎(y):字文伟,江夏人,刘备时任太子舍人,刘禅继位后,任费门侍郎,后升为侍中。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人,刘备时为太子舍人,刘禅继位,升任黄门侍郎,诸葛亮出师时又提升为侍中。 (22)志:志向,虑:思想,心思。忠纯:忠诚纯正。 (23)简:挑选。拔:提升。遗(wi):送给,赠给,给予。 (24)悉以咨之:都拿来跟他们商量。悉:全部。咨(z)之:征求郭攸之等人的意见。咨,询问,征求意见。之,指郭攸之等人。 (25)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裨(b):补。阙:通“缺” 缺点,疏漏。. (26)有所广益:收到最多的好处。广益:增益。益,好处。 (27)向宠:三国襄阳宜城人,刘备时任牙门将,刘禅继位,被封为都亭侯,后任中部督。 (28)性行淑均:性情品德善良端正。淑,善良。均,公平。 (29)晓畅:精通。 (30)试用于昔日:据三国志 蜀志 向朗传记载,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在秭归一带被东吴军队击败,而向宠的部队损失却甚少,“试用于昔日”指当此。 (31)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32)营:军营、军队。 (33)行(hng)阵:指部队。陈,“阵”的古字。 (34)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35)先汉:前汉,即西汉。所以: .的原因 (36)后汉:东汉。倾颓:倾覆衰败。 (37)痛恨:痛惜,遗憾。桓、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他们都因信任贪官,而加深了政治的腐败。 (38)侍中: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尚书:这里指陈震,南阳人,公元二二五年(建兴3年)任尚书,后升为尚书令。长(zhang shi)史:这里指张裔,成都人,刘备时曾任巴湘乡人,当时任参军。诸葛亮出驻汉中,留下蒋琬、张裔统管丞相府事,后又暗中上奏给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39)死节:为国而死的气节,能够以死报国。 (40)隆:兴盛。计日:计算着天数,指时日不远。、 (41)布衣:平民百姓。 (42)躬:亲自,耕:耕种。南阳:指隆中,在湖北省襄阳城西。当时隆中属南阳郡管辖。苟:苟且。全:保全。 (43)闻达:显达扬名。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44)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下。鄙,地处偏远。与今义不同。 (45)猥(w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枉驾屈就。诸葛亮认为刘备三顾茅庐去请他,对刘备来说是屈辱,自己不该受到刘备亲自登门拜请的待遇。这是一种客气的说法。 (46)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顾”即指此事。 顾,拜访。 (47)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苏教) 许:答应。 驱驰:奔走效劳。 (48)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打败,退至夏口,派诸葛亮去联结孙权,共同抵抗曹操。本句,连同下句即指此事。 (49)尔来:从那时以来。即从刘备三顾茅庐到诸葛亮出师北伐以来。 (50)大事:指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临终前嘱托诸葛亮辅佐刘禅,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大事。 (51)夙夜:日日夜夜。夙,清晨。 (52)五月渡泸:建兴元年(公元223年)云南少数民族的上层统治者发动叛乱,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师南征,五月渡泸水,秋天平定了这次叛乱,下句“南方已定”即指此。泸,泸水,即金沙江。 (53)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54)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三军:古代诸侯国的军队分上、中、下三军,三军即全军。 (55)驽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 ,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56)攘(rng)除:排除,铲除。奸凶:奸邪凶恶的敌人,此指曹魏政权。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57)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 (58)斟酌:商讨,考虑。 损益:增减,兴革。斟酌损益: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59)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托,委托。效,重任。 (60)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效,有成效。 (61)慢:怠慢,疏忽。 (62)彰:表明,显扬。 咎:过失。 (63)咨诹(zu)善道:征求好的建议。诹(zu),询问。 (64)察纳:考察采纳。 (65)雅言:好的言论。 (66)深追;深切地追念。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刘备临死时曾对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67)临表涕零:面对着表落泪。涕零,落泪。 (68)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可以把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段)作者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1.广开言路 2.严明赏罚 3.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的主见 第二部分(67段)追叙三顾茅庐之事。 第三部分(89段)总结全文,提出要求,归结责任。 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具体地说, 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以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第三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刘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荐祢衡表相提并论,说“至于文举(孔融,字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感人之深,于此可见。 阅读指南1.本文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章”。 2.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3.全文共9段,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作者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三条建议。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第1段):分析了不利和有利形势,提出了广开言路的建议。第二层(第2段):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第三层(第3-5段):推荐文臣、武将中的贤良,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这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广开言路”意在“亲贤臣”,“严明赏罚”意在“远小人”。第二部分(第6-7段):追叙往事,表达了“兴汉室”的决心和“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第三部分(第8-9段):总结全文,提出要求,对“已”,承“讨贼兴复之效”;对“贤臣”,扬“兴德之言”;对“后主”,行“自谋”之宜。各方面的职责分明,要求明确,此情恳切,表达了诚挚的希望,显示了作者对自己和对朝廷诸臣的严格要求。最后十二个字,再一次流露出出师前复杂的心情和对刘氏父子的深情。 4.