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物理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_第1页
八年级上物理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_第2页
八年级上物理 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戴氏教育精品堂学校 金牌讲师:游雪瑞 姓名 电话习不疯,不能成功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点1 温度和温度计1、 温度1、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0和100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读法: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怀化1月份的平均气温是“-5”,读作“零下5摄氏度”或者“负5摄氏度”3、 温度计原理:根据物体冷热程度制成结构:玻璃泡,玻璃外壳,毛细管,刻度及温标4、 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观察量程,明确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此范围 认清分度值:温度计上最小一格所代表的数值,反映了温度计的精确程度使用时:会选: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例题:1、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物质种类酒精水水银乙醚熔点/-1170-39-114沸点/7810035735A酒精温度计B水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 2、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_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_ 做测温物质。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触容器壁和底 例题:如图所示,用图中的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方法正确的是( )会读: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 液面相平会记:记录温度计数值,不可漏写或错写单位 如下左图所示温度计甲的分度值是_,示数为_,乙的分度值是_示数为_。5、 体温计玻璃泡内装水银,量程为3542,分度值是0.1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弧形细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 例题: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指示如图所示,读数为_。一位护士用它先后测量两位病人的体温,用之前都没有用力甩体温计,如果两个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3和39.14,那么这支体温计先后表示的读数是_和_。如果条件不变,将体温计原始的指数改为36.8,那么这支体温计先后表示的读数是_和_。 知识点2 熔化和凝固1、概念: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2、熔化实验:海波的熔化 石蜡的熔化3、 熔点与凝固点(1) 晶体与非晶体物质物态变化特征图像定义冰,海波,萘,各种金属等熔化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具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玻璃、塑料、石蜡、松香、沥青等熔化不断吸热,温度持续上升不具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各个图像代表的物质及物态变化 非晶体融化 晶体融化 晶体凝固 非晶体凝固(2)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融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和凝固点(3) 融化和凝固图像的分析图像的坐标图像中的点图像中的线例题:如图所示,为锡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锡的熔点是 232(2)锡熔化过程经过 3分钟,在3-6分钟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 固液共存,9-12分钟内锡处于 凝固过程,锡在3-6分钟内与9-11分钟内的不同点在于 前者是熔化过程,后者是凝固过程(3)处于232的锡的状态是 (4) 融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晶体融化:达到熔点 能够持续吸热晶体凝固:达到凝固点 能够持续放热应用:夏天喝饮料时加入冰块是应用了熔化吸热的原理 北方冬天的菜窖内放入几桶水是应用了水凝固放热例题: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碎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块(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儿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知识点3 汽化和液化1、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1)现象: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后不见了 衣服洗后晾起来,不久后变干了 放在锅里的水越烧越少(2) 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沸腾不同点位置只在液体表面处进行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快慢缓慢剧烈现象不容易观察到迅速产生大量的气泡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只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并且要持续吸热液体自身温度吸热,液体自身温度降低吸热,液体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主要应用制冷,降温水浴加热,分馏相同点物态变化都属于汽化吸、放热情况都是吸热过程例题:1、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会( )A. 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 B.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C.不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 D.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2、小丽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小丽实验中的错误: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杯底接触 (2)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所示,则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3)小丽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79899999999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丙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写出两点即可)a 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b 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1) 现象:水烧开后,壶嘴会喷出“白气” 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教师,眼镜会变得模糊 湖面上出现雾气 总结:凡是具有如下字样的相关物态变化都是液化现象:雾,露,“白气”,“冒汗”,“冒气”,“出汗”等。这些现象通常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产生的,不是空气液化。(2) 方法:降低温度。任何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被液化 压缩体积。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必须同时降温,如氮气。例题:说明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 打开开水瓶,瓶口出现“白气” 白菜放在窗台,几天后变干了 清晨,花草、树叶上挂着露珠知识点4 升华和凝华1、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 现象:冬天,放在外面刚洗完的衣服很快就结冰了,过一段时间后变干了 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或者消失 永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变黑,仔细观察会发现钨丝变细2、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现象:深秋或初春的早晨,草木、瓦石上出现霜。 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 冬天玻璃窗户上出现冰花总结: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发生升华和凝华现象,它仅限于默写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因此要记住一些典型事例。涉及升华的现象:冰,碘,樟脑丸,干冰;涉及凝华的现象:霜,冰晶,冰花,雾凇。例题:解释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1、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干了2、 水开了3、 春天,冰雪化了4、 灯泡用了一段时间后,灯丝会变细5、 夏天,冰棒周围的“白气”,冰棒包装外面的“白霜” 物态变化复习练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D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2图1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 A. 海波的凝固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C. 海波的熔化过程 D蜡的熔化过程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B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C温度为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D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5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 B39,40 C38,40 D 39,396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2分)7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3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14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A图13BCD图143020甲 乙30408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的性质制成的。(2)图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 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和 。温度物质1003738394010202010010甲乙(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熔点。沸点/沸点/水银38.8357酒精11778.5水0100图2 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_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_; 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_。9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小晶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观察时间的顺序(min)0246温度计的示数()0002现象有较多的冰,少量的水有少量的冰,较多的水冰完全消失,只有水全都是水10把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把饺子放在油中炸,就会变黄、变焦。这是因为_。11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部位“冻结”起来。这是利用了液体氯乙烷在_时需要_热的原理。三实验和探究题:(第12题7分,第13题6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4分,共39分)12小薇同学把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时间 / min0246810121416182022温度 / 989185807969797571676461(1) 错误的数据是_。(2) 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13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活动课中,有以下三个场景:场景一:A组的其中一个同学随便选取了一支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同组的另一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得很快,差不多上升到玻璃管顶。于是大喊:“快把温度计取出来,不然。”但测量的同学还来不及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温度计却已经“砰”的一声胀破了。场景二:B组的其中一个同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同组的同学告诉他:“要小心点,不然会损坏温度计的。”话音刚落,温度计的玻璃泡就损坏了。场景三:C组同学在读温度计的示数时,有的仰视来读,有的俯视来读,还有的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结果他们测出的温度值都不相同。他们感到奇怪:同一杯水,温度为什么会不一样了。请你结合自己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的体验,分析总结一下,应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图314(1)在图3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现象,雾状的“白汽”实际是_;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玻璃片的温度将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 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15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4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时间/min11121314151617181920温度/95969798989895989898图4图5(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5中A、B所示,则图中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温度/时间/min111213141516171819208084889296100图6(4)在图6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四问答题:(5分)16家用电饭锅的设计是:当锅内的温度达到103时,就会自动切断电源或者转为保温状态。如果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