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建兴五年(227),他率师北上伐魏,在出师前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曾称赞它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学习时,要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全文要点 分析形势提出三条建议叙经历感帝恩出师目标 归结责任 作者思想感情:报先帝而忠陛下 (1)赏罚同一标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广开言路);严明赏罚(赏罚分明);亲贤臣,远小人( 亲贤远佞) 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3)分析形势: 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有利的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4)作者志趣(无意功名、淡泊名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临危受命(创业艰难、患难与共的经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先后汉兴衰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7)出师目标(“大事”、政治愿望):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8)三顾茅庐(追随先帝驱驰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表达感情: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句词分析古今异义出 句 古今异义词 古 义今 义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秋 时 指四季中的秋季 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 扩大 指商店开始营业 引喻失义 义 适宜,恰当 正义,意义 陟罚臧否 否 恶,坏,批评 表示否定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 的原因(表原因)或表方式方法 表示因果关系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现指品质低劣 猥自枉屈 猥 辱,有降低身份之意卑鄙下流 庶竭驽钝 庶 希望,期望 众多 晓畅军事 晓畅 精通,熟练 通顺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痛心遗憾 十分憎恨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 感激 感动振奋 意指激动感谢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偏私 偏袒和私心 照顾私情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布衣 平民 用布做的衣服 先帝知臣谨慎 谨慎 严谨而慎重 小心慎重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涕 眼泪 鼻涕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任务 效果 不效则治臣之罪 效实现 效果 不宜异同异同偏义词,偏义于异1不同;不一致。 2 引申为反对。 3 反对意见;异议。 当奖率三军奖激励奖励,奖品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 奔走效劳 速度快 后值倾覆倾覆失败倒塌 通假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 通“拣”,挑选) 必能裨补阙漏 (阙 通“缺”,缺点,疏漏)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整数后面的零头 ) 一词多义1、中 而中道崩殂(半,形容词) 宫中府中(内,里,中间,方位名词。下文“愚以为宫中之事”中的“中”同此) 2、道 而中道崩殂(路,途,名词) 以咨诹善道(道理,名词) 3、分 今天下三分(分开,动词) 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名分,职分,名词。读fen) 4、然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然而,可是,转折连词) 然后施行(这样,指示代词) 5、遗 以光先帝遗德(遗留,动词。下文“深追先帝遗诏”中“遗”同) 以遗陛下(给予,动词) 6、有 若有作奸犯科(有,与“无”相对,动词。下文“有所广益”中“有”同此) 而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用来连接整数与零数,数词) 7、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判定,动词) 每与臣论此事(谈论,议论,动词) 8、明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形容词) 以伤先帝之明(英明,圣明,形容词) 9、行 然后施行(做,执行,动词) 性行淑均(品德,品行,名次) 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这里指军队,名词) 11、能 必能裨补阙漏(能够,助动词。下文“必能使行阵和睦”中“能”同此) 先帝称之为能(能干,有才能,动词) 12、所 有所广益(的动词,特殊的指示代词。下文“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此臣所以报先帝”中“所”均为特殊的指示代词,具体的指代对象可以从上下文来体会) 优劣得所(地方,处所,名词) 13、当 咨臣以当世之事(正在的时候,介词。下文“今当远离”中“当”同此) 当奖率三军(应当,应该,助动词) 14、任 受任于败军之际(任用,委任,动词) 则攸之、祎、允之任(责任,职责,名词) 15、临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副词) 临表涕零(面对。动词) 16、效 恐托付不效(奏效,有效果,动词。下文“不效则治臣之罪”中“效”同此)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果,名词) 17、言 进尽忠言(话,言论,名词。下文“若无兴德之言”、“察纳雅言”中“言”同此) 不知所言(说,动词) 18、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 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 以光先帝遗德。(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结果,以致。) 受命以来。(连词,表时间。以为。)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因为。)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为) 19、为 俱为一体(是) 众议举宠为督(担任) 20、臣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臣子) 先帝知臣谨慎(自称,我) 词类活用1.亲贤臣,远小人。 亲、远:形容词做动词。 亲,亲近。远,疏远。 2.苟全性命于乱世。 全:形容词做动词,保全。 3.作奸犯科及为终善者。 奸:形容词做名词,奸邪的事。终善:形容词做名词,终善之事。 4.此皆良实。 良实:形容词做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5.优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做名词,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6.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做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7.陟罚臧否。 臧否:形容词做动词,评价人物好坏。 8.以光先帝遗德。 光:名词作动词,显现 9.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毛:名词作动词,长草(暗指荒凉) 10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11北定中原。 北: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北 特殊句式判断句 是没有明确语言标志的判断句: 、此皆良实这 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译文: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也”,判断句标志: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文: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3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时间啊。 倒装句 4 、不求闻达于诸侯 “于诸侯”为介宾短语做状语,状语后置,这句意思是“不希求因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陈述句:于诸侯不求闻达 5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于草庐之中”为介宾短语后置,这句意思是“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 陈述句:于草庐之中三顾臣 6 、受任于败军之际 “于败军之际”是时间状语后置,意思是“在军事失败的时候接到任务” 陈述句:于败军之际受任 7 、奉命于危难之间 “于危难之间”是时间状语后置,意思是“在情况紧急时受到委任” 陈述句:于危难之间奉命 【省略句】 省略主语: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省略主语“陛下”。 译文: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省略主语“臣”。 译文:后来遇到严重挫折,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 段意一:在分析蜀汉优势劣势的基础上,向刘禅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开张圣听) 二:向刘禅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赏罚分明) 三:亲贤远佞 四:自述身世,回顾三顾茅庐至临危受命以来与先帝共同创业的历程,表明自己淡泊的志趣,与对先帝的无限感激。 五:追述先帝托孤以来的心情及做法,阐述自己兴复汉室的策略和忠心。以表报先帝忠陛下之情。 六:再次强调每个人的分工与职责,表明自己出师的决心和信心。望江南本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的内心感情。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 词牌望江南 又名“忆江南”,其它名称还有:“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楼”、“梦江南”、“望江梅”等。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自唐代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本调遂改名为忆江南。 金奁集入“南吕宫”。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 格律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作者温庭筠 (约801866),唐代文学家。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浓艳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渔家傲 原文渔家傲 范仲淹 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译文一: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和战士们愁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 译文二: 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 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丛山峻岭之间,落日将尽烟雾飘动孤城紧闭。 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 悠悠笛声在严霜的夜空回荡,哪能安然入睡,将军士卒白了头发泪流不尽。作者简介范仲淹(989年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 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族。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重点古词意思: 衡阳雁去:“雁去衡阳”的倒语。相传北雁南飞,到湖南衡阳为止。 边声:边境特有的风声,乐声和马嘶声等。 角:军中的号角。 千嶂:崇山峻岭。 长烟:荒漠上的烟。 羌管:羌笛。羌族乐器的一种。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勒:刻石记功。据后汉山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江城子密州出猎 百科名片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北宋文人苏轼作于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的一首词。该首词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 原文江城子 密州出猎 选自东坡乐府笺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 注释聊:姑且。 狂:豪情。“左牵黄,右擎苍”句: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黄:黄犬。苍:苍鹰 锦帽:头戴锦蒙帽。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卷平冈: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为报:为了报答。倾城:全城人。 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欺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一定。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2 (12)密州:今山东诸城. (13)太守:指苏轼自己 (14)尚:更 (15)霜:白 译文【译文】1 让年老的我姑且发一发少年的狂热,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要紧握强弓,把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的圆如满月的弓上,看准西北的敌人,狠狠地射去。 词牌【江城子】1 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之法。后蜀尹鹗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晁补之改其名为江神子,韩淲调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故又名村意远。 作者苏轼3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轼与辛弃疾是宋代豪放词派代表,被后人称为“苏辛”。他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词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品今存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词有东坡乐府等武陵春(李清照)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2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3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4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z mng)舟5 ,载不动许多愁。 2.1注释1 这是一首小令,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 1135 ),当时李清照避乱南逃,居于浙江金华。武陵春:词牌名。又名武林春、花想容。 选自李清照集校注。武陵春,词牌名。 2 风住尘香: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落花的香气。尘香:落花化为尘土,而芳香犹在。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与此意同。 3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此句抒写作者凄凉落寞的心境。物是人非:风物依旧,人事却已不同。这里是说,自己与丈夫(赵明诚)收集的金石、文物、书籍还在,可大宋朝廷却偏安一隅,丈夫也已经去世,自己流离失所,一切均已不可与往昔相比。事事休:一切事情都完了。 4 双溪:浙江金华的一条河。东港、西港二水流至金华汇合,称婺港,又称双溪,是当时的游览胜地。这里指的是李清照将要春游的地方。 5 舴艋(z mng)舟:形似舴蜢的小船。 6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这里暗指丈夫已死。 7拟:打算. 8日晚倦梳头:按照古代的妇女习惯,一起床的第一件事应该就是梳妆打扮。而诗句的意思是从早上就披头散发,一直到晚上也无心梳头,因为无人观赏自己的容貌 2.2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杰出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擅长诗、词、散文,其中,以词见长。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她写的词也独具一格,称“易安体”。 李词有两大特点,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 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子,金石考据家,著有金石录。 据说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八卷,但已经遗失。现有漱玉词辑本,现存约五十首。 代表作: 词: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念奴娇萧条庭院、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清平乐年年雪里、菩萨蛮风柔日薄春尤早、减字木兰花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等。 诗:浯溪中兴碑诗、乌江、皇帝阁春帖子、钓台、上枢密韩肖胄诗等。 文:金石录序、词论、打马图序、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诗词概述【作品名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作品选自】稼